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评课稿

唯一的听众评课稿

唯一的听众评课稿

1、唯一的听众评课稿

《唯一的听众》评课

《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 xx老师创设的民主、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令我印象深刻,沈老师就像是一位心灵的导师,娓娓道来,使学生感受人间的真、善、美。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沈老师在教学主要环节采用了从课题引入的方法。找出写有唯一的听众的句子用划出。先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通过交流使学生对 唯一的听众有初步的认识。接着沈老师引导学生品味老妇人的语言。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妇人对小主人公心理的影响。最后,沈老师引导学生品味老妇人的眼神,进一步感受老教授真、善、美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也在学习与交流的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升华。这样的安排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达成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沈老师在教学时有意弱化了前一条线索的探究,而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老妇人的语言、眼神等语句,教学重点突出。设计老人为什么这么说?此刻我的内心怎么样?等问题进行追问,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理解小主人公从音乐白痴到小提琴家的重大转变的原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充分体现了沈老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和准确把握。

第二,沈老师所创设的开放、和谐的课堂很值得我们借鉴。整堂课,沈老师就像是一个朋友,与学生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和谐之风拂面而来。同时因为沈老师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使得课堂上的气氛民主而散漫,活泼而不吵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沈老师都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走进文本,感受文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47自然段时,沈老师先由学生默读课文,并在读书时写下这样的感受,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且在随后的交流中,我们也能听到学生们精彩纷呈、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第三,本堂课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也非常突出。老师注重让学生读中悟意、读中悟情。在课堂的各个环节,老师采用了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重形式,运用了朗读、默读等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老妇人的语言描写时,在交流对相关语句的感受后,沈老师设计了一个配乐分角色朗读的环节。在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在悠然的乐曲的背景下,学生完全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之中,课堂中我们确实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全情投入。这样的教学入情入境,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唯一的听众评课稿第二篇:

教学目标:

  1,总体把握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两方面的变化去感受老教授对我的鼓励以及我对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支撑形成爱的暖流,进行拓展写作.

  教学重点:

  要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几个方面的变化去感受老教授对我的鼓励与欣赏,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写作练笔.

  教学难点:

  1,本文作为对单元学习的收结,要贯穿人字结构是相互支撑的,它形成爱的暖流这个主题,这个主题分散到各篇文章中又不一样,既要对前几篇课文作出回顾,又要突出本文的爱是关心,鼓励别人的关爱.

  2,全文朗读要以老教授的用心关爱为着眼点,因涉及到的文句比较多,所以要进行及时的多种形式的练习.

  板书设计:

  老教授用心

  相互支持爱

  我尽心尽力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这个单元语文学习的主题是什么

  生:爱(板书靠左:爱)

  2,对,是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就形成了一股爱的暖流,所以,单元提示说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3,在课文《穷人》中,渔夫一家用善意的行动给困难中的人以关受,在课文《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用善意的谎言维护了别人的自尊.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11课,一齐读课题(《唯一的听众》指题).

  5,这一课,写的是谁对谁的爱,又是通过哪件事,表现出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的(出示)

  6,带着以上问题,我们来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形看清楚,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自己朗读(5分钟)

  评:本环节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单元组合的重视,发挥了教材单元组合的作用,让学生有整体的单元意识,并且通过单元整体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一课写的是谁对谁的爱

  ①生:老妇人对我的爱

  ②能不能说得确切一些,这位老妇人是一位

  生:老教授(板书)

  ③这一课,写的就是老教授对我的爱.

  2,你是通过哪件事,感受到老教授对我的这种支持,这种爱的

  生:学琴(反复问三人)

  评:本环节教师问题简单明了却让学生了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有整体的感受.符合语文学习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认识过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三感受老教授对我的爱

  1,是啊,这种爱是通过老教授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来的(小结).默读课文38自然段,划出这样的词句.

  2,读你找到的句子

  预设:

  ①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

  a.你为什么划这一句

  b.老教授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其实是谁打扰了谁老教授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c.带着这种感情,谁能读这个句子(三人)

  d.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②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a.你为什么划这一句

  b.联系上下文,老教授的耳朵真的聋了吗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让我放心)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c.这句话你们会不会读

  (如不妥,追问:这样读行不行应该怎样读)(多人邀读)

  (好的话,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读)

  ③也读,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你为什么划这一句

  b.你是从哪个词语感受到这种爱的.(用心,板书)

  c.还有什么地方你也看出教授在用心支持我(每天)

  d.你能不能用心来读这句话.

  ④我停下来时感觉

  a.你为什么划这一句

  b.抓住了真不错来说,能不能抓住这个词来读.

  c.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⑤有一次像深深的潭水.

  a.为什么划这一句

  b.你从教授的哪个动作中,感受到这种爱.为什么说像深深的潭水呢

  c.带着这种感受,你来读这句话.

  ⑥三次平静地望着.(根据学生理解情况,作为选择问题)

  a.你能联系上下文,是会读书的学生.

  b.为什么你认为这也能看出老教授对我的爱

  5,从教授的语言,动作,神志中,我们感受到她总在用心关爱我,所以教授的每一句话在我听来,都像是诗一般的语言(小结).

  6,我们也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老师先读,老师读完你们接着读老教授的话,从3读到8自然段.

  评:此环节教师围绕单元目标,让学生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感受人物的形象同时展开教学,这一点,执教老师抓住了,并抓准了.课堂中展示过程也比较充分.学生学得比较主动.学习中,学生的理解,感受,体会都比较到位,教学效果在学生的发言中能够体现.

  但是,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对文学作品的体会学生是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在回到简单的认识过程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展示,合理调节,用什么方法让学生能更清晰地获得这个过程呢这是很有讲究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本课应该有两个梯度:一个是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老教授对自己的爱,另一个是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爱是倾注了老教授良苦用心的.但由于执教老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教学过程显得平铺直叙,这两个梯度交*进行显得无序,教学中学生始终在一个平面上思考,教学的深入不够,没有梯度,教师作用的发挥不够,提问显得琐碎,学生跟着老师无休止的问题走,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教学的有效性不足.

  四,感受我对老教授的爱

  1,老教授这样用心支持我,我又是怎么做的呢

  2,你能用这段里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吗

  (尽心尽力板书:尽心尽力)

  3,就是这种用心与尽心的相互支持,最后我获得了成功.演奏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让我们和着《小夜曲》一齐读最后一段,感受他的成功.

  4,是啊,听众是唯一的,关爱却是相互的(指课题),让我们互相关爱,让人字的结构变得更加牢固吧!(总结)

  评:此环节教师做了略读的处理,很适当.由于有了前面内容的学习铺垫,学生自己能够解读文本,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课堂显得轻松自如,有效率.

  五,拓展写话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老教授一样支持你,帮助你,让你获得成功的人他是怎样支持你的请你简单的写在1#本上.

  2,交流(23人)

  3,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此环节展示了教师对学生练笔的重视,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这点上更加应该突出.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容,本次拓展写作的内容太泛,设计还不够精细.

2、小小的船评课稿

《小小的船》评课

听了xx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这节课,感觉整个课堂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符合我们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模式,注重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课堂扎实而有语文味。她的课堂有这样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一 有效而富有特色的组织教学

大家都知道作为低段,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上的组织教学,它不但只是课堂教学的保证,更是孩子学习生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从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两月时间里,她的组织教学是扎扎实实地在抓,而且抓得很好。她的课堂上组织教学形式不是一层不变的,是多种形式。她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很自然的,结合教学展开的,不是脱离实际的形式,在她的课堂上没有1、2、3快坐好这些我们经常用的公式化的口语,她的每次组织都是很自然很贴切,渗透到了教学的每个细节里。在课堂上呈现的是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的状态,能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

二 教学环节很有特点

1教学环节清晰干净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她课堂的教学环节,还能清晰的记得是三个大版块:识字;写字;读好课文。课堂教学讲究环节精,环节少。王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的。而且在她的每个环节的处理和过度上,目的是非常明确,环节和环节的过度是非常自然的。

2每个环节落实、适合低段教学

我们来看这样几个片段:

片段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在晴朗的夜晚你能看到什么?(课前准备)出示蓝天图,学生边说教师边贴星星月亮。星星在蓝天一闪一闪,多美啊!有一位老先生写了一首儿歌来赞美它!引出课题,激发起了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纷纷被这神奇的月儿迷恋住了,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字词的出现,王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王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得很好。

片段二:对识字的处理,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先学,打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多读几遍,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后教,王老师在本环节的引领中又把握住了几个难点,从读音中进行区分,比较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如:教学坐字时,除了让学生注意读好平舌音之外,根据字形遍儿歌记忆。一个人走进门双人坐在土地上两个小人坐在地上聊天学生学得有兴趣也记得牢。又如教学弯字,教师弯下腰让学生说它的反义词记字也是理解词义,再让学生组词加深印象,并且随机总结了识字的方法。当堂训练,出示练习:在正确的读音后面打对勾。

片段三:对正确的朗读课文的指导。

对生字词的朗读也是层层深入,由扶到放,由易到难,并且重点指导好轻声的朗读技巧。在这里,王老师以小小的、弯弯的、闪闪的、蓝蓝的几个特殊形式的短语进行训练。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读得很好。

片段四:写字的过程

让学生观察了见的书写、再练习见的笔顺、再讲田字格、再观察见在格子里的放置、再示范它的书写、学生描红、学生独立写。在写的时候,不是提笔就写,先巧妙的引出握笔姿势,再谈写字姿势,再要求安静写。。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走扎实。步步注重语文学习的习惯:观察的习惯,书写的姿势等。

从以上四个片段,我们可以体会到,王老师是非常注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去落实语文教学的目标,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从细微处把孩子的基本功抓扎实。这是非常可贵的。

三 注重习惯的培养

我们每个老师经常都谈论到,这个孩子习惯太差其实静下心来反思,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受到了他习惯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那些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就是习惯非常差的。因此,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心里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的黄金时间,我们应该抓住。而作为低段是关键中的关键,教师应该把注意力多放一些在这里。那课堂教学是落实习惯培养的好地方。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发现她在这个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精心的习惯是她做得最好的习惯,可以看到她课堂上是非常安静的,孩子们在安静里也是在认真的积极的参与的。现在我们都感觉到孩子们非常浮躁,就是因为孩子静不下来。而语文学习是一门特殊的科目,静是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基础,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读,静静的写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语文的美。

当然我也有一些建议:

课文读还没到位。读的训练层次还没出来,读的形式还不够,读的时间还不够。读的效果没达到。在一些环节处理上速度太快,还不够扎实。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指出来,共同学习。

小小的船评课稿第二篇:

《小小的船》一课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童诗。它同时被多版教材所收录,足见其魅力之所在。全诗共四行,描绘了一幅非常美丽的夜空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更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喜爱,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课标,我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乘着月亮船遨游夜空的情境开始我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着美丽的夜空,继而又紧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么美丽的夜空缺少了什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情景中。

   在揭示了学习的内容之后,我又带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飞上月亮船,听,月亮船里传来了一首歌,那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小小的船》,动人的旋律、美丽的画面使学生进入了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在这样的情绪下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课文。

   在认识文中的生字时,我又使生字出现在小星星的身上,让学生感到要想和小星星交朋友一定要认识它身上的字,使认字的环节趣味化。在学生学习完课文,我又引导大家一起再唱一唱《小小的船》这首歌,既是一种紧密联系课文的课中休息又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加以升华。

  二、引发想象,培养能力。

   这首诗虽然简短,却有着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结合教材特点,抓住了文章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联想的能力。设计了几处想象点:

   如:这么美的夜空缺少了什么?

