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1、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忆,选一位同学作答,其他同学补充.

「活动2」

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 cm ,宽21 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 cm).

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分析,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在题目中指出数量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思考,请一位同学回答,可举简单例子说明,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正中央矩形的长宽比是9∶7.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上台演示、回答,每位同学要着重分析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处理方法.其中,设左右边衬和上下边衬为7x和9x的方法,教师要配合图形的平移加以电脑演示.

教师提出问题(4)

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活动3」

如图,某中学为方便师生活动,准备在长30 m,宽20 m的矩形草坪上修两横两纵四条小路,横纵路的宽度之比为3∶2,若使余下的草坪面积是原来草坪面积的四分之三,则路宽应为多少?

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

(3)对比上题和本题两个图形,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指出.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思考.因为有活动2的基础,选一位同学回答这一组问题的前3问即可,如有不完全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第(4)问让大家适当思考,请同学回答,教师做屏幕演示,特别提醒学生:剩余草坪的面积,是否就是原草坪的面积减去四条路的面积?以引导学生注意道路重叠部分的处理.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领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引领学生发现两个图形都存在两横两纵四个矩形,并都有四处重叠部分,但除此之外的剩余部分,第一个图是一个完整的矩形,易于表示;而第二个图中分为9块,所以不容易表示.

教师提出问题(4)

学生分组讨论,画图,上台演示.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原则.

「活动4」

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

教科书53页,习题22.3第5、8题,教科书58页,复习题22第7、10题.

2、秋天评课稿

《秋天》评课稿

《秋天的雨》评课

今天我听了xx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像是在欣赏一首优美的散文诗。《秋天的雨》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弓老师在执教时,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无论哪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她的匠心独运。

一、导课新颖

弓老师在导课时采用了猜谜语的形式:同学们,我们来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都能猜到是雨。学生大都喜欢猜谜语,这个谜语与课文联系紧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弓老师又让学生说都见到过什么样的雨,学生有的说绵绵的春雨,有的说哗哗的雷雨,有的说大雨,有的说暴风雨等。让学生回顾曾经见过的不同的雨,以与本课要学的秋雨形成对比。然后弓老师话锋一转:刚才我们领略了多姿多彩的雨,秋雨却像一把无声的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悄悄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学习,给人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

二、导读巧妙

弓老师在导入新课后的环节是检查预习。她共检查了两项内容,一项是认读生字和词语,一项是检查读文中的五个句子。这五个句子分别是文中五个自然段的首句。她出示了这五个句子,让学生先读好这五个句子,然后告诉学生这五句话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让学生再美美地读一读。学生读完后,弓老师说:这五句话就藏在课文中,同学们赶快读一读课文吧!这样导读课文,非常巧妙,不露痕迹,又为全文的学习奠定了一个美文美读的基调。

三、以读为本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朗读可以促进理解,促进感悟,还可以培养语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篇课文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指导学生美美地读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而这个重点被弓老师抓住了。在这节课中,弓老师把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默读、男女生赛读、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感美。而适时地点拨与指导更是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弓老师点拨道:这句话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一把把小扇子,不但把银杏树泻火了,而且把银杏树写得更美了。接着她用柔美深情的语调范读,学生马上就明白像这样的句子该怎样读了。

四、注重语言训练

我们的课本仅仅是一个载体,我们并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教教材,而是通过文本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弓老师这节课把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品读完第二自然段后,她并没有到此结束,而是设计了一个写作片段练习,让学生模仿文中句子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送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进行写话练习,实现了学习迁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实现了教学文本的终极目的。

3、0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0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掌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在黑板上画好田字格

 学生: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讲《狼来了》的故事。(播放动画课件)

 第一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5个人扛着锄头匆匆跑来帮助放羊娃,教师指导学生用5来表示;第二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有4个人扛着锄头匆匆跑来帮助他,教师指导学生用4来表示;第三天放羊娃喊:狼来了,村里头再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于是教师提出问题:没有人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当有学生回答用0来表示的时候,教师给与肯定,从而引出本节课题:0的认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0的第一个含义:没有。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1.找生活中的0

 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见过0?(让学生尽情地说)

 2.0表示起点

 刚刚有同学说直尺上也有0,你们都找到了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同学们请大家认真观察直尺,你还发现了什么?生:这些数字,是按顺序排的。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A、从0到1是一段,用数字1表示;从0到2是两段,用数字2表示;从0到3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4是几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5呢?

 师:刚才我们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0还在1的前面,那这里的0还是表示没有吗?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人们在用直尺量东西的时候,都是从0开始,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用直尺量东西,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也就越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点,0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想想我们学校操场上的赛跑跑道,有没有见到0呀?看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注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课中操

 三、学习书写0

 1. 师:仔细观察,你能说说0像什么吗? 我们给0编首歌吧。

 听老师的儿歌: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2. 教师在田字格示范写0

 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右上角,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还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在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在向右上拐,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在空中写一个0。

 3.打开书描红30页,比一比看谁描写的准确又漂亮。

 四、延续故事情境,讲授0的加减法

 又是一天,放羊娃去山上放羊,一共有8只羊在山上吃草。引导学生用加法算式表示0+8=8;放羊娃觉得无聊极了,于是呼呼大睡起来。等他睡醒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羊不见了踪影。8-8=0时,进一步渗透思想教育:要认真做事,不能粗心大意。

 五、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摆铅笔游戏:你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摆铅笔,说算式。

 a、摆3根铅笔,然后拿走3根铅笔,桌面上还有没有铅笔?怎样列式?0表示什么?

 b、摆5根铅笔,然后拿走5根铅笔,桌面上还有多少铅笔?怎样列式

 ③学生自编一道得数是0的算式。

 2、(课件:苹果树)

 ①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3个)图片一

 ②摘掉一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3-1=2个)图片二

 ③摘掉两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3-2=1个)图片三

 ④摘掉三个,树上还剩几个苹果?(3-3=0个)图片四

 想一想 口算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六、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教师点拨,让学生总结收获。收获最多的学生,教师奖励他(她)一颗小星星。

 课外延伸: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0?(提示:温度计)

 想一想温度计上的0 表示什么意思呢?

4、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二)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二)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搭积木(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有几瓶牛奶(9加几)、有几棵树(8加几)、有几只小鸟(7,6,5加几)、练习三、做个加法表等内容。

其主要知识点:

1. 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 认识个位和十位,了解数位的意义;正确计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

3. 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数法或用个位相减再加十位的方法计算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

4. 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以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20以内的数,大多数学生会数,但对于建立数位概念、数的组成却不清楚,所以本节课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及个位、十位上各数的意义,难点是建立数位概念。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等差异较大,针对这些情况,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

5、一年级数学加与减(一) 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加与减(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

与减(一)》。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分为二个学段,本册教材属于第一学段,这一

学段是第二学段学习的基础,第一学段的学段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1.经历数与代数抽象、运算过程;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必

要的运算技能

2.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掌握测量、识图、画图的技巧

3. 理解常见的量

数学思考:1. 在探索排列和组合的过程中,形成全面、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2.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1.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2.培养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能力,即:发展四能。

情感态度:1. 具有好奇心,能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积极评价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研读第一学段目标,确定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

数与代数

1.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了解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

2.会比较20内数的大小。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钟表(整时、半时)。

空间与图形

1.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图形。

2.能描述物体的相对位臵。

统计与概率

能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综合与实践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依据这两层目标,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我确定本单元的

重点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算法的多

样化。

3、能用加法与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6、雪孩子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听课稿,分享雪孩子听课感受和记录

雪孩子评课稿第一篇:

说教材:

《雪孩子》这篇课文选自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六单元。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叙述了勇敢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的童话故事。文章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本篇课文为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根据文章在本册中的安排位置及低段孩子现在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况,我为孩子们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本文安排2课时,第1课时,认识生字初读课文,学习一、二自然段。第2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课文3~8自然段,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体会雪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会写瓜、衣来3个字。

说学生:

小学生在他们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始明显地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初级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向,一个是一般形象思维的方向。无论哪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象,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中。当充满情趣的画面展现在孩子面前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识记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就会事半功倍。

说教法:

低段孩子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形象思维又离不开具体的物象,故在设计本文的教学过程时,我采取情境教学的模式,声画同步、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反映课文的内在意义,刺激孩子形象思维对具体物象的感知力,帮助他们从具体形象思维的比较粗糙的、外表的、现象的层次中,向一般形象思维的精确的、内在的和本质的较高层次过渡。

说学法:因本文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故学习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采用图文结合、字句结合、互帮互助的方式,在游戏中学的形式,来学习文章及生字,其次让学生读中识字、读中观图、读中说话、读中想象、读中悟情。

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讲一讲我是如何运用教法及学法,来帮助孩子完成以上学习目标的。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雪花纷飞的场景)下雪啦!下雪啦!雪花可真美啊!(板书:雪)谁知道雪花是怎么样的?美丽的雪花下了一天一夜,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看雪地上来了一个孩子,(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谁?(雪孩子、雪娃娃、雪人)(板书:孩子)谁认识孩这个字?(说说孩的音形义)最后齐读课题。这一环节旨在为学生创设一个美丽的情境,通过板画雪花、出示雪孩子引起孩子们学习《雪孩子》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雪孩子长得怎么样?(可爱、很漂亮、很白)是的,它很美,很可爱。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这个可爱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读吗?在读课文前,胡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预设:问同学,问老师,看后面的生字表)这一环节在交流认字的办法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1、下面老师就让大家读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注意,自己读一读课文,并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弄懂圈出的字的读音。这一步是想让学生先自己学会不认识的生字,这样的印象可能会更深。 2、学习生字词。

(出示以下生字词)让 往 /一起玩 化了 /休息 知道 /烧着了 睡觉 /玩累了 救出了 柴堆

指名学生领读(第一组都是后鼻音,第三组的第2个音节读轻声,第四组的着觉是多音字,第四组词中很多没出现过)。出现不带拼音的词语组合,及单字气球游戏,学生认读。(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3、再自己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预设:

1、这个故事讲的是雪孩子舍己救人的事。

2、这个故事讲的是雪孩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从大火中救出了小兔子。

三、品读课文

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物象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让他们描述

1、学习第一自然段;那么这个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

2、学习第三自然段;师讲述第二自然段内容导入(出示图片3)这幅图画了;你能看着图中小白兔和雪孩子的神态,用又又;汇报朗读

3、师讲述期间发生的事情导入第7、8自然段;雪孩子讲的是雪孩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的故事

这个环节是学生整体感知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说话能力训练。

三、品读课文。

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物象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让他们描述那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引发他们的想象。而想象是一种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度极高的思维活动,学生们可以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或生活中尚未出现过的事物,让自己的思维自由地驰骋,任意变换和组合。老师在思维教学活动中只是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具体材料,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机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增长。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那么这个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第一段,然后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朗读课文)(故事发生前,天气是这样的,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用波浪线画下来。( 一天一夜)谁能用读来表现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指名读,再齐读第一段的第一句)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出示图片与句子: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这是一幅多美的雪景图啊。(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这一步帮助学生读中观图,理解文本内容。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讲述第二自然段内容导入(出示图片3)这幅图画了什么?(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哪里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引导学生从图中、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又唱又跳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你能看着图中小白兔和雪孩子的神态,用又又来说说他们的神态吗?(又说又笑)还能说说雪孩子的样子吗?(又白又胖)

汇报朗读。(学生在读中悟出要用高兴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除了又唱又跳,你想象一下,他们还可能玩什么?(生交流)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多高兴,多快乐啊,那他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时,会互相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小白兔多高兴啊!那谁想做小白兔,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呢?

3、师讲述期间发生的事情导入第7、8自然段。

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它会怎样做呢?(生交流)的确,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7自然段吧。(学生齐读课文)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

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放录象:雪孩子融化一段)是啊,当雪孩子抱起小白兔冲出屋来时,它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它全身的雪在不住地融化,可它仍然紧紧地抱着小白兔,摇晃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声音越来越低沉)它想坚持把小白兔抱到一个最安全的地方,但它已经没力气了,最后,它的头也完全融化了,眼珠掉到了地上,我们的雪孩子化成了一地的水。

(停顿)现在,我们的男生有感情地读读第8自然段。(男生齐读课文)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怎样了?多好的雪孩子啊,难道它真的就这样离小白兔而去,离我们而去了吗?不,它不会离开我们的,你们看,它不是还在吗?(放录象:雪孩子变成白云一段)

猜想故事的结局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猜想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文中的某些提示,根据自己充满个性化的愿望,想象出丰富奇特的结局,运用这种常用的思维教学方法,可以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它在哪儿呢?(学生想象说: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在天上,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

小白兔又会怎样说呢?但那白云慢慢地飘走了,越飘越远,小白兔看见了,多么难过啊,同学们,我们给小白兔想个办法把雪孩子留住,让它永远和小白兔在一起吧。

五、情感的升华。

说得真好。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雪孩子,你们愿意永远和雪孩子在一起吗?(愿意。)那我们怎样才能让雪孩子永远在我们身边呢?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雪孩子就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也就是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全班配乐朗读。)

六、写字指导

①根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学生看田字格的笔画笔顺,书空一遍。

②瓜和衣都有一长撇、一短撇,它们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出示这两个字,并将字中的长短撇用红笔标明,以方便学生观察,特别要注意撇、捺两笔的对称。)指导写瓜和衣。注意两长撇的不同:一个竖撇,另一个是斜撇。两短撇的不同:一个是卧撇,另一个是短撇。 学生练写。学生自己写来。(注意撇捺两笔的对称)

学生展示写字本,互相评议。

七、阅读儿歌《堆雪人》

八、作业:续编故事《雪人回来了》

雪孩子评课稿第二篇: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教学目的: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唱、赶、旺、帝等8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子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为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并标上段落。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出谜语让孩子们猜一猜:说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得出答案,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

猜谜语:雪花飘,他就到, 站雪里,戴草帽。身穿一件白皮袄, 不怕冷来就怕热, 只能站岗不能跑。

3、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1、雪孩子(孩子们读题)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组词:

累(劳累)(累了)

添(添加)(增添)

柴(砍柴)(柴火)

旺(兴旺)(旺盛)

渐(渐渐)(逐渐)

冒(冒尖)(冒雨)

奔(投奔)(嫦娥奔月)

冲(冲突)(冲向)

烫(烫手)(滚烫)

终(终于)(始终)

浑(浑水)(浑然)

淋(淋雨)(淋湿)

激(激动)(感激)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

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交待雪孩子的来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

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的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啦!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它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黑板的简图,为孩子们了解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朗读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它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要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你喜欢雪孩子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五、想想说说

1、看图,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这么可爱、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再回来。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柴、奔、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唱、轻、谁等。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雪孩子》

怎样的雪孩子?    哪里去了?     会回来吗?

