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活动《新年交响乐》教案与活动反思

幼儿园音乐活动《新年交响乐》教案与活动反思

幼儿园音乐活动《新年交响乐》教案与活动反思

1、幼儿园音乐活动《新年交响乐》教案与活动反思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3、对探索声音的活动感兴趣。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二、活动准备

  1、回形针、黄豆、沙子、硬币、串珠、海绵球每组一盘

  2、纸盒、塑料瓶每人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感知制作“乐器”的各种材料。

  2、尝试制作“乐器”。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体验。

  请选择一个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最好听?你和你的好朋友放的是一样的东西吗?声音一样吗?

  3、探索比较不同的声音。

  (1)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黄豆和沙子,比较;小结

  (2)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比较;小结

  4、教师小结:同样的盒子,装不同的东西,声音不同;不同的盒子,装一样的东西,声音也不同。

  5、请幼儿用自制乐器为歌曲《新年好》伴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孩子很喜欢,个个都去进行尝试,不断地探索各种声音的不同,尽管他们在分放材料的时候会弄掉下去,但是他们也愿意自己捡起来再次继续。在自由探索声音环节,孩子经过与各种材料的接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经过两次的比较,使孩子更加清晰地辨别不同材料所发出的声音。他们能大胆说出是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最好听,也能初步分辨出同样的盒子,装不同的东西,声音不同。尤其在伴奏环节,孩子们在熟悉的歌曲声中,用自制的乐器表演,他们很开心,也愿意去尝试。整个活动环节简单明晰,材料丰富但不复杂,让孩子在玩体验,学习,适合孩子的学习特征。

2、幼儿园艺术活动《啄木鸟医生》大班音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喜欢音乐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他们听到音乐便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因此,从音乐入手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指南》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满足感的最佳舞台,是“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本次活动,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感知和认识节奏,注重音乐对幼儿的整体影响,重视让幼儿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感受音乐、主动地表现音乐,重视从节奏入手,让幼儿感受互相合作的乐趣,领略音乐欢乐的气氛。

  活动目标

  1、了解和体验乐曲分别表现的优美、跳跃和激昂的情绪特征,感受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学习认识作品ABC的结构,能够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会用打击乐器完整的为乐曲配器演奏。

  3、学习协调一致的控制乐器的音量演奏,学习看指挥轮流演奏。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会用打击乐器完整的为乐曲配器演奏。

  难点:学习认识作品ABC的结构

  活动准备

  音乐:鞋匠之舞

  图谱

  乐器准备:铃鼓、圆舞板、手鼓。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果园里,有些苹果树病了,树叶发黄,一点精神都没有。于是,请来了啄木鸟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坏蛀虫在捣乱。“笃笃笃”、“笃笃笃”,啄木鸟把虫捉完了,苹果树的病好了,又长出了茂盛的树叶,变得更加漂亮了。

  (二)欣赏音乐,感知乐曲ABC的结构

  1、欣赏乐曲

  提问:你们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几种不同的音乐旋律?

  要求:孩子们安静的倾听音乐,教师用小幅度的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不同乐段,(不要语言,不要影响幼儿听音乐)

  2、教师小结(教师引导幼儿边做动作边听音乐帮助他们感知音乐结构):音乐和故事一样(我说了三件事)有三段,第一不部分很悠扬,是啄木鸟在检查苹果树的时候,第二部分很跳跃,是啄木鸟医生正在给苹果树“笃笃笃”的治病,第三部分很激昂,是苹果树恢复健康,茁壮成长。

  2、音乐表演

  A、教师引导幼儿为三段音乐创编不同的有规律的表演动作

  B、教师集中幼儿创编的动作,并与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

  C、分角色合作表演

  一半幼儿扮苹果树,表现苹果树的千姿百态;另一半幼儿扮啄木鸟,表现啄木鸟为苹果树治病的过程以及苹果树恢复健康的愉悦情感。

  要求:教师退出幼儿的表演,用简洁的语言适时的提示幼儿,给幼儿提供创造表演的机会。

  (三)学习认识图谱

  1、教师出示简易的音乐段式图谱

  A、引导幼儿跟着图谱一起随音乐做动作(两遍)