     你在月亮船上看见了什么?

     你想对夜空说点什么?

     你坐在月亮船上还想看见什么?

     我抓住这些想象点,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节课我们努力创设着完整而美好的意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感悟诗歌意境,大胆联想、想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扩大阅读,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范本。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完课文后,又安排了夜空给大家送礼物的环节,让学生在课上再学习积累一首有关月亮的小诗歌,一方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能接触更多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感染。

    但基于自己能力有限,许多设想在课上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学生朗读的训练方面,形式过于单一,齐读多,其他形式的读没有得到充分的练习。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还可以让他们加上动作、表情读一读。再有,对学生的朗读没有指导性的评价。导致学生读书没有大幅度的提升,没有层次感。

    有些教学环节落得还不是很实,比如学生回答错了,马上就让他坐下了,这样他还是一知半解。应该请其他同学帮助他之后,让他再说一说,看他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此外这节课明显的感觉到学生的能力跟不上,今后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还要自己好好的下一番功夫。平时带学生多读一些好的文章,积累词汇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想真正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只教好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在朗读指导方面,还要加强个别辅导。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要培养孩子听请老师的要求后再行动,真正的学会听讲。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自己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语文功底。而在这方面我还要不断的努力,丰富自己。现在自己离这个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课上还有用词不够准确的地方,今后自己一定不断努力,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

  总之,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力求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训练中能够有所提高。但在实际授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我会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继续努力、改进!

3、11-20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初步培养数感。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乐于思考的习惯。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写数,体验计数单位十。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10以内的数,现在从小到大数一数,看看谁的声音最洪亮? 0-10

从大到小数一数可以吗?10-0

(声音非常洪亮!)

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这么多物品你准备数什么呢?

你们准备怎么数呢?从哪个方向开始数呢?(从上往下)

师:可以,还可以从下往上数。

我们数数时第一:要按顺序数,第二,要点着数,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来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吧?你想数什么?好,来吧!

找几个同学来数一数!

小结:图上的物品都比10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认数

1、认识10个一是1个十

谈话:现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怎样能准确知道有多少根小棒呢?(数一数)

老师一边摆,你们一边数吧。(7根)

7根小棒是几个一呢?(7) 7个一是几?(7)

再添1根小棒是几个一呢?(8) 8个一是几?(8)

再添2根小棒是几个一呢?(10)(板书:10个一)10个一是几?(10)

谈话:以后遇到比10大的数,数数时通常够10根我们就把它捆成一捆,这样数数时就会看得更清楚。(现在老师把它捆成一捆)

师:现在我想把这一捆小棒也放上去,但是它放不上去,怎么办呢?我就用这样的一捆来代替。数一数是不是10根?

这一捆是几?它是几个十?

(板书:一个十)

这一捆和刚才的10根一样多吗?

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学生读两遍,全班读。)

2、学习11--19的摆法

谈话:刚才我们摆了10根小棒,并且我们知道够10根就可以把它捆成一捆,用这样的一个十来表示。

现在你能摆出11根小棒吗?看谁摆的又对又快,还能让人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A:学生试着摆,教师巡视。

B:两生上台摆。(看谁摆好了?用你的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

C:反馈,肯定,对比。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两种摆法,来看看他们摆的对吗?来数一数。

他们摆的都对。

那么,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让人看出是11根小棒呢?)

你能不能像他这样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再摆一摆呢?

(表扬:他摆的真快?用你漂亮的坐姿告诉老师)

请大家把摆好的11根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吧。

D:说组成。

师:这一捆小棒代表几个十?一根代表几个一?他们合起来是几?

板书: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F:找两个学生说;同桌互说;全班说。

那么再添1根呢,是多少呢?(12)

你能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2吗?

13根怎么摆呢?

你能说说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3吗?

师:刚才我们摆了11,12,13,你喜欢十几?那么你喜欢十几你就摆出十几根吧!请你摆一摆!

让学生说说自己摆的几?说说()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

.........

这位同学摆的19根,老师和你摆的一样,也是19根(屏幕出示)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9.

教师小结:十几的数都是有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

看屏幕:

19根再添一根是多少呢?(20根)。怎样能更清楚地看出是20呢?

学生发表想法。

师:对,散着的小棒又够10根了,我们就又可以把它捆成一捆,

一捆小棒是一个十,现在两捆小棒是几个十?

板书:2个十是20。

学生读,全班读。

刚才学习了认数和组成,下面来看屏幕。

填一填:

1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2.

()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15.

1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 ).

20里面有( )个十

20里面有( )个一

(二)学习读数。

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这些数该怎么读呢?11这个数你会读吗?读作就是把我们嘴里发出的读音,用汉字记录下来。

一个十就读十,几个一就读几?

11 14 16 20

读作:十一 十四 十6 二十

边写边教学生读法。

师:学会了数的读法,请看屏幕:

读一读,我是几号运动员?

(三)学习数序

过渡语:我们学习了认数、读数,那么这些数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请看直尺图。

缺少的数字你会填出来吗? 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

1、按顺序读一读吧:按顺序从小到大读一读吧0-20 倒着读一读吧20-0

按要求读数:七数到十三

十七数到九

2、回答问题:

12后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13( )14 17( )15 ( ) 17

与1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比18少1的数是(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老师领着学生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学到了10个一就是一个十;还学习了数的组成;学会了读数;又学习了20以内数的顺序。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吧!

三、巩固练习:

生活中的数

教师过渡语: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11-20这些数,比如,我们数学课本上的页码就是用数字来表示的。下面来个找页码比赛吧?看看谁找的快!如果你找到就举起来让老师看。

(一)找页码:

屏幕出示:

找出第12页

找出第 8页

找出第20页

找出第17页

师:同学们找的可真快!

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11-20各数吧。

屏幕展示:生活中的数

说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11-20的数吗?

教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善于观察,是个学习上的有心人!老师很佩服你们!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机动题:

主题图

来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个吧?你想数什么?好,来吧!

出示图片:学生数过以后提出问题:

11是由(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的?

比15多1的数是几?比15少1的数是几?

20前面的数是几?

( )个十和( )个一和起来是18.

4、5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年级数学上册5的乘法口诀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5的乘法口诀》导学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学生在初步学习了乘法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课,课上借助情境图,通过数数与动手摆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依据乘法有意义列出乘法算式。通过学习,进一步为学生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是第一次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和所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用数学 内容。虽然学生是初次接触,但对乘法意义知识的理解学生并不陌生。相对比较学生在观察中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前面的乘加乘减图文应用题还简单一些。学生们感到学习困难的应该是用语言表述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也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但也只是通过情境图去感悟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列算式。本节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信息和问题,以及自己解决问题时的想法(思路)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孙悟空遇到很多妖怪,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吗?孙悟空突然灵机一动,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五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五个。他连续拔了四根,每根都变出五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慢)

提问: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解决呢?只要你掌握了今天的本领,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加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新知讲解

(一)编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出了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等很多漂亮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把漂亮的小伞.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是怎么摆的我们一起来摆一摆。

(1)哪位小朋友起来数一数,告诉大家摆这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5根)出示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板书5

2、那是几个5?我们用乘法算式该怎样表示?(15 =5 51=5)出示

得出两个乘法算式15 =5 或者51=5,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得5, 5乘1也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把这两个算式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齐读一遍)

一五得五就表示1乘5或5乘1等于5,我们习惯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板书:一五得五

3、观察你和同桌一共摆了几把小伞,用了几根小棒?是几个5?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25 =10 或者52=1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0的?(5加5等于10,或有的同学用口诀)板书5+5=10

同学在计算乘法的时候,都是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在积的位置上。

25=10或者52=10表示什么意思?(2个5相加是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二五一十。

4、如果再添一般小伞,也就是三把小伞是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来的呢?是几个5?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35 =15 53=15)你是怎么知道等于15的?

35=15或53=15表示什么意思?(3个5连加是15)。这两个乘法算式表示3个5连加是15,仿照二五的口诀想想,这一句口诀该怎样说?(三五十五)

5、小组讨论:那同学们观察这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每句差5,也就说第一个因数是5,第二个因数一个比一个多一,积也一个比一个多一。)

6、那根据我们找出的规律,摆四把这样的小伞要用多少根小棒?(20根小棒)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你能编出口诀么?(四五二十)

7、那5把小伞呢,怎么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你能编出他们的口诀吗?(五五二十五)

现在我们把5的乘法口诀学完了,要注意:①在编口诀时,如果积不满十,要在积的前面加一个得字。②口诀要用汉字书写。

(二)、记口诀

1、刚才我们得出了5的乘法口诀,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2、跟老师对口令。(教材52页第三题。)

一五( ) 三五( ) 五五( )

四五( ) 二五( )

3、根据第2题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4、看乘法算式说口诀。

(1)53=15 (2) 15=5 (3) 52=10

(4)45=20 (5)55=25

从上面的题目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都会又对又快了。

三、巩固练习

1、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1页,完成做一做。

你能从图看出什么信息?果盘里面装有西红柿,每一盘有几个,那有几盘呢?如何用乘法表示?口诀呢?

从这到题目可以看出生活中有5的乘法口诀。除了这个,还有哪些呢?如一周上几天课,那三周上几天课?一面国旗上有5颗星星,两面国旗就有10颗星星等等。

2、现在老师这里有一首大家已经学过的古诗《春晓》,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读一遍?你能计算出这首诗有多少字?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你是怎样计算的?(每一行有5个字,共有4行,所以有20个)

同学们学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3、游戏:

现在伸出你的小手,让我们一起合作。用你的小手表示:5、10。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老师念口诀,大家来表示。

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15用两只手表示够吗?不够,怎么办?小组合作呀。下面就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一起合作用手指表示:5、10、15、20、25。一会儿来黑板前给同学们演示一下。

提问:你们是怎么表示这些数字的?谁愿意给我们大家汇报一下。

四、课时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1、学了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①在编口诀时,如果积不满十,要在积的前面加一个得字。

②口诀要用汉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1、5的乘法口诀抄写一遍,并熟记。

2、 第7题。

选作题: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走2大格代表几分钟, 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诀吗?

六、板书设计

5的乘法口诀

实物 5 15=5 一五得五 51=5

10 25=10 二五一十 52=10

15 35=15 三五十五 53=15

20 45=20 四五二十 54=20

25 55=25 五五二十五

5、6的乘法口诀评课稿

师:指名反馈,做对的小朋友朝老师挥挥手。

师:恩,不错,师指着表格让全班学生轻声齐读1个6是6、2个6是12 6个6是36,3个6是18、5个6是30、4个6是24。

参考上面的统计表,写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师:1个6是6,写成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写?还可以怎么写?谁能给它编一句乘法口诀?(16=6 一六得六 61=6 )

师:2个6是12,写成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写?还可以怎么写?口诀呢?( 26=12 二六十二 62=12 )

师:那么3个6、4个6、5个6、6个6写成乘法算式又该怎么写,乘法口诀又分别是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P61,把这些算式和口诀填写完整。

师:指名上台展示,其他小朋友评价订正。

师:学生看屏幕轻声齐读,师输入.对的小朋友向老师点点头。

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谁能给它取个题目:指着课题学生齐读:6的乘法口诀。

三、记忆6的乘法口诀

师:小朋友们,口诀我们是编出来了,但怎样才能又对又快的记住它们呢?