       

为救小白兔   飞到空中  舍己救人

教学反思: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了预习,我预设学生可能说不清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但没想到,在读了两遍课文之后,有的学生就能讲清楚: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变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课文却读得很不流利,这说明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强于朗读能力,原因就是在读明白故事情节之后,就懒得再读了。

为了再次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学文时采用情景导入的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兔妈妈在堆什么?(堆雪孩子)这么漂亮的雪孩子你喜欢吗?(喜欢)不仅你们喜欢,小白兔也很喜欢,快去看看雪孩子跟小白兔是怎么玩耍的吧!然后引导学生边读书边理解,在读中感悟雪孩子舍己救人的品质。课文结尾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从很美很美一词中体会到什么?有的学生说:这朵白云很漂亮。对,这种美是外在的。学生从我的评价中马上反应过来:这里的很美很美是说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心灵美。这是我没想到的,没想到在我的点拨下学生能说出心灵美这个词语,我想这与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是分不开的。

7、二年级数学分一分与除法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老师以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作为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一条主线。综观整节课,赵老师始终注重强调学生学的过程,而淡化教师教的痕迹。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让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

教材内容的呈现,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充分运用书本上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学习知识,感悟知识,理解并掌握知识。

充分运用课本现有资源,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从而感悟新知,老师的作用只是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学生的顾问,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小结,评价。

**老师的课中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如:让学生理解0的除法,老师舍得花时间,在学生分了好多东西以后,出示一个空盒子,并打开让每位学生目睹一下盒子里是空的这一场景,再让学生把里面的东西分一分,从而使学生形象的理解0的除法。在此之后再让学生课后去整理有关0的加、减、乘法。初步培养学生整理、归类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一分与除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除法,理解包含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因此我觉得最好将等分除和有零的除法放到下一个教时。

8、数与计算评课稿

能熟练的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反思或个案补充

1、用你喜欢的方法算

8+9= 6+9= 5+8=

9+6= 7+8= 7+8=

8+4= 3+7= 8+8=

2、11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0里面有()个十。

1个十和9个一组成()。

与12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比14大3的数是()。

比17少4的数是()

9、周长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大一小树叶型纸板,钟表,习题纸

学生:一片树叶,彩笔,尺子,毛线

教学过程及步骤

师生活动

(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现在正是秋季,许多同学都会跟着家长去汉阳陵欣赏银杏,老师收集了一片(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的树叶。

1.感知、理解 一周。

(1)描一描

教师:你们能描出这片树叶的一周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叶子的边线再回到起点,就将树叶的一周描出来了。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随老师来描一描屏幕上银杏叶的一周。

(2)找一找,摸一摸。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树叶一样有一周。

① 同学们用一根手指摸一摸钟面的一周,再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一周。

08 08 08 08

② 同桌互向找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2.感知周长的概念。

(1)感知树叶的周长.

教师:像这样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周再回到这儿,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长度、周长)

(2)感知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描一描,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动手独立完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教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3)完善周长的概念。

①出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教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边不能回到开始的这一点。

教师: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周长的概念?

预设: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②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描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

(二) 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要想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长,怎么办?(测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1.小组合作要求。

(1)测量准备了直尺、绳子,请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2)小组4人每人选择1个图形进行测量。请先独立思考选择什么测量工具,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再动手。

2.动手测量。

3.展示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预设:可以将围成图形的所有边进行测量,再把测量结果加起来就行了。

(学生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交流)

小结: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2)心形等曲边的测量方法。

预设: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心形的周长。

小结: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也就是化曲为直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测量、计算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2、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01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体会图形的转化思想。

(四)归纳总结,内化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你都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加深,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化曲为直

教学反思

10、卡罗纳评课稿

《卡罗纳》评课稿

《卡罗纳》评课稿

我听了陈老师的课,受益非浅。陈老师为了突破重点,较好地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把课文重组成两个版块。

一:找出描写卡罗纳的悲痛欲绝的语句,体会感悟,指导朗读,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二:再读课文,找找卡罗纳身边有哪些人在关心他,并划出有关语句,细细品味,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卡罗纳的。

课堂实录一:

师: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悲痛万分,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卡罗纳

心情的语句,再认真读读,用你的朗读声表现出卡罗纳的心情。

生默读找划语句,一会儿几个同学就认真地练读起来。

师: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卡罗纳悲痛的心情。谁先来读一读。

生1: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我从卡罗纳的脸色中体会到他失去母亲是多么的伤心、难过。

师:卡罗纳承受着多么巨大的悲痛呀!谁再读。(指名读)

师:你体会到了卡罗纳的悲痛。让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你还从哪句话体会到了卡罗纳的心情。

生2: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卡罗纳独自站在一边端详着我,他的目光里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那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卡罗纳失去了母亲,他的内心充满了悲哀,他羡慕我还能拥抱妈妈。

师: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走进卡罗纳的内心,读。(学生齐读)

师:卡罗纳失去了母亲是那样的痛苦、伤心。假如卡罗纳就在我们身边,你会怎么做?

生1:安慰他,叫他不要再伤心。

生2:帮助他走出伤痛。

生3:鼓励他,让他重新快乐起来。

这堂课,陈老师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自读自悟,集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语句,学生体会到了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从而激发起了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让听者也深深地被感染,引起共鸣。我觉得陈老师的既完美,又完整,是一堂很成功的语文课,让我受益非。

11、长城评课稿

《长城》评课稿

《长城》是一篇传统课文,语言精炼、感情内敛,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中华儿女对这一世界奇迹、民族象征的自豪之情。

整节课,金蓓蓓老师抓住文中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句,不断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深入感受句中的智慧和血汗两个词语的内涵。最后,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由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在这节课上,我边听边观察边思考,发现xx老师的《长城》一课,与众不同,极富特点。

首先,我认为金老师的这个切入点找的十分精妙,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思考感悟的热情,从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来看,她的这一设想也确实符合学生的实情,证实了她的这一思路,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认真研究学生学情的结果。

其次,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各段感受智慧与血汗时,王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感受比照写法的作用,并不断抓住文中一些数字说明的语句,指导学生采用比照的写法把它形象化,使得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逐步理解了比照这种方法,并学会及时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这一做法说明,王老师在备课时并不是孤立的备这一课,而是自觉地联系了单元特点、单元重点,训练要点在备,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的落入了每一课的教学之中。

第三,金蓓蓓老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她所展示给学生的图片也罢,文字也罢,都不是为用多媒体而用,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是在为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服务,处处显示出她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为上好这四十分钟的一节课,王老师在课下做足了功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使得她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显得游刃有余。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第四,金蓓蓓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大量自己搜集来的有关长城的资料,这些资料的补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长城的认知,弥补了学生由于自身年龄、阅历等等造成的缺憾,使得没有亲身感受过长城雄伟气势、不了解长城乃至中国历史的学生对长城这一停留在语言和图片中的形象变得亲近、立体起来,使得学生对长城这一民族的象征、中华的骄傲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在教师引读文章最后作者的赞叹时,同学们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当然,也正是由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十分扎实,资料的引入特别丰富,导致这一课严重超时,然而,这个现象也给我们全校语文教师提出一个个急需解决的教研问题,那就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把一项项繁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训练要点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如何合理化地处理和运用教师、学生搜集来的以及教学参考和课后资料袋里提供的大量资料,如何给我们平时略为浅薄的课堂增加容量但又不至于过度臃肿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使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通过这一次的教研活动得到有效的提高。

长城评课稿第二篇:

《长城》评课稿

听了陈墨贤老师的这堂课,却是让我刮目相看,惊讶于一位才从教一年的教师,竟然能有这么高的教学水平,真是让我这位从教几年的老师自惭形秽。下面我就本堂课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追求独立的阅读体验。

课堂伊始,陈老师就列出了几位世界名人对长城的评价,请学生进行朗读,无形中就奠定了课文的基调。但是,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他们想要追求自己的个人阅读空间,陈老师抓住了这点,请学生自己来通过阅读课文,来体会长城的独特魅力。这样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第二、多媒体为教学服务,帮助了解长城特点。

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陈老师抓住了长城的长和长城的独特构造来学习。在学生找到了长城的长的特点时,我们其实不清楚一万三年多里到底有多长,这时候陈老师通过作比较的方法,说,如果能要走完长城,日夜不停地走,需要走五百多天,相当于我们绕着黄屿操场跑三万多圈,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长城的长的特点,还为语文园地五的相关练习做了铺垫。由于班级只有几位同学有真实游历过长城的经历,所以陈老师选了几张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学生从远到近来认识长城,给了大家正面的感官的印象。在介绍长城结构的时候,教师也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让学生自读课文,进行找找长城的结构,进行反馈。

第三、随文识字教学。

陈老师的课没有独立的字词教学,但是,随文识字却做得非常流畅。在讲解崇山峻岭这个词的时候,就通过联系偏旁和配合图片来解决,顺利的落实了这个词语。后面的教学,陈老师也按照这个方法,落实了蜿蜒、堡垒等词语。

第四,语用练习的设计

我们都知道,一篇课文,可以抓住的语用点很多。就拿长城来说,很多老师的练习点放在了联想这个方法上,但是,陈老师另辟蹊径,让学生来分析本文的观察是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方法,不仅是段与段之间是这个方法,更是第二段写作方法也是整体到部分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在小学阶段还是比较少见的。最后总结了写法,要学会有顺序的观察,有顺序地写。 

优点有很多,但是我认为本节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

  2.对引导学生理解长城的巧妙设计时处理得比较肤浅。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台的时候,只是知道了具体的位置,却忽视了这些设计的作用,可以适当交代一下。

3.语用点的设计是很好,可以还没有进行练习落实,建议进行小练笔,直接训练。

12、猫评课稿

四年级上册《猫》

教材分析

1.《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充分阅读体会猫的特点,感受猫的可爱,学习作者在语言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特别方式。

学情分析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2、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探究,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导语:大家都知道著名作家老舍吧?他的作品言语朴实,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文章。

2.揭示题目:猫(读题)

学生齐读题目

了解作者,熟悉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①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

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 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 分段:第一段:13节,第二段:第4节

(一)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述这一段内容的句子。(第一句)

师:这句话是这一段中的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板书:古怪)

读出句子语气。

3.这一段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它的古怪呢?自由读第一段。

交流后出示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胆小、勇猛

4.运用中心句归纳段意。

(1)温习学过的中心句归纳段意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5.朗读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桌间相互交流,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讨论分段

代表发言总结分段

学生分节朗读,划出表示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

举例理解古怪一词

自由读句子,体会语气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词语

积极表述中心句法归纳段意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清文章结构,善于从整体驾驭课文

语言组织能力

让学生学会寻找理解词语的方法

培养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

三、落实训练目标

1.读文章第二段,思考句子间是什么关系?

(总分总)

2.用中心句归纳法概括段意: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板书:淘气)

3.齐读第二段

默读课文,思考

先总结再交流

教学生读书的方法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什么样的段落可以使用中心句法归纳段意?怎样使用中心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可以使用中心句法归纳段意,先找到中心句,然后进行整理归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桌交流,试说出中心句法的主要方法

及时记录笔记

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

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并学会总结

五、布置作业

①熟读课文,②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老实 贪玩 尽职

大时古怪

胆小 勇猛

猫:

小时淘气 玩耍 跌倒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主动参与的时间长,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2.通过认真观察,能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能够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3.善于倾听,并能够在倾听后评价他人发言、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

4.善于思考,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

5.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与同学合作交流,并能够切实解决问题或产生新认知。

教学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我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老实、贪玩、尽职等重点词,通过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猫和人的和谐情趣。如学习第二节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体验,深化对蹭的感受,体会人和猫的和谐情趣。

接下来朗读成了体会情感的主要手段,通过自由朗读第四节,让学生感受小猫满月时的可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把猫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在这节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

首先,教学语言不精炼,情绪也不够到位。如果能尽量做到自然巧妙地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其次,读的还少。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朗读指导还需要加强。

13、乌塔评课稿

乌塔评课稿

乌塔评课稿

  一、说教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初逢乌塔,是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的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位置,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二、说教法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需教教学生会学。

  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独自一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怎样去的?

  指名个别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情况。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 岁就一个人周有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多么勇敢的孩子!我们来学习课文《乌塔》,看看乌塔靠的是什么周游欧洲的?这样设置悬念,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对这些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还可以写下来。

  (三)、深入学习,领悟课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3、各组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如果我是乌塔,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

  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4、辩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设计我认为有三个功能:1、检测的功能;2、情感释放的功能。应该说此刻学生情感已积淀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种机会释放表达;3、训练语感的功能。

  (四)、课外延伸

  根据自身的生活能力,虚拟一次旅行,具体地写出旅途经历,并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14、数与代数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四年级数学上册数与代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 数与代数》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等)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3.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

亿作单位的小数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复习过程:

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

2.复习数位顺序表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 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一) 复习概念

(二) 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0.6里面有( )个0.01 0.61里面有( )个0.01

3.61里面有( )个0.01 0.061里面有( )个0.001

7/100改写成小数( ); 23/1000改写成小数( )

34/10000改写成小数( ); 3/1000改写成小数( )

0.25写成分数( ); 0.312写成分数( )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

4.小数点的移动

复习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 1)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

5.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计算及验算时的注意事项。

例如:

a) 小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b)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c)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为什么要把除数化成整数?

d) 怎样判断游戏是公平的?

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近似数(积、商)

循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运算律)

6.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

(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

将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7.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师: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缩小它的1/10、1/100、1/1000

练习:12.37610=( )100=( ) 1000=( )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师提问:

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练习:345670000千米=( )亿千米( )亿千米(保留二位小数)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15、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

听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我的思绪已被教师牵引到课堂上。简单充实、扎实有效,是周老师的课堂给我的最深印象。可以说周老师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崔峦先生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我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课。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谈我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精心设计

高年级的文章长,时间又有限,周老师删繁就简,以最震撼心灵的场景为主,抓住父亲的了不起这个文眼折射全文的语段进行朗读感受体验、想象,反复诵读,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二、扎实教学

1、重视朗读训练

语文课堂中最动听的莫过于琅琅的读书声。周老师由始至终强调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重点问题的突破回环去引导学生获得准确、深入的体验,并把这种体验融入到朗读中。在课堂上,周老师非常动情,她用自己饱含深情的语言作为引语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尤其在提炼中心句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进行朗读时,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于是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感悟。

2、重视品读体验

为了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那位父亲的了不起,周老师不厌其烦的让学生品读了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最后让学生想象父亲的动作、语言、神态、内心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

作为第二课时,能不能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提问题。在课前课后的调查中,我发现如果允许学生提问的话,学生的疑惑还真是很多: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其他的父亲为什么这么胆小?这个父亲是不是由于焦急和悲痛有些精神失常了?消防队员和警察为什么阻止父亲的拯救行动?一个人(尤其是孩子)埋在废墟中36小时,没事吗?我想说的是让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自由,我也是在描述一种自己认为的课的理想状态:坦率、自由、具有探索性。

地震中的父与子评课稿第二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这位伟大的父亲在其他父母悲伤放下,绝望离开之后,自己始终没有放下寻找儿子的念头,在救火队长、警察都放下了营救的念头之后,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忙他之后,这位父亲最终将儿子救出来,支撑他的就是那句他以前对儿子说过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齐。

  这是心中的坚定信念,这位父亲根本不在乎是否会有人帮忙他,根本不在乎别人是否笑他傻,不在乎38小时不吃,不喝,不休息因为他明白,此时,儿子和他一样心中会默念这样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齐。

  在讲授这堂课时,李老师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述父亲了不起的段落,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加上适当的课件展示,学生对伟大的父爱感悟更深。

  这篇课文李老师还采用了抓主促次的教学方式,父亲的资料多讲精讲,儿子的部分学生自己学习概括,自主学习,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了父亲对儿子承诺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会和我在一齐。更加加深了学生对父与子的认识,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潜力。

  当然在这篇课文的把握处理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只抓住了文本的主干部分却忽略了其他细微的地方,不能兼顾到全体学生,让学生谈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爱。如果能以文本再次升华感情,那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2、在教学时,不够注意对朗读的指导,没有适时地进行范读。在学生无法体会课文,并且在教师引导之后仍然读不出感觉来时,教师就务必进行范读,让学生模仿。而不能学生读不好,教师讲解,讲解之后还是读不好,就放那些句子过去。这不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教师没有讲解好,这样很影响教学效果

  3.在处理课文方面,也显得挖掘不够。对父亲外貌描述的句子感悟不够深刻,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句,但教师也没有及时加以点拨,只围绕无论发生什么,我都和你在一齐。来朗读感悟,能够适当再拓展一下。

  总而言之,这节课的尝试,带来了很多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将继续持续做得好的部分,并尽快改善不足之处。

16、位置评课稿

一、谈话导入

活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应的习题

上、下、前、后

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

小轿车在货车的前面 客车在大货车的后面

17、实际问题与方程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实际问题与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

过程与方法: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寻找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知识迁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我们学过有关路程的问题,谁来说一说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路程=速度时间。

2.引导:一般情况下,咱们算的路程问题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走的。那么,想一想,如果两个人同时从一段路的两端出发,相对而行,会怎样?(相遇)

3.揭题:今天我们就利用方程来研究相遇问题。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9页例5。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自主回答:已知:小林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50m,小云的骑车速度是每分钟200m。问题:两人何时相遇?

