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不过”,“不”

“是”,“是,不过”,“不”

“是”,“是,不过”,“不”


  儿童很早起就开始学习成人能够做而他们无能为力的东西,例如,儿童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向他人学习,向那些比他们更知名、更坚定、更聪明、更漂亮和更有力的人学习。这种学习有可能引发他们的不安全感,结果就产生自卑感,而自卑感反过来又促成他们的“补偿”动机,于是他们就通过战胜别人来克服他们的失败感。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可以通过锻炼身体,或者争取学习上的成功,来补偿他的自卑。
  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它是改善人类地位的一个原因。孩子在其生命伊始就有自卑感,因为孩子需要依赖他人才能生存。比之父母和其他成人,儿童是极其无能的。无能生自卑,此类体验激起儿童追求优越、追求力量,借以克服自卑。例如,只有当儿童感到他们无知和需要预见未来时,他们才会去学习;它是儿童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了解周围更多的事物,以便能够更好地控制它们而进行奋斗的结果。同理,当父母在家庭生活领域,由于对孩子追求尽善尽美的标准,而事实上又达不到这一标准时,也会产生自卑感。这种低下、无助、自卑的体验也会激起父母追求优越、追求胜任,借以克服自卑。  
  自卑情结与自卑感不同。一个人由于感到自卑而促使他去完成某项事业,在他取得成就时,会体验到一种成功感。但是,这种成功感是短时的,一俟他把该成就与别人的成就相比较时,自卑感又产生了,这样复又激起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就,如此反复,永无止境。然而,当一个人产生自卑感,不仅没有因此产生动力,反而遭其压抑,变得忧郁和无力,自卑感累积而成情结,终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歪曲生活意义的一个重要因素。
  生活中,有三个因素最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情结:
  一个因素是器官自卑。有些孩子天生视力不好,有些孩子天生胃的消化功能差,有些孩子天生心脏有毛病,有些孩子天生残疾。这些天生缺陷,随着环境施加的压力,在孩子生活中会产生不少问题,自卑感油然而生。有些孩子将自卑化为动力,有些孩子则一蹶不振,遂成自卑情结。
  另一个因素是溺爱。溺爱使受到宠爱的孩子认为,他的每一需要,只要提出,总是能够得到满足的。这样的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长大后会变得随心所欲、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一俟遇到生活的挫折,容易产生自卑感。由于长期养成不懂节制的习性,面对自卑束手无措,由此转化成自卑情结。
  再一个因素是忽视。孩子生活在社会,他的基本任务是社会适应:归属和合作。归属和合作都是需要与人交往的,交往的双方都抱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受人尊重,为人器重。社会性忽视会令孩子感到毫无价值,引发自卑,致使他们用怀疑的眼光观察周遭,从而也容易导致自卑情结。
  你如果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你会发现,幼年时期你的地位是极低的。你在几无独立又少能力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去熟悉这个陌生的环境。熟悉环境的过程也是估量环境的过程。熟悉环境的结果使你掌握了一个法则:首先在家庭范围里,然后在社会领域里有所归属、获得重视、具有意义、成为一个人。这样的法则促使你形成一种生活风格,它影响着一生的运动方向。同样,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形成孩子不同的生活风格:“是”、“是,不过”和“不”。
  凡回答“是”的孩子对生活抱肯定态度,既考虑自我追求和需要,又顾及社会的利益,在满足社会利益的同时达到自我实现。请注意,不要以为这种态度是对生活的被动适应,逆来顺受。我们知道,社会利益包括对生活负责,社会合作,为公共福利作贡献,爱、关怀和尊重他人等内涵,当社会利益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时,一个人应该承担起变革社会的义务,以勇气、信心和乐观态度对待生活。此外,调节生活,既无自卑情结也无自大情结,也是社会利益所需要的。
  凡回答“是,不过”的孩子,虽然也认识到完成生活任务的必要性,但同时却过敏地保护自己,保护其声誉和自尊;警惕别人,视周遭为不善。他们对生活任务持肯定态度,但常常进退维谷,欲趋又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表示“是的,不过我……”,“好的,但是我……”等。对于听者,似乎总感觉不舒服;对于言者,确实也有痛苦所在。
  凡是回答“不”的孩子,用相背待之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生活中,确有这样的孩子,对双方确认的任务常说“不”字,或对当前的处境作不切实际的抗争。他们不为自卑情结所困,便为自大情结所围。



(责任编辑:暖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