  节奏型:A段×~~~~×~~~~B段××××C段×-×-

  B、出示乐器铃鼓、圆舞板、手鼓,请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特点为音乐的不同段式配器

  C、引导幼儿徒手模仿拿乐器,同时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乐器发出的声音,进行跟着音乐演奏的节奏练习(眼看图谱)

  沙啦啦啦 沙啦啦啦| 哒哒 哒哒| 咚 咚

  D、教师暂时脱离图谱,让幼儿看老师的手势指挥进行徒手的随乐演奏

  (四)乐器演奏

  1、组织幼儿有序的拿放乐器

  2、将幼儿分成三组进行演奏

  教师引导幼儿学会看手势进行分组的轮流演奏

  3、幼儿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4、请幼儿自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和组类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1、在配器选择上可以更生活化,可以选择一些孩子们身边的常见的生活用品经过一些简单而巧妙的处理,从而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打击乐教学真正的贴近幼儿的生活。

  2、图谱制作上可以考虑更加童趣化和简易化,要尽量避免过多生硬的学习痕迹,多一些游戏化的图谱制作方式。

  3、可以在活动中多加入一些生动的身体态势上的节奏练习,让幼儿在动一动的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学会既定节奏型。

3、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鞭炮》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鞭炮》教案(附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鞭炮的外形和颜色特征,鼓励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色纸撕成碎片,自由黏贴鞭炮。

  2、让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看到的鞭炮,教师无需提出具体的黏贴规律约束幼儿。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7、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福字若干个

  2、各色碎纸片若干

  3、固体胶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放录音,引主题

  师:嘘,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幼:鞭炮的声音

  师:小朋友们听的很认真,这是放鞭炮的声音,你们都在什么时候见到过别人放鞭炮?

  幼:结婚的时候;过年的时候;娶新娘的时候

  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我们在高兴的时候或是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放鞭炮。

  (二)教师出示鞭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串鞭炮,你们想不想看?鞭炮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幼: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师:它长什么样?

  幼:长长的;许多圆筒儿;长长的一串儿……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鞭炮是长长的一串,密密地排列着,每个炮竹都一样长,各种颜色的,朝下排列的,非常漂亮。

  (三)教师范画

  师:马上就要过元旦节了,你们能帮老师一起做一串五颜六色的鞭炮吗?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一会儿咱们就用这些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做鞭炮。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吧!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作画方法:先用固体胶涂在纸上,要多涂一些,鞭炮才能黏得牢哦!然后拿出一张碎纸片,撕成鞭炮的样子,然后贴上去,接着我们就可以撕更多各种颜色的鞭炮,在纸上涂上固体胶,贴出一串鞭炮了!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五)交流讲评

  1、自评

  2、他评

  3、师评

  (六)小结

  咱们做了这么多漂亮的鞭炮,到过年时候我们一起去放鞭炮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对他们进行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的教育,是用绘画、手工活动和美术欣赏等形象化的手段,来提高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等方面的审美能力。之前的写意活动都是以水粉画的形式,这次的写意采取纸黏画,幼儿兴致很高。本次活动我在设计理念上基本符合新《纲要》的要求,主要是让幼儿大胆地撕贴作画,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尝试了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来评价作品,但由于小班幼儿的表述能力有限,在最后的评价作品环节教师主要运用了教师的评价以及幼儿的欣赏、参观为主,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优点。

4、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新年贺卡》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贺卡。

  2.体验合作的乐趣,学会向他人表达新年的祝福话语。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各种新年贺卡、各色卡纸、皱纹纸、瓦楞纸、手工纸、剪刀、水彩笔、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1.欣赏贺卡

  (1)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

  (2)师:你们看到的新年贺卡有什么图案?图案表示什么意思?贺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小结:贺卡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的纸来制作绘画的、粘贴的、立体的、镂空的等等很多种贺卡。

  2.幼儿制作贺卡

  (1)你最喜欢哪种贺卡?为什么?