2.质疑:求相遇的时间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路程已经不是一个人行驶了,而是两个人行驶的路之和。相遇的时间就是两个人共同行使全程用的时间。

3.活动:让学生上台走一走演示相遇,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出示线段图,教师讲解线段图:

先用一条线段表示全程,小林与小云分别从相对的方向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相遇,也就是行完了全程。

追问:从线段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4.质疑:现在能不能求出小林骑的路程和小云的路程呢?

引导学生汇报:都不能求出,因为他们行驶的时间不知道。

再思考:他们两个行驶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后会发现:他们是同时出发,所以相遇时行驶的时间应该是一样的,可以把他们行驶的时间都设为x 。

5.让学生根据分析,尝试列方程解答问题。

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见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知道这两种方法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引导小结: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三、巩固拓展

出示例题: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指名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并解答。

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 千米。

877+7x =1463

x =122

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122千米。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

1.通过画线段图可以清楚地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2.解决相遇问题要用数量关系: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3.列方程解求速度、相遇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根据以前学习的相遇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再正确地解答。

作业: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七第5、11、13题。

板书设计:

实际问题与方程(4)

小林骑的路程+小云骑的路程=总路程

解:设两人x 分钟后相遇。

方法一:0.25x +0.2x =4.5 方法二:(0.25+0.2)x =4.5

0.45x =4.5 0.45x =4.5

0.45x 0.45=4.50.45 0.45x 0.45=4.50.45

x =10 x =1O

答:两人10分钟后相遇。

18、统计与概率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概率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统计与概率内容变化及教学启示

统计与概率是实验稿所规定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之一。由于这部分内容与传统的确定性数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教师对统计与概率的核心思想、统计与概率的联系和区别、课堂上应当突出的关键和重点,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应当达到的理解深度和应用能力等问题,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困惑和认识上的分歧。为此,新标准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一方面明确统计课程的核心是数据分析观念,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统计教学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想到用数据、愿意亲近数据,初步培养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在活动中逐步提高对随机现象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重新梳理、整合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及相关教学要求,使得义务教育阶段三个学段的学习层次更加明确,从而有利于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关键。

一、进一步明确和强调的内容

实验稿在前言部分给出了各部分内容学习的关键词,也是相关内容中最为重要的核心。所谓核心,不是指具体的知识点,甚至不是指具体的知识本身,而是概括很多知识的共性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和思维方式。[1]就统计而言,实验稿给出的关键词是统计观念,其内涵是: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容易看出,统计意识、统计过程、质疑评价是统计观念所关注的三个主要方面。相应地,新标准给出的统计学习的关键词是数据分析观念,其内涵是: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观念与统计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对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逐步培养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重视上;区别在于,后者更加关注数据在统计活动中的基础地位、数据分析方法的特点,以及数据处理过程所蕴涵的更为一般的数学思想。

1.统计研究的基础是数据,统计就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推断的。

当今世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数据越来越多,经济、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中都存在大量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获取信息、作出决策的例子。因此,必须树立利用数据的意识,掌握一些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模型。所谓数据,是指用来描述对客观事物观察测量结果的数值。当我们对某个随机变量(比如某个年龄的学生身高)进行观测时,事先不能预料会取到谁的身高,而一旦某位同学被抽取到,就称这个人的身高数值为这个随机变量(身高)的一个观测值,即数据。[2]广义地讲,数据不仅指具有现实背景的数,也包括图和语句。比如,网络中的搜索引擎就是用统计方法进行语句检索的,此时统计所处理的数据就是语句。[3]

作为统计研究基础的数据,往往具有随机性的特点。这种随机性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另一方面,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例如,记录某位同学每天的上学时间,每天得到的数据可能是不一样的,事先无法确定;但只要记录的数据足够多,就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确定的信息,比如该同学每天上学时间大约是多少等。

构成数据随机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数据的抽样过程。首先抽样方法本身通常是随机的,因为按随机性原则抽取的样本,能够较好地排除人个主观的选择与成见,从而使得样本能够尽可能具有对总体的代表性;同时这种代表性也不是绝对的,相对于总体参数而言,它只是趋近于后者,而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后者。其次,抽样过程中的数据本身也可能是随机的,特别是连续性数据的测量,由于测量工具、观察者角度、测量时间等各种各样的原因,每次测量的结果事实上都会存在误差,也就是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二是由部分推断总体的过程。统计推断不同于演绎推理,它总是归纳性的,其结论永远带有一定的或然性,不一定准确无误,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好的统计方法能够保证这种出错的可能性较小。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概率事件的随机性,而上述数据随机性则主要表现在统计活动过程中。换句话说,引导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体会随机思想是数据分析观念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需要我们特别予以关注的一个重点。

2.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不同方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坏之分。

对不同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源自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对样本数据的不同理解;二是基于研究问题的目的和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对于两家公司最近五年出口贸易额的数据,我们既可以逐年比较它们的绝对数额,也可以逐个分析每家公司近五年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幅度。前者有利于我们了解每家公司的实力,后者则有利于我们掌握每家公司的发展潜力。又如,有两组同学的投篮成绩,一组是10人,另一组是8人。对这样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是否一定要采用平均数呢?结论自然不是肯定的:如果我们要比较这两组同学投篮的整体水平,可以取每组成绩的均值──成绩相对比较均衡用平均数,有极端数据也可用中位数;如果想从中选拔投篮水平高的选手,则可直接比较每组的最高成绩或前三名成绩,等等。这就是说,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该依赖于研究问题的目的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

小学数学中对统计图形的选择以及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不同的问题,事实上也可以看作是用不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样的数据,希望研究的问题和获得的信息不同,所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自然也应有所区别。因为可以用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判断,所以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同也就十分正常了。同时,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各种数据分析方法本身通常很难区分对错,能够区分的只是好与不好──如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这样的方法就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这也是统计与确定性数学内容十分重要的区别之一。

3.统计体现了一种不同于确定性数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创新意识。

传统数学由于其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确定性的,基础是定义和假设,遵循约定的原则进行严格的计算或者推理,因而更多体现的是演绎;统计所研究的问题本质上是随机的,是非确定性的,需要通过较多的数据进行推断,也就是通过个别来推断一般,因而更多体现的是归纳。[4]

统计活动中的归纳还有别于一般数学规律和公式的归纳过程:公式和规律往往是确定的,学生用于归纳的素材可以不同,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相同的;统计活动中的归纳往往需要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提炼信息、把握规律,或者从样本出发推断整体,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所以得到的结论也就具有个性化特点。显而易见,经历统计活动中的归纳过程,既有助于学生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结论,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初步学会用不确定的思维看待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知道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处于随机状态,它们是否发生以及怎样发生尽管不能完全确定,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教学要求有所调整的内容

新标准在进一步明确要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统计内容核心的基础上,又依据广泛调研的结果,针对教材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重新梳理并整合了统计与概率的课程内容。就小学阶段而言,内容难度有所降低,容量有所减少,具体有以下几点:

1.第一学段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

这里所说的学生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和表格,但显然不是指规范的统计图表形式,如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图等。换句话说,只要学生能将数据整理的结果清楚地呈现出来,我们不仅无需提出方式上的要求,而且应该鼓励他们采取富有个性的不同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避免学生把注意力过早集中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制作等技能的学习,从而影响对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等学习过程的兴趣;二是为了引导学生基于感兴趣的实际背景,从数据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从而体会数据是蕴涵信息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收集数据,以及相应的分析和交流作出判断。

2.对平均数的认识从第一学段移至第二学段,对中位数和众数的认识从第二学段移至第三学段。

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开展统计活动时,关注的重点通常是一组数据内部所蕴涵的各种信息,例如,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各是多少,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多少,哪个数值出现的次数最多,与学生自身有关的数据处于什么位置,等等。到了第二学段,学生则应该更多地学会把一组数据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学会从整体上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或把一组数据与另一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而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用来刻画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因此,在学生初步积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验之后,再安排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学习是较为恰当的。

另一方面,尽管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真正理解它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恰当地使用平均数,却并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尤其是,如果在学习平均数之后,接着安排中位数和众数的学习,就势必会涉及这三种统计量的比较和选择,即: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到底选择哪种统计量更具有代表性?真正弄清这些问题,既需要对统计活动的现实背景以及相关问题的特点具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而且还涉及函数概念以及相关的代数运算。所以,把中位数和众数的学习移至第三学段是较为务实的选择。

3.降低了可能性的教学要求。

统计和概率都是用来摹写、刻画随机现象的数学方法。所谓随机现象,是指结果与条件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的现象,即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结果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尽管统计和概率都研究随机现象,而且从知识逻辑看,统计学的研究需要以概率论为基础,但从认知角度看,统计比概率更为具体,概念和定义也少得多,因而小学阶段通常以统计内容的学习为主。

新标准在第一学段删除了可能性的教学要求,同时在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中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加以关注:一是明确所涉及的随机现象仅限于简单随机事件,即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亦是相同的;二是只要求对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求进行定量表达。显然,这些教学要求的调整,一方面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试验、游戏等蕴涵随机现象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逐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体会相应的思维方式,积累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多地学会从数据的角度看待可能性大小,知道有些事情需要通过调查去估计或推断,养成用数据分析问题的习惯,而不是急于从定义和假设出发进行概率计算。

4.删除了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教学要求。

就一组数据而言,大部分情况下它们是符合或近似地符合正态分布的,但也有一些情况下数据的分布是偏态的,也就是存在极端数据。对于后一种情形,如果不加分析地采用某种统计量(如平均数)去表示它们的整体水平,则可能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就是所谓的数据误导。认识到数据有可能产生误导,就应根据数据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以便更为客观地反映数据特点以及相关现象的本质。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考察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计算极差、方差等使数据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得以显现。显而易见,由于中位数、众数等知识的后移,对上述内容的认识和体会自然也不再适合放在第二学段。

三、几点教学启示

如前所述,小学生学习统计与概率,重要的不是制作统计图表、计算平均数,以及求某个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而是要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包括养成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的习惯;初步建立随机的概念,学习如何去判断事情的主要因素[5]。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关键应依赖于他们的经验,特别是他们亲身经历的经验。也就是说,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通过收集、组织、展示数据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回答问题、作出判断、进行预测,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基本途径。

1.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数据。

收集数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答那些无法立即找到答案的问题。事实上,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首要方面就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数据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够想到通过设计简单的数据收集计划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体会数据是有用的,数据中往往蕴涵着我们想要的信息,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和决策。

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我们应该努力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有机会从这些情境中发现并主动提出一些需要借助数据来回答的问题,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或使问题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释。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应侧重于引导他们提出一些与自身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并使他们提出问题的自然倾向得到保护和延续。例如,喜欢的小动物,喜欢的运动项目,喜欢的饮料,喜欢的电视节目,作业本上小红花的数量,等。对第二学段学生来说,应引导他们更多地关注与学校、家庭、社区有关的现实问题,并把兴趣从自己的周边环境逐步转向其他情境,包括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以及其他学科中具有特定意义的问题。例如,自己家一周扔几个垃圾袋,同学们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情况,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情况,当地的气温变化情况,某种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还应适当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数据收集方法。第一学段可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举手数数、逐个询问、投票等方式获取数据。第二学段则应鼓励学生多开展一些实际调查或测量活动,可以是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也可以是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此外,作为收集数据计划的一部分,还可提醒学生:要根据数据收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适当调整相关选项甚至是最初的问题;也要注意数据收集的一些具体环节,如提什么样的问题及向谁提问题,观察什么及什么时候观察,测量什么及怎样测量,等等。

2.用不同的方式整理和展示数据。

无论是调查、测量,还是试验,得到的数据通常都显得有些杂乱,此时就需要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整理数据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理解数据、获得信息,同时也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与别人分享对问题的理解,并引发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从而也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一步地展示数据。

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是分类。分类是需要标准的,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往往是不同的,由此获得信息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就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呈现每个数据逐步过渡到分类呈现数据,以及按不同标准分类呈现数据。例如,就家里有几口人这个问题,低年级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小组里每个同学家里的人数,此后可以逐步过渡到要求他们按3人以下、3人及3人以上的标准分类呈现全班同学家庭人口的情况;到了中年级,除了要求按家庭人口数进行分类之外,还可要求按两代人、三代人、三代以上这样的标准重新分类,从而进一步体会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给出标准,并注意标准自身的严谨性。这里,数据类型标准通常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数据的数值范围标准则需要多一些指导。例如,就喜欢的小动物这个问题,学生通常不难给出标准;但如果进一步讨论你家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情况,那么大部分学生就会感到困难。此时要通过组织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采用诸如不养、养1只、养1只以上这样标准去收集和整理数据。

至于数据的展示方式,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达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合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引入相关统计图表的必要性,并在统计图表的选择过程中不断把握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学会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恰当的数据展示方式。此外,还应适当引导学生从周围环境中了解各种富有特色的数据展示方式。

3.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数据。

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以便从数据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发现蕴涵其中的一些规律,是数据分析观念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一般认为,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从统计图表(包括各种自己的方式)中获取信息、作出估计或推断。

第一,要引导学生从只关心个别数据(尤其是极端数据)逐步过渡到关注一组数据的方方面面。例如,就全班同学身高情况这个问题,学生通常首先会关注这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的多少、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多少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这组数据中每个高度段各有多少人,哪些高度段的人数较多,哪些高度段的人数较少,自己处于什么位置等问题,从而使他们初步体会分析数据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二,要引导学生逐步意识到把一组数据看作一个整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对两组相关数据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要清楚地确定两组数据间的异同,仅靠说明每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或数据分布情况是不够的,由此引入均值的概念;也可在讨论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全部数据的分布情况后,要求学生找出一个能够代表这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数值,从而感受平均数提供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它在相应现实背景中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第三,要引导学生从关注数据本身能够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推断。例如,从自己班同学中超过一半的人有蛀牙,是否可以推出同年级其他班级同学,乃至全校所有同学的蛀牙情况?上面哪个判断要可靠一些?要使推断更加可靠可以怎样做?事实上,这样的推断或多或少已经涉及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尽管小学生不大可能也无需理解样本与总体等概念,但可以借此初步感受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在活动中适当组织一些如上的讨论,或者将从全班同学中获得的数据与更大范围的相关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比较,相信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将更加透彻,基于数据所进行的思考也将更加深入。

4.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估计可能性的大小。

我们知道,判断一个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列举出这个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再根据这些结果作出判断。二是先进行试验,并记录由试验所产生的数据,再根据收集的数据去估计相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实上,上述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定义和假设的概率计算,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推断。在第二种方法中,尽管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但是只要摸的次数足够多,我们就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进而做出相应的估计和推断,而这些正是数据随机性特点的基本内涵。因此,这样一种运用数据进行估计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统计与概率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凸显随机思想。

此外,在上述摸球活动中,我们也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讨论:要使估计的结果更准确,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和相应的活动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要使估计的结果更加准确,需要增加摸球的次数;摸球的次数越多,估计的结果就越准确。一般来说,这样的经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意识,提高运用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19、穷人评课稿

《穷人》评课稿

穷人评课稿第二篇:

《穷人》评课稿

《穷人》第二课时,听后觉得这是一堂平实、有效的语文课堂。语文课标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是借助学案引路,紧紧围绕着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着的四件事情展开的。老师先让孩子们读课文,在事先布置学生预习学案的基础上,再找找从哪些词句中读懂了桑娜的忐忑不安?让他们细细品读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由于有了学案的预习,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交流以及老师的引导,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特体验,加上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思维的成果,热情给予鼓励,积极引导,拓展文本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我觉得以下两点值得商讨

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在读中谈体会,如果重点句子以板书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上,引起学生的重视,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学生写体会占用太多的时间,我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说体会,这样既减少了写所浪费的时间,又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20、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评课稿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降水量(㎜) 12小时降水量5㎜

24小时降水量10㎜ 12小时降水量5~15㎜

24小时降水量10~24.9㎜ 12小时降水量15~30㎜

24小时降水量25~49.9㎜ 12小时降水量30~70㎜

24小时降水量50~100㎜ 12小时降水量70~140㎜

24小时降水量100~200㎜ 12小时降水量>140㎜

24小时降水量>200㎜

板书:二、降水的变化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北京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图,要求学生阅读后思考:北京一年四季降水量是否一致?

