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2.准备转移时,摆在五壮士面前的是两条什么样的路?他们选择了哪一条?为什么?

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可以活下去,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是死路一条。他们选择了后面那一条。因为他们觉得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更重要。

3.五壮士在任务胜利完成后选择了跳崖,这表现出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面对绝境,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大义凛然。他们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说 砸 走 跳 昂首挺胸等词准确生动地描摹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表现出了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

2.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点苍山、村头、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桥、果园和菜地

3.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这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4.文中不单单写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所见所闻,还加入了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走到溪边,我想起了阿妈曾经在这里洗衣裳,我曾经在这里用树叶做小船的情景;走到田埂上,我想到了种庄稼,找兔草、吹蒲公英等情景。这些美好的回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了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蝴蝶的家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再次用了问句的形式,直接抒发了作者在多次猜想过后毫无所获的万分着急之情,与前文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2.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3.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我真为蝴蝶着急,你怎么理解?

因为作者关心蝴蝶、爱惜蝴蝶、疼惜蝴蝶、怜爱蝴蝶,为蝴蝶的住处而担心、发愁。

4.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以问题和思索为线索来表达。本文以作者的思绪为线索展开,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后再进行否定,再想,再否定,可见作者对蝴蝶非常关心,是在用心思考它的去处。

5.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会躲在哪里呢?

答:可能会躲在冒着炊烟的屋檐下。

6.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答:(1)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2)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3)身上的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4)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7.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关爱之情?

答:第1自然段中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刻画,第2自然段中对蝴蝶的弱小形象的刻画,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蝴蝶的担心。第3、4自然段,作者的猜想与追寻也表现出对蝴蝶的担心与关爱。

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20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发明: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2.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这些新的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古代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一一变成了现实。如今,人们上天入地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

3.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他的头发变成了粗壮的大树。他的牙齿变成了雄伟的长城。

4.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月亮、太阳、星辰是怎样来的,花鸟鱼虫是怎样出现.......于是,人们展开想象,创作了盘古开天地、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

6、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蟋蟀的住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联系全文想一一想:哪些地方体现出了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蟋蟀精心选择住址,把巢穴选在向阳的地方,门口有草丛掩盖;巢六是它一一点儿一一点儿挖掘的,没有半点儿马虎。等巢穴挖好了,它还会随着天气和身体变化不断地改进巢穴。可见,蟋蟀对自己的巢穴要求多么高,不像其他昆虫那样随便找个巢穴就住下来。

2.为什么作者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蟋蟀把巢穴建在向阳的地方,最多有九寸深,且排水优良,可见蟋蟀是很有智慧的。它的巢穴虽小,但是靠它那柔弱的身体建成的,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钳子和后腿,这与要完成的扒土、搬土块、推土、铺土、整修等工程相比,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一个伟大的工程。

7、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

答: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不愿给日本人演戏,为躲避纠缠,他先是藏身上海租界,然后去了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日本人多次逼迫,梅兰芳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2、梅兰芳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答:(1)四处躲避日本人,想尽各种理由拒绝演出,甚至蓄须明志。(2)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顿,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3)为拒绝演出,找医生朋友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差点儿丢了性命。

3、梅兰芳为什么斩钉截铁地拒绝为日本人庆祝大东亚圣战演出?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将侵略亚洲及其他国家的战争称为大东亚圣战,用以美化自己的侵略行径。梅兰芳不想被其利用,所以拒绝。

4、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

答:题目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5、从梅兰芳给自己打伤寒预防针一一事可以看出什么?

梅兰芳为拒绝给日本人演出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打伤寒预防针的做法,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梅兰芳身上所具有的坚定的民族气节。

6、你觉得梅兰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梅兰芳先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8、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搭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多么可亲可敬的乡亲们啊!他们还会把什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呢?一位孤寡老人家没有水,邻居帮忙往他家挑水,老人家的水缸总是满满的,大家把这种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2.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指的是他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摆搭石:①人们把精心挑选的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②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了才离去。(2)走搭石:①一行人紧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②如果有两人同时走到溪边,总会止步,招手礼让;③年轻人在溪边遇到老人,会背老人走搭石。

3.课文为什么以《搭石》作为题目?课文以《搭石》为题,是因为:(1)作者以搭石为线素,按话搭石一摆搭石一走搭石一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2)借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4.秋凉以后,人们为什么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秋凉以后,如果人们来来去去还趟着水走,是很凉的)

5.为什么人们会谴责没有摆好搭石的村民懒惰?(因为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要在寒凉的水里走,所以这个村子的人会受到谴责)

6.那一排排搭石还仅仅是一排排联结故乡小路的石头吗?它还联结着什么呢?(联结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9、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珍珠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珍珠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本文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从相识、熟悉、亲近到信赖的关系变化过程。

2.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我和珍珠鸟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意?