  (2)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制作一张什么样的新年贺卡?贺卡上怎样表达对他人的新年祝福?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教师提醒幼儿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

  3.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1)请个别幼儿介绍一下自己制作的贺卡。

  (2)将幼儿贺卡展示在展示台上,供幼儿互相欣赏。

  活动延伸

  1.语言区投放关于新年祝福的字卡配对卡,让幼儿学说您年祝福语。

  2.美术区投放制作贺卡的材料,让幼儿制作生日等各种贺卡。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制作的贺卡非常有想像力,各种种样的非常的可爱,家长们评价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 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欠缺,比如一个孩子要做奥特曼的立体贺卡,但制作出的贺卡像机器人,缺乏生动。

  2、 常规不是很好,贺卡制作到一半时,桌子上地下到处都是废纸片等垃圾。只有一多半的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3、 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缺乏,感谢和祝福的话只是“新年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爸爸妈妈辛苦了”等等。

5、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过新年教案》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2、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图片的提示,较准确地唱出衬词,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给人们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新年气氛。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6、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7、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CD。 2、鞭炮、鼓、跳舞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新年到》)

  教师:小朋友们,当你的小耳朵听到这首歌曲时,你想到了什么呢?

  2、介绍春节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对春节的习俗了解多少呢? 介绍鞭炮、鼓、对联等。 教师:关于年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教师讲故事)

  3、学唱歌曲。 教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学习一首有关年的歌曲,名字叫做《过新年》,教师范唱。

  (1)听歌曲《过新年》(幼儿学唱,并模仿其中一句),看谁学得快。

  (2)听歌曲,分组学唱自己组里的那一句(播放音乐),教师琴声伴奏。

  (3)听歌曲,并学习别人组里的那一句,看谁学得多、学得快。

  (4)教师弹琴,幼儿齐唱(欢快、活泼的情绪)。

  (5)分角色演唱(师生间配合、男女间配合)。

  4、认识器乐、并伴奏。

  (1)认识"鼓"、"钹"两种乐器。学习其单独的演奏方法(听声音、模仿)。

  (2)教师与幼儿在音乐中的配合示范。

  (3)用手模仿学习乐器在《过新年》中的表现。

  (4)请幼儿上台当"小乐手",其他幼儿充当"小歌星"。

  5、歌曲音乐文化扩展。

  教师:过年的风俗每个地区都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方的热闹气氛。幼儿活动:带着新年的喜庆与快乐完 整的演唱歌曲,咚咚咚咚呛"的歌词部分,师生一起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大家的演唱和乐器把新年的喜庆和热闹都表现出来了。最后,让我们在过新年美妙的音乐声中,我们一起来欢度新年!

  播放《过新年》伴奏音乐,与幼儿一起活动。

  活动延伸:

  可以在幼儿熟悉了歌曲以后,为歌曲加入动作进行表演,也可以几个人合作,编排一个舞蹈。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的音乐曲调活泼、欢畅,节奏轻快。从活动的效果来看,预设的教学内容符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活动中整个过程以幼儿为主,一点一点推着进行,知道这首音乐的节奏规律是强、弱、强、弱,并让幼儿学会看图谱进行演奏。活动中是选用了形象具体的图谱和乐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在音乐中,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提升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整个活动环节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总体来说目的明确、层次分明。

6、幼儿园音乐活动《快乐的小蜗牛》中班音乐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蜗牛》是一首节奏明快、曲调欢快的儿童歌曲,旋律亲切、流畅,歌词幽默诙谐,3/4 拍的节奏,跳跃连贯的曲调,表达出小蜗牛自由自在旅行的快乐心情,表现了小蜗牛虽小但志气大、不怕困难去旅行的开朗乐观的态度。中班幼儿多数有旅行的经验, 对蜗牛也有一定认知,对小蜗牛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与艰辛能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幼儿模仿小蜗牛旅行,引导幼儿感受小蜗牛的自信、快乐、坚强,更好地用声音、动作、表情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 3/4 拍“强弱弱”的特点。

  2.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声音表现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心情。

  3.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精神。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蜗牛图片 1 幅,《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一、请幼儿猜谜语,进行发声练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 出示谜语: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头上两只小犄角,一边看来一边走。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小蜗牛。