学生回答:不一致。

教师归纳、总结:其实不仅仅是北京,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是有差别的,我们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表现出一个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

向学生介绍: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降水量的多少。从全年各月降水量的分配状况可以看出该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情况。

展示课件中的A、B两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要求学生读图思索两地全年哪个季节降水量多?哪个季节降水量少?各季节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学生回答:A地降水较均匀;B地降水各季节差异大,5~9月降水多,其他月份降水少。

教师归纳、总结:由A、B两地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得出来A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均匀,B地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主要抓住三点:①年降水量是多还是少;②全年各季节降水分配是否均匀;③哪个季节降水量多哪个降水量少。

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何利用北半球某地各月降水量资料绘制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向学生介绍绘制降水量柱状图的步骤:①绘出横坐标,平均分为12段,表示1~12月,标出月份;②绘出纵坐标,根据最大降水量和最小降水量的数值,确定纵坐标取值范围为0~200毫米,以25毫米为单位刻度平分纵坐标;③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画出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活动: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阅读后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学生回答:依次是全年多雨、年降水量较多且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较多且集中于冬季、常年湿润、全年少雨。

教师归纳、总结:这就是降水季节变化的类型:全年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全年少雨型。

向学生介绍:我们依据降雨形成的原因将降雨分为了四大主要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板书:三、降水的分布

向学生介绍:等降水量线指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某地降水量线示意图,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A地降水量是多少?B地降水量取值范围在多少之间?C地降水量比D地多还是少?

学生回答:A地降水量是60mm,B地降水量取值范围在80~100mm之间,C地降水量比D地多。

教师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类似于以前学过的等高线,相对而言比较简单。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并结合图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要求学生阅读后思考:赤道附近降水多还是两极地区降水多?北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状况如何?中纬度大陆呢?

学生回答:赤道附近降水较多,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西岸多,中纬度大陆沿海地区降水较内陆多。

教师归纳、总结: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不均

①赤道地区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②南北回归线上,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③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多,沿海降水较少。

④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赤道地区;

世界降水量最贫乏的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活动:

利用多媒体给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要求学生阅读后分析: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

教师归纳、总结: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不均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总体上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目的: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总结与自主学习能力。

向学生介绍:世界干极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中国干极在新疆托克逊,雨极在台湾火烧寮。

活动: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形雨的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后初步分析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

学生回答:乞拉朋齐降水多与地形雨有关,其位于海洋气流迎风坡上。

教师归纳、总结: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板书设计:

一、降水的概念

1.降水的概念

2.降雨的等级

二、降水的变化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三、降水的分布

1.等降水量线

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教学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学习的要点有降水的概念及主要形式、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及绘制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从而养成对地理知识强烈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尽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介绍降水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时可利用多媒体从多角度、多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在分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以便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与能力,同时力图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过程。此外要尽可能给学生多动口、多动脑的机会,以便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

思考:如何才能正确判读与绘制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21、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接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审题,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有关一元一次方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本章节的重难点。本课讲述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为学生初中阶段学好必备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启蒙作用,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的应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方面有独特的意义,同时,对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1:学生初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弄不清解题步骤,不设未知数就直接进行列方程或在设未知数时,有单位却忘记写单位等。2: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抓不准相等关系;(2)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3)习惯于用小学算术解法,得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怎样的相等关系。3: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能还会存在分析问题时思路不同,列出方程也可能不同,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存在错误,实际不是,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只要思路正确,所列方程合理,都是正确的,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思路,使得方程尽可能简单明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会将配套关系转化为等量关系

2.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问题,创造活跃有趣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到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问题式、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时间: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工程问题的解题过程:审、设、找、列、解、检、答,以及工程问题的解题核心:找到等量关系,引出配套问题也需要找到核心:配套关系,同时检验上节课的学习效果,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起到一个基石作用。

复习已学内容,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教学活动:这周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上节课学习了工程问题,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解应用题的步骤?(同学回答)大家一起来告诉我。(板书过程)追问:审一般审什么?设呢?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解方程有那些方法?好这是我们解应用题的一般过程,那我们再来说一说,解工程类问题的核心是什么?(两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单位1)我们解应用题呢,也是一样的找关键,一击就中,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配套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与我们皆此类问题有什么关联?

2.探究一:配套关系(ppt展示探究一)

师生活动: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配套事物,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练习,同时引出要探究的问题:配套事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PPT展示下一页),由老师给出简单的配套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再提问学生复杂配套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让学生大胆的猜测),进一步探究(看图找规律)。

这里利用比的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引导学生找到配套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

习题练习:通过习题练习让学生熟练如何从配套事物之间找到等量关系

并说明,为何要找等量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也是解决配套问题的核心。

(提问学生)想不想试试我们新学的武器有没有用呢?

3.探究二:配套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用问题的形式来探究新课内容,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数学。

【ppt出示例一】

【例1】某工厂有22名木匠,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个桌面或6个桌腿. 一个桌面需要配 4个桌腿,为使每天生产的桌面和桌腿刚好配套,应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和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提出问题 探究新知】

问题一:题目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的?

问题二:设恰当的未知数并填写表格(设不同的未知数有不同的方程,由同学展示)

问题三: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列出方程吗?

问题四: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你能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吗?

由学生独立完成填表,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表格信息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对表格信息做出初步梳理和加工,能否找出相等关系,检验学生是否理解表格信息的意思。

问题五:你能根据我们所分析的过程书写完整的解题过程吗?

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让好的学生在黑板上演示。

4.巩固基础

设计意图:出示相应的习题,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信息,讨论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ppt出示练习]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和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信息,讨论独立完成,由学生板演。教师补充。

5.小结与作业

【小结】问:谈一谈,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什么?

由老师补充:解配套问题的关键与步骤。

【作业】1.补充完整笔记

2.上述题目是否有不同的解法?请尝试解题

3.第101页第一题

6.延伸探索

【练习】制作一张桌子要用一个桌面和四个桌腿,1 的木材可制作20个桌面,或者制作400条桌腿,现有12 的木材,应怎样计划用料才能制作尽可能多的桌子?

五、课堂板书

一、审、设、找、列、解、检、答

二、配套关系 等量关系

桌面的数量:桌腿的数量=1:4

(内项积=外向积)

4桌面的数量=桌腿的数量

三、例一:解题过程(学生板书)

四、习题:解题过程(学生板书)

五、小结:书写学生的收获

2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

2. 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感知、归纳移项法则,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

2.通过学习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

2.体会解方程的化归思想,会移项、会合并同类项解ax+b=cx+d型的方程。

3.通过学习合并和移项,体会在解方程中起到的作用,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用移项、合并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

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四、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小组合作解方程

(1)2x=5

(2)x + 2x +4x = 140

(3)4x-15=9

(4) -3x=6

(5) -2x+5x-x=-6

(6)2x = 5x -21

讲授新课:

例1 解方程2x=5

例2 解方程x + 2x +4x = 140

例3 解方程(1) 4x-15=9 (2)2x = 5x -21

例4 解方程3x+7=32-2x

练习1:把下列方程中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1)2x-5=12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

(2) 7x=-x+2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x=-x+10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

(4) 8x-5=3x+1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x+3=-9x+7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慧眼找错

1、3x+7=2-2x,移项,得3x-2x=2-7.

2、化简:2x+8y-6x

解:原式 =2x+6x-8y

=8x-8y.

练习3: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23、诗二首评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二首听课稿,分享诗二首听课感受和记录

诗二首评课稿:

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天上的街市

一、导入新课

你喜欢星光灿烂的夜晚吗?能说说原因吗?(学生自由发言)

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常常会产生许多遐思幽想,群星璀璨的天空令我们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入《天上的街市》,去感受诗人笔下美丽、新奇的夜空。

二、自学指导一:朗读诗歌,整体了解诗歌内容。

(一)读出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2、指名读。)

(二)读出画面美。 (1、聆听配乐朗读,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2、配乐,沉醉在想象中朗读。)

(三)探究理解诗歌感情。 (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指导二:探究诗歌感情。

1、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思考:诗歌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诗人想象的目的是什么?

2、描写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画面,并比较它跟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你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作者为什么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

3、诗中反复使用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明确: 1、逐步展开想象的过程是: 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 2、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一大胆的改动恰恰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上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奇妙的天街景象,表达出要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3、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象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

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收到感染和鼓舞。 四、读出情感美,思考:诗中描绘了星光闪烁的夜空,迷人的天街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提示:含蓄委婉而又深沉执着,读时要注意体会、准确把握。

五、自学指导三:了解诗歌写法和风格,学习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思考:诗歌开头为什么不直接写想象的天上的生活?

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既描绘出人间迷人的夜景,又巧妙地暗示出对现实的不满,为下文展开联想打下基础。

第二至四小节的想象,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六、当堂训练:发挥想象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

1)牵牛花开了,就像。。。。。。 2)雪花飘落在草地上,就像。。。。。。。 3)夜空中弯弯的月亮。。。。。。

七、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写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八、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发挥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九、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街灯 明星

物品 珍奇 想象自然流畅

天河 牛郎织女

流星 灯笼

第二课时: 太阳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有听过月亮船,大家有听过太阳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乘坐吴望尧的太阳船去感受一下其带给我们的奇特想象之旅吧!

1.吴望尧,浙江金华人。40年代在越南经商,抗战胜利后到台湾,继续从事商业。后旅居洪都拉斯。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创设台湾现代诗奖。主要作品有诗集《灵魂之歌》、《玫瑰城》、《地平线》,散文集《自由的悲剧写给年轻的一代》、《越南沦亡琐记》、《阮氏娥写给年轻的一代》及《吴望尧自选集》。其作品曾获台湾文艺基金会特别创作奖。 今天我们学习吴望尧先生的太阳船,要注意体会作者的风格,以及通过独特的意象表达的言外之意。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诗歌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诗歌的意象,找出作者写作的思路, 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明确:作者是按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来写作的,从早晨写到日落时分。 太阳升高以后,光芒万丈 穿过云层之后,霞光一片 没入云层之后,银星千颗

第二步,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课堂探究,理解文意 1.太阳在运行的过程中,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金色(早晨)白色(升高到日落前)红色(日落时分)

2.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当太阳升高以后,太阳没有的任何阻挡,发出了万丈光芒。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含义?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比喻。作者用白银比喻阳光,用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用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 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的,给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间。

4.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三、背诵课文,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 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寄托自己什么情感呢?说一说你的理解? 明确:寄托自己对光明与幸福的渴望,对故乡与大陆的思念。 2.本诗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明确:

四、质疑问难,个性解读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等对作品作个性解读。

1.你对本课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 2.你对本课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总结固趣: 你学习本课之后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预习《小圣施威降大圣》,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

板书设计:

太阳船

航线 巨船 子午线

光波 海岸 白银 港湾 跳跃式想象

大火 银星

教学设计:

24、真菌评课稿

八年级生物册真菌听课稿,分享真菌听课感受和记录

真菌评课稿

《真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重点)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知道真菌与人类息息相关。

能力目标:

1、制作及观察酵母菌、青霉、黑根霉临时装片。(难点)

2、尝试绘制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合作精神。

2、通过真菌的学习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营养和繁殖方式。

2.难点:真菌的主要特征、真菌的营养和繁方殖式。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利用图片视频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质疑,逐步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并区分青霉和曲霉,使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有一个确切的认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客观理解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礼物,其中一件是一物生来像小伞,林中树下把家安,小伞撑开收不拢,做汤做菜味道鲜。猜一猜是什么?

生:蘑菇

师:呈现蘑菇实物。

问:蘑菇属于哪类生物?

生1:植物

生2:菌类

进一步引导:蘑菇能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体内没有叶绿体

师:所以蘑菇不能属于植物,那么它属于细菌还是真菌?为什么?

生:真菌,因为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我们用眼是看不到的。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真菌世界,认识真菌这类生物。

二、探究新知

真菌的种类很多,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种类约有12万种,我国大约有4万种。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个体,也有个体较大的多细胞个体,还有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真菌。

师:今天中午我们就来一个真菌大聚会。

(一)、真菌的形态结构

1、酵母菌

过渡:老师这里还有一件礼物,(出示酵母)这里面是什么?

生:酵母菌

师:我们家里做什么的时候用到它?

生:做馒头

师:想想看,还有做什么也要用到它?

生:做面包,酿酒。

师:想不想看看酵母菌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1:观察酵母菌

师:出示实验的目的要求、利用图片和视频了解酵母菌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能发现酵母菌是单细胞的,有的说是多细胞的。

师给予表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师:展示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图片

讲:酵母菌的确是单细胞生物,两个长在一起的是一个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补充: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

生对照视频,填出教师出示的PPT课件上酵母菌结构:

2、霉菌

酵母菌是真菌中的单细胞菌类,在真菌中还有些多细胞菌类非常常见,例如霉菌,在学习了解霉菌前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有关霉菌的震撼的视频

过渡:老师还给大家带了些橘子和核桃但没保存好。(师展示带来的发霉的橘子和核桃)

生:长毛了, 发霉了

师:这些毛我们称它什么?

生:霉菌

师:霉菌长什么样?下面你可以仔细观察你桌上的霉菌。

分组实验2:观察青霉、黑曲霉

师:出示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

生:检查自己的材料用具后按照方法步骤操作

师:巡视指导

问: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生:橘子上的霉菌是绿色,面包上的霉菌是黑色。

师:长在橘子上的是青霉,长在面包上的是黑根霉。

生:霉菌下面是白色, 它是一丝一丝的

师:生物学上叫它菌丝,也就是说霉菌是由菌丝构成的。

生:上面有很多小点点,小点点是什么?

师:小点点与生殖有关,你猜是什么呢?

生:孢子

师:你看到的青霉是绿色,其实就是因为它的孢子是绿色的,黑根霉是黑色的,也是因为它的孢子是黑色的。

师:还有什么疑问?

生:菌丝里面是什么样?

生:孢子是什么样的?

生:青霉和黑根霉有什么区别?。

师:展示显微镜下的青霉、黑根霉的孢子排列图片,学生区分。

师总结:青霉、黑根霉都是丝状真菌,菌丝内不含色素,是无色的,霉菌的颜色是由孢子囊中孢子的颜色决定的。

讨论:霉菌与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有什么区别?

生: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单细胞个体,霉菌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霉菌的直立菌丝顶端有孢子囊。

3、大型真菌

师:你吃过或者听说过哪些蘑菇?

生:介绍自己吃过的蘑菇

师:你知道蘑菇的各部分名称吗?

生:对照图2.313识记

师:蘑菇,被称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有利于大家的生长发育。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呢?

生:毒蘑菇不能食用

师点击图片:这是一些毒蘑菇。专家建议,不熟悉的野生蘑菇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小心中毒。

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当地的食用菌有哪些?

师出示各种大型真菌:大家看你认识这些真菌吗?

