“反乖乖”
时间:2022-10-11 17:15:23
“反乖乖”
静下心来,想一想,或许这样的教学方式太过迂腐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的遵循、重复着一系列的“乖乖听话原则”,却不曾想到,这样会重重地扼杀孩子的自由,使他们不敢这样、不敢那样,呆若木鸡地坐在那儿,这样一节课下来,孩子只是被动的灌输知识,没有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能力。
记得在报纸上曾看过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给年轻学子以这样的忠告:年轻人,胆子大一些。他说与中国孩子相比,美国孩子从小就这里搞一下,那里弄以下。中国的孩子则很听话,让他乖乖地坐着,就乖乖地坐着;让他做习题就乖乖地做习题。中西方学生在观念上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他们头脑中没有“乖乖地”这个概念,这恰恰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我们中国学生则相反,老师希望让孩子“乖乖地”,不要乱说乱动。即使是考进清华大学的学生也都是循规蹈矩的。因此,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杨振宁先生的“反乖乖”说,提醒我们应该换个思维方式,别把孩子管得太死了,别对孩子约束太多了,让孩子多呼吸自由的空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