  2.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创设“小蜗牛荡秋千”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手持蜗牛手偶,用荡秋千的手势三拍 1 次左右摇摆,演唱“咿呀儿哟,呀咿儿哟”一句, 旋律从 C 调依次升到 E 调。

  三、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并初步学唱歌曲、学说歌词。

  1.提问:听到歌曲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快乐的小蜗牛? 引导幼儿了解小蜗牛独自去旅游,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品质。

  2.请幼儿随琴声学说歌词,重点学说“咿呀儿哟,呀咿儿哟”,感受乐曲欢快、 悠扬的特点。

  三、播放歌曲《快乐的小蜗牛》,指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以及 3/4 拍“强弱弱”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及 3/4 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请幼儿用拍手拍腿、拍手抱肩等动作表现三拍子的节奏。

  2.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中小蜗牛去旅行的快乐,鼓励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提问:唱到“哟哟”时,小蜗牛好像在做什么?可以怎样演唱来表达小蜗牛快乐的样子? 3.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表达小蜗牛旅行时快乐的心情。

  小结:小蜗牛克服了山高路远、刮风下雨等困难,悠闲自在地旅游,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四、请幼儿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创造性地用声音、动作表现歌曲,鼓励幼儿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品质。

  1.提问:小蜗牛会怎样爬?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它的小犄角和房子?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怎么表现高兴的样子?

  启发幼儿用多变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2.引导幼儿分组或分男女声演唱,进一步体验小蜗牛勇敢乐观的品质。

  教学反思:

  1课前导入得太直接,不够贴近生活化。

  2教学教具过少,没有挂图。

  3师生互动过少,课上应该穿插多种游戏进行。

7、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爸爸的手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据乐曲的结构做摆造型、敲鼓等动作。

  2、感受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演奏的快乐。

  3、体会手鼓和主人公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情绪。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鼓的知识经验:部分鼓的认识、欣赏打鼓表演或自己有打鼓经验。

  2、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假如爱有天意》

  3、手鼓数个、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提问:小男孩的名字叫什么?他旁边的是谁?

  二、讲述故事,引出音乐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爸爸的手鼓》。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仔细听一听。

  提问:楷楷和爸爸生活在哪里?楷楷为什么喜欢小山村?

  刚刚老师拍手鼓拍哪里呀?

  2、我们来试一试手鼓是不是很神奇。

  小结:这段音乐让你们感觉那么的快乐、开心。楷楷和爸爸在一起就是那么开心的。

  二、播放音乐,讲述故事

  提问:孩子们听着这段音乐看着这个场景,你觉得楷楷的心情是怎样的?楷楷什么时候最想念爸爸?我们帮楷楷想一个好办法吧!

  三、出示图片,观察图片

  1、小纸条有什么秘密?

  2、练习红色、黄色拍手鼓的方式。

  3、引出节奏图谱,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四、完整演奏音乐

  幼儿拿起手鼓与老师一起演奏音乐

  五、活动延伸

  节奏图谱捉迷藏,隐藏一行图谱请幼儿拿着手鼓拍打出来

  活动反思:

  人们在过多关注世界的先进文化之于,开始关注传统文化。民族的、民俗的、传统的,又成为现代文化的补充与底蕴。21世纪,是一个国际交流、交融的世纪,如果每个国家都对孩子们进行民族传统教育,那么即使无国度的交流马上来临,中国的儿童也始终是中国的儿童,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

8、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爱》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幼儿的成长更是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量的心血与爱。那到底什么是爱?怎样表达爱?本节活动从以上问题出发,截取生活中常见的爱的表达方式,让幼儿通过行动、语言来体验爱、感受爱。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2.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

  3.感受到爱别人和被爱都是一种幸福。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图片、故事《小鸟学飞》、音乐《爱的奉献》、礼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导入

  师:最近天气太冷了,我的妈妈今天早上打电话告诉我说这几天降温了,让我多穿一些,不要着凉了。挂断电话后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很幸福,因为我觉得我的妈妈很爱我。

  提问:(1)你们感觉你们身边有谁爱你?他们是怎么爱你的?