生介绍自己认识的各种真菌: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平菇

(二)、真菌的生命活动

师:酵母菌能发面、酿酒,那你能不能推测出它的营养方式?

生:腐生

师: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 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 生

生: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

师:霉菌靠什么生活呢?

生:分解橘子、面包里的有机物。

师: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生: 腐生

师:你知道蘑菇的培植过程吗?

生:交流

师:同学们根据蘑菇的生活环境,你能不能推测出蘑菇的营养方式?

生:它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应该属于腐生。

师:霉菌和蘑菇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有机物。

问:我们吃的蘑菇大多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

生:种植的

师:那种蘑菇是种种子吗?

生:种孢子

师:孢子是什么样的呢?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太小了

师: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蘑菇的孢子印来认识它们, 这是课前老师和部分同学制作的几个孢子印(出示孢子印),想做一个吗?课下向小组长请教就会了。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孢子印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记忆,培养学生课下动手能力。

师:我们今天探究的这三种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有

师:哪些共同特点?

生:交流

师补充:有的真菌在其他生物体上营寄生生活,如我们皮肤上的癣就是由真菌引起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归纳的就是真菌的特征。

点击屏幕出现真菌的特征:

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它们主要营腐生生活,有的寄生;大多靠孢子繁殖。

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其它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师:和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植物、动物、真菌细胞中有明显的细胞核,有核膜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由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动物、植物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小结:真菌多数对人类有益,也有的有害。

三、延伸:师:真菌和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四、小结巩固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件展示小结内容)酵母菌是单细胞的个体,霉菌、蘑菇是多细胞个体,但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它们主要营腐生生活,有的寄生;大多靠孢子繁殖;多数对人类有益,也有的有害。

2、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讨论、交流。

五、课堂达标:

六、板书设计:

一、真菌的种类

二、真菌的形态结构

三、真菌的繁殖

25、工业评课稿

工业中心 基地特色 形成

大连,沈阳,鞍山,辽阳

钢铁,机械,化工,石化 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特别是陆地交通,

【课堂构建】:

1、工业生产包括______以及对原材料进行_____, __ ___、______。

2、现代工业重要性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________和设备、原材料 和________等生产必需的___________。

3、我国工业发展现状:①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_________,门类齐全,基础________,规模庞大。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________,产量处于世界首位的工业门 、 、 、 、 。改革开放后,形成了 、 、 、 等工业基地。

4、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______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____地区工业中心较多;____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_______。

【课堂检测】

1、下列产品不是来源于我国工业的是(  )

A.煤炭 B.羊毛 C.轮胎 D.服装

2、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旧中国工业十分落后,不能生产任何产品

B.旧中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地只在长江沿线有一些工业

C.我国目前已拥有联合国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 D.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3、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分布着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该工业基地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具有丰富的(  )

A.水力资源 B.铝、铜等有色金属资源

C.森林资源 D.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3、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区,今后工业发展的方向是(  )

A.大力开发资源 B.继续发展重工业

C.破产保护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教学反思】

26、气候评课稿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时间

漠河 5329N 134 7时30分

北京 3954N 2640 9时12分

广州 238N 4325 10时43分

(读表)(1)比较一下,在冬至日,三地正午的太阳高度角和昼长时间有什么不同?(学生:冬至日,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

(2)想一想,在冬至日,为什么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也比南方短?(学生: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愈往北去,太阳高度角愈小,白昼时间愈短)

(3)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这往往意味着什么?(学生:白昼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接受太阳光热越多,气温越高;反之,气温越低)

(教师小结)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与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关系。(板书)

教师强调:冬季风也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另一因素

2.夏季普遍高温

(过渡)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4)

(读图思考)①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这说明了什么?②等温线在何处出现明显弯曲?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③七月南北气温的极值是多少?南北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问题阅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

(教师小结)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全国普遍高温;②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明显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③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气温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气温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气温相差12℃。由此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小字材料,扩大其知识面。

(课堂活动)我国气温冬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有没有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分组讨论)分A、B两大组(若干四人小组)讨论,A组结合《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讨论,B组结合《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讨论。各大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小结)①从《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密集,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较大。特别是1月0℃等温线穿过秦岭淮河一线,之所以在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向南弯曲,主要是因为受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②从《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上可看出,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但等温线在四川盆地西部(即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南出现明显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因为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图2.17)

(读图观察)同学们读图2.17,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学生: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学生: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指的是什么?(学生阅读书中资料回答后,教师补充:这里的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那么,我国的各温度带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图。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省级行政区等有关地图相对应,尤其应着重指导学生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并将其与0℃等温线相对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使学生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寒温带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中温带位于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温带位于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位于滇、粤、台南部和海南省。

(课堂活动)阅读下面的资料,再补充有关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

(4)不同的温度带内,同一种粮食作物(如小麦)选择的播种时间也不同。暖温带适合于秋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冬小麦;中温带只适合于春季播种小麦,收获的是春小麦。

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树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分组讨论)分A、B、C、D四大组(若干四人小组)讨论,每大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

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这里属于什么温度带?有什么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民居的建筑特色也不同,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活动与探究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它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什么关系?想一想,我国气温分布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地形、地势的高低,冬季气温分布还受冬季风的影响)

2.我国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南部和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海南岛各属于什么温度带?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呢?(寒温带、中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热带;暖温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

反思:这节课所学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兴趣较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分析问题较准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2.记住几条特殊的等降水量线。

3.知道我国的主要干湿地区。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阅读等降水量图。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1.有关降水图的分析判读。

2.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搞清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这节课,再来看看我国东西干湿的差异(板书)。

[讲授新课]

看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地形分布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

(读图观察)引导学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

(学生活动)

①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江南丘陵、两广丘陵、云贵高原东南和西部、青藏高原东南部;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山东丘陵、黄淮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大兴安岭西侧、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高原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中部。②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的省区有浙、赣、闽、台、粤、桂、云、藏、琼等;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鲁、皖、豫、陕、甘、川、云、藏等省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省区;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穿过内蒙古、宁、甘、青、藏等省区。在上述基础上,引导学生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用彩色笔描出,并对照《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图2.13)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的河流?(0℃,秦岭、淮河)以加深对秦岭淮河这条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的印象。

(提问)从《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教师小结)学生答后,教师补充: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既有南北向的差异(南多北少),又有东西向的差异(东多西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板书)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阅读材料)同学们从《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可看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较多,超过1600毫米,而西北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那么,我国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呢?同学们阅读并勾画一下课本P34小字资料就明白了。

(过渡)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特点)和总趋势,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干湿地区。

(板书)2.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1)引导学生观看我国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录像,并出示有关图片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尝试着说明这个地区气候的特点,特别是降水的特点。

(2)引导学生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验证自己的想象与图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点是否吻合。

(3)引导学生阅读干湿地区分布图,将植被与干湿地区相对应,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象是否与干湿地区的划分相吻合,是否有不吻合的地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对东北地区的湿润区产生疑问,教师可针对这一疑惑,解释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板书),而非单纯用降水量多少进行衡量。

(讲解)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湿润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半湿润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干旱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半干旱地区。

(提问)从《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上可看出,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学生: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其中,什么干湿气候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学生: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引导学生阅读、观察、对照复合投影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这个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及《我国行政区划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提问)

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学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学生:0℃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学生:暖温带和亚热带)大致通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学生:秦岭、淮河)什么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2.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学生答后,教师小结:东北地区纬度位置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量小,降水量相对较大,因此气候较为湿润,属于湿润气候区)

3.地跨三个以上温度带或干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各有哪些?(学生:①内蒙古、陕、甘、新、云;②内蒙古、陕、甘、藏)

4.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在什么地区?各以什么植被为主?各干湿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后,教师小结)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4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漠

5.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西部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学生答后,教师小结:400 mm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农业区;西部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国主要草原放牧业地区)哪一条等降水量线又将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南北方各为什么干湿气候区和农业区?(学生答后,教师小结:800 mm等降水量线;南方为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水田农业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是我国主要旱地农业区)

(课堂活动)1.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两种不同特色的民居》(图2.23)《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这个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并引导学生观看图,将不同的民居景观图、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联系起来,在年降水量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找出活动题中提到的四个地区,对应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干湿状况比较、讨论后,说明民居的不同风格与当地降水情况的关系。

(教师小结)学生比较、讨论和发言后,教师补充: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房屋修建成平顶,可以用来晾晒粮食或其他农作物;吐鲁番年降水量很少,蒸发量很大,房屋通风效果很好,通风可以加速水分的蒸发,利于水果的晾晒;绍兴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大,斜顶房利于排水;黄土高原年降水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因此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修建了窑洞,窑洞冬暖夏凉,防风避雨,很适合北方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

(课堂活动)2.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加以补充,说明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气候湿润程度,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因而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木植物生长。

(2)气候干湿程度不同,会影响到农业类型,如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此外,还会影响到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如南方湿润地区主要以水田种植为主,北方地区主要以旱作为主。

(3)气候湿润程度影响了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进而影响到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如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

(4)气候干湿程度不同,对人们的身体也有很大影响。如南方降水多,人们易患风湿病、关节痛,因而爱吃辣椒、爱喝麻辣汤;北方降水少,气候干,人们易上火,体力消耗大,因而爱吃菠菜,爱喝绿豆米汤。

(提问)上述材料究竟说明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呢?

(学生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干湿地区影响地面植被: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干湿地区不同,植被不同,农业类型不同,农作物(经济作物)也不同。

干湿地区不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不同,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况也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为什么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解线?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搞清了我国的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懂得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1.试分析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为什么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总趋势?(提示:可结合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加以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东南沿海地区地势相对较低,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大,形成的降水较多;而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在向西深入内地过程中受到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大为减弱,西北内陆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很小,因而形成了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我国年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2.干湿地区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可参考P37活动题2回答)

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秦岭淮河一线为什么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冬、夏季风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季风形成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冬夏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有关季风形成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录像带以及有关图片。

2.绘制有关复合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两课时,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讲授新课]

(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一至两遍。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图2.24)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观察地图。

(提问)从图2.24上,你能发现什么呢?(学生:除了季风气候,我国还有其他气候类型:东部地区主要是北方的温带季风气候和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和台湾南部及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图2.24中,能否看出我国还有一个什么重要的气候特征?(学生: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或气候复杂多样)(教师板书:气候复杂多样)

(提问)我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与哪些因素的影响有关呢?(提示: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

引导学生观察图2.28《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在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

(教师小结)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①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②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即夏季风。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冬季风)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

(教师小结)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的影响。

由《中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填写下表。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冬季风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

(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

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

(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

湿润 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问题探究:.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却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气压和风等)

(讨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同处北纬15~30之间),但前者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后者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你认为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吗?(学生: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二者的气候差异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刚刚学的知识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根据刚学过的知识可知,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地处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位于世界上著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而且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因而成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拓展活动: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

气候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夏天可以去海滨、湖岸或山上避暑。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如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一年四季,特别是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当地居民爱吃辣椒,以驱寒抗风湿。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种植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瓜果蔬菜也不同,如东北种植的是春小麦、甜菜;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区种植的是冬小麦、甘蔗;华北、东北种植的油料是花生、大豆;长江以南种植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种植的是温带水果瓜菜,如苹果、梨、葡萄、萝卜、大白菜等,南方种植的是亚热带、热带水果瓜菜,如柑橘、菠萝、荔枝、香蕉、辣椒、绿茄子等。(教师及时表扬学生)

分组交流: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呢?

由各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归纳。

[课堂小结]

我们在第二节中学了哪些主要知识?各小组同学归纳后小组代表发言:我们明白了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干湿的差异及成因,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我国冬季最冷、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在此基础上,着重学习了我国的两大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及其成因,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为何气候差别却很大。

27、愚公移山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愚公移山听课稿,分享愚公移山听课感受和记录

愚公移山评课稿第一篇:

《愚公移山》评课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且是文辞兼美的文言文,除了让学生了解有关《列子》的文常知识,掌握重点文言词句,了解故事寓意,感受、学习愚公精神,更重要的是学习通过对话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六位参评老师的教学,基本达成各自的教学目标,方法灵活,设计合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读扎实有效,文、言并重,语文味浓厚,教学基本功较强。各有亮点,也各有欠缺之处。

1.目标确立: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上是教师吃透教材、挖掘文本精髓的基本功展示,只要方向对了头,不怕汗水负东流。六位参评老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大致相同,或展示,或不展示而心中有数,并在教学过程中基本达成自己的目标。目标设计较为精准的有陈浩老师、张丽老师。但结课时,六位老师都没能做到回归目标,反馈巩固。

2.教材挖掘:普遍存在教材挖掘欠深透的现象,教学中体现的则是浅尝辄止,甚至是蜻蜓点水,文本解读欠精准。比如对比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创新设计点,可以总结为移山之人的老、小、少与山之高大的对比,移山工具之简陋与移山之艰难的对比,移山之助(其妻、众人、孀妻弱子、操蛇之神)与移山之阻(智叟)的对比,愚公之智与智叟之愚的对比;再比如其妻献疑与智叟笑而止之的对比,可以从称呼不同、语气不同、目的不同、损毁的魁父之丘与山之一毛不同、反问的如太行王屋何与其如土石何不同方面比较、赏析,进而挖掘出愚公精神,点出寓言的寓意。问题设计方面,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线贯穿课堂的精准问题设计少而又少,问题多而碎现象较为普遍,虽然问题意识较强,但能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地解决疑难,逐步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精准性不够,有的课堂上老师不说话学生就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还有的老师问题设计不易于学生把握,切入点不明确,突破口小,把学生问死了,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冷场令人难耐。

3.环节设计:基本做到合理、科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起承转合顺理成章,有的还富有创新点。如李燕老师的初读课文,了解移山之事品读课文,研讨移山之难感受愚公真人,领悟移山之意拓展延伸,敢做移山愚公,工整而唯美。设计巧妙的还有颜雯老师设计的解读题目的人物、事件要素,用一句话概括各个人物做了什么事的说话练习;陈浩老师设计的补充名片字音挑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味,用心设计听其言观其行环节,通过研讨人物语言和动作分析人物形象,抓得精准,体现了课堂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张丽老师设计的添枝加叶环节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更深层次地感知和解读;吴瑞云老师设计的用原文回答问题,感知效果好,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五字诀,教的是方法。

4.朗读设计:文言文学习重在朗读,书声琅琅的课堂一定是有味、有效的课堂。六位老师都注重安排了感知读,但缺乏的是巩固读、赏读,也没敢安排默读。还普遍缺乏背诵指导,致使背诵课文这一目标达程度不高。比较好的有颜雯老师安排的课前读,吴瑞云老师设计的分角色朗读,陈浩老师设计的演绎读,张丽老师设计的学生分角色对话读,李萍老师的范读也是有滋有味的,富有感染力。

5.自主学习: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自致其知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各位老师都注重设计了自读、自解、自译、互助释疑等学生主体活动,其中张丽老师还安排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从形式走向内容。需要加强的是有疑而问时的真合作,而不是无疑而问的假合作,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6.讲练结合:课堂教学主阵地上最忌讳的是学生只听不读,更不写,写才是有效落实。设计学生书写环节最好的是陈浩老师,一是抄写生字词,二是留了巩固练习做《助学》的时间。另外,每位老师对文言字词句的教学做得都非常扎实,辨析、比较、朗读、书写等灵活多样,落实较好。

7.教学语言: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语文味、文学化,富有感染力、感召力,表述准确,能熏陶、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感。如颜雯老师课堂语言的柔美,吴瑞云老师课堂语音的洪亮激扬,陈浩老师点评学生发言一个哲学家诞生了的个性激励,张丽、李萍、李燕三位老师标准动听的普通话,都体现了他们较高的语言表达基本功。

8.导入设计:语文课堂也是艺术的课堂,巧妙的导入不仅水到渠成地引入课题,提高学习的情趣,而且能够概括出学习的思路与任务。李燕老师设计的成语填空导入,最贴近;陈浩老师跨过历史的长河,和古代文化交流拉近了课文与时代的距离;张丽老师的农夫和蛇寓言导入最直接。《愚公移山》歌曲的课前欣赏不更有感染力吗?李萍老师设计了课后的赏听,也不失文学与艺术的再结合,虽然因为设备故障没有播放成功。

9.板书设计:富有板书设计意识的是陈浩老师的。字画合一是语文板书的最高境界。本文可以把太行、王屋二山利用山的象形字画出两座大山来,然后把愚公与其妻、智叟的名字分别写在山的两侧,利用反方向箭头与山关连起来,形成对比,不失一幅绘形绘色的精美板书。课件制作也是如此,尽量做到字画合一,文字少而精,大而醒目,最好使用艺术立体字,颜色对比鲜明,并突出关键字,给人以美感,链接音频、视频,使绘声绘影。

10.拓展迁移:语文课的拓展阅读或延伸迁移,不可做得喧宾夺主,费时而显拖沓,情感熏陶及三观教育也是语文课的功能,需要自然灵活地点化,万不可生硬地加一个政治尾巴,把美美的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愚公精神依然是时代正能量,但其精神可佳而做法不可取的现实说法,也可以引导成为学生小组讨论的出彩点。吴瑞云老师设计的仿照中央电视台评选感动中国人物太行新愚公张荣锁的颁奖词,为愚公写一段颁奖词的课后作业,就是一个很新颖的创设;张丽老师设计的《愚公(智叟),我想对你说》片段练习,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权利。

愚公移山评课稿第二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2、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3、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4、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只不过走的人多了便就有了路.同样,在古代有这样一位老人,立志要把两座大山移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看看这是一个怎样传奇的老人

二、检查预习

1、走进作者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

三、读熟课文

1、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2、 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3、再读课文。读好停顿。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

汝之不惠 (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一厝朔东 (厝措)

无陇断焉 (陇垄)

五、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他几岁了?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要移山?

