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1、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

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

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2、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对韵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对韵歌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云、雨、雪、风是自然现象。

花、树、鸟、虫是自然现象。

山清对水秀突出了自然风光的美。

柳绿对桃红突出了春天景色的美丽。

《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3、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这几个字都是象形字,开始造字时,它们都与事物的形状是相似的,后来慢慢演变成了现在规范的汉字,这些规范的汉字与它们原来的字形仍是很相似的。

4、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1.人为什么要站如松,坐如钟?

因为站如松,含腹挺胸,挺拔直立,显得人很有精神;坐如钟,看起来端庄、稳健。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人为什么要行如风,卧如弓?

行如风,体现了人干净利落、雷厉风行的精神面貌;卧如弓,身体充分放松,能够解除疲劳。

5、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金木水火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1.理解一二三四五的意思

2.理解金木水火土的意思

3.金:主要指金属,包括铁、铜等。

木:主要指的是树木。

4.金木水火土:大自然中最基本的事物 。

6、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四季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四季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反义词:

圆方 弯直

7、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四季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四季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一、我会写

天tiān(天上、白天、天空)

四s(四个、四边、四季)

是sh(不是、就是、是的)

二、我会认

尖jiān(尖尖、尖的、尖刀)

说shuō(小说、说话、不说)

春chūn(春天、春日、春风)

青qīnɡ(青青、青草、青山)

蛙wā(青蛙、牛蛙、蛙人)

夏xi(夏天、立夏、夏季)

弯wān(弯弯、弯曲、弯路)

地de(飞快地、开心地)

就ji(就是、成就、就学)

冬dōng(冬天、冬季、立冬)

8、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南北

东西

9、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3江南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

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

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

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10、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小小的船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小小的船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1.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形状是弯弯的,月亮也是弯弯的,所以作者把月儿比作船。

2.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作者想象自己坐着月亮在天空漫游,和星星为伴,多么美好,令人向往。

这是一首童谣,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里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新奇独特的想象,写出了夜空的美丽,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1、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秋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秋天课堂笔记之本课重点难

1.秋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大雁往南飞。

12、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①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答:说明影子和我的关系亲密就像自己的小黑狗。

②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答:影子时而在左,时而在右出现说明影子位置变化的多端。

③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答:把影子比作我的朋友更能体现影子和我的关系密切。

13、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①认识新偏旁

彳:双人旁,从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

忄是汉字部首,由心演变而来。称竖心旁或竖心。古代人认为心脏主管人的思想,故忄旁的字多与心理活动有关。

②问题归纳

1.我为什么觉得自已很大?

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当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大;当我还需要父母的帮助,还依赖他们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小。

14、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①句子解析

1.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觉得自己很小,因为有些事情我自己还做不了。

3.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希望无忧无虑的童年不会失去,也希望继续得到父母和亲人的呵护。

4.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因为我想自立,想成为一个勇敢得人。

15、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雨点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8雨点儿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认识新偏旁

彡 :三撇儿,上面的两撇稍短,下面的一撇稍长。

穴:穴宝盖,下面是短撇和点,

刂:立刀旁,短竖要轻,偏上,竖钩劲挺,稍长。

②问题归纳

1.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你觉得谁的选择好?为什么?

都好。因为他们虽说去的地方不同,但他们都滋润了花草,给大地带来了变化,他们的选择都很好。

2.如果你也是雨点儿,你会去哪里?为什么?

