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数学能力的培养

幼儿早期数学能力的培养

幼儿早期数学能力的培养

早期数学能力的培养

  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不断在使用数学概念。你想到过吗?吃水果的时候,孩子从几个苹果里挑选大的或小的时候,是在比较大小;收拾玩具,把玩具分门别类地收到抽屉里的时候,是在分类;大家平均分配蛋糕的时候,是在用除法和分数;把碗筷分别放到每个座位前边,是在一一对应;感到别人手里拿的一把糖果比我们的多,是在估计和比较;按照一定的方式穿项链,是形式排列;看看钟,觉得该去接爸爸了,会看时间也是数学能力;还有测量啦,集合啦,等等。

  我们过去的教育,往往仅强调运算的技巧。但是孩子仅仅会做运算是不够的,应该从根本上理解数学的概念,才能养成数学的思维。因此,和学龄前儿童数学有关的书,绝不仅限于认数字和算术练习册,而应该涵盖比较广泛的内容。

  生活中的数学

  让学龄前儿童接触数学,最重要的是应该引起孩子对数学语言和数学活动的兴趣。怎样才能引起兴趣呢?一些幼儿数学类图书采用了故事的形式,从孩子身边的生活出发,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儿子很小的时候,买了一套原产新加坡、由辽宁少儿翻译出版的图画书《幼儿数学乐园》。没想到,三岁的儿子迷上了这套书。书里的小熊、小羊、兔子、青蛙等几个朋友分蛋糕、收拾玩具、买车、玩游戏、甚至出车祸,做各种生活中的事情,随着故事的发展,分类、重量、数字、形状、次序、分数、时间、长度等等重要的数学概念,清晰地展现在情景和活动中。小动物们通过对话,把数学语言介绍给了孩子。有一段时间,儿子常常学着小猴子的样子垂涎欲滴地对着蛋糕说:“哦!我不想要四分之一,我想要二分之一!”
  这真是一套不错的幼儿数学图画书。情节虽然简单,童心不失趣味。简单的情节又有个好处,没有喧宾夺主地把数学概念搞得乱糟糟的。相比之下,后来出现的一些幼儿数学书,企图靠曲折的情节取胜,却使数学概念不够清晰,就相形见拙了。遗憾的是,这套书出版于1996年,后来市面上看不到了,只能到图书馆去找一找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了一套Hello Reader Math,起名为《奇思妙想学数学》,是目前市面上可以买到的一套有趣数学书。起步篇适用于3-6岁的孩子,涉及数字倒数、10的加法组合、时间、益智游戏,提高篇适用于4-8岁的孩子,涉及12的组合、形状、分类、数量守恒和概率。虽然涉及的数学概念可能很高深——比如概率,但故事的发展把概念展示得很清楚:女孩说,如果掷出的骰子是6,男孩赢;如果不是6,自己赢。结果,男孩很快就发现自己赢的机会太少,游戏不公平。
  这套书的故事后边,附有一些数学活动,通过做游戏、动手实验、讲故事、提问题等方式,让孩子对前面介绍的数学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尤为可取的是,这些活动中穿插了一些给家长的提示,是非常精彩的。比如,书中告诉家长,一些数学概念,比如数量守恒,是需要让孩子自己去慢慢探索发现的,家长不要急着把答案告诉孩子,不要马上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想法,要给孩子探索的空间。孩子需要时间、需要实践,才能慢慢培养出数学的思维。成年人可以细心观察孩子思维方式的变化。这样的提示,对我们家长尤其重要。我们往往只看孩子答案的对错,而忽略孩子思维发展的历程。
  这套书是中英双语的,英文是压韵的,给孩子朗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抓住孩子的兴奋点
  孩子在四、五岁左右,有一个对大数感兴趣的阶段。孩子们除了知道百和千,还想知道十个千是多少,一百个千是多少,一千个千又是多少。一本挺有名的英文童书,名叫How Much is a Million (一百万是多少),就因为用幽默的图画书形式,介绍了一百万、十亿、一兆等不可思议的大数,而赢得了多少小读者的喜爱。比如,书里说,如果一个一个数地去数,要花二十三天才能数到一百万;装一百万条金鱼的鱼缸能装下大鲸鱼;而一兆的孩子,如果一个站在另一个的肩上这样叠高,就可以够到土星的光环了!
  让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慢慢长大,开始对书写感兴趣,这时候有些孩子开始喜欢做数学练习册。做家长的,要给孩子挑选适合孩子的练习册。现在的市面上,有各种卡通人物的认知练习册,米老鼠啦,唐老鸭啦,樱桃小丸子啦,很多很多。如果孩子喜欢哪个卡通人物,也许会有兴趣做相关的练习册。
  挑选练习册时,大人最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果看到一页纸上孩子可以填充的部分不多,就觉得这本书买得不划算。其实,孩子学习书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如果要写的太多,孩子力不从心,容易产生挫败感。所以,应该循序渐进,不要上来就选满满文字的书。多一些具象的图画,孩子不花太多时间就能做完一页,更容易有成就感。不过,等小家伙一晚上做完一本,大人就要考虑增加难度了!
  另外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做这些练习册时,大人不应该有攀比的心理。不同孩子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有很多孩子在学龄前对做练习册并不感兴趣。这时候,大人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故事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但不宜强迫孩子做“数学作业”。因为万一因此让孩子对数学望而生畏,甚至延伸到小学阶段,那真还不如不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