  (2)你们爱谁?你是怎么样表达对他们的爱的?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提问:(1)他们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爱的?

  (2)除了用动作表达爱以外,我们可以用哪些语言把爱表达出来?

  2.在生活中小朋友们得到了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爱,你们觉得幸福吗?当你给别人你的爱后你是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3.讲述故事《小鸟学飞》

  提问:(1)小鸟不小心摔下去了,鸟妈妈为什么不来救它?你觉得鸟妈妈爱小鸟吗?

  教师小结:其实鸟妈妈非常爱小鸟,但因为小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会飞翔这项本领,鸟妈妈不就小鸟是为了帮助小鸟早一点学会飞翔,让它自己成长,而这种爱就叫做放手的爱。

  (2)在生活中有没有像鸟妈妈一样虽然很爱你,但在你遇到困难反而没有帮助你们而是为了让你们自己成长的人呢?他爱你吗?他是怎对你的?

  教师小结:虽然爸爸妈妈和老师有时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帮助你们,但是在他们心中是很爱你们的。

  三、结束部分

  老师通过自己的爱的表达方式送给小朋友礼物,小朋友们用自己爱的方式回赠老师他的爱。

  活动延伸:

  我们知道爱要分享,当我们感受到爱的时候也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爱的幸福,所以我们回去之后可以用你的表达方式把你的爱分享给你爱的人。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9、幼儿园活动《森林音乐会》中班音乐教案反思

  森林里要开音乐会,让小朋友们一起感受一个合作演奏的乐趣吧。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特点,并能利用图谱理解乐曲的结构和节奏型。

  2、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为乐曲创编配器方案。

  3、初步学习看指挥合作演奏,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进行过打击乐的教学活动

  2、铃鼓、圆舞板、小铃、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熟悉乐曲。

  1、导入。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消息,今天森林里要召开—场音乐会!有许多的小动物都想来参加,那到底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呢?请小朋友听音乐。

  2、幼儿欣赏音乐。

  3、欣赏完毕提问。

  老师:你们听到了都有谁来了呢?(鸟类,青蛙,各种各样的虫子等)

  老师:到底谁来参加今天的音乐会了呢?请小朋友看看今天的演出节目单。

  二、出示图谱,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1、提问出示图谱。

  老师(轻轻问):节目单上都有谁呀?

  老师(出示图片)问:青蛙、小鸭子还有(小孔雀~)

  2、请个别幼儿根据图谱分别来做一做小鸭子、小青蛙和小孔雀的动作。

  老师:

  (1)第一个节目由小青蛙表演,它表演的节目是唱歌。咦?小青蛙是按什么节奏唱歌的?谁能看着图谱把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拍出来?(老师清唱,个别小朋友看老师指挥尝试拍出节奏) 是不是这个节奏?那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好不好?

  (2)第二个节目是小鸭子跳舞,那她又是怎么跳的呢?(幼儿集体看图谱拍手)

  (3)让我们看一看第三个节目是谁带来的?孔雀会为我们带来什么节目呢?小孔雀是怎么开屏的呢?让我们学一学。(看图谱做动作)

  教师:三只小动物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我们小朋友和它们一起做一做好吗?(教师指挥看图谱完整拍手)

  3、组织幼儿进行音乐会第一次彩排。

  老师:第一次彩排可难了,要请小演员一边看指挥拍手一边还要听音乐,你们能不能做到?

  老师:哎?你们发现这只青蛙怎么啦?这只青蛙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啊?(颜色不一样,位置不一样,青蛙跳出来表示乐曲结束了,要谢幕了~)

  4、再熟悉一遍音乐,强调最后一只小青蛙的节奏。(琴声)

  老师:那我们再来一次能不能把最后一只青蛙拍准?

  5、跟音乐拍手

  老师:现在我们要加大难度啦,音乐速度变快了,小朋友愿不愿意挑战啊?

  中班森林音乐会教案2

  三、配器合奏

  老师:那~现在我们要进行第二次彩排了。 第二次的彩排,指挥要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这次新的任务是什么呢?请看~(拿出乐器)

  1、认识乐器,介绍使用方法。

  老师:今天指挥带来了几种乐器,这是什么呀?(小铃,圆舞板,铃鼓)

  老师:它们分别怎么使用 ?