3、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什么?家里的人是什么态度?

4、愚公的妻子献疑是反对吗?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愚公挖山的队伍有几个人?他们用了什么先进的工具没有?

6、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7、智叟他智吗?他对移山持什么态度?

8、愚公是怎样反驳他的?

9、两座山移掉了吗?

10、如何理解这个神话结尾?

明确:以神话作结,赞美了愚公移山的诚心和坚定的意志。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富有浓厚的想象力。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寄托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更加突出了故事的主题。

1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2、小结

两山规模: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运土地点: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六、联系现实,进行拓展,深入领会愚公的精神。

1、思考:

如果没有神仙的帮忙,结果会怎样?

明确: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实现其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是以幻想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和迷信有本质的不同。

2、理解对比和衬托手法

二山高峻 对比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

智叟: 愚公:

胸怀大志 对比 目光短浅

远见卓识 安于现状

坚持不懈 自作聪明

遗男热情帮助 对比 智叟顽固不化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衬托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4、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七、拓展

1、什么是愚公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意义是什么?中学在新时期该如何发挥愚公精神?

2、一个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无数的困难险阻,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却面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3、 现在摆在我们同学面前就有7座大山,我们只有发挥愚公精神,逐一克服,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八、布置作业

1、自选《列子》中的一段文字,自主阅读。

28、野望评课稿

导入:

背景介绍:

点名时间、地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萧瑟恬静的景色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孤独抑郁的心情

29、与朱元思书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听课稿,分享与朱元思书听课感受和记录

与朱元思书评课稿第一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

3.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文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大屏幕出示富春江图片,教师做下面的介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生。为旅游风光中少见。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1.文体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华丽、声律和谐、词句整齐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题目中的书指信。

2.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三、示范朗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语言美。

1.听读课文,学生看画面及文字,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戾天 鸢飞 经纶 横柯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注意他朗读的节奏、重音、停顿。听读完后给出点评。

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教师提示:本文是骈文,文中出现多出对偶句注意体会妙处。

如: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给世务者,窥谷忘返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朗读示范和老师的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

读完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齐读第一部分,四人一小组讨论学习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试着翻译课文,标画出自己解决不了的词句。

2.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小组内自主检测,交流反馈。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二、理清课文结构。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提示: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出示明确:

总写 奇山异水

分写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静态之美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动态之美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视觉)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作者行舟的路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先总后分。

先总写: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字大笔勾勒,将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整体图画推至读者面前,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既境界阔大,又画面清新,心情舒展。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写出对景物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接着,在进行具体描绘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笔调告诉我们从富阳至桐庐的大约一百里之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以激起读者的极大兴趣。

再分写:首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三、学习描绘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过渡:如此奇异的山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1、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应的句子,并说出景物特点。

学生展示后教师多媒体展示明确:

①江水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湍急(气势磅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从动静角度看,这两个方面分别写静态还是动态?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对于水之异,作者不是空洞抽象的赞美,而是通过具体事物游鱼细石来表现的,显得格外有力。这是我们作文时要学习的。

3、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除了直接写山。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神奇的想象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成动态美,负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清泉的吟唱、好鸟的欢歌、知了的鸣叫、猿猴的啼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听到了什么?提示:听到了欢快的声音,生命的颂歌,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师:作者写山中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生:表面上热闹异常,其实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

师:大家还学过运用此种写法的诗句吗?

生: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枝繁叶茂,又给人以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四、探究文章志趣之美,可提出如下问题。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写志的语言很少。但中国历代写景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只言片语的议论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作者触景生情,生出哪些感慨呢?)

生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貌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生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通过衬托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做对比,含蓄地否定了申诉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也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使政治失意的作者产生退隐之心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这几句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作者遭遇了什么,令他不禁想回归自然,消极遁世呢?

明确:(介绍作者)编撰史书,触及当朝皇帝痛处,被毁书罢官。在现实社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想回归自然,自在逍遥,任性自得。跟陶渊明归隐田园有相似的心路历程。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面。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五、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6)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明确:(1)共色二字不光写出了天和山的颜色,而且还包含着形体感:青青的山霭渐渐地溶入蓝蓝的天空,二者合为一体。境界阔大,令人神清气爽。

(2)缥碧不光写出水的清澈,而且也写出了水的深度,因为缥是苍青色,如果不深,水是不会青得发暗的。千丈承缥,见底承碧,用词的精当由此可见一斑。

(3)鱼在水中,非水清则不可见,何况是正在游动、倏忽而过的鱼;石在水中,要看见实属不易,更何况是细石。所以游细二字,表面上看似平淡,但略加品味,即可看出用词的分量,可以说是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

(4)箭,本是名词,作者把它动词化,形容水流之急,显得既形象又简洁;奔,本是有生命的动作,作者用来形容无生命的浪,也显得更有生气。

(5)夹岸描述高山耸峙于富春江两岸,这样既交待了上文所云的急湍甚箭之因,也写出了山峰壁立之状。寒树一方面点出了秋天的季节特征,树叶凋零、一片萧索的景象,另外也暗寓了山的高峻,给人一种高寒的感觉。

(6)不但写出了山峰各依自己的地势而形成的千奇百态之状,而且还赋予它以人的心理:个人争着往上,一个想比一个高远。写出了山的生机、活动,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势别具一格,个性分明。

(7)这几种声响中,有无生命的泉水,也有生命的蝉、鸟、猿;有昆虫,有飞禽,也有走兽;有的反映出季节的典型特征,如蝉鸣;有的又为山林之间所独有,如泉声、如猿啼。因此可以说这些声音既代表了山水中所有的音禹,又反映出山水名区的典型特征。另外,作者描摹这些音响时,也能分辨出它们之间细微的区别,文笔显得准确、俊美而又简洁,如形容水流声是泠泠,鸟响声是嘤嘤;写蝉鸣、猿啼则是千转不穷百叫无绝,着重描绘其音调多变和连绵不断的音响特征。

六、总结归纳

问题:朗读全文,讨论总结此文为什么写得如此成功?

明确: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

(动静结合、声静相衬、有声有色、光影摇曳)

写景有法赋予生命,情景相生

骈体文的优点在此文中突显: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七、拓展延伸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面对自然,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文中的世界,这又是什么缘故呢?请你就人与自然这个话题谈一谈你的思考。

【课后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文言文时,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文言文当作文章来读,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熟悉和记忆,要培养文言语感,在诵读中置疑,与古人对话,接受古代作品的熏陶,提高人文素养,创造思想的火花。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特别注意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重视诵读对感悟文章内容的作用,在诵读中质疑、探究是解决疑难、理解课文的好办法。在课堂上解决记诵,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余负担,又为课文内容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更培养了文言语感。

与朱元思书评课稿第二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和想象去完成。)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放在本单元学习它有它的双重目的:一是让学生领略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前者是情感目标,后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而在学习过程中,后者是基础。所以安排两时来学习本比较合适。第一时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扫清本的语言障碍,完成对本的理解和诵读过程;第二时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关于本文的写景特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体设计】

  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配乐朗诵和风景图片)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意境中得到熏陶、感染。也有助于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题,出示:文译文的配乐朗读并展示风景图片)

二、文简介

  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

师归纳:本文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初读文,扫清语言障碍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先由教师范读一遍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四、朗读成诵

  目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巩固字词知识和对全文的理解。教师在此过程中指导朗读,可进行分组读、接力读、竞赛读等形式。

五、学做小画家

  同学们,面对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你想不想做一次画家,让这美景成为眼前的永恒呢?

要求:从文中选择描写景物的语句,画成风景画,看谁画得最能表现相应的语句。

六、布置作业

  、找出写景句,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的,描写的是动静还是静景。

  2、背诵、默写文。

30、三峡评课稿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听课稿,分享三峡听课感受和记录

三峡评课稿第一篇:

《三峡》评课稿

郦道元的《三峡》这篇散文,富有诗情画意,布局自然,思路清晰,摇曳多姿,融情于景,的确是一篇美文。封潇老师就以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悟中学。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读得多,说得多,老师适当的点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美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封潇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这些亮点:

一、反复朗读,感受美景

在诵读课文,感受美景这个授课环节,教师授以诵读方法指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和感情。通过学生听教师范读,学生展示朗读,教师引导再读、全班齐读的形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思精巧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共四部分,识文、寻景、绘景、写作收获,教师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赏析和品味。

三、品味语言,赏析美景

寻景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教师请学生从文章中寻找三峡的美景,由峡字引入,峡即两山夹水,奇妙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美景即山和水,然后利用我从文中的

话看到了 景的句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寻找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抓住句中关键词分析山水特点,指导学生朗读,并解决重点字词的意思,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突出对话式的教学特色。

教学建议:

1、根据学情,合作交流,理解文意这一环节不可忽视。初一学生应学会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圈点批注,补充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班内提出,然后学生讨论解决,教师适当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学生读懂了文言文,理解了基本内容,才能进行分析文章内容。可是公开课上由于时间的问题,如何处理还字词和文意的理解还真是有些困惑!

2、在品味语言,赏析美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风景、语言三个方面来追踪美点,重点探究三方面的问题:(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抓住了什么特征,用什么方法来写。(2)、写水时怎样安排四个季节的顺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3)、写三峡四季景色中有许多精彩的词语,你能找出这些具体的词语,以此来赏析各个季节的美景吗?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系统、完整、深刻的印象。并且体会到作者在本文的多种写作技巧,更接近了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鉴赏和审美。

3、在初读课文的环节中,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了评价,因为是初读,所以更应该侧重于对字音、断句、节奏的把握方面。而在听了教师范读以后,可以侧重于对情感的指导。所以教师的配乐范读这一环节是不是应该放在理解文意之后,或者放在品味语言、赏析美景之后。这样以来学生的朗读才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峡评课稿第二篇:

《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揣摩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品创设的意境。

4.在诵读中深入体味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赞赏之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课型:新授课

教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

同学们,我们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笔法揭开了三峡神秘的面纱,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郦道元,字善长,北魏人。地理学家、散文家。著有《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读准下列加点字:

郦道元   阙处 重峦叠嶂 

曦月 襄陵   沿溯

乘奔御风 绝 献    素湍绿潭

飞漱 属引  

三、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全班交流:研究怎样读,才能读通顺,试着多读。

明确:导朗指读:读出节奏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边读句子边看注释,同桌合作,尝试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3.合作解决相关内容: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自: (2)略无:阙:

(3) 嶂(zhng): (4)自非:自:非

(5)亭午:夜分: (6)曦(xī):

(7)襄(xiāng) 陵, (8)沿:溯(s):

(9)或:王命:宣: (10) 朝:

(11)江陵: (12)虽:奔:御:

(13)不以:疾: (14)素湍:素:绿潭:

(15)回清倒影: (16)绝巘(yǎn):绝:巘

(17)悬泉:飞漱:漱 (18)清荣峻茂: 

(19) 良: (20) 晴初:霜旦:

(21)属引:属(zhǔ):引:凄异:(22)哀转久绝:绝:

(23)沾: (24) 三声:

(25) 裳(chng):

(2)句子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四、点拨探究: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至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五、归纳反馈:

学生放声朗读,体会作者情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试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复习课文:字词检查、重点句子翻译

二、自主学习: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三、合作交流:

同学们,三峡很美,哪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说一说吗?

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学生小组交流,每组选一代表展示)

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不能不令人称奇。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

例:课文的描写手法美,正面描写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同时又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四、点拨探究: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明确: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

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有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五、归纳反馈:

1.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

全文:山静,文气平静舒缓

夏水动,文气激烈紧张

春冬景色静中微动,文气轻松晓畅

萧瑟之秋凄清、悲凉

从部分看:第三层

动 素湍、回清

静 绿潭、倒影

静 多生怪柏

动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互文两个(三个)语句内容相互揉杂,彼此隐含,理解时,要上下文应并成一句。

如:重岩叠嶂重叠岩嶂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

林寒涧肃林涧寒肃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

3.并提:

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4.完成作业:《同步练习》

31、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评课稿

煤 石油

碳元素 碳和氢元素

隔绝空气加热 利用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炼制

焦碳、煤焦油、煤气等 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

(2)天然气、可燃冰

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

[实验]: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

[讨论]:这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甲烷在农村的利用

[讲述]:、甲烷特性:无色、无味气体、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

CH4+2O2===CO2+2H2O(条件点燃,点燃之前要验纯)

可燃冰是科学家近年才发现的新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始终有用完的一天,所以要合理开发利用。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粉尘等物质,污染空气。

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料、尘料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酸雨的形成。

4、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乙醇(酒精)

C2H5OH+3O2===2CO2+3H2O(条件点燃)

(2)氢气--最清洁的能源

实验室制取: Zn+H2SO4 === ZnSO4+ H2

氢气燃烧: 2H2+O2===2H2O(条件点燃)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

三、课堂总结

3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听课稿,分享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听课感受和记录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稿: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际操作;

(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教学难点: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及验证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总结。

教学准备:

仪器:锥形瓶、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胶头滴管、注射器、具支试管、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蜡烛等。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左边能取暖,

右边能助燃。打一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2、实验前准备:

请同学介绍蓝色试剂托盘中的试剂与仪器并检查盛水的烧杯、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废液杯、试管等用品。

注意:提醒同学们闻气体的操作及液体的取用。

3、目标展示,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2)、做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会描述现象并对其进行解释。

二、实验活动讲解

1、二氧化碳的制取所用的药品,依据的原理,采用的装置的讲解。

2、实验的具体步骤的讲解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

(2)、药品的取装与添加;

(3)、反应的发生、气体的收集方法、验满的方法;

(4)、要求收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注意验满;

(5)、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6)、把小烧杯中的阶梯蜡烛点燃,将收集满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缓慢倾倒入小烧杯中,观察蜡烛的熄灭顺序;

(7)、反应的终止。

三、进入实验活动

1、二氧化碳的知识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实验内容展示:

步骤1: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添加澄清石灰水和紫色石蕊试液。

步骤2: 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3: 加入药品,开始反应,收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

思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4: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思考化学方程式。

步骤5: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终止反应。

步骤6: 点燃小烧杯中的高低不同的小蜡烛,将收集到的二氧

化碳倾倒入小烧杯中,观察蜡烛熄灭的先后顺序。

3、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结束总结

1、请个别小组学生简述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2、老师总结

(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2)、装置的改进为实验的进行提供了方便,倡导学生的以后的实验中多想,能够用最简单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五、课后巩固练习

1、锅炉和水壶经常烧煮含钙量较高的水,很容易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家中如何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2、有人想在一块大理石板上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刻上热爱祖国四个大字,请你提出一种化学腐蚀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2HCl==CaCl2+H2O+CO2

3、有人设计了实验室制CO2的简易装置图(如下图),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为什么?