师:请你们当一回小数学家,仔细观察这些乘法口诀;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观察后,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的规律。

生:(1)6的乘法口诀有6句。

(2)每句口诀第二个字是六。

(3)口诀第一个字表示几个6。

(4)6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后一句得数比前一句多6。

师:如果你忘掉了其中的一句口诀,如四六( ),你能不能

最快的方法想起它的得数?(小组讨论后再交流)

生:先想前一句三六十八,18+6=24,四六二十四,或者先想后一句,五六三十,30-6=24,四六二十四。

师:根据这些规律自由记忆乘法口诀。

熟记口诀:

(1)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2)指名背,两人互相背,开火车背。

(3)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四、巩固练习、反馈应用。

1、课件中的同步练习和拓展练习。

2、帮小白兔解决蘑菇的问题。

A、一只小白兔采6个蘑菇;

B、5只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 (30个),你是怎么算的,用了哪句乘法口决?5 6= 30,五六三十;

C、兔妈妈和小白兔们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36个) 你是怎么算的,用了哪句乘法口决?6 6= 36,六六三十六。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 小白兔很高兴,它们还想听听,咱们在这节课中都学到哪些本领,请你们告诉它们好吗?

生:我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

生:我知道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6句。

生:我知道一句乘法口决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生:我学会了怎么又对又快记住口诀。

生:我觉得乘法口决的作用可真大。

师:同学们在这堂课中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真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正确、熟练地应用它们。在课后仔细体会,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用到6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共同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你最喜欢哪一句?看到这句口诀,你能编出什么乘法算式?

师:学完今天的内容,如果你是小老师的话,会出什么题目考考大家呢?

五、作业布置

1、完成书62页的第1--3题:

2、复习学习过的口诀。

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6、带刺的朋友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听课稿,分享带刺的朋友听课感受和记录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第一篇:

《带刺的朋友》高老师今天上的是第一课时,应该说,基础部分是抓得很牢的。如后鼻音径多音字 兴、散,象声词噼里啪啦、呜呜、扑等。环节设计用心。如:引领中心时反复串读了第九节,体味钦佩一词中作者所包含的情感。整堂课,学生走进了文本,体味了刺猬的鬼和聪明可爱之处,理解了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要是能通过学生更多的朗读体现出来了就会更精彩。整堂课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教学效果好。

高老师针对学情确定字词,教得十分扎实。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字词为推进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一般,环环相扣。这与老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是分不开的。

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重点部分是刺猬偷枣,老师对这一部分肯下功夫,重锤出击,层层推进,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高老师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刺猬的句子(2)圈出表示刺猬动作的词。(3)用简要 语言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整个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教学理念。在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时高老师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概括事情主要内容方面,这也是本课及本单元要训练的重点。高老师的教学,力图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学会理解概括课文的的方法,不放过文章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整节课有放有收旋律和谐。但回味一下总感觉本节课好像还缺点什么,课堂气氛略显沉闷,仔细想想个人认为也许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学生读课文读的不够扎实不够充分,语文课堂有些东西是要多读方能体现其中韵味儿来的,老师指导朗读也是至关重要的。

带刺的朋友评课稿第二篇:

《带刺的朋友》是作家宗介华写的,他写了家乡院子里的一窝刺猬,这群不束之客的到来给宗介华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四年级语文书中截取了其中的两个故事刺猬偷枣以及刺猬击退大黑狗,让学生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

叶老师在教学时做了很大的尝试: 一、抓住关键词归纳《带刺的朋友》写了主要写了刺猬偷枣与刺猬击退大黑狗两件事,叶老师在让学生有侧重的学习本文的新字新词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本文写了带刺的朋友的哪两个事,分别是用了哪几小节来写的?由于文章的脉络比较清晰,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文章写的两件事分别是:刺猬偷枣,与刺猬大黑狗,老师在学生反馈后,进行直观的板书,并在学生的反馈后写上这两件事分别是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

教师教学生进行归纳,还体现在教师让学生找出刺猬偷枣的语段,在这些语段中找出相关的动词,在进一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步骤,这位学生后面的复述提供了很好的拐杖??

教师在教学生提取关键的词语进行归纳后,还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运用,在教授刺猬击退大黑狗时教师试着让学生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己找句子,找关键词(动词)归纳小标题。

由此,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真真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归纳主要意思。

二、结束神来之笔

叶老师对本文本的研究是很到位的,这篇课文是宗介华写的,原文篇幅比较长,四年级语文课本只截取其中的两个故事,如果没有了解宗介华写的全文的话,题目《带刺的朋友》就很突兀,刺猬偷枣,刺猬击退大黑狗这两件事根本无法与朋友相提并论,为什么作者对刺猬这么宽容,这么喜爱甚至敬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教师也无从下手进行解答。

叶老师在课的最后配上舒缓的音乐,深情地朗读了原文,让学生知道原来刺猬偷枣是因为她生了一窝刺猬,她要抚养自己的孩子,不惜冒着被抓的危险,以及受伤的危险上树偷枣等等。刺猬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也理解了作者对她喜爱的原委。这样的处理比简单的说教有效得多。 三、思考

语文到底是文学性重要还是功能性重要?这一问题在我听了该课后总是萦绕在脑海里。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字里行间还隐含着许多生活的小情趣,但是由于把它作为工具使用所以让学生体会文字的机会少了,体会文本的情感少了,学生朗读得也少了,这样的语文课该如何评价?

7、毫米,分米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片段一】引入毫米

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大约5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在学生的学具盒里有若干根小棒,只有一根白色的是5.3厘米长.)

生:白色的小棒大约是5厘米。

师:是的,这根白色小棒大约是5厘米长,但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

(学生独自测量)

生(众):5厘米多。5厘米多3小格。5厘米多3毫米。

师:有同学说这根小棒长5厘米多3小格,也有说是5厘米3毫米,这说明现在我们用厘米已无法较精确地表示出这根小棒的长度。其实1小格可以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表示。(板书:毫米)

[评析 二年级的孩子在课前对长度单位毫米已有所接触,但对它们的理解是不清晰的,还没有建立表象。教师以学生已知的 厘米为切入点,在测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为使测量精确,不够整厘米时,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把毫米和厘米紧密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教材编写的逻辑意图综合把握教学目标,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较好地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在估计小棒长度、测量小棒长度的活动中引出毫米,感受用毫米作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些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主地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片段二】认识毫米

师:尺子上3小格就是3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并告诉同桌。 (同桌指完后,请一位学生到课件中放大的尺子上指出1毫米。)

师:(指着课件中放大的直尺图)这样1小格是1毫米,2小格是几毫米呢?(2毫米)3格呢10小格呢?

生(众):10毫米。1厘米。

师:怎么有的同学说10毫米,有的同学说1厘米?

生:1厘米=10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中任选1厘米,数一数是否有10毫米?(学生数格子验证)

师:你是选哪个厘米来数的?

生(众):刻度2至刻度3,是1厘米,有10毫米。刻度5到刻度6, 1厘米里有10毫米。等等。

(板书:1厘米=10毫米)

生齐读:1厘米=10毫米。

师:从0刻度到刻度2是几厘米,是几毫米?(2厘米,20毫米。)从0刻度到刻度3呢?(3厘米,30毫米。)从刻度2到刻度6呢?(4厘米,40毫米。)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盒里找一找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学具有:1元硬币、电话卡等)

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

生:1元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这两样物品的厚度。

生:电话卡的厚度是1毫米,1元硬币的厚度是2毫米。

师:在学具盒里找出最短的小棒,量一量有多长?

生:2厘米5毫米。

生:25毫米。

生:2厘米5毫米就是25毫米。

师:你能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度吗?估计好后把结果填入表内。再用尺子量一量。

测量的物体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数书的厚度

师:说说你的估计结果和测量结果,相差多少?

生:我估计是1厘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估多了3毫米。

生:我估计是5毫米,测量结果是7毫米,少估了2毫米。

师: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毫米作单位吗?

生:我爸爸去划玻璃时,玻璃的长度要用到几厘米几毫米。

生:工人师傅做的一些机器零件就是用毫米做单位的。

生:一张纸(指着数学书的一页)的厚度是1毫米。

师(追问):一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吗?(学生马上开始测量验证。)

生:一张纸没有1毫米。

生: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师:像我们数学书里的纸张,大约10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

(课件出示小资料:a.铅笔芯。教师介绍铅笔芯的粗细规格一般用毫米作单位。b.眼镜片的厚度。介绍老师的眼镜片的厚度。c.播音员报气象预报:2007年8月14日,第10号台风珊瑚带来大风暴雨,截止到当天下午5时,厦门平均降雨量达300毫米以上,靠山地地区降雨量均超过350毫米,小坪水库最大降雨量达587毫米。)

师:请同学们不用尺子画一条1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再用尺子量一量,长了或短了多少?

生:我画长了1毫米,就是画了11毫米或1厘米1毫米。

生:我画短了2毫米,就是画了8毫米。

[评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感知、体验,当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文本学习,而是体验学习。这一环节最大的特点是教师创设了许多体验学习的情境,通过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认识毫米的过程中,有找一找(在尺子上找一毫米,在文具盒里找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摸一摸(摸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说一说(说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的例子),估一估、量一量(测量物体的长度前先估计)、画一画(不用尺子画一段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从形象感知到逐步抽象的体验过程,充分体验到1毫米的长度,建立了毫米的正确的表象。画一厘米长的线,把毫米的认识与厘米紧密联系起来,深化了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学习的平台,将学生的活动过程上升为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三位一体地参与,体验成为有效学习的基石。]

【片段三】认识分米

师:不用尺子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学生动手画)

师:在学具盒里有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找出来与自己画的10厘米比一比,是画长了,还是画短了? (学生拿出10厘米长的红色小棒与自己画的进行比较。)

师:这10厘米(拿着小棒)也是一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看数学书第4页,从书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10厘米=1分米。(教师板书。)

生:在测量课桌长的时候,1分米1分米去度量比较方便。

师:你能把1分米有多长表示出来吗?

生:从中指尖到掌心之间大约长1分米。

生:用了一半的铅笔大约长1分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出1分米吗?

生:从0刻度到刻度10。

生:从刻度10到刻度20。

生:从刻度2到刻度12。

师:知道了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呢?(学生举起了尺子,一根尺子大约是2分米。)4分米有多长呢?(同桌两人把两根尺子拼到一起长大约4分米。)8分米有多长呢?(学生4人小组把4根尺子拼在一起长大约8分米。)10分米有多长?你能比划一下吗?(学生比划)

生:10分米就是1米。

师:为什么?