我会去干旱的地方。因为那里的禾苗、小草需要我。

16、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比尾巴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比尾巴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①第一小节:提出谁的尾巴长,短,好像一把伞这个问题。

②第二小节:回答第一小节中提出的问题,指出猴子、兔子、松树的尾巴的特点。

③第三小节:提出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这三个问题。

17、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常常经常

反义词

前后 左右 黑白

18、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影子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①认识偏旁

宀:意思是房屋,作为部首时常称之为宝盖或宝盖头。由宀构成的字可分为四类:⒈指称房屋的,如:家、室、宅、宫;⒉与房屋有关的形容词,如:宽、寒、宏、寂;⒊与房屋有关的动词,如:寄、寓。⒋与房屋关联的其他词:客、实、富、宁、安。

女:女字旁,做左偏旁时,横右边不出头。女字旁的字多与女性有关,如妈、姐等。

②、问题归纳

影子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因为光的关系,光在前面,影子就在后面;光在后面影子就在前面

19、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旁边附近 许多很多 好久很久

近义词

对错 快慢 许多极少

好久瞬间

20、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一、我会写

对du(对面、对立、不对)

妈mā(妈妈、姑妈、大妈)

全qun(全部、完全、全体)

回hu(回来、回家、回去)

二、我会认

住zh(居住、住房、住下)

孩hi(孩子、小孩、女孩)

玩wn(玩笑、游玩、玩游戏)

吧ba(走吧、来吧、去吧)

发fā(发生、发明、发现)

芽y(发芽、嫩芽、豆芽)

爬p(爬呀、爬走、爬行)

呀ya(来呀、走呀、去呀)

久jiǔ(许久、很久、多久)

变bin(变化、变动、改变)

21、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蜗牛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fā(发现)f(白发)

22、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捡起拾起 快活快乐

反义词

长短 软硬 迎送

23、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①认识新偏旁

禾:禾木旁,禾做左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带禾的字有和、利、种等。

②1.大海有什么特点?

大海是蓝色的,而且非常辽阔。

2.彩色的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

彩色的项链是小娃娃用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的。

3.金色的项链指的是什么?

金色的项链指的是小娃娃留在沙滩上的脚印。

24、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着zhe(笑着)zhu(着落)

落lu(落地)l(落下)

25、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项链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①句子解析

1.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这是拟人句,写出了浪花的调皮,饱含着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

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写孩子们用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表现了小娃娃的聪明可爱。

3.快活的脚印印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指孩子在沙滩上行走时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沙滩是黄色的,踩出的脚印也是黄色的,所以说是金色的项链 。

②主要内容:

课文描写了雪白的浪花涌向金黄的沙滩带来了大海礼物海螺和贝壳,小娃娃在沙滩上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项链挂在胸前的场景,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送给大海当做项链。

26、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曹操和大臣们看到的大象什么样?官员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2.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我有一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3.从称象这件事上,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称象这件事上,我觉得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大胆的孩子。

4.称象的事对你有何启示?

我认为曹冲很聪明,我也要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善于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

27、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有的有的,说明官员们想出了很多的办法。

2.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句话中的才强调了曹冲的年纪小。他小小年纪却能想到称出大象重量的办法,说明曹冲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思考。

3.曹操点头微笑。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事实证明曹冲提出的果然是个好办法。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多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

28、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小蝌蚪找妈妈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谁?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鸭妈妈带着孩子游过来,小蝌蚪迎上去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吗?鸭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在荷花旁边,你们快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游去。

2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9黄山奇石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到了哪几种奇石?

课文写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种奇石。

2.默读25自然段,并用画出描写奇石形态的句子,想一想石头的形状。

①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②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③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④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

3.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和第2、3、4、5自然段写石头有什么不同?

第2-5自然段详写,第6自然段略写。这样能突出表现几种奇石的特点,重点突出。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了吗?

因为黄山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水果,有的像动物,有的像神,形状多样,惟妙惟肖,神奇有趣,所以作者把黄山的石头称为奇石。

30、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多音字

行xng (行走)hng(银行)

号ho (小号)ho(号啕大哭)

缝fng(缝隙)fng(缝补)

31、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3寒号鸟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寒号鸟在天气暖和时,不听喜鹊的多次劝告,整天睡大觉,不愿做窝,最终在寒冬腊月冻死在崖缝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好吃懒做、得过且过不会有好结果的道理。

句子解析

1.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这句话交代了喜鹊与寒号鸟住处的位置,点明是邻居,为下文喜鹊劝说寒号鸟埋下伏笔。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这句话写出了严冬到来时,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情景,说明了环境非常恶劣。