装置(2)是正确的,装置(1)、(3)是错误的。

装置(1)有两个错误:①长颈漏斗的末端露在液面外,气体会从漏斗中逸出 ②气体导管插入了液面,产生的气体不能由导管导出。

装置(3)有两个错误:①长颈漏斗的末端露在液面外,气体会从漏斗中逸出 ②气体导出管伸入试管过长,不便于气体的导出。

4、实验室制取CO2时,为什么最好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所有的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常见的Na2CO3、K2CO3与盐酸反应时速率太快,不易控制。块状的碳酸镁(MgCO3)跟盐酸反应时速率适中,但来源不广泛。石灰石与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它们与盐酸反应时速率适中,易于控制,且来源广泛,容易得到。使用时应把大理石或石灰石砸成大小适当的块状,以便于在气体发生装置中使用。

选用药品相互反应制取气体时,应尽量避免混入杂质气体。盐酸是挥发性酸,浓度越大时挥发性越强,制取二氧化碳时不用浓盐酸而用稀盐酸,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混入盐酸。

六、布置作业

完成探究活动报告册相关内容

3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评课稿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是否燃烧

Ⅰ Ⅱ Ⅲ Ⅳ

(幻灯片)

[学生交流] 从现象来说,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这一现象和结论说明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相同。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书写一氧化碳跟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评价,接着提问] 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那么,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学生思考回答] 是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幻灯片)⑷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CuO Cu+CO2。

[教师设问]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与木炭还原氧化铜比较,除了现象和结论相同外,在装置上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回答] 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防止泄露以污染空气。

[教师总结] 一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教师提问]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四大性质,即:无色气体、可燃性、毒性、还原性。学习了对比分析方法。

随堂练习(幻灯片)

1.用纯净的CO还原CuO时,试管中的CuO由__色逐渐变为__色;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

2.现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20 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先使该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3.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

4.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都是氧化物,都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

C.都能用碳和氧气反应制得 D.都能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灼热的氧化铜 D.稀盐酸

板书设计

二、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性质:

⑴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⑵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 2CO2;

⑶一氧化碳有剧毒;

⑷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CuO Cu+CO2。

2.一氧化碳的用途: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本课题总结

本课题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学习了研究事物的科学方法,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懂得物质都存在正、反两面性。

教学反思:

34、元素评课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听课稿,分享元素听课感受和记录

元素评课稿:

《元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性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常见27种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个部分。前面课程学生已经知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需要结合原子结构知识,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进行比较确定的概念定义,将物质的宏观元素组成与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有机统一起来。

1、元素概念是化学概念的教学难点,这里可以淡化概念的具体教学,可以通过生活物品中元素组成的大量实例,促进学生认识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需了解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根据,因而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以课本列举27种元素为重点,包括每种元素的符号、名称,做到会写、会读、会用。

3、简介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个化学工具,依据学生有限的知识基础,可以安排学生组织探究活动,从原子序数查找一些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确定元素分类等信息,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提供方便,建立良好的使用学习工具习惯。

教学准备:系列生活物品,教学课件,学生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展示课题:

【生活启示】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常用实物、图片、食品包装标识等,让学生阅读分析这些物品所给出的信息。

【展示实物】提供生活中的系列用品(食品、饮料和日用品等)。

【教师导语】生活中我们使用过加碘食盐含氟牙膏AD钙奶,这里的氟碘钙分别指的是什么?应该是分子、原子、元素中哪种呢?

【学生回答】这些指的是都是元素。

【投影课题】第2课题:元素

(评析):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要注重化学联系生活,积极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用品包括食品、日常用品等,运用化学的观点认识。

二、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理解元素的概念:

【问题探究】那么什么叫做元素?

【学生演板】要求书写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O2、CO2、H2O、H2O2等。

【共同分析】四种物质分子里都含有氧原子,虽然它们的性质各不相同,从上次所学的原子结构知识中知道: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于是将这些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1】我们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学生2】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定义概念】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题讲解】氧元素和氢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B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相对分子质量 D、核外电子数

【师生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因素是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因此选择(B)。

【引导讨论】下述化学反应:2H2O==2H2+O2,S+O2===SO2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1】分子种类和性质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2】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生活应用】

1、生物细胞无论来源于动物还是植物,微生物,其中元素种类及其质量分数都相近。

2、从生物学或科普书刊中查找几种食品的元素组成,并列表说明。

【阅读图表】了解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分布即质量分数。

【发现规律】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从多到少次序:氧硅铝铁

【师生讨论】为了加强记忆,可以采取谐音记忆技巧:养闺女贴(心)。

【知识拓展】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引导归纳】进一步认识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2千万种,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多种。

(评析):现阶段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联,认识到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则用原子,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式,加强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突破两个概念容易混淆的认识误区。

三、熟记常见元素符号,领悟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

【趣味话题】外国友人不会认识实验桌上的三瓶金属材料,他问都是些什么物质?他说我不认识。

【教师提问】科学上使用什么来表示元素呢?

【学生讨论】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需要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表示各种元素。

【阅读资料】常见元素符号的历史演变过程,了解道尔顿在化学上的又一贡献。

(评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动漫形式介绍,有利学生从乐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充分了解元素符号的国际通用性,这样就便于不同国度的化学界进行学术交流。

【学生1】书写元素符号应该注意法则:一大二小。

【提出问题】氧元素符号为O表示什么?

【学生2】O表示氧元素

【学生3】O表示一个氧原子

【共同归纳】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阅读资料】从中文元素造字规律来看,将元素分成哪三种?

【学生1】有金字旁的是金属元素,例如生活中的五金即金银铜铁锡Au、Ag、Cu、Fe、Sn。

【学生2】有气字头一般是气态非金属元素O、N、Cl、H等,有石字旁的是常温下的固态非金属元素,C、S、P等。

【学生3】记住三种常见稀有气体元素:氦He、氖Ne、氩Ar等。

(评析):元素符号作为学习化学的第一种化学用语,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作用,为马上学习的化学式做好准备。

四、开展课外探究,简单认识元素周期表

【类比引入】超级市场为了便于顾客选购采用分门别类、有序方式排放成千上万种商品。而化学上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需要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规律探索】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有序排列构成元素周期表。

【学生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

【学生2】共有18个纵行,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教师提问】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1】可以查找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2】通过计算还可以知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中子数等。

【学生3】确定该元素属于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

【拓展视野】通过科普书刊或互联网查询: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的故事

(评析):由于认识元素种类不多,暂时无法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因而需要适当降低运用知识的难度系数,重要的让学生积极拓宽知识视野,体验门捷列夫和道尔顿等科学家研究化学的乐趣。

【教学反思】

一、组织科学探究要重视学习过程和探究经历

化学新课程组织化学原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参与体验学习的快乐,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过程,重视科学探究的全程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学习方面的巨大收获,知道学习上的暂时失败,还是今后人生的偶然失败都是难得的人生经历,是人生中一笔精神财富,遭遇失败的滋味也许是刻骨铭心的永久记忆,自我慢慢体味,但是要在不成功的记录中寻找失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我们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收益。

强调元素符号记忆的学习任务,可以采取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前三单元教学中有计划的逐步提供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让学生逐步熟悉常见元素符号和物质化学式,着实减轻对枯燥无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体现出化学用语的启蒙性和工具性。也可以安排学生个人自制学习卡片或学习包,将化学用语记忆分解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加强书写化学用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让学生体悟运用元素符号的重要基础性,体现认知发展规律的渐进性。

二、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将抽象的知识原理具体化

本单元组织元素化学概念和元素周期律原理的教学,都可以运用类比方法,有利将元素、元素周期表内容结合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将抽象的知识体系具体化,增强学生对元素概念、元素周期表的感性认识。

前三个单元知识学习,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接触和认识常见物质有空气、氧气和水,但是学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多,这样势必要求组织教学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化学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和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明确强调要求进一步淡化化学概念的教学,对于概念的知识要求只需学会应用,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正确运用,因而理解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个问题,领悟元素和原子之间有什么异同,可以通过类比的事例进行讲解:0-9九个数字就是组成无数个数字的元素,26个字母就是英文的基本元素等,让学生知道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一切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引入元素周期表这个化学学习工具,不直接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内在规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为了取用存放的方便考虑,例如超市的商品需要分门别类、有序的排放,其中有共同的有序性,那么为了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科学的有序排列。总之,化学是生活泛化的自然科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评价方式可以设计成社会调查、课外探究、课前导学单和课后检测等。

35、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听课稿,分享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听课感受和记录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评课稿: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重难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学生学完第一、二单元后的第一个实验活动,是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的性质实验的综合应用,将刚学过的各部分知识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有一定的难度。本实验需要落实实验操作中的药品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以及氧气性质实验等基本操作,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多角度观察,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二、重难点分析

(一)制取氧气

1.突破建议:学生在经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制取的学习后,对氧气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由此对氧气制取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很想自己亲手制取一瓶氧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利用化学变化以制取某种物质为目标的这类科学实验可能是第一次,可能会无从下手。学生应提前预习课本45-46页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预习学案让学生完成。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应先通过视频或亲自演示,让学生清楚实验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抛出这些注意事项并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完成实验。

2.突破样例:

【师】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

【生】回答药品,书写并展示制取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师】通过文字表达式,我们可以推知若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定要用到酒精灯加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出新课,初步学会选择装置的依据。

【投影】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提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生】讨论回答

【视频】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

【生】概括操作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

(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

(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

(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师】点评。总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

【设计意图】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

【提问】(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带着问题和思考,大家动手实验,亲自制取两瓶氧气。其中一瓶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性质实验。

【生】小组两人先确定分工,合作制取两瓶氧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在实验中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能按照操作规定制取氧气。

【生】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实验体验,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

(二)氧气的性质

1.突破建议: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选择的铁丝越细越好。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在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如图)。

学生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其中一瓶氧气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

2.突破样例:

【师】在学习氧气时,你们见到老师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而兴奋不已,今天大家就来亲自体验火星四射的情景吧。演示并讲解铁丝的燃烧。

【生】动手操作。

【提问】(1)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2)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要等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内呢?

(4)集气瓶内的水起什么作用?可以用别的物质代替吗?

(5)若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

(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燃烧。

(2)火柴起引燃的作用。

(3)火柴燃烧也要消耗氧气,这样做可以避免火柴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自上而下慢慢伸入是避免热胀冷缩将氧气赶出,这样做充分利用氧气,现象更明显。

(4)防止高温生成物溅到瓶底,炸裂集气瓶,水也可以 用细砂代替。

(5)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没等火柴烧完就伸入了集气瓶内、火柴已经烧完还没伸入瓶内、铁丝表面有铁锈

36、实验与探究 π的估计评课稿

随机投针方法

考虑服从(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独立的随机变量X与Y,因此,二维随机变量(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x,y)={█(1,0x1,0y1@0, 其他 )┤

则P{X^2+Y^21}=/4。

考虑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一个角为圆心,1为半径的1/4圆弧。然后,在正方形内等概率地产生n个随机点(x_i,y_i ),i=1,2,,n,即x_i和y_i是(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设n个点中有k个点落在1/4圆内,即有k个点(x_i,y_i )满足x_i^2+y_i^21。则当n有如下关系,

因此,的估计为4k/n。编写R程序:MC1程序:

MC1 - function(n) {

k-0;x-runif(n);y-runif(n)

for (i in 1:n){

if (x[i]^2+y[i]^21)

k-k+1

}

4*k/n

}

在窗口: source(MC1.R)

MC1(100000)

得:[1] 3.14268

精度分析:

随机投点方法,是进行n次试验,当n充分大时,以随机变量k/n作为期望值E(X)的近似估计,k是n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

若一次投点试验的成功概率为p,并以

X_i={█(1,表明试验成功@0,表明试验失败)┤

那么一次试验成功的均值与方差为

E(X_i )=p

Var(X_i )=p(1-p)

若进行n次试验,其中k次试验成功,则k为具有参数为(n, p)的二项分布。此时,随机变量k的估值为

p ̅=k/n

显然,随机变量p ̅的均值和方差满足

E(p ̅ )=p

Var(p ̅ )=p(1-p)/n

因而标准差S=(p(1-p)/n ),当p=0.5时,标准差达到最小。

下面讨论当试验次数n取多大时,不等式|p ̅-p|的概率不小于1-,即

P{|p ̅-p|}=1- (1)

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n时,(p ̅-p)/S渐近于标准正态分布N(0,1),因此有

P{|p ̅-p|/SZ_(/2) }=1- (2)

其中Z_(/2)正态分布的上/2分位点。比较式(1)和式(2),得到

=Z_(/2) S=Z_(/2) (p(1-p)/n ) (3)

从而有

n (p(1-p))/^2 Z_(/2)^2 (4)

考虑置信度为0.05,精度要求为0.01的情况下,p= /4=0.785,=0.01/4,查表得Z_(/2)=1.96,因此

n=(p(1-p))/^2 Z_(/2)^2 =(0.7850.215〖1.96〗^2)/〖(0.01/4)〗^2 =103739.