  2、讨论配器方案

  老师:那小青蛙的地方你想用什么乐器演奏?小青蛙脚蹼的地方你想用什么乐器

  老师:大鸭子的地方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两只抱在一起的小鸭子的地方可以用什么乐器?

  老师:孔雀的地方可以用什么乐器?孔雀羽毛的地方呢?

  小孔雀你想用什么?

  (例如圆舞板可以给青蛙伴奏、小铃给小鸭子伴奏、铃鼓可以给孔雀伴奏)

  3、合奏。

  (1)看老师的图谱听音乐进行初步合奏。

  (2)交换乐器演奏。(待定,看幼儿学习情况):

  四、结束。

  师:哎呀真棒!你们快成为小小演奏家了,小动物们也都累了,让我们轻轻地把小乐器送到回家, 向后转~跟老师们挥手再见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中班的音乐活动,选自奥尔夫音乐,指南中提到,4——5岁幼儿应该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在活动中,教师选用了双响筒、响铃两种乐器让幼儿参与到打击活动中来,此次活动的效果较好,现将反思如下:

  优:

  1、 教师深入挖掘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并找出与其节奏型匹配的乐器进行打击。

  2、 幼儿前期对打击乐活动的经验较丰富,打击乐活动的常规较好。

  3、 教师设计形象生动有趣的图谱,便于幼儿对节奏型的学习。

  4、 在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闯关游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

  5、 教师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发现和创造,尊重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6、 能观察到个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的给予指导。

  不足:

  1、 教师对奥尔夫音乐的专业术语掌握得不够。

  2、 乐器的选择应该更加的多样化。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还沉浸在森林音乐会的喜悦中,可见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乐曲中的节奏型,还体验到了活动的快乐,这不正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吗。

10、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礼貌》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我发现小班幼儿在与别人交往时不太会使用礼貌用语,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在情景中学习、喜欢模仿等特点,我采用源于生活的情景表演,拍摄了一些发生在幼儿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积极引导幼儿体验、感悟、辨析、评价,使幼儿产生学习使用礼貌用语的愿望。

  活动目标:

  1.感知在不同的情景下应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2.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的乐趣。

  3.知道打招呼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愿意主动与人打招呼。

  4.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宝宝,与老师同伴礼貌交往。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6.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去兔妈妈家做客”(由配班教师和大班幼儿表演)。

  2.拍摄录像片段,内容如下:

  片段一:起床时,一幼儿不会拉拉链,向另一幼儿寻求帮助。

  片段二:妈妈下班回到家,幼儿递上拖鞋。

  片段三:小区里,一幼儿在玩秋千,另一个幼儿也想玩,于是两人商量。

  片段四:公交车上,一阿姨给幼儿让座,幼儿坐下后对阿姨说了一句话。

  3.活动室四周张贴幼儿进园、离园、和同伴游戏等场景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学习礼貌用语

  1.观看情景表演。

  师:今天兔妈妈请了好多小动物来家里做客。请你们仔细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表现怎么样。

  (表演内容:小花猫轻轻地敲门,兔妈妈问:“是谁呀?”小花猫说:“是我。”兔妈妈开门:“请进!”小花猫说:“谢谢。”兔妈妈把小花猫引到桌子前说:“请坐。”小花猫说:“谢谢。”兔妈妈说:“小花猫,我请你吃小鱼。”小花猫接过鱼说:“谢谢!”

  后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场,它们和小花猫一样很有礼貌。中间穿插小狗把小花猫的鱼碰翻了,互相说“对不起”“没关系”。

  最后是小老虎出场:它重重地敲门,兔妈妈把门打开后,它不向兔妈妈问好就直接闯了进去,往椅子上一坐。兔妈妈说:“小老虎,我请你吃点心。”小老虎接过兔妈妈给的点心也不说“谢谢”,吃完东西后拍拍肚子、自言自语地说:“我吃饱了。”然后不和大家打招呼就走了。)

  2.交流、体验。

  师:有哪些小动物到兔妈妈家做客?