课文从珍珠鸟的外形、叫声、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了它的可爱:(1)小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2)大珍珠鸟发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小珍珠鸟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3)小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4)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小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活动的范围由笼子到屋里,从桌面到我的身上,落脚的地点从柜顶书架画框,再到书桌稿纸,甚至落在我的肩上。它一步一步地亲近我,胆子越来越大,神态也越来越自在、悠闲。这一过程反映 了我和小珍珠鸟之间亲密、友好的情意。

10、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白鹭的?

外形(颜色、身段)生活习性(觅食、栖息)

3.白鹭给作者怎样的印象?

白鹭是一首精致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颜色非常和谐;流线型结构的身段大小非常匀称,这一切都很适宜,它的外形就像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在清水田里静静地钓鱼、在枝头孤独地站立、在黄昏的空中低低地飞行,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充满了含蓄美,就像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因此,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1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

2.文章的开头就说这是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认为该个故事的哪些地方最动人?

我认为最动人的地方是海力布为了说服乡亲们搬家,自已说出真相,变成石头。他知道自己告诉别人鸟的话后,就会变成石头,可是为了救乡亲们,他选择牺牲自己。他的行为太伟大了,非常动人。

3.从海力布得知可怕的消息后的表现,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从得知可怕消息后白海力布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看出海力布是个热心助人,心里有别人的人。

4.海力布明明知道,如果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要说?

因为海力布不仅平时热心地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替他人着想,更令人钦佩的是,在乡亲们遇到灾难的时候,他只有把事情说清楚,大家才会相信,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换来乡亲们的平安,所以他尽管知道说出来会变成石头还是说了,表现了海力布舍己为人的崇高品德。

12、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超音速是指什么?

超音速是指超过声速的速度,即大于1050千米每小时。

2、为什么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因为进入太空之后,事物所受地心引力远远小于它的离心力。

问题归纳

1.题目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开头两个自然段为什么却先写人和鸵鸟呢?

作者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大家平时可能不太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点明了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激发了读者带着问题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度。

2.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这一段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大约表示估计,不是准确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如果删去了,就会与事实不符。

3.课文第1至8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构: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为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每个自然段都是介绍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1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失和,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

是因为廉颇认为自己立过大功却位于蔺相如之下,所以不服.廉颇知道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为国家利益着想,所以负荆请罪,两人和好。

2.你从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品质?

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心胸宽广、热爱国家。廉颇:英勇善战、坦率直爽、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必改。

3.蔺相如在哪两件事上立了功?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4.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后,廉颇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廉颇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而蔺相如却只凭一张嘴,官职就在他之上,很是不服气,就说碰见蔺相如会给他个下不了台。

5.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不服气的?

处处回避廉颇,躲着廉颇,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

6.结果如何?

廉颇上门负荆请罪,俩人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4、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之题临安邸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① 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山河如此美好。但这样美好的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的这一质问,表现了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② 日揭露游人不顾国计民生整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卑劣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问题归纳:

1.由醉字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情感?醉字我看到茶楼听曲的人入了迷,眯着眼睛,随着曲子摇着头,在桌子上用手敲着节拍,翘着的二郎腿一晃一晃的装点的精致的游船上飘出歌舞声、划拳声、嬉闹声,还有随风飘来的淡淡的香粉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2.《示儿》《题临安邸》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相不同之处?两首诗都有望南宋重振圳风,收复失地,恢复大好河的期待,立意相同,但表达的方式不同。《示儿》是以悲写情,诗人在临终时还在关心着国家的统一,希望儿子在家祭的时候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题临安邸》以怒写情,通过对统治者沉迷于骄奢淫逸的生活,无所作为的讽刺,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感情。

1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

2.为什么要着重描写老牛的临终嘱托?