其中∙表示上取整。

因此,作100000次取整,得到的模拟值与真实值有95%的可能误差在1%以内。

2. 均值方法

平均值方法是用n次试验的平均值

(5)

作为X的期望值E(X)的近似估计值。

设有n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 ,每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为,方差为^2,则

(6)

渐近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即,当n时,有

(7)

或者

. (8)

同样,若要求 ,则

, (9)

从而有

. (10)

上式即为平均值方法在给定和下所需的试验次数。

在进行计算时,通常并不知道方差^2,一般用其估计值代替,即先作m次试验,得到方差^2的估计值

在得到S^2后,用S^2近似式(10)中的^2,则平均值方法的试验次数为

(11)

若nm,需要补充试验。

用平均值法估计圆周率,考虑置信度为0.05,精度要求为0.01的情况下所需的试验次数。事实上,计算/4,本质上就是用概率的方法计算积分 。

其中x_i是[0,1]区间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

按上式编写R程序:

MC1_2-function(n){

x-runif(n)

4*sum(sqrt(1-x^2))/n

}

作10万次模拟,

source(MC1_2.R);MC1_2(100000)

[1] 3.141912

下面估计所需的试验次数,由(10)式可知,关键方法是求方差^2。而

此时,=0.05,Z_(/2)=1.96,=0.01/4,所以

37、实验与探究设计跑道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实验与探究 设计跑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半圆式300m田径场周长300m半圆式田径场的半径为22到29m。这里仅以半径为26m的半圆式田径场为例进行介绍。

(一)主要参数

(1)面积这种田径场需地面积为141m70m,有6条分道,分道宽1.22m,每边留有3m余地。

(2)直道长=141-2(26+7.32+3.49)=67.38(m)

(3)弯道总长=23.141626.30=165.24(m)(4)周长=165.24+267.23(调整后直道长)=300(m)

(二)径赛各项目的起终点、接力区的画法

(1)终点设在第一分界线上。

(2)100m起点在第四分界线向后32.62m处。

(3)100m跨栏跑起点同100m起点;各栏位根据栏间距直接在直道上丈量确定。

(4)110m跨栏跑起点同100m起点;终点在第一分界线前10m处,各栏位根据栏间距在直道上直接丈量确定。

(5)200m起点在第二分界线向前的直道上。第一分道起点在第二分界线前17.38m处。各分道的前伸数是一个弯道的前伸数。各分道的前伸数与标准400m半圆式田径场200m跑的各分道前伸数相同。

(6)男、女200m跨栏跑起点同200m跑的起点。

(7)400m跑起点,第一分道起点在100m起点,以后各分道起点呈阶梯形,各分道都要减去两个弯道的前伸数。其前伸数与标准田径场的400m跑的前伸数相同。

(8)800m跑的起点在该场地200m直道起点附近,有分道起跑和不分道起跑两种。分道起跑的起点,第一分道起点在200m起点,其余各分道要在200m起点的前伸数上再加一个切入差,再在第四分界线前画一条抢道标志线。

不分道起跑的起点线是一条弧线。其弧形圆心在第三分界线上离跑道内沿30cm处,以50m为半径,向外画弧交跑道外沿内侧即是,全程跑两圈再加上200m。

(9)1500m、3000m起跑点:该两项是不分道起跑,起跑线为弧形,是按渐开线原理画弧形作起跑线。

(10)5000m起点与800m跑不分道起跑线画法相同。

(11)4100m接力跑起点、接力区:起点与400m跑相同。各接力区的位置可通过放射式丈量法来确定。

(12)4400m接力起点、接力区:第一分道的起点在100m跑起点,各分道起点的前伸数是三个弯道的前伸数加切入差。全程跑5圈,再加100m。各分道运动员跑完三个弯道后,再抢道切入里道,抢道标志线在第二分界线前。第一接力区在第一分界线前;第二接力区在200m起点前后各10m范围内(公共接力区);第三接力区在第四分界线后的弯道上。非标准田径场地,除了半圆式之外,还有长方形和四方形等其他形式的田径场,但因使用得少,在此不再介绍。

非标准田径场测画注意事项

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已经介绍了两种,因半径不同,还可有很多种。这是因为受场地面积限制等原因,不能建成标准场。但是场地的测画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测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田径场的半径和直道时,要使它们之间互相协调、比例恰当,要根据面积大小进行验标。要调整直道长,使半径为整数,一圈周长应为200m、250m、300m、350m等,各项目终点固定,便于安排起点。

(2)分道跑项目主要是400m以下各项或部分场地的800m项目。除了100m外,其他各项目都至少要跑一个或两个弯道,各分道的弯道的前伸数,不管半径长短都是相同的,与标准的场地一样。

(3)800m以上的项目不分道跑,起点在直道,是弧形线,要计算切入差,或有的需要经过弯道抢入里道的,也要计算切入差。

(4)不分道起跑而起点在弯道上的,要根据渐开线原理计算各分道点,再连接成弧形起点线。

(5)各种赛跑项目的起点、栏位和接力区的测画方法,是把它们跑的距离或前伸数,换算成弯道丈量的弧长或放射线丈量来确定。

(6)分界线、基准点等基本参数以及线宽、道宽等画线及规格要求都与标准田径场地要求相同。

38、随机事件与概率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随机事件与概率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随机事件与概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

二.学情分析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设计思路

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采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探究以及知识的迁移,侧重于学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多动,并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争取使学生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随机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化归思想;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概率概念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六、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幻灯片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所述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观察思考、感知对象??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活动)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2、(出示幻灯片2)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应用概念判断,加强理解学生活动)

3、请同学们再分别举出一些例子(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动手写,然后投影)

二、观察探索:由同学们自己动手做抛掷硬币的实验,观察正面朝上事件的规律性。

历史上曾有人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出示幻灯片3)

抛掷次数(n) 正面向上次数(m)频率(m/n)

2048 1061 0.5181

4040 2048 0.5069

12000 6019 0.5016

24000 12012 0.5005

30000 14984 0.4996

72088 36124 0.5011

我们可以看到,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m/n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0.5,在它附近摆动.(出示幻灯片4)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的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教师强调:对于概率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因此0p(a)1;

2、例题分析:(出示幻灯片5)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

抽取台数 50 100 200 300 500 1000

优等品数 40 92 192 285 478 954

优等品频率

(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

(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回答,教师通过投影再给出答案,比较后加以肯定)

四:总结提炼:1、随机事件的概念,2、随机事件的概率,3、概率的性质:0p(a)1(由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6)

六、板书设计

随机事件与概率

随机事件概念:

必然事件概念:

不可能事件概念:

概率概念: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抛掷硬币的实验,获得正面向上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认识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具体的方法应用图表以及多媒体等工具,逐步认识到随机现象的规律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里既有随机性,更有规律性,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就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抛掷硬币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们做实验十分积极,基本上完成了我的预先设想。比如在事件的分析中,因为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在做实验中,有做的,有记录的,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热闹而不混乱,回答实验结果时,大胆仔细,数据到位,在总结规律时,也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思虑很敏捷,说明学生真的在认真思考问题。总之,效果明显。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们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在1/2左右徘徊,有的组差距还比较大;因为时间问题,实验做的并不很仔细,对实验的分析没有想设计中那么完美等等.

教完之后,很多想法。我想下次如果再上这节课时,将给学生更多时间,让学生们更充分的融会到自由学习,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中提炼结果的学习氛围中。

在课堂上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师很少板书,可能使学生对个别问题的印象不很深刻,在学生做出实验得到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过快,对学生的分析点评不很到位,总结不多,这几点没有达到事先的教学设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以后教学中改进。

39、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九年级数学上册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法,能灵活运用抛物线的解析式的求法和图象的性质知识解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学生亲自经历巩固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相关题目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反之,又服务于实际生活.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渐像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从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来看,在之前学习过变量、函数等概念,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也有所理解。在这些基础上,对于学习二次函数都是很好的铺垫性知识。

3重点难点

1、重点:求法和图象及其性质,应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性质的灵活运用,能把相关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函数y=6(x-2)2中,x=________时,y的值最小,二次函数中的极值写实际问题有何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导语二 商场的服装,经常出现涨价、降价,这其中有何奥妙呢?商家的利润否是随涨价而增多,降价而减少呢?

导语三 直接给出教材中P25探究1的问题。

活动2【活动】自我构建

通过二次函数,请学生说出结论,主要让学生回忆二次函数有关基础知识.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活动3【活动】基础演练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4),且与x轴交点为(-1, 0)和(3,0),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例2、已知二次函数为x=4时有最小值-3且它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活动4【活动】灵活运用

例3、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位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的最大高度是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球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

(1)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该运动员的身高是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活动5【活动】思维激活

例4.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的宽为20m,如果水位上升3m时,水面CD的宽是10m.

(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资的货车从甲地出发需经过此桥开往乙地,已知甲地距此桥220km(桥长忽略不计).货车正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1h时,忽然接到紧急通知:前方连降暴雨,造成水位以每小0.25m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到通知时水位在CD处,当水位达到桥拱最高点O时,禁止车辆通行).试问:如果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能否安全通过此桥?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速度应超过每小时多少千米?

阅读与思考 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阅读与思考 推测滑行距离与滑行时间的关系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一 函数y=6(x-2)2中,x=________时,y的值最小,二次函数中的极值写实际问题有何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问题呢?

导语二 商场的服装,经常出现涨价、降价,这其中有何奥妙呢?商家的利润否是随涨价而增多,降价而减少呢?

导语三 直接给出教材中P25探究1的问题。

活动2【活动】自我构建

通过二次函数,请学生说出结论,主要让学生回忆二次函数有关基础知识.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活动3【活动】基础演练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4),且与x轴交点为(-1, 0)和(3,0),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例2、已知二次函数为x=4时有最小值-3且它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

活动4【活动】灵活运用

例3、利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一位运动员在距篮下4米处跳起投篮,球运行的路线是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2.5米时,达到的最大高度是3.5米,然后准确落入篮圈,已知篮球中心到地面的距离为3.05米,

(1)根据题意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该运动员的身高是1.8米,在这次跳投中,球在头顶上方0.25米,问:球出手时,他跳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活动5【活动】思维激活

例4.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形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的宽为20m,如果水位上升3m时,水面CD的宽是10m.

(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资的货车从甲地出发需经过此桥开往乙地,已知甲地距此桥220km(桥长忽略不计).货车正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1h时,忽然接到紧急通知:前方连降暴雨,造成水位以每小0.25m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到通知时水位在CD处,当水位达到桥拱最高点O时,禁止车辆通行).试问:如果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能否安全通过此桥?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要使货车安全通过此桥,速度应超过每小时多少千米?

40、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问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忆,选一位同学作答,其他同学补充.

「活动2」

要设计一本书的封面,封面长27 cm ,宽21 cm,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如果要使四周的彩色边衬所占面积是封面面积的四分之一,上下边衬等宽,左右边衬等宽,应如何设计四周边衬的宽度(精确到0.1 cm).

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正中央是一个与整个封面长宽比例相同的矩形?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分析,请一位同学回答,教师在题目中指出数量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思考,请一位同学回答,可举简单例子说明,最后引导学生得出正中央矩形的长宽比是9∶7.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分组讨论,选代表上台演示、回答,每位同学要着重分析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处理方法.其中,设左右边衬和上下边衬为7x和9x的方法,教师要配合图形的平移加以电脑演示.

教师提出问题(4)

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活动3」

如图,某中学为方便师生活动,准备在长30 m,宽20 m的矩形草坪上修两横两纵四条小路,横纵路的宽度之比为3∶2,若使余下的草坪面积是原来草坪面积的四分之三,则路宽应为多少?

问题: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

(3)对比上题和本题两个图形,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回答,教师在题目中指出.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思考.因为有活动2的基础,选一位同学回答这一组问题的前3问即可,如有不完全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第(4)问让大家适当思考,请同学回答,教师做屏幕演示,特别提醒学生:剩余草坪的面积,是否就是原草坪的面积减去四条路的面积?以引导学生注意道路重叠部分的处理.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引领学生讨论后请一位同学回答.

教师引领学生发现两个图形都存在两横两纵四个矩形,并都有四处重叠部分,但除此之外的剩余部分,第一个图是一个完整的矩形,易于表示;而第二个图中分为9块,所以不容易表示.

教师提出问题(4)

学生分组讨论,画图,上台演示.

教师与学生一起评价,总结图形变换的基本原则.

「活动4」

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布置作业:

教科书53页,习题22.3第5、8题,教科书58页,复习题22第7、10题.

41、故乡评课稿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有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饱经风霜。

  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活泼机智。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热爱生活,知识丰富。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说明杨二嫂年轻漂亮,安分守己。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外貌描写说明杨二嫂老、丑且瘦。

终日坐着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贪婪)

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语言描写。表现杨二嫂尖刻、势利。

  虽靠姿色招揽客人,但仍是本分生活。   搬弄是非。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贼喊捉贼)

【交流点拨】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

(2)小组讨论:杨二嫂为什么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交流点拨】农村小城镇的破败、贫困的生活,小市民市侩的恶习使杨二嫂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总结:小说塑造的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他们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生活的破产,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穷困,以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3.分析我的形象

(1)小组合作研讨:在文中找出描写我的心情的句子,试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脉络。

【交流点拨】①回故乡急切

②见故乡悲凉

③忆故乡沉重、忧愤

④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⑤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⑥见闰土兴奋、惊异

⑦离故乡茫然、气闷、悲哀、希望

(2)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我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纯真人性的扭曲,感到痛苦悲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着美好的故乡,我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思乡诗句积累。

【交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同时深刻揭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的人性的扭曲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我们现在进入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体会鲁迅的洞察力和语言魅力。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语言品析

1.高墙比喻什么?我为什么感到气闷?

【交流点拨】高墙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儿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导致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2.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交流点拨】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我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所以我感到悲哀。

3.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交流点拨】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4.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交流点拨】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5.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交流点拨】闰土的愿望就是在对神灵的膜拜中得到安慰,相对而言,他的愿望就在最近的神灵上,所以切近;而我的愿望却是希望有新的生活,这是遥远的,不可知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迷惘和希望新的生活变成现实的迫切心情。

6.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交流点拨】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有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7.三个辛苦各指哪三个人?在当时,他们各自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个辛苦指的是我,在当时是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知识分子;第二个辛苦指的是闰土,是一个辛苦民众的代表;第三个辛苦指的是杨二嫂,是一个典型的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

8.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一句中的新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

【交流点拨】新的生活实质上就是消除了封建思想意识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

(二)主题探究

作品发表以来,人们对其主题产生许多分歧,下面列举了四种。读完文章后,你赞同哪一种?请你根据本文内容,说说理由。

1.隔膜说。渴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隔绝一气。

2.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天真活泼、健康聪明反应迟钝、精神麻木。

3.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迅哥儿老爷;看守西瓜,捕鸟磕头、打拱。

4.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叫闰土管祭器要香炉和烛台;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交流点拨】《故乡》的主题思想是相当丰富、深刻的。它反映兵,匪,官,绅也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造成了城乡劳动人民从物质到精神、从外表到内心的十分可悲的变化。物质和外表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可以不必多说。精神、内心的变化,则不仅表现在闰土成了封建思想俘虏的木偶人,杨二嫂成了令人愕然、厌恶的畸形人,而且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互不了解。闰土、杨二嫂尽管性格悬殊,表现各异,但我同他们之间都无话可说,则是共同的。反过来说,闰土、杨二嫂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我已经成了老爷,或已经放了道台,我们之间已经存在厚障壁,也就是隔着一道阶级的鸿沟。这阶级的鸿沟,不仅是千百年的传统观念问题,主要还是现实的阶级存在问题。对于闰土、杨二嫂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同情闰土的疾苦并批判他的愚昧和麻木,同情更多些;厌恶和讽刺杨二嫂的庸俗和卑劣,也同情她的疾苦和灵魂的扭曲。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十几年间也看到了故乡的变化,但我们的家乡不是变坏了,而是变美了:天蓝了,路宽了,人富了,心情舒畅了,家乡人经济上富裕了,政治上平等了,有了做人的尊严。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现在,请大家拿起笔,以《家乡变了》为题,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抒发自己的感想。

(学生朗读自己写的文段,班内交流。)

【交流】生甲:湛蓝的天,湛蓝的水,涌起了朵朵浪花。哗哗的水声那是欢乐的歌唱。你还记得吗?以前我们村里人喝的都是一些不卫生的池塘水、水沟水,现在喝的是比清泉还甘甜的地下水,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家乡的变化吗?

生乙:瞧,洋溢着温馨气息的图景,是居民房,啊,多气派。以黄、粉红为主色的房子,周围种满生机盎然的树木,犹如雨后春笋竞相拔地而起,原先低矮破旧的瓦房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在树荫下有孩子的笑脸,时常传出老人们的欢笑声。

故乡评课稿第二篇:

《故乡》评课稿

今天我听了xx老师的《故乡》。这是一节最真实的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校语文教师的基本水平。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旧知回放与预习检查1.引导学生回忆作者及学过的作品。2.引导学生回忆小说三要素等文体知识。3.让学生依据资料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三、理解景物描写作用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有关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试分析其内容。本课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

这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环节齐全。

师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反馈讨论效果,就学生写的小传进行交流。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着墨较多,刻画得比较详细,人物形象丰满。为他们写小传,要从全文着眼,筛选与之有关的材料与信息,然后将其连缀在一起。陈老师的这一环节做得很好,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老师对闰土的分析非常到位。主题挖掘地很深.

教学本课,陈老师本着一种潜入深处的原则,在分析文本时,简单入手,在挖掘主题是,注重由浅入深,这样,学生既轻松地学习了课文,有深刻地了解了本文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