生: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师:先估计课桌的宽,把结果填入表格,再用尺子量一量。完成表格。(提供3根不同长短彩带,让学生选择后估计,测量。)

测量的物体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课桌的宽

[评析 前一教学环节,教师的组织引导多一些,而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学,体现方法的层次性。在分米的认识过程中,让学生自学课本得出1分米=10厘米以及用1分米度量的优越性。通过找1分米、比划1分米的长短等活动来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在估一估、量一量中,让学生学会目测,间接运用工具得出物体的长度。追问1分米有多长,2分米有多长,4分米、8分米、10分米有多长,沟通了厘米、分米和米的联系。探究、自学等自主活动,强调把学习、读书等的时间还给学生,但不是放羊式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导向功能,适度把握思考方向,以提高课堂的效率。]

【片段四】解决问题

1.量一量

2.画一画。①1分米长的线段;②长2厘米5毫米的。

3.算一算。(单位换算题,略。)

4.填一填。(填合适的单位,略。)

5.小小设计师:铅笔的包装盒需做多长?

师:杨老师在课前给每位同学发了一枝铅笔,这种铅笔是杨老师的家乡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内的一家文具厂免费提供的。厂长让我带来了一个问题,文具厂准备把这种铅笔每10枝包装成一盒,包装盒需做多长呢?

生:需要先量出这种铅笔的长度。(学生测量铅笔长度)

生:铅笔的长度是17厘米7毫米。

师:那铅笔包装盒需做多长呢?

生:17厘米7毫米。

生:铅笔盒长度做成17厘米7毫米,那铅笔就装不下了。

生:20厘米

生:做成20厘米长太浪费材料了。我觉得做成18厘米比较合适。

[评析 保证足够的基础训练是数学课的重要特点,这里的练习设计紧扣重点,有量一量、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选择适当的单位名称)。还设计了应用性比较强的问题,如小小设计师,不但要量出铅笔的长度,还要考虑铅笔盒的长度。知识应用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操练的过程,还需要关注知识应用过程中所隐含的智慧,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分数简单的应用评课稿

问题引导,落实目标。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研究者、发现者。课堂上教师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自由地思考探究、操作交流。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知识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三分之一是女生,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三分之二是男生,三分之二表示什 么意思?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再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以小组为单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的过程学生将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进行有机结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大胆放手,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节课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两种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自己操作、主动探究的空间,学生真正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真正的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有的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有的学生画一画,有的学生用算式计算,且算法多样。达到不同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本节课抓住了学生的身边生活去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把教材的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消除了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通过本节课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譬如时间安排前松后紧,有一点拖堂;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但今后的教育道路还很长,我会不断努力,每一节课都会与我的学生共同成长。

9、周长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大一小树叶型纸板,钟表,习题纸

学生:一片树叶,彩笔,尺子,毛线

教学过程及步骤

师生活动

(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现在正是秋季,许多同学都会跟着家长去汉阳陵欣赏银杏,老师收集了一片(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收集的树叶。

1.感知、理解 一周。

(1)描一描

教师:你们能描出这片树叶的一周吗?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描的?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叶子的边线再回到起点,就将树叶的一周描出来了。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跟随老师来描一描屏幕上银杏叶的一周。

(2)找一找,摸一摸。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树叶一样有一周。

① 同学们用一根手指摸一摸钟面的一周,再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一周。

08 08 08 08

② 同桌互向找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2.感知周长的概念。

(1)感知树叶的周长.

教师:像这样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周再回到这儿,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板书:长度、周长)

(2)感知图形的周长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描一描,这些图形的周长。(学生动手独立完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教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3)完善周长的概念。

①出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教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边不能回到开始的这一点。

教师: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周长的概念?

预设: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②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描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丰富的感知过程,获得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

(二) 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要想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长,怎么办?(测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1.小组合作要求。

(1)测量准备了直尺、绳子,请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2)小组4人每人选择1个图形进行测量。请先独立思考选择什么测量工具,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再动手。

2.动手测量。

3.展示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预设:可以将围成图形的所有边进行测量,再把测量结果加起来就行了。

(学生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交流)

小结: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2)心形等曲边的测量方法。

预设: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心形的周长。

小结: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也就是化曲为直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在测量、计算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1、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设计

2、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

01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体会图形的转化思想。

(四)归纳总结,内化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你都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的梳理和加深,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化曲为直

教学反思

10、爬山虎的脚评课稿听课记录

《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爬山虎的脚》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文质兼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从而启发人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本组教材也都是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的。

二、说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以学生为主体,遵循阅读教学的原则,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在自读、感情朗读、品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精美的语言文字,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此篇课文的 教学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要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在读中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整体感知,而后感情朗读。第二课时直扑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五自然段爬山虎脚的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在读中充分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四、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五、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爬山虎脚的特点。

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图片,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感知。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补充,实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了解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学生具体的学法就是朗读、讨论、勾画圈点批注,抓重点词句品、读、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为了更好的上好这一课,我还准备了视频录像、图片等相关课件。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充分享受了语言美,音乐美,画面美,让学生体会到了上语文课就是美的享受。

六、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我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读悟情,以读悟景,这符合了新课标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六个环节展开: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再现爬山虎的叶子,让学生当配音演员,背诵课文中写叶子的片段,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这样引入:同学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完了爬山虎如此美丽的叶子,可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绿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吗?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我也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并进行板题。

【教师创设情境,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让学生对爬山虎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第二步:合作探究,深入研读,从爬山虎的脚入手,直奔重点段品脚。

【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本着这个原则,我在导学第三自然段时,先让学生采用一贯的圈点画批的阅读方法自由读课文并找出写爬山虎脚的关键句子,然后请同学们读好这些关键句,并在这三个关键中找出写位置、形状、颜色的关键词,我及时板书(位置、形状、颜色、)接着提问:细丝是什么样的?全班齐读出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随即大屏幕显示: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脚的对比图,并拓展学生思维,自己说些比喻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后再指导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脚的特点和可爱。

第三步: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关键句子,标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动词(触、巴、拉、贴、爬)。然后小组合作怎样演好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推荐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评价,好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让后我再大屏幕显示关键句进行感情读、品读。再出示爬山虎的脚与蛟龙的爪子的对比图,体会叶圣陶爷爷用词的精准和观察的细致。课讲到这儿,我又预设并这样拓展:从爬山虎这样一脚一脚的向上爬的过程中,你体会到爬山虎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不妨用四字词或你认为好的词来赞美一下,有了深刻的体会后,我再声情并茂地范读,指导注意读出爬山虎向上攀登的精神。加上学生的赏读、比赛读,再难的点也会被攻破的。

【这个环节我除了利用视频等现代媒体课件来直观理解,更重要的还是依托文本,设计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不仅从知识上去理解把握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过程,更要从文字中感受语文之妙,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观察兴趣。】

第四步:自学爬山虎脚的变化这部分内容。

通过学生的默读、细读,运用对比的方法自己进行学习,接着看脚的变化图,脚触着墙就能活,没触着墙就枯萎,从而更清楚地了解了爬山虎的脚与墙的依赖关系。

第五步: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叶圣陶老爷爷之所以能把爬山虎的特点写得如此详细透彻、形象逼真,是他处处留心观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结果,那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生活。

第六步: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摘抄好词佳句加以背诵,并认真读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特别是连续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2、观察豆子、花生或大蒜在水中随时间的变化,利用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快速提高手写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说板书设计

6 爬山虎的脚

位置 茎上 反面

形状 枝状 细丝 细致观察

脚的特点

颜色 嫩红

如何爬 触、巴、拉、贴

11、巨人的花园评课稿听课记录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巨人的花园》说课稿

一、说教材

《巨人的花园》是人教实验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便在花园的周围筑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之门外。从此,花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后来,在一个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拆除了围墙,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童话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基于文体特点,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特点,感受童话魅力。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因此,根据课文特点,我将围绕对比展开教学。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让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来实施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扶放结合,渗透学习方法。

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读中悟,悟中读的学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让学生领略文章内涵;运用想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实现文本、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从而提升学习的效果。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初读全文。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

1.教师: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童话?哪个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

2.读题想象。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在你的心目中,这个巨人的花园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导入既能直接切入课题,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好课文埋下伏笔。

3.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第二环节: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花园变化前后的对比读

1.提示说话,接触对比

想想巨人的花园原来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是怎样的?并在相关的语句下画上记号。稍后,适时请学生交流。并在屏幕上出示相关的语句。

2.对比朗读,感受对比

以对比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先读读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再读读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和花园后来又富有春意的语句,最后再读读描写花园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二)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巨人的性格

(1)我这样引导学生: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2)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我让学生再次认真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3)当学生交流完后,我适时出示相关语句: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在研读巨人斥责孩子们这三句话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请你们读一读这三句话,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巨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孩子们的性格

让学生试着上面的方法,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并随机理解重点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让学生通过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三)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1.让学生再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的句子。

2.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重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再次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环节:巧设练笔,升华情感

设计有创造性的小练笔:巨人赶走了小孩,你觉得他赶走的仅仅是小孩吗?还有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在练笔中,再次升华学生的情感。

第四环节:综合学习,拓展延伸。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读写结合。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鲜活的范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当学生明白童话中所揭示的道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演一演,或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读一读,或在小组内对人物形象议一议。

通过这些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很好地突破了本课重点。

五、说作业设计

1、收集有关幸福的名人名言。

2、课外同步阅读《小青石》和《格林童话》。

3、收集王尔德的其它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六、说板书设计

   9、巨人 的 花园

   赶走 孩子 冬天

   留住 孩子 春天

   分享

   快乐

  (这样设计,从内容到思想,清晰地浓缩了本课的文眼和精髓,本课的重点、难点一看板书就一目了然。)

  通过本节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揣摩、比较、体会中感悟本课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我相信一定能出色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12、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巨人的花园》评课

听了梁老师上的《巨人的花园》后,我收获很多,这篇课文以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为主轴展开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梁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她能利用学案从美丽又神奇的巨人的花园入手,让学生从中感受花园的美丽,为之后花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做好伏笔。在引导学生找出主线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后进入课文的主导部分,引导学生找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以及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的句子。学生通过对比,反复的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巨人的花园冬天时的寒冷与冷清,巨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孤独,以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孩子加入花园后的春景。然后以原来四季交替正常、景色美丽的花园,为什么巨人的加入会使花园产生如此大的变化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找出巨人的所作所为。通过想象巨人发火时的神态动作引导学生从生气、训斥、叱责的意思中感受巨人这三次发火是一浪高过一浪,指导读出语气,加深理解。再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巨人,最后揭示巨人终于明白的道理,让同学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一起进入这美丽的花园。

  梁老师在揭示课文的道理之后能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发现童话语言上的特点,让同学体会到童话可以带领我们去到现实不可能去的地方,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童话中也可以通过奇妙的语言展现在大家面前,从中进一步感受童话带来的无穷魅力。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我觉得对于读的部分读得不是很透彻,尤其是描写有孩子与没孩子时花园的情景变化的内容,读得不够透,不够深刻。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第二篇:

《巨人的花园》评课稿

听了xx老师的课,我受益匪浅,也一直不停地学习思考她的教学方法,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下面是我对本堂课的几点感受:

一、她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品味课文生动、形象,语言准确。

二、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多媒体课件制作恰到好处,一开始,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同学们就喜欢上童话故事,一份想象快餐油然而生,能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构思一个美丽的故事。那些色彩绚丽、想象丰富的画面就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一下子将他们带入到情境中,奇思妙想更是层出不穷。正因为有了课件的引导,孩子们的想象之门被打开了,陈老师又及时引导孩子们想象(多媒体屏幕打出课题)深入的探讨花园里所发生的一切。

三、激励指导,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享受快乐。

很欣赏陈老师的评价语。每个孩子讲述完,陈老师都有精彩的点评。如你真是个善思的孩子,多有爱心啊,我替巨人谢谢你了。看似信手捏来,却给予孩子们莫大的鼓舞,激发孩子们创作的欲望。

13、角的度量评课稿

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14、位置评课稿

一、谈话导入

活动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应的习题

上、下、前、后

轮船在火车的下面 汽车在火车的上面

小轿车在货车的前面 客车在大货车的后面

15、梯形的面积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运用知识迁移类比规律和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及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家想装一面梯形的镜子,请你想一想,帮老师设计一下,画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纸上,好吗?