老牛临终嘱托牛郎留下自己的皮,至死都不忘报恩,忠心耿耿。同时,老牛的这张皮在后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处留下悬念,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3.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王母娘娘抓回织女想永远的将牛郎织女分开,牛郎携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许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4.讨论:王母娘娘、天河和牛郎织女有什么象征意义。

王母娘娘是封建统治者、封建势力的代表。

天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迫害、压制劳动人民的工具和手段。

牛郎勤劳能干、织女善良贤惠,他们两人是劳动人民的典型代表。

16、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小岛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将军上小岛发现菜地,与战士们共享青菜的事情。

2.这个小岛有什么特点?

这个小岛的环境很艰苦。(1)小。转一圈也用不了十分钟。(2)环境非常恶劣。树少,草少,土也很少。(3)很热。最凉快的时候,是二三十摄氏度。

3.为什么战士们要在小岛上种菜昵?

(1)上岛后没有蔬菜吃,有的战士就会牙龈溃烂,嘴里起泡。

(2)蔬菜运输困难,运往岛上的途中就要烂掉一大半。

4.战士们是怎样在小岛上种菜的?

(1)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2)菜种是战士们从老家带来的。

(3)为了防晒和防盐,战士们用油布棚将菜地遮挡起来,并把菜地放在了小岛的南面。

5.从 13-18 自然段的对话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从将军与秘书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将军能与战士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从与队长和战士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将军平易近人,很民主,不硬性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6.从战士们把菜地拼成中国地图,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我能体会到战士们心中有祖国,热爱祖国。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守卫祖国的疆土,他们深深的爱国情怀可敬可叹!

7.将军的军礼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将军行军礼,表达了他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敬意,对战士的感激。

17、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

2.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的文物珍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

3.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圆明园汇集了各地名园的精华,所以称做万园之园。

4.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课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以及巨大的价值。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的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也更能激起读者同样的感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8、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之枫桥夜泊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19、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写了作者小时候写了一首诗,母亲对此表示赞扬,父亲则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作者在这两种评价中成长为一名大作家。

2.当巴迪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父亲是怎样评价的?巴迪有什么反应?

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巴迪的反应是得意扬扬;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巴迪的反应是痛哭起来

3.巴迪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的爱的?

成年以后,巴迪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巴迪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巴迪不仅认识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4.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自己当初是多么幸运?

一是 我 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个方面,所以我是多么幸运。

5.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你赞成这样说法吗?为什么?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6.作者长大后是如何看待父母不同的爱的?

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温柔的母爱给了自己写作的不竭动力,严厉的父爱让自己不断总结、提高。如果只有母亲的慈爱、包容,那么自已得到一点儿成功就会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如果只有父亲的严厉,那么自己就会对写作失去信心。父母的爱使作者的内心得到了平衡,使他生活的小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20、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鸟的天堂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2.我们在什么时间出游?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们出游的时间是傍晚。吃过晚饭、热气已退、太阳落下了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们出游的时间。

3.作者为什么要以《鸟的天堂》而不以《大榕树》为题呢?

鸟的天堂其实就是一株大榕树。以《大榕树》为题太平淡,缺少联想,没有意蕴。以《鸟的天堂》为题有两点好处:①既表达了对大榕树的赞美,又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②突出了大榕树是鸟儿快乐生存的家园。

4.为什么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因为是黄昏时分,所以鸟儿栖息了,而且大榕树树大枝叶稠密。作者没有见到鸟。当时心情很失望。作者虽然没有见到鸟,他却被这株美丽的大榕树深深地迷住了。

5.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见到了怎样的景象?为什么所见所闻会不一样呢?

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但没有看到鸟儿;原因是在傍晚,鸟儿们已经在树上休息了。第二次看到了数量众多、种类繁多的鸟儿,看到了它们在鸟的天堂里自由快乐地生活的情景;原因是在早晨,鸟儿开始一天的活动了。

6.作者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写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在文章的结尾时又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样写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这样写文章前后照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发自内心的赞美。

2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的。

2.归鸦为什么用点点?大雁为什么用成群结队?虫鸣为什么用听?

乌鸦数量不多,且分布散乱,所以用点点,这是视觉描写。

大雁南飞,成群结队,这样写比较真实可感。这是视觉描写。

夜幕降临后,看不到虫子,但是可以听到叫声,这是听觉描写,这样写符合常理。

3.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对冬天早晨的赞美?

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既写出了冬天早晨的三种情况下的不同美景,又点出了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22、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生字组词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生字组词

《狼牙山五壮士》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引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①生字拼音

寇ku日寇 倭寇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驱除倭寇。

副f副手 副业 采蘑菇是我的副业。

榴li 石榴 手榴弹 这个步兵被手榴弹炸伤了。

弹dn子弹 弹药 你的枪里还有子弹吗?