4.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这里指寒号鸟一天天混日子。

32、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2坐井观天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答d (回答)dā(答应)

还hi (还好)hun(归还)

喝hē(喝水)h(喝彩)

看kn(看见)kān(看守)

3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1葡萄沟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葡萄沟在哪里?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2.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既交代了葡萄的销路,又引出下文对葡萄干制作过程的介绍。

34、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8刘胡兰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8刘胡兰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包围包抄、出卖背叛、收买拉拢、威胁威逼、愤怒生气、恼羞成怒气急败坏

反义词

包围突围、威胁安慰、愤怒开心、恼羞成怒心平气和

35、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8刘胡兰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8刘胡兰课堂笔记常见多音字

血 xu 血浆 血小板

xiě 血泊 鲜血

被 bi 被子 被褥

pī 古同披,覆盖。

拉 lā 拉扯 拉走

l 刀刃与物件接触,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使物件破裂或断开;割。手上~了个口子。剌。

36、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6朱德的扁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6朱德的扁担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茅坪挑粮的故事。

2.挑粮经过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3.说一说:井冈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红军没有食物,没有体力,没法和敌人作斗争,也就不能好好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了。

4.人们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

因为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能够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37、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课堂笔记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停止 添加 美丽漂亮伙伴朋友 连忙赶快 浑身全身温和温暖激动感动 水淋淋湿漉漉

反义词

晴阴 冷热 轻重暖和寒冷 渐渐突然 激动平静美丽丑陋水淋淋干巴巴

38、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小白兔为雪孩子做了什么?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

2.小白兔家为什么会着火?小白兔往火堆里添了许多柴,他睡着了,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

3.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后,是怎样做的?雪孩子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他冲进屋里,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4.雪孩子是怎样变成白云的?雪孩子遇热后先化成了水,太阳一晒,他就变成了水汽,飞到天空中,变成了白云。

5.从雪孩子救小白兔这件事上,你发现雪孩子有什么特点和品质?我发现雪孩子不怕冷,遇热会融化,他不怕牺牲、舍己救人。

3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1雪孩子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下个不停、一连说明雪下得很大,下的时间长。为下文写堆雪人做好了铺垫。

2.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嚷 写出了小白兔要跟妈妈出去的急切心情。

3.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火烧得旺旺的和小白兔睡着了为下文写小白兔家着火埋下伏笔。

4.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这是一个疑问句,写出了雪孩子救小白兔急切的心情。

课文主题

本文写了雪孩子冒着大火救出小白兔,自己却消失了的故事,表现了雪孩子勇敢无畏,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人们对雪孩子的赞美之情

40、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秋天的雨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秋天的雨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2.找一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每段主要讲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第二自然段: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第三自然段: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第四自然段:写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第五自然段:总写秋天是丰收欢乐的。

3.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作者秋天的雨为主线,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4.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课文中样子写一写。它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一个个小脸蛋,笑哇笑哇,笑来了秋天的喜庆。它把紫色给了葡萄,紫紫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晃啊晃啊,晃来了秋天的丰收。

41、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狗学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4小狗学叫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只不会叫的小狗学叫的经历。

2.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小动物们对这只不会叫的狗是什么样态度?在熟读课文的我过程中,结合上下文知道了文中一共出现三只小动物,分别是:小鸡、杜鹃和狐狸。它们对小狗的态度是:关心、同情和嘲笑。

3.狐狸为什么要嘲笑小狗?

狐狸真想哈哈大笑。它在地上打滚,捧着肚子,竭力忍住不笑。因为狐狸觉得小狗很傻,竟然不会狗的叫声,还在学公鸡的叫。

4.那只不会叫的狗非常努力学习,为什么依然很难过呢?

小狗跟小公鸡学叫,经过反复的练习,那声音非常逼真、好听、洪亮,却遭到了狐理的嘲笑小狗学习杜鹏叫,也非常专心,但结果却差点儿被猎人打中,小狗虽然一一直在努力学习叫,但依然没有学会像真正的狗那样叫,它那不伦不类的叫声自然会受到误解和嘲笑,所以小狗很难过。

5.故事结尾有什么特色?