生画后交流展示所画的梯形。

师:谢谢同学们!那我要知道镜面的大小,才能进行配置呀,也就是要知道什么?

对了,要知道镜面的大小,也就是梯形镜面的面积,这是我们目前还没掌握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决梯形的面积计算的问题。(板书:梯形面积的计算)

(一)联想猜测

师:谁还能记得我们探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时,是怎样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

生回答

师:我们都是把它们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那么,凭借前面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经验,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图形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自由回答进行猜测。

(二)合作探究

师:在你们每个小组桌上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合作探索,看看哪个小组最快转化成功,在音乐结束时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开始(多媒体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

师:现在请各组派代表到台上来汇报

1、汇报演示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1)引导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交流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②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任意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生猜测、实验后汇报交流

师:那么什么样的两个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小结:完全相同(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梯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间的关系吗?那您认为梯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3)师生归纳出公式

(4)追问:(上底+下底)表示什么?(上底+下底)高算得是什么?为何要除以2?

2、汇报演示用一个梯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方法。

预设有下面几种,如没有学生想出,师可以通过课件引导演示给学生看:

(1)沿着梯形的高作出一条中位线,把中位线剪开,旋转,就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刚好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高刚好是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也可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连接对角线,把一个梯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上底,高就是梯形的高,另一个三解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下底,高也是梯形的高。两个三角形面积分别为:上底高2及下底高2;而三角形面积和=上底高2+下底高2=(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

3、小结

师:其实推导的方法还有多种多样,同学们回家有时间还可以继续探讨

(教师指着公式),不过,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种推导方法得出的结论都是相同的公式。谁来告诉大家梯形面积计算的字母公式该怎样写呢?

生:S=(a+b)h2(板书)

一、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1、口答:下列梯形的面积。

2、列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3、判断:

(1)任意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5)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比梯形的面积大()

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一小节的内容。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行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

二、学生分析

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五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们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课学生对数格子法、剪割拼补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特点,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对图形与空间的教学要突出探究性活动的要求,体现《数学课程》的过程性目标,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难点:使学生切实理解由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五、 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

教学方式: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靠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观察、操作、推理、比较、交流

模拟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本课多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

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

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任务。

评价方式1、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学习状况、学习态度的评价。

3、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

六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平行四边形课件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梯形

学具 学生每人一个任意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 剪刀

七、 教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环节。

(一)结合生活设疑 激发情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伊始,我结合生活实际(课件出示小故事)设疑导入,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中无法解决的生活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是在学习纯碎的数学知识。而是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玩中初步理解了抽象的问题,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动手实践,多维探究

我提出怎样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大小呢?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小组讨论。小组学习中,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开动脑筋,各自想尽一切办法,这样不但达到大家参与,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汇报交流时,找准切入点,突破难点。利用从小组汇报中得来的信息,引导学生确定办法的可行性。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如:数方格(学生有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能力)、重叠卡片对比法,剪割拼补法等等。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是宝贵的,因为,这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学生自己研究讨论的结果,是课堂中生成的收获。引导学生分析、验证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的方法。所以,在学生汇报出多种答案时,我组织学生分组实践各种办法,并要求说明实践过程,要合情合理 ,学生在认真、细致的操作中认知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首先(课件出示数方格图)要求认真观察,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讨论总结出:即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并得出两个图形面积相同的答案。这一组实践操作,实际上是组织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与高相同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合作探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彰显。汇报交流时,他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自然形成,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为下一步推导平行四边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抓住重点环节,深入推导梳理

学生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知道: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学生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于是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索,探究新知

(1)实验操作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选取小组代表把拼剪的图形张贴在黑板上。学生操作方法如有误,可用课件演示正确方法,使学生学会平移图形的方法。这一环节的安排,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更为下一步探究面积公式积累了感性经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2)合作探究

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结果,讨论:

a、是不是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剪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

b、拼成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c、拼成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小组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课件展示板书)

整个新知识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发现、比较、归纳,利用多媒体课件,从具体到 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关键,培养发展了学生能力。

(四)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

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 基础练习 出示填空判断题,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2提升练习 出示例1及实际应用题。熟练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3 发散练习 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此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逻辑推理,使学生明白等地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整个习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习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本课小结 (课件出示 )

九 板书设计

17、唯一的听众评课稿听课记录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乐曲导入,激发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时候,学生肯定想迫不及待地读课文。别急,学生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每一次读,都要给出要求,这样,才不至于盲目,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于是,我给学生用大屏幕出示了读书要求:读通课文,并勾出新词;读完以后,告诉老师,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带着问题去读书,可以培养孩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接下来,在汇报、交流孩子的自读情况。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学生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我让孩子自己找出新词,不理解的同桌互相请教,或全班交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把积累落到实处。

接着,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大意,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点。

三、品读课文18自然段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把学习内容定为18段,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最后的结果,也是高潮部分,我放到了下节课来讲。

由于篇幅较长,我让学生找我的心理变化的词语,并板书下来,沮丧-抱歉-羞愧-兴奋-洋溢。顺着这条主线,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全文。

有效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课文。

问题一:我为什么沮丧?(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沮丧的原因。

问题二:对音乐的爱好促使我找到了一个练琴的好地方。结果却是不尽人意。为什么?(体会初学者的不易,我的心理阴影)

接着,我相继出示了老人的几次语言;

是我打搅了你了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老人的话让我既羞愧又兴奋。为什么羞愧?为什么兴奋?)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引导学生说说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为什么说这句话,理解老教授的话的真正含义,以及对我练琴产生的作用。

问题: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又开始了练琴,心理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被信任、被理解、被认同的感觉。)这种感觉你有过么?(我的意图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鼓励给人们带来的神奇)

提问3:我变了。变化在哪里?请读读第8自然段。找到我的变化。(我敢在家里练琴了,我比过去更刻苦了。因为,我要好好地练琴,尽心尽力的演奏,给老人带去快乐和幸福。)老人是善良的,我也是那么的善良。我愿意用自己的琴声给别人带去快乐和幸福。

出示句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着木椅上,手指悄悄打著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提问4:细心地同学发现有个细节已经暴露了老人的身份了。谁找到了?这句话调动了孩子们的好胜心,他们很快就能找到手指悄悄地打着节奏。原来老人不是聋子!而我却还没发觉。

问:5: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睛像深深地湖水?

(从相识的那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的望着我,里面盛满了关爱和鼓励!真像一潭深深的湖水!)

四.激发想象,提升情感

一位慈祥的老人,微笑的看着一位年轻人拉琴,四周、静悄悄的,此情此景,你会怎么想?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你又会对年轻人说什么?先写一写,再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激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后有感而发。

在孩子们被深深感动地时候,他们就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课文,怎么可能读不出韵味?

五.总结全文

有一首歌唱到,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这就是动听的爱的旋律,这就是最动听的人间真情!

当我得知老人不是聋子而是音乐教授时,我的震撼可想而知!这震撼激励着我勇敢拼搏,永不懈怠!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最精彩的一幕!(下课)

老师动情的过渡语可以激发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我抓住我的心理描写和老人的平静,用关爱、鼓励概括了文章的主题思想,简洁,有效,精要,好懂。

(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18、金色的脚印评课稿听课记录

《金色的脚印》说课稿

《金色的脚印》说课

一、教学内容说明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满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学生很喜爱这类的文章,也有过观察和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课文和学生的生活贴近。但是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学生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读书感受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捕捉学生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通过分析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另外还分析了这一课的德育渗透点和美育渗透点。

  1.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通过阅读及细节描写的欣赏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2.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3.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4.德育渗透点:1)透过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不可割舍的亲情,进而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2)透过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5.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析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也比较活跃,因此可以尝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时,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逐步深入。

  【说过程】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生情况以后,为了体现略读课文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贯穿全课。为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把主要教学过程设计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回合: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对课文的大体意思有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只需让学生快速地、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解决这样二个问题:A文中的重点词语;B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角色?讲了一件什么事?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线索。这样做既训练了学生速读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二回合: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在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和讨论课文内容。而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再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把问题又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成四个较有深度的问题:A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B正太郎为什么要帮助狐狸一家? C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能得到狐狸的救助?D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分组讨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的探讨、教师的点拔,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体会到:动物之间也像人类一样有着不可割舍的亲情,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老狐狸对自己的孩子小狐狸非常关心和爱护。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然后我让学生总结自己学过课文后的内心感受,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再次引发学生大胆说话的欲望。

第三回合:课外拓展

  以上两个回合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但到此还不够,因为语文教学不仅要搞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要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前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有关动物的资料,所以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人与动物的故事。这一设计是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但扩大阅读量,还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同时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恰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我们绝不能停止追求完美的脚步。在教育的旅途中让追逐闪耀自己的智慧的光芒,在追逐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所以,希望各位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让我们在为师的道路上共同成长,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共同孕育桃李芬芳。

19、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后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遭到严重破坏

《鹿和狼的故事》这个故事生动而道理深刻,学生一般无法一下子透过现象捕捉实质。在本课的教学中,梁老师浅入深出,循循善诱,在短短一个课时内,还狼以公道,引导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懂得学习的方法,而且悟出道理。下面谈谈我对本课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积极倡导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在梁老师的这堂课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切入点。

梁老师深入文本的突破口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这两组词语: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纯洁高尚、博爱宽厚和狼心狗肺、凶恶残忍、狼狈为奸、狼嚎鬼叫。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狼的直感,把第一组词送给了鹿,把第二组词送给了狼,然后教师因势利导,设置悬念:那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来做出了一个决定,那么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从而引起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研读课文,积极地参与探究。

二)巧列小标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并初步理解 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梁老师就一步一步引导深入故事的发展变化过程。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脉络。梁老师很有层次地先示范给故事的第一个阶段加小标题,然后让学生照样子给其他阶段加小标题。经过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故事的发展变化过程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概括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

列完小标题之后,通过列表格,抓关键字词,理解课文怎样把林毁鹿亡这一个过程给写出来的,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以及列数字、作比较等写法的表达效果,扎扎实实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二、积极关注养成教育,习惯培养贯穿课堂始末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课堂里单一的师传生受的方式不能适应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需求,也不符合新课标理念。《鹿和狼的故事》的教学,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如:学生在举手发言时,老师会及时加以鼓励。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作批注的方法学习,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以载道,语文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本课,要引导学生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尤其要帮助学生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一般无法一下子透过现象捕捉实质,在本课中教师层层深入,逐步突破难点,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人类要保护生态平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时教师也适时总结:单纯的说哪一方是善良或凶恶都是不对的,狼和鹿只是表现自己的本性,关键是人类不能插手其间。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标要求一课时学完。今天这堂课看起来非常匆忙,那么每一个环节,怎样做到精处理,是否还值得商榷呢?以上只是我粗浅的看法,说得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20、圆的认识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圆的初步认识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材首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然后讲圆的画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通过对圆的认识,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本节内容,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圆,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

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

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点评: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举实例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意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动手操作,认识圆心。

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

生: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每条折痕一样长,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板书)

点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动手操作,认识半径。

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生1:相等,都是2.3厘米。 生2:相等,都是2.4厘米。

生3:相等,都是2.5厘米。 生4:相等,都是2.8厘米。

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

生1: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生2: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生3: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生4: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从你们所量的数据中,有没有规律?若有,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有,相等。

师:相等说明了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点评:老师首先引导学生量数据,然后指导学生看数据,找规律,归纳出同一个圆内半径相等的结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

:师:你们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老师板书)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它们都相等吗?