抡lūn抡拳 抡刀 他抡拳向那人打去。

贯ɡun连贯 贯通 他说的话前后不连贯。

棋q下棋 棋盘 爸爸和爷爷在下棋呢。

悬xun悬崖 悬空 那是一座悬空的寺庙。

沸fi沸腾 沸点 全场的观众顿时沸腾起来了。

涧jin山涧 溪涧 小溪一路欢唱着在山涧流淌。

雹bo冰雹 雹子 冰雹猛烈地砸在屋顶上。

屹y屹立 屹然不动 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悦yu喜悦 欢悦 他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屈qū屈服 委屈 她慢慢地道出了她的委屈。

②生字组词

寇ku(草寇、日寇、敌寇)

冀j(希冀、冀求、冀北)

副f(副手、副食、副班长)

榴li(石榴、榴莲、手榴弹)

弹dn(炮弹、炸弹、原子弹)

抡lūn(抡选、抡拳、抡一圈)

贯gun(贯彻、万贯、全神贯注)

棋q(象棋、棋子、下棋)

悬xun(悬案、悬念、悬殊)

沸fi(沸水、沸点、沸腾)

涧jin(深涧、山涧、溪涧)

雹bo(冰雹、雹子、雹灾)

屹y(屹立、屹然不动)

悦yu(喜悦、愉悦、悦耳)

屈qū(委屈、屈服、冤屈)

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讲讲这个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后练习答案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讲讲这个故事。

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2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生字注音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生字注音组词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寇ku(草寇、日寇、敌寇)

冀j(希冀、冀求、冀北)

副f(副手、副食、副班长)

榴li(石榴、榴莲、手榴弹)

弹dn(炮弹、炸弹、原子弹)

抡lūn(抡选、抡拳、抡一圈)

贯gun(贯彻、万贯、全神贯注)

棋q(象棋、棋子、下棋)

悬xun(悬案、悬念、悬殊)

沸fi(沸水、沸点、沸腾)

涧jin(深涧、山涧、溪涧)

雹bo(冰雹、雹子、雹灾)

屹y(屹立、屹然不动)

悦yu(喜悦、愉悦、悦耳)

屈qū(委屈、屈服、冤屈)

添加王老师微信jy976627 免费送六年级语文课堂笔记与生字组词课后答案上课资料

2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文中句子解析

1.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五个战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

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与词语拓展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与词语拓展

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以象征的手法,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诗人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积极乐观的人生。

词语拓展

描写花的四字词语

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

2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绷bēng(绷着脸)běng(绷带)

弹dn(子弹)tn(弹琴)

着zhe(看着)zhu(沉着)zho(着凉)

2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①诗歌大意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那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②课文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9、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苍穹天空 孕育养育 摇曳摇荡

硕大无朋庞然大物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反义词

摇曳静止硕大无朋小巧玲珑

孤芳自赏自渐形秽

3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穹(qing)苍穹 穹谷 天穹

孕(yn) 孕育 身孕 孕妇

冕(miǎn) 冠冕 加冕 卫冕

曳(y) 摇曳 臾曳 曳扯

馥(f) 馥郁

琼(qing)琼浆 琼脂 琼浆

啭(zhun)鸣啭 啭喉 啭呖呖

娑(suō) 婆娑

3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写出太和殿的大和高。

2.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后三宫和前三殿作比较,鲜明地写出后三宫的特点。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

课文主题

本文大体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读者既从中获得了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3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2.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一直与第1自然段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相呼应,既写出了人们的执着,也表现了科学家们不畏艰险、坚持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表达了作者对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敬佩,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3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竹节人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我们小时候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也只能自己做。我们小时候物质条件不够好,不像现在、玩具的品种多、而且人们也有钱买,而那时的玩具只能自己做,强调都只能,有点儿辛酸,也带一点儿调侃意味。

2.那一受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我们的毛笔都用来做竹节人了,因为做得多,所以毛笔就丢得多,卖毛笔的生意当然就好了。两相对比,显示出我的窃喜与得意。

3.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对游戏发明者的猜测,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孩子们对在课桌裂缝中玩竹节人的这种玩法的喜爱。

