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5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先秦·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无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四十二卷:“万神即时倒,合会琼羽门。使令散祸,祸绝福连。上寝玉堂,世受名仙。”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南朝·萧统《文选·贞谌(赠刘琨一首)》:“祸为福始,祸作福阶。”李善注引《越记》曰:“祸为福先,福为祸堂。
唐·段成式《诺皋记·长须国》:“吾国有难,祸在旦夕,非驸马不能救。”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汉徐澣《中论·考伪》:“于是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假先王之遗训以缘饰之。”
清·戴名世《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
鲁迅《父亲的病》:“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
我要投稿|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2022 www.cnfirst.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