生:有无数条,都相等。

师:回答非常正确。(板书)

点评:让学生回味知识,强化结论,有助于学生对结论的掌握。

4、动手操作,认识直径。

师 :请同学们沿着对折的一条折痕画出一条线段来,观察后回答,画出的线段两端在什么地方?通过圆心吗?

生:两端在圆上,通过圆心。

师: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板书)

师: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吗?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回答,并说出道理。

生: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无数条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所以说,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直径是由两条半径组成的,同一个圆的所有半径相等,所以,同一个圆的所有直径都相等。

师:很好。(板书)

点评:学生有了这种推理能力,难能可贵。

5、回顾讨论,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讨论回答直径与半径存在着什么关系?并说出你是怎样找到这种关系的?

生1: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者说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我们是通过量来的。

生2: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者说半径是直径的1/2。我们是这样想出来的:

圆心把直径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每一部分是半径,所以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者说半径是直径的1/2。

师:你们回答都对。(板书:d=2r或r= d/2)。但找到关系的路子不一样,同学们,哪一个同学回答的好一些?

生:后一位同学回答的好一些,后一位同学是推理出来的,能力高一些。

点评:老师这种指导性的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6、尝试练习:课本58页 做一做 :1题 、2题。

三、画圆。

1、尝试画圆。

师:你们会画圆了吗?请同学们在白纸上任意画一个圆(不凭借圆形物体)。(学生操作)

师:你们都画出来了吗?若画出来了,请回答是怎样画出来的?并说出画圆的依据。

生1:画出来了,是凭手圈出来的,没有什么依据。

生2:没有画出来。

生3:画出来了,我是先在白纸中间点一点,把棉线的一端固定在这一点上,把捆着铅笔头的另一端放在白纸上,拉直棉线转动一圈,铅笔头留下的痕迹就成了一个圆。根据是: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固定的一端端点是圆心,棉线长是半径,铅笔头留下的痕迹便是圆。

师:后一个同学画得对,道理说得好,不会的同学不要紧,请注意看老师示范。

点评:让学生尝试画圆,并让学生说出画法和依据,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规范画圆的步骤。

老师以圆规画圆为例示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画法:1、定圆心;2、定半径;3、画圆。在画圆的同时标出圆心和半径。

3、学生练习画圆,画半径为2.5厘米、直径为4厘米的圆各一个,并说清画法和依据。

4、学生分组讨论:圆的位置、大小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答,(略)。

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怎样?请同学们课后讨论,回答这个问题。

点评:课堂小结,延伸课外。既注重了本节学习任务的落实,又注重了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知识的欲望。

五、目标检测。(略)。

六、作业:课本60页: 1题、2题。

总评: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求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做到了教师心中有标,教学过程靠标,课堂结束达标。

3、教学的指导思想端正,教师始终处在指导的地位,学生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

4、教法独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初步认识圆),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具体形象表象抽象)和认知规律,采取动手操作的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操作(折、量、画、观察、讨论)自己发现,自己总结。在探索中分别认识圆心、半径、直径,再让学生分析比较,总结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完成对圆的整体认识。

5、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例如:在认识圆心时老师提出了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了⑴折痕一样长,⑵交点在圆的中心,⑶每条折痕一样长,⑷交点把折痕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学生的发现,无疑是一种创新。老师提出的这个开放性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认识半径时,让学生观察数据组,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出同圆的半径相等的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老师让学生回答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时,注重引导学生推理出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6、课堂教学结构严密,层次分明,并注意了课堂延伸,解决课内的余留问题。

7、基础知识落实的很好,重难点知识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自己分析总结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较好地贯彻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由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发现。自己分析总结,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21、 比的意义评课稿

联系 区别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 值 一种关系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师:请尝试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 。

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15:10也可以写成 ,仍读作15比10。

师:足球比赛中的比分3:0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引导学生理解: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理顺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学习了什么内容,反思自己知识掌握情况。】

(三)课时作业

1.P49做一做第1题。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

①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②小敏和小亮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③小敏所花的钱数和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④小亮所花的钱数和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思考:这几个比的量是同类量吗?比值表示什么意思?

答案:① 6∶8 , 或0.75 ② 1.8∶∶2.4, 或0.75

③ 1.8∶6,0.3 ④ 2.4∶8,0.3

解析: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和比值的求法,为以后学习比例打下基础。反馈交流时引导学生明确比的前项、后项是有顺序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量与数据之间必须一一对应;后两个题目请学生说说比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表示两个量的比在此不用化简,如果学生化简也是可以的;比值的结果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或整数。【考查目标1】

2.P49做一做第2题。

3∶( )=24 ( )∶8=0.5

答案: ; 4

解析: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求出未知的前项或后项,归纳一般方法:前项=比值后项;后项=前项比值。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目标1、2】

3.小杰爸爸的身高是175cm,他的身高是1m,小杰说他和他爸爸的身高比是1∶175,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答案:不对。100∶175或4∶7

解析:两个同类量相比,单位必须统一。本题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比较,需要先统一单位,再表示比。通过这个练习,一方面让学生对比的意义理解和运用更熟练,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目标1】

22、细胞的生活评课稿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听课稿,分享细胞的生活听课感受和记录

细胞的生活评课稿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细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十大主题之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二级主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本节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和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如具有叶绿体和细胞壁),以进行生命活动。并能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  

《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新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本节内容主要阐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分析资料等多种形式使细胞中的物质的教学具体化。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教学。例如,葡萄被晾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葡萄干时会感到酸甜可口,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然后再展开讲述。  

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细胞通过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能量的转变。可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做功的事例(如汽车行驶需要汽油燃烧提供能量),然后教师指出:细胞中物质的转变、物质的移动、细胞的成长、细胞内有序状态的维持等,都是做功。然后综合教科书的素材,还可参考背景资料,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通俗地解释细胞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了能量的转变。  

细胞核是控制中心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1)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2)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载体DNA。教师可从分析克隆羊的资料入手,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可分组),让学生发表看法,引导学生从多莉羊的性状几乎与提供细胞核的B羊一样的现象,得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推论。进而依次介绍:细胞核、DNA、遗传信息。最后用比喻、举例的方法总结出:在生活的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的;而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中。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变。  

4、通过分析教材的插图和相关资料,了解生物体中能量转换是通过

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的。  

5、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能力目标:

1、通过问题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4、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教学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的图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活动一:  

教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植物细胞主要由哪些结构构成?动物细胞呢?两种细胞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时什么?  

2 、在切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什么结构?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都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么,细胞的生活是否也需要物质和能量呢?这些物质和能量分别来自哪里呢?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讨与之相关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以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达到我要学,我想学,为以下新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创设良好的求知氛围。)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1、细胞内的物质  

活动二: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  

资料1:某校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粒浸软的小麦种子穿在细铁丝上,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发现种子先变黑,然后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白色的灰。  

资料2:小明和小刚是同班同学,他们都是生物课外小组的成员,对一些生物现象非常感兴趣。今天,他们在一起探讨构成生物细胞的物质有哪些。小明说:我们吃的肉类非常香,水果酸甜可口,馒头和面包在细细咀嚼后感觉有甜味。这说明构成细胞的物质有脂肪、糖类、水等成分。小刚说:我在有关资料上发现,生物的细胞中还含有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  

问题  

(1)、资料1中,种子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是什么?  

(2)、通过资料2中两位同学的提示你认为生物细胞内含有哪些物质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内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种子能燃烧是因为种子中含有有机物,这种物质一般含有碳,能燃烧。燃烧后剩下的灰白色灰是无机盐。  

2、知道细胞中含有水分、无机盐、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  

教师进一步强调:  

生物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氧等。另外,细胞在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推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通过小明与小刚的叙述,让学生明确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使学

生具有了独立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欲望)   

2、物质的构成  

活动三:  

演示1:蔗糖在水中溶解  

把一块由蔗糖压缩的方糖放进水里,不一会蔗糖在似乎在水中消失了,舀一勺水尝一下,水有了甜味。  

演示2:将一滴红墨水滴在盛有清水的透明玻璃杯内,红墨水慢慢扩散到清水中,最后清水变成浅红色。  

问题 :   

(1)将蔗糖放在水中,蔗糖不见了,它真的消失了吗?  

(2)将红墨水滴在清水中,清水为什么变成了浅红色?  

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通过实验加深我要学的欲望。并通过分析、猜测、推理,使学生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2、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资料1,尝试总结。  

有机物的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而无机物的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  

学习目标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教师利用类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教师引导:夏天,为了防止晚上休息的时候被蚊子咬,而在床上设置蚊帐,这样蚊子不能进去,而人们需要的空气能够进去。那么,在细胞的结构中,那个结构相当蚊帐的作用,挡住有害的物质,而细胞需要的物质能够进入呢?  

学生通过讨论后回答: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分隔开,它可以挡住细胞外的有害物质进入细胞内,并将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使得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是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理解。)  

学习目标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活动四: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指导学生分析,并尝试完成下面的问题  

资料1:能量的形式有多种。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化学能,阳光的能量属于光能,物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热能。  

资料2:当蜡烛燃烧时,蜡烛中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  

资料3: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问题:  

(1)、生物的生活中都需要能量,它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哪里?  

(2)、绿色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什么?  

学生分组分析、讨论,最后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并在班内展示。  

(1)、生物生活的能量主要来自它们摄取的食物。而有的食物来自动物,有的食物来自植物。其实,这些能量归根结底来自这些生物体的细胞。细胞中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因为,绿色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有些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物的食物,一些小动物又可以被其他动物取食,能量通过食物链流到这种动物体内。所以,生物圈中的生物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光的光能。  

(2)、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  

(通过知识陈述,并结合陈述的知识,提出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 、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活动五: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图示。  

(1)、线粒体存在于哪些细胞中?  

(2)、线粒体如何对能量进行转化?  