4.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把课桌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既写出了裂缝的宽度,又写出了裂缝歪歪扭扭的样子,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学习条件,更写出了那时候玩具的稀少,衬托出竹节人在孩子们眼中的重要性。

5.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生动刻画了一个课堂上严肃认真,课下童心不改的老顽童式的老师形象,表现出了竹节人受欢迎的程度。

6.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夸张,突出这个游戏的优点、吸引力与乐趣,表现作者童年时期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之情。

7.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原来老师也喜欢,甚至很爱玩竹节人!这让我们感受到志趣的相近,心灵的契合距离的拉近,所以怨恨和沮丧都消失了

课文主题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

3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为什么?不敢看在这里不是害怕看,而是不忍看的意思。忍不住不看是非要看不可。这一心理描写说明了我复杂、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邱少云是我的战友,烈火在吞没他活活的生命,我怎么忍心看呢?可是阶级的情、战友的爱,使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体现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

2.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才字在这里表示时间太长了。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惊人的力量严格遵守纪律,完成了潜伏任务。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邱少云不愧为伟大的战士。

35、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怎么会想起这件往事的?

答:课文主要写了这样一件事: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天安门广场的夜晚,华灯齐放,衬托出祖国首都的雄伟壮丽。看到这种情景,作者感到光明,感到温暖。这种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勾起他对往日艰苦环境的回忆。由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事情。

2、本文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灯光,与开头照应。这样写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含义深刻。

3、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4、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些什么?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千万盏灯引起的。作者看到灯光,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战斗前看一本书,由书中的插图──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读书,发出的自言自语。他当时可能会想在灯下读书多好哇,多明亮啊!第三次出现,是在郝副营长憧憬未来,所说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中。郝副营长看着书上的插图,可能会想到:等革命胜利了,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有明亮的教室,孩子们可以专心地认真地去学习。

36、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桥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一位村支部书记在洪水到来时,沉着镇静地指挥村民撤离,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故事。

2.简练概括一下课文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表现了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3.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老支书伟大的光辉形象,也充满了父爱。

4.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写大雨和洪水有什么区别?

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写出了雨的大、急,洪水的疯狂肆虐,这是自然环境描写,为后文写人们的慌乱蓄势,烘托出了主人公老汉崇高的精神品质。

5.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村民们有哪些表现?

面对洪水,人们的表现是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挤做一团。

6.老汉是如何疏散群众,把群众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的?

老汉让人们排成一队,党员排在后边,然后依次过桥。

7.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老汉是一个沉着镇定、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舐犊情深的村党支部书记。

8.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9.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这样写的好处是体现出了老支书的大公无私。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让人意外之余又觉得很悲壮,达到震撼了人心的效果。

37、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少年闰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当地的风俗,人们认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孩子就不会死。这虽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说明闰土的父亲很疼爱他。

2.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破折号起补充说明的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素,向来的意思。新鲜事是指闰土对我讲的那许多关于农村、海边的事,这些事我从来都不知道,所以感到新鲜。如许是如此像这样的意思。我向来不知道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来未接触过这些事。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4.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写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 见多识广。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通过如此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诚的友谊,抒发了我 对他的怀念之情。

38、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2.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

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3.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

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

4.老班长为何不喝鲜鱼野菜汤,哪怕是在生命垂危的时刻?

老班长不喝鲜鱼野菜汤是因为找食物非常困难,食物非常少,他把找来的食物全部给了战士们,自己不吃是为了省下来给小战士们吃,努力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5.你觉得老班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班长是一个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坚强乐观、关心热爱战士、尽职尽责的人

39、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穷人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穷人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课文的题目是穷人,从哪里可以看出穷?

(1)桑娜的丈夫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冒着危险出海打鱼,清早出去,深夜未归。

(2)桑娜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3)西蒙的丈夫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

3.课文为什么以穷人为题?

答:(1)题目中的穷人不仅仅指桑娜、西蒙两家人,更指当时沙皇统治下的所有穷人。(2)课文以穷人为题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和西蒙两家的贫穷,这是沙俄时期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就是在这样贫穷的情况下,桑娜和渔夫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举动:在自己有五个孩子要养的情况下,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作者就是通过这样的事例,讴歌了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有力地抨击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腐朽与堕落。

4.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劳能干,体现出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海风呼啸声、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

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作用: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出海打鱼,体现渔夫一家生活的贫苦;屋内温暖干净,突出了桑娜的勤劳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海上恶劣的环境,暗示了西蒙的死亡。

5.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看看这些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桑娜和渔夫都有一颗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仁慈的心,都有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好品质。

6.桑娜内心的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她是因为担心家庭条件的不济和丈夫的责骂。

二是因为那两个孩子太小,不能同死人待在一起,但他又害怕自己的丈夫会不同意,因为自己已经有五个孩子,再加上两个,无异于雪上加霜。

7.桑娜内心矛盾,但她为什么又这么坚定?