首先,课文没有确定的结尾,而是引导读者去想象,其次,课文提供了三个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结尾很含蓄,耐人寻味。

6.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1)、不幸、可怜:它不会叫,虽然成功地学会了两种叫声,却依然不能像其他同伴一样有正常的生活;(2)、勤奋刻苦: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辞辛苦;(3)、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当发现自己不会叫之后,积极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虽遇到困难却从未放弃。

42、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6金色的草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6金色的草地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本课主要讲了我和弟弟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以及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

2.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两句话来写的。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3.作者是怎么写草地是可爱的、蒲公英是有趣的?作者抓住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来描写他们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耍,写出了草地的可爱。通过蒲公英颜色的变化使草地颜色也发生变化来描写蒲公英的有趣。

4.我为什么能发现草地的变化情况,并找到了变化的原因?因为我观察得细致。我起得很早,偶然发现草地的颜色变化,并进行了仔细观察。我不仅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的时间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更进一步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观察得非常细致。

43、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7一个粗瓷大碗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7一个粗瓷大碗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句子解析

1.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解析:这是心理活动描写,从侧面反映赵一曼没有吃过饱饭,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2.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解析:这句话直接叙述了那些日子的艰苦状况。

3.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解析:由此可以看出,同志们之间很友爱。

4.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解析:可见,这个碗没有丢,它被赵一曼送给七班当菜盆了。

5.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 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解析:由此可以看出,赵一曼关爱战士胜过关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赵一曼的精神感动了老李,所以,他的眼里含着泪花。在他的泪水里,也有对赵一曼的疼惜。

主题概括

《一个粗瓷大碗》这篇课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44、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灰雀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灰雀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

2.列宁为什么说灰雀再也飞不回来了?

列宁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让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唱歌,听不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看出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3.列宁是怎样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从男孩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列宁知道了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没有问男孩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男孩内心受到触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4.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方式不同在哪?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分别是怎样的人?

列宁是让灰雀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活,而男孩是将其圈养起来。他们都很喜欢鸟。列宁是个善解人意、尊重男孩的人,小男孩是一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孩子。

45、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灰雀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灰雀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我会写

雀qu(灰雀、麻雀、鸦雀无声)

郊jiāo(郊外、城郊、荒郊野外)

养yǎng(养病、培养、娇生惯养)

粉fěn(粉红、粉色、粉身碎骨)

粒l(谷粒、饭粒、一粒米)

男nn(男孩、男人、男女老少)

或hu(或许、或者、不可或缺)

者zhě(或者、作者、来者不善)

冻dng(冻死、防冻、天寒地冻)

惜xī(可惜、惜别、怜香惜玉)

肯kěn(肯定、不肯、宁肯)

诚chng(真诚、诚实、诚心诚意)

我会认

宁nng(宁静、安宁、鸡犬不宁)

胸xiōng(胸脯、胸口、胸有成竹)

脯p(胸脯、胃脯、拍胸脯)

惹rě(惹人喜爱、惹祸、惹火烧身)

仰yǎng(仰望、仰视、久仰大名)

渣zhā(面包渣、渣子、药渣)

46、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司马光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4司马光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诗意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课文主题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47、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观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观潮课堂笔记之本课重难点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宏伟气势。

2.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因此人们由衷地赞叹其为天下奇观。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的响声是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闷雷滚动来形容的。

4.你理解人声鼎沸吗?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在什么时候或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人声鼎沸的情景?喧闹的场面就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 们说话的声音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例如:开运动会时;大型集会时;六一活动等。

48、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观潮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1观潮课堂笔记课后生字组词

潮ch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据j(据守、据说、据为己有)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盼p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逐zh(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堵dǔ(堵塞、堵车、堵截、围堵)犹y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zh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霎sh(霎时、一霎、片霎、半霎、霎时间)余y(剩余、余波、高兴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