学生对照教材,分析图示,思考上面的问题,最后达成共识。  

(1)、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2)、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在分解的过程中有机物需要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的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综合利用教学资源能力以及概括分析和知识总结能力。)  

学生质疑1:  

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的话,线粒体、有机物分别相当于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如果将细胞比作汽车,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有机物相当于燃料。)  

学生质疑2:  

小刚患重感冒,在医院住院期间,每天都要注射葡萄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静脉注射葡萄糖可使病人的细胞及时获得葡萄糖,不必完全依赖消化系统。病人的细胞中的线粒体就可以将葡萄糖和氧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病人生命活动的需要。  

教师进一步强调: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物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所以,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学习目标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1、遗传信息  

活动六:  

教师创设情境:当你想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时,可以收看天气预报;当你想外出旅游时,首先通过一定的媒体查看旅游的线路和旅游区各景点的介绍。  

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可以获得有关天气的信息,通过媒体可以获得旅游线路和各景点的相关信息。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信息进行指导,那么这种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学生通过教材和相关资料尝试回答:受精卵内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遗传信息。  

(设计意图:铺垫,类比,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分析、概括。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迁移能力。)  

2、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活动七: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羊多莉的身世,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教师手书融合过程)  

问题:  

1、与多莉的身世有关的绵羊有哪些?  

2、多莉与哪只绵羊最相似?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1与多莉身世有关的绵羊油 3只,即A绵羊提供去核卵细胞,B绵羊提供乳腺细胞核,C绵羊孕育胚胎。2多莉虽然是C绵羊生出的,但是长相却一点都不像C羊,而是与B羊十分相像。说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和对照,以及小组讨论和补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关系图理清知识脉络,明确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3、细胞核中有存储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活动八:  

教师创设情境  

我们每天需要通过媒体获得信息,例如:通过读报可以了解最新的时政要闻,通过看天气预报可以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这些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给人们。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资料图片:螺旋DNA结构图片,细胞核中有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它的结构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DNA的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小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人的血型,有的片段决定人的眼睛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有的片段决定人的眼睛是黑色还是褐色,这些片段就是基因。  

问题:  

1、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什么结构上?(细胞核DNA上)  

2、 DNA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像一架螺旋形的梯子)  

教师进一步强调: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因为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小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上)  

教师提问: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是如何理解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这句话的含义的?(学生回顾这几节课的学习,尝试进行总结)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生活提供动力。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所以,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教师进一步强调: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进一步使学生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加深概念的生成。使学生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堂小结:  

活动九:  

教师:本节课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学生分别谈收获。最后教师简单小结。  

(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巩固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有些知识比较难理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只能通过一定的习题加以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以后再慢慢消化理解。

23、地球的运动评课稿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期 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北半球获得的热量

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少 四季变化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建立知识思维结构导图,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课堂检测: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刚学过的知识。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旋转中心:地轴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24小时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旋转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

4.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设计了大量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通过身边的例子,尽量知识的难度,鼓励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活动中,通过问题探究学生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动画,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发挥空间想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思考题:

1.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和现象还有哪些?

2.假设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太阳是不是能从西边起来?

24、整式的加减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整式的加减》评课

课上得条理清晰可能是数学课本就重练习吧。课堂分为三部分,前15分钟作业点评,完后就上正课,讲解例题,读概念,然后开始不断做堂上练习巩固知识,讲解,继续做,直至下课。

首先在作业点评部分。点评的题目已经在PPT上,老师点评分析,指出他们的不足。老师在黑板讲解了一条多人搞错的题目。然后翻开书本做题目,由习题得出结论,全班齐读该结论。然后老师说了一句:我们来琢磨一下这句话。我很喜欢这句话,可惜学生没什么反应。琢磨的形式就是出了两个题目,不断扩充来巩固新学的概念,譬如:

-(a+b)c-(a+b)c-2(a+b)

+(a+b)-[c+(a+b)]

第二题老师讲中括号写上时,学生小哇了一声。据老师说有学生反映数学课好闷,偶尔来一题难的,刺激一下学生的思维也算是另一种有趣吧!

接下来是做习题。首先是抄出题目,由老师引导下学生齐答来做。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做,叫几个同学上去黑板做。讲到 5a-3b+3a2+6b化简合并时,先是老师化简时简化了一步,学生答的是简化了的那一步。老师擦掉后根据学生思维写。后来再写下去又成了学生简化直接答,而老师却一步一步写。这里有些不妥。先是老师想适应学生,讲简化的具体化讲,而学生则发现老师能简化这步又想跟上老师的思维。老师的用意是想一步步写,培养学生踏实细致做题,但学生却习惯跟着老师走。互相牵制的感觉,窃以为这种状况老师可掌握课堂节奏,不必太顾学生。这点也表现在课堂给学生做题时间太多,给太多时间学生可能会拖拉,进而走神。不如上快写些,多做练习,让学生紧跟上。后来讲到1/3(9y-3)+2(y+1)这题时,做题步骤上师生达到同步了。

之后时间都是做练习,直至下课,拖堂了大概有5分钟。后来问老师为什么只任黑板学生做完不评讲,原来是因为那4题4个同学都做对了。窃以为做对了也要讲解一下,打个勾也好。另外,有奇想,不妨叫学生去改学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题目,将错改对,错改错,或对改错,这都能让学生有对知识进一步认识的意义。亦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总的来说,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简练,与学生交流较多,也有点出重难点及容易错的地方。由于不是本科的教学,无法给更专业的意见。从我这个外行人来看,该教的都教了,该练也练得挺多的,以我理解的数学课,算是挺不错的一堂课了。

25、整式评课稿

是 次 项式。

6、如图,用式子表示圆环的面积.当R=15cm , r=10cm 时,求圆环的面积( 取3.14)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认识了哪几类式子,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你认为难点在哪儿,你对同学们有什么提醒?还有哪个知识没理清?

六:延展提升:

1、已知多项式 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m,n应满足的条件是

2、观察下列单项式-a , 2a2, -3a3 , 4a4 , -5a5 ,

(1)写出第2012个和第2013个单项式:;

(2)试写出第m个和第m+1个单项式(m为正整数).

26、有理数的加减法评课稿

教学过程:

1、计算(口答):

(1) 1+(-2)

(2) -10+(+3)

(3) +10+(-3)

2、出示幻灯片二:

如图:

这是2006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教师引导观察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10)-(+3)=7

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 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

2、再看一题:

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问题:计算:(-10)+(+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教师总结: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点评,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3 、例题讲解:

出示幻灯片三(例1和例2)

例1计算:

(1)6-(-8)

(2)(-2)-3

(3)(-2.8)-(-1.7)

(4)0-4

(5)5+(-3)-(-2)

(6)(-5)-(-2.4)+(-1)

教师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小明家蔬菜大棚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师巡视指导,最后师生讲评两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课后练习1、2

教师巡视指导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

1、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2、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什么

教师点评: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进行计算。

课堂检测(包括基础题和能力提高题)

1、-9-(-11)

2、3-15

3、-37-12

4、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第1小题学生抢答

第2小题找两个 学生板演。

学生回答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综合考查学以致用

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易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 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可以照顾不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知识的应用性。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六、板书设计:

2.6有 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问题探索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展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交流的气氛很热烈,解决问题后有 一种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7、皇帝的新装评课稿

围绕这条主线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新装的态度如何?

第一问,可让学生抢答。第二问,第三问要求学生在速读文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依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炼的语言勾勒故事梗概,学生概括,教师归纳: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小孩揭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

皇帝 小孩

爱 揭

新装

做 看

骗子 大臣

4.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线索,用连贯的语句复述课文内容,注意突出关键的情节、细节。

找1-2名同学根据图示复述课文,并对复述好的同学给以鼓励。

六、精细研读课文内容。

一篇优秀的童话故事,不仅要有完整巧妙的故事情节,更重 要的还要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以及传神,生辉的语言。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将你认为稳重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圈点勾画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揣摩,分析用笔的妙处,然后提问。

2.就 学生举出的语句,让学生个别范读,大家评议,教师适当点拨,设疑诱导,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如:

(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的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极尽夸张,它有什么表达效果?朗读时应读出什么语气、语调)。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内容。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炫耀以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强调皇帝爱慕虚荣,生活奢靡,朗读应读出自然嘲讽的语气,语调平缓,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朗读时怎样读。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 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朗读时应读 出恐慌,傲慢的语调,神情表现出自负)。

(3)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传播开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孩的喊声表现了孩子什么样子的性格。爸爸为什么称孩子的是声音为天真的声音。

(小孩是一个未经世俗浸染的生命,天真纯朴,无所顾忌,他没有什么要维护的,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学会弄虚作假,因此,他的喊声表现出单纯,无私无畏。朗读时应语速要快,语气天真,语调要高,而爸爸的话是为了对孩子不懂世事做掩饰。语速要缓慢,语音要低)。

3.小组交流:(分四个人一小组,进行交流分析,然后提问)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你觉得皇帝、骗子、大臣、小孩,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4.教师归纳总结:

皇帝:昏庸、奢侈、愚蠢、虚伪自欺欺人

大臣:昏庸、愚蠢、阿谀逢迎、虚伪、自欺欺人

骗子:狡猾、贪婪、善于设骗

孩子: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七、自主探究

1.骗子的骗术是文章想象最完美的体现,巧妙之处在于有心人一看便知道这是骗术,因为它虚伪得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点影子。而这明显的骗局居然这些大人们没有人敢点透,这是为什么?最后为什么让一个小孩来揭穿?这天真的声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这些大人们说假话无不缘于自私、自利,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保住自己的官职,所以不敢说真话,而百姓或出自安全考虑,或受不良世风影响,也不敢说真话。而小孩没有受污浊的世风熏染,还保持这一颗纯真,无邪,无私无 畏的心,他敢于说真话。

天真的声音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无私的人,诚实的人,做一个敢于说真话,战邪恶的人。用真诚去回报社会。

2.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情节的?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

八、感悟主题:

这篇课文的主题是什么?(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①无情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恶,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②揭示了受社会浸染的成人们的虚伪的性格弱点。

九、拓展延伸。

作家对故事的结局的描写是有局限的,也是无限的,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之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写一个别致的续篇。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述游行以后发生的事情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进行习作训练,然后找2-3个同学进行习作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给予热情的鼓励,表扬。

十、课堂总结。

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人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严肃的思考,人性中的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如何 去呵护,去坚守,思考如何才能使心灵的家园永远灿烂无畏。

皇帝的新装评课稿第二篇:

《皇帝的新装》评课稿

一、成功的导入语

郑旭老师借用钓鱼这一学生喜爱的话题一下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向零距离心理教学靠拢。这一同学们熟悉的活动,不仅和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而且把文章的线索很好的串联起来,而同学们都熟悉活动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二、抓住了关键字词,探究美

郑旭老师在教学课文时,始终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通过反复品读、比较、回味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词之妙,如:探讨皇帝的性格特点时先让学生圈出皇帝对新装非常满意的动作的词-----转、扭。让学生在表演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皇帝的愚蠢、自欺欺人。此时王老师提出,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在用词上下功夫,不能总是用那几个词,由于是实例点拨,生动形象,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朗读体悟,显示教师指导的魅力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朱作仁先生说: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符号刺激所发出的一种直觉。而朗读就是最积极最有效的刺激。读而不思则罔,郑旭老师要求学生读思结合,首先理解皇帝的荒唐、愚蠢,然后从关键的词语,如: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都总是读出重音,读出情味,读出韵味来。最后,还请全班同学反复朗读,从读的情感和技巧两方面品析,在品析中感悟,在品赏中提高。朗读教学要读思结合,读导结合,教给方法。要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悟,在读中体验情感,在读中掌握技巧。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需要能出口成章,还应具备说笑嬉骂皆成妙语的功夫。郑旭师在课堂之上点评妙语连珠,看似信手捻来,但都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美

郑旭老师非常善于挖掘课文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进行语言实践,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会运用的活的语言,临近结束,还请来了皇帝、骗子、小孩,同学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尽可畅所欲言。《皇帝的新装》续写更是把学生的想象力推到了高潮。

28、动物的运动评课稿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听课稿,分享动物的运动听课感受和记录

动物的运动评课稿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和运动本质。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动物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

骨、关节和肌肉协作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关节模型、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皮肤)、镊子、剪刀及学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组织学生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2.播放动物的运动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同,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也不同。

3.动物是怎样通过运动器官完成各种动作的呢?今天,我们将以哺乳动物为例来学习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二、课堂教学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哺乳动物为例)

1.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如果肘关节受伤了,还能正常完成这些动作吗?如果相应的部位发生骨折或肌肉拉伤了呢?