因为她觉得这样做问心无愧,天经地义,她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穷人善良的本能。

八、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讲桑娜在海风呼啸中等待丈夫回来。

第二部分(3-11):讲桑娜没有经过丈夫的同意就抱回了两个孤儿。

第二部分(12-27):讲渔夫出海归来,得知西蒙病故,主动提出把孩子抱回来,夫妻俩不谋而合。

4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光曲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月光曲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 的传奇故事。

2.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姑娘的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有什么表达效果?

姑娘所说的话用了两个感叹号,一是为自己弹不好这首曲子而着急,二是表达自己对弹好这首曲子的渴望,从中可以看出姑娘对音乐的痴迷。

3.姑娘为什么说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哥哥的劝慰,由此可见姑娘家境贫穷,她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4.盲姑娘为什么这么激动?她是怎么知道弹奏曲子的人是贝多芬的?

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懂音乐。纯熟的琴技,再联系到贝多芬在附近演出,这让懂音乐的盲姑娘断定这个人就是贝多芬。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盲姑娘的激动之情自然溢于言表。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盲姑娘眼睛瞎了,是看不见的,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她听得入神了,能联想到月光下的大海,所以说她仿佛也看到了。

4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三黑和土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三黑和土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主要写了农民三黑得到土地后,爱不释手,认真侍弄土地,种上荞麦,等到丰收。

2.为什么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通过自己的劳动,土地变得平整、松散,在三黑看来简直是一张软床,为麦籽儿准备这么好的床,是幸福的,而三黑以前不曾拥有自己的土地,虽辛勤劳作却不曾拥有这份幸福,所以说三黑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

3.诗歌展现了哪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起一个小标题。

诗歌展现了四幅画面。小标题:(1)喜获土地;(2)劳动场景;(3)所见所闻;(4)未来畅想。

4.第一至三小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极强的画面感:农民有了土地像旱天的鹅见了水,连头带尾巴钻进水里,还恨不得尝一尝泥土的味道,变成种子在土里面躺一躺。农民对土地的珍视与热爱之情立刻由抽象变得具体可感。

5.诗中的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三黑是一个翻身后的农民,面对着获得的土地,他内心充满了热爱。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是他生活的希望所在,在三黑眼中土地是最宝贵的东西。所以他是那样细心地热情地侍弄土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着无限爱意。

该这篇课文后我认识到土地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土地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甚至给予人们无穷的精神力量,人们对土地充满了深切的情感。

42、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青山不老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

2.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答:文中的老人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将原来狂风肆虐、沙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盎然的青山。

3.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转化为的另一种东西是指转化为青山绿水,转化为不屈服于恶劣环境,顽强执著地开辟荒山、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4.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奇迹的?

(1)山沟环境十分险恶。

(2)生活条件艰苦。

(3)老人年老、瘦小。

(4)同伴、老伴相继离世。

5.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茫茫的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4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1.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1)趣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喜放烟花(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2.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什么意思?从这两词中你有什么体会?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在本文中指我 对书中的人物与事情搞不清楚,对应不起来。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两个词用得准确、形象,从中可看出我读书不认真,只注意故事情节,不分析人物的个性。

3.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联系查找的资料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鲁迅先生一语双关,既幽默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又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四周黑洞洞的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比喻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和迫害。从这谈笑似的话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课文中的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作为一个长者,他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人民说话,为劳苦大众呐喊而四处碰壁;作为一个先生,他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同情劳动人民。同时,他又有着美好的憧憬,向往光明、美好、快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4、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生字组词及拼音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生字组词及拼音

《狼牙山五壮士》是《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沈重创作的一篇通讯。这篇文章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奋勇抗击日寇,最后跳崖牺牲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五壮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全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寇 ku 日寇 草寇 流寇