引导学生答出: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肌肉和关节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配合。

骨骼(含关节)和肌肉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

(1)骨骼:起支撑和承力的作用。

(2)关节:改变骨的运动方向。

(3)肌肉:一组肌肉必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当它收缩时,就会带动骨围绕关节做运动。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1)观察教材家兔骨骼图,说出前肢和后肢分别由哪些骨组成。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找出人体的上肢骨和下肢骨。组织学生活动找出人体四肢的关节,使学生明确: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展示骨连接图片,介绍骨与骨之间的结构(关节)。

(2)组织学生观察关节模型,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后,对照教材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概括关节对骨运动的意义及关节的特点(既牢固又灵活)。

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的,骨与骨的连接方式之一是关节。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分析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关节?

进行体育运动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容易受伤。保护措施包括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以及佩带护腕、护膝等。

(3)取一个完整的鸡翅(已除去皮肤),观察肌肉,识别肌腹和肌腱。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还是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这有什么意义?

展示人体骨骼肌分布图,介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叫骨骼肌。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展示骨骼肌的结构图,介绍骨骼肌内还含有血管和神经,说明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说明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展示上臂肌肉图,引导学生观察:骨、关节和肌肉三者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简图的形式表示三者的关系吗?

3.师生共同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概念图并板书。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1.播放骨骼肌的协作作用视频,说明运动的形成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共同完成的。

2.组织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明确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配合关系。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3.说明:一个动作的产生至少是由两组肌肉协调配合完成的。因为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要想让骨恢复原位,必须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

4.带领学生总结运动产生的过程:刺激神经使 肌肉收缩从而骨绕关节运动。

(三)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运动的产生过程,思考: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完成吗?引导学生答出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2.质疑:我们在运动时,呼吸和心跳都会加快,这是为什么?帮助学生理解运动过程需要多种系统的共同参与。

三、课堂小结

1.播放足球运动视频小结。

2.积极运动有利于提高各系统的机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四、课堂练习

出示练习题,组织回答及点评。

五、布置课外活动

请同学们在课后参考教材试一试,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其中:2-3块硬纸板代表骨;适当长度的松紧带代表肌肉;几个工字钉代表关节。

六、板书设计

动物的运动

控制

调节

能量

供应

知识链接

1.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的,骨与骨的连接方式之一是关节。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更加牢固和灵活。

2.关节囊可以分泌滑液,储存在关节腔中,滑液可以减小关节头和关节窝之间的摩擦。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腔中有积液或积脓。

29、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教学设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教学前端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几何语言,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好奇心强,有探究的欲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推出新知。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刚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来研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是作图、计算、证明的重要工具,为今后的几何学习作好了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画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及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培养几何直觉与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讨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四、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判定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判定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选择: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我选择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相结合。

  2.学法指导:巴甫洛夫曾指出: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因此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学之有趣。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在学法上指导学生:以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线,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30、与三角形有关的角评课稿

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数学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认识这一个章节,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

数学思考

1. 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

2. 培养学生分解基本图形及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的能力

3. 通过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证明几何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解决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及学习热情。

重点

添加辅助线构造基本图形的能力

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 复习回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

活动2 创设情境,探究尝试

活动3 设问质疑,类比联想

活动4 拓展思维,变式训练

活动5 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回忆巩固并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问题方法。

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体验数学活动的运动变化。

小结及课后探究习题梳理所学知识,达到巩固、发展、提高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问题1:你还记得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吗?

问题2:你还记得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并对学生的问答做出总结: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添加辅助线,运用平行线的知识)教师着重指出添加辅助线是几何证明中常用的方法,正确合理的添加辅助线往往能简单、迅速的解决问题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回忆唤醒学生已有知识,有助于后继问题的解决

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2

问题1:画一个形状类似下图的图形并测量、 、 及 的度数,看看它们存在怎样的关系?

问题2:由刚才活动得到的结论你能猜想出什么吗?

问题3: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证明这个结论吗?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证明方法?

学生动手用测量工具量出指定角的度数,通过测量计算得出四个角之间存在的关系。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对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及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并指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猜想:

= + +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图形,与熟悉的、常见的图形进行类比分析,提示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证明方法,联想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使用到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分析图形找出三种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提问: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

通过作图、测量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在几何方面的动手、动脑能力,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计算和观察能力,并为下面探索问题作好铺垫。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这一探索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

亲手操作寻求数学结论,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此活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到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多种思考形式,有利于深刻领会如何添加辅助线以及添加辅助线的本质─构造基本图形,转化图形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通过观察─猜想─论证这一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感受有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推理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问题4:你能正确的书写出证明过程吗?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根据不同的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分别写出证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出其中不完备的地方,并以规范的格式板书一种证明强调证明过程的逻辑严谨性及正确的书写格式。教师应关注:

(1)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进行简单说理的准确性、规范性。

(3)是否能用几何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

培养学生能用准确的运用数学符号语言书写证明过程,规范书写格式,锻炼、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复杂的推理论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活动3

问题1:在上面第三个图中,将点P的位置特殊化:若点P是 与 角平分线的交点,且 =700,那么 的度数是多少?你能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的基础上,分组交流研讨,并汇总所得的结论。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指导、倾听学生交流。针对不同认识水平的学生,教室可以在测量、计算等感性活动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利用上述例题的解题思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2)学生能否用文字、字母符号等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增加题目的复杂性,再一次经历猜想、论证这一思维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

在探索中再一次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4

问题:你能否再给点P确定一个特殊位置?此时上述结论还成立吗?如果不成立,那么你能得出新的结论吗?(点P是 与 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总结结论。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能否参与认识和联想

(2)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进行判断、解答。

(3)学生能否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经过这样的变式、发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运动变化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通过对不同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讲评等教学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5

(1)小结

(2)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97页第7、8、9题。

教师结合本节课内容,通过提问方式回顾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和方法、技能,出示练习题,巩固本节知识。

学生利用当堂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自检掌握情况。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能否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总结的养成性习惯

(3)学生能否通过自我评价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有创意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来巩固知识和获得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研究的思想。

复习、巩固本节的知识,学会总结反思,学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与适时的指导。

自评

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的证明,掌握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应用于分析和证明。

2. 让学生动手作图、测量一系列的活动,既能让学生自我猜想,获取知识,又能为证明的思路提供启发。培养了学生在几何方面的动手、动脑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这一探索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3. 在思考证明途径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既能让学生在一连串的变化中熟练使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性质,同时也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通过观察──猜想──论证这一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感受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推理过程和数学思考方法。

4. 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让学生再一次经历猜想、论证这一思维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灵活运用能力。在探索中再一次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5.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评课稿

定义 图形 表示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 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1.AM是△ABC的BAC的平分线.

2.1=2= BAC.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了解几何语言简洁性.

5. 应用巩固

课本上P5第1、2题

补充练习:

(1)如图,AE是△ABC的中线,EC=6,DE=2,则BD的长为(  ).                     

 A.2 B.3 C.4 D.6

解析:因为AE是△ABC的中线,

所以BE=EC=6. 又因为DE=2,

所以BD=BE-DE=6-2=4.

答案: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平分三角形内角的射线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而高是直线;

③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线、高和角平分线;

④三角形的中线是经过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直线.

A.③④ B.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中线和角平分线,并且它们都是线段,不是射线或直线,因此只有③正确,故选B.

答案:B

(3)三角形的三条高在(  ).

A.三角形的内部 B.三角形的外部

C.三角形的边上 D.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边上

解析: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但有三种情况:当是锐角三角形时,这点在三角形内部;当是直角三角形时,这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上;当是钝角三角形时,这点在三角形外部,所以只有D正确.

答案:D

学生通过解决这样的应用问题,特别是(3)中又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其高线都是交于一点,但交点位置却不同.

设计意图:除了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外,逐步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还能突破难点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高线位置的理解,一举多得.

6.总结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有关概念及它们的画法.

(2)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几何表达及性质的简单应用.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共同总结,互相取长补短,再一次突出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8.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8页第3,4题.

32、原子的结构评课稿

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听课稿,分享原子的结构听课感受和记录

原子的结构评课:

《原子结构》

一、教学流程:

1、教师阅读学习目标之知识与技能目标。2、播放关于原子弹爆炸录像片段。3、学生自学导学案学法指导1,用关键词呈现本课基础知识。4、教师播放原子结构相关课件。5、学生自学导学案中的4个问题。5、学生展示4个问题。

二、学生展示流程:

1、学生独学四个问题后,2、全体上黑板展示本小组答案,教师指定一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三、评课:

1、学习目标中提到会计算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上课到此环节时,教师提到这部分等我讲,但是始终并未提及,可能是教师没有时间完成,所以提醒大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考虑是否能够达成,要精确控制一节课的容量。

2、过程与方法中提及通过情景剧表演进一步巩固核外电子的分布情况,但在教学过程并没有出现,使得学案与教学不对应。

3、多媒体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建议大家在两个环节上使用多媒体,一是课上导入环节,起到激趣的作用;一是在教师精讲总结知识时使用,起到重点提示的作用。本课两次应用多媒体播放,一次导入,恰到好处,一次讲授,时机过早。应放在学生总结基础知识之后。

4、思考问题对于基础知识是思想升华,理论应用。思考问题不简单等于试题,他是对基础知识的对比理解和综合应用。具体使用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探究,之后,教师系统的进行精讲点拨。

5、群学中给定时间为5分钟,学生交流独学所得。讨论分工给定时间5分钟,用于组长分派展示任务。两个时间点体现在导学案上,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那个时间该干什么,而在课堂操作时不必要割裂开来,给学生10分钟就可以了。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开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多给他自信,让他表达,无论对错对教学都有益处,说对了教师不必再说,说错了正是反应大家没有掌握好的地方,及时纠正可以避免以后的疏漏。

33、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评课稿

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PPT

1课时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 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本诗选自《林徽因诗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一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轻灵(lnɡ) 娉婷(pīnɡ) 鲜妍(yn)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这首诗有着美的意象、美的灵魂。但是因诗意朦胧,再加上诗人离我们太久远,所以教读这首诗,从诗 人和背景入手开始,让学生在了解诗人及诗歌创作的背景之后,再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就简单多了。在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对诗歌的吟诵和反复的诵读,这对学生理解诗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