副 f 副歌、大副、副官

榴 li 石榴 榴莲 手榴弹

弹 dn 子弹 中弹 弹壳

抡 lūn 抡起袖子 抡大锤 抡刀

贯 gun 贯通 贯穿 如雷贯耳

棋 q 和棋、奕棋、臭棋

悬 xun悬殊、倒悬、悬念

沸fi 沸腾、鼎沸、沸水

涧 jin 山涧、溪涧、涧水

雹 bo 雹子、雹霰、雹突

屹 y 屹立、屹然、屹屹

悦 yu 取悦、愉悦、悦耳

屈 qū 屈服、憋屈、屈就

45、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课文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46、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课后答案

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之课后答案

1.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 ) (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3.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中采用白描的手法,将五壮士杀敌的样子逐一作了勾勒,使其形象鲜明。课文中还对五壮士进行了群体描写,如: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群体塑像与个人形象相结合,文章的层次感就突出了。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47、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堂重点笔记生字词

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课堂重点笔记生字词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寇ku(草寇、日寇、敌寇)

冀j(希冀、冀求、冀北)

副f(副手、副食、副班长)

榴li(石榴、榴莲、手榴弹)

弹dn(炮弹、炸弹、原子弹)

抡lūn(抡选、抡拳、抡一圈)

贯gun(贯彻、万贯、全神贯注)

棋q(象棋、棋子、下棋)

悬xun(悬案、悬念、悬殊)

沸fi(沸水、沸点、沸腾)

涧jin(深涧、山涧、溪涧)

雹bo(冰雹、雹子、雹灾)

屹y(屹立、屹然不动)

悦yu(喜悦、愉悦、悦耳)

屈qū(委屈、屈服、冤屈)

48、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狼牙山五壮士课堂笔记课文重难点探究

1.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这样写?

写了两次,第3自然段有一次,第6自然段有一次。重点写了第二次。这样写更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

2.全文突出了一个什么字?

文章紧扣题眼壮字展开叙述。先写五位战士面对超过自己数倍的敌人,接受掩护任务,揭示其胆之壮;再写英勇战斗,打击敌人,揭示其行之壮;接着写诱敌入绝境,揭示壮士们不仅豪壮,而且有智谋;最后写他们高呼口号,舍身跳崖,揭示其气节之壮。

3.课文在表现人物思想情感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在描写战士们对敌人的恨、对祖国与人民的爱、对完成任务的坚决态度以及可贵的牺牲精神,都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揭示出来的。比如,班长一声走,语言描写简洁明快,表现其态度坚决、判断果断;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通过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了这两个战士的沉着和冷静。

4.课文是怎么描写战斗场面的?

 先概括地写五壮士有计划地利用险要的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是对整体的描写。然后对每个个体进行具体描写。

5.五壮士的决心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坚定的决心?

因五壮士怀着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故决心与敌人血战到底,赢得时间,保证部队与群众安全转移。

6.五壮士已胜利完成任务,为什么还要跳崖?

他们的枪弹已绝,敌人已扑上来了,更加疯狂凶恶了,这时战士们宁愿死,也不愿被俘,这是豪壮的气概。

7.课文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课文中采用白描的手法,将五壮士杀敌的样子逐一作了勾勒,使其形象鲜明。 课文中还对五壮士进行了群体描写,如: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群体塑像与个人形象相结合,文章的层次感就突出了。

49、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那个星期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他出去玩的承诺,表现了小男孩由开始时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表现了母亲的无奈以及对孩子的爱。

课文重难点探究:

1.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变化?

兴奋期待、愉快、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绝望

2.为什么如此令我期待的一天,我却记不清去哪儿了?

(1)母亲之前一直答应带我去,但是却没有兑现,我一直盼望,以至于忘记了目的地。

(2)我的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那个星期天由于期望的落空,失望的伤痛超过了一切,以至于忘记了具体去哪儿。

(3)作者第一次盼望的重点只是母亲答应带我出去,至于去哪里,也许一直都不是作者所在乎的。

3.我是怎样等母亲买菜回来的?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母亲出去买菜,剩我一人在家苦苦等待,只好跳房子、拨弄蚁穴、看画报来打发时间。反映了我孤独、寂寞、无奈的心理。

4.母亲为什么没有兑现承诺?

母亲洗衣买菜,翻箱倒柜地忙,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尽管一次次答应带我出去,却一次次耽搁了。

5.你如何评价我的母亲?

这是一位真实感人的母亲,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她答应了带孩子去玩,但又被生活琐事牵绊,不能兑现对孩子 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且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