  师:你觉得哪些小动物有礼貌?

  师:兔妈妈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小花猫、小狗、小熊说了哪些有礼貌的话?

  幼:兔妈妈说了“请进”“请坐”“请吃小鱼(肉骨头等)”。

  幼:小花猫(小狗/小熊)说了“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师:小动物们听到兔妈妈说的话心里感觉怎么样?

  幼:小动物们觉得很舒服。

  幼:小动物们都觉得心里甜甜的。

  幼:小动物们觉得兔妈妈很热情。

  幼:小动物们都很愿意到兔妈妈家玩。

  师:小动物们听了兔妈妈的话为什么觉得很舒服?兔妈妈用了一个什么字?

  幼:兔妈妈的话里都用了“请”字。

  师:兔妈妈对小动物们这么热情、有礼貌,小动物们也应该怎样呢?

  幼:要对兔妈妈有礼貌。

  师:要是小动物们没有礼貌,兔妈妈心里会怎么样呢?

  幼:会很伤心/会不高兴/会不喜欢小动物们。

  师:刚才你们看到小老虎出场时都笑了,为什么?

  幼:因为小老虎敲门的声音很重。

  幼:兔妈妈给它东西吃时,它不说“谢谢”。

  幼:它走的时候不说“再见”。

  师:那么你们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

  幼:我们喜欢小花猫。

  幼:我们还喜欢小狗、小熊,因为它们有礼貌。

  幼:不喜欢小老虎,因为它很没礼貌。

  二、联系生活,运用礼貌用语

  师:你们都很喜欢兔妈妈、小花猫、小熊、小狗,因为它们有礼貌。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对吗?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电视,想一想电视中的小朋友在说些什么。

  (看录像片段一,教师旁白。)

  师:起床了,玲玲不会拉衣服拉链,她想让旁边的轩轩帮忙,她应该怎么说呢?(镜头定格在两个幼儿说话的画面。)

  幼:轩轩,请你帮我拉一下拉链,好吗?

  (画面:轩轩帮玲玲拉好了拉链。)

  师:轩轩帮助了玲玲,玲玲又该怎么说?

  幼:谢谢!

  (依次播放其他三个录像片段,教师旁白,镜头定格在每个场景中人物交流的画面,让幼儿猜一猜、说一说,并让个别幼儿分角色演一演。)

  三、结伴表演,巩固深化认识

  师:我知道你们都很讲礼貌,请你们看一看墙上的图片,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演一演他们说的有礼貌的话。

  (幼儿结伴讲述、表演,经历运用礼貌用语的过程,体验运用礼貌用语交流的乐趣。)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11、幼儿园艺术活动《虫儿飞》大班音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柔美的旋律和美妙的童声。

  2、通过语言描述、倾听音乐以及身体动作的参与,体验歌曲和谐、舒缓的意境。

  3、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感受想象的愉悦。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歌曲,萌发对歌曲的第一印象。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这首歌是大人唱的还是小朋友唱的?它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2、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歌里唱到了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你们觉得小虫儿会思念谁?”“谁来做个思念的样子?”

  (2)欣赏第二段。

  “这次又唱到了什么?听了这段你有什么感觉?小虫儿会想谁来陪它?”“谁来做一做星星

  流泪和玫瑰枯萎的样子?陪伴怎么做呢?”

  (3)欣赏第三段。

  “听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小虫儿怎么样了?花儿又怎么样了?”“天这么黑,风这么吹,小虫儿还在继续飞吗?它在寻找什么?你觉得他勇敢吗?”“谁来学一学现在的小虫儿?”

  3、完整地欣赏歌曲,鼓励幼儿自由地加入身体动作。

  4、欣赏课件。

  讨论:“这部动画片里还有一个小客人叫东东。他在思念谁?他有什么愿望?你觉得他的愿望会实现吗?他需要怎么做呢?”“当你很孤独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你会想到谁?你会做什么让对方感受到你在思念他?”

  5、再次完整地欣赏歌曲,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12、幼儿园艺术活动《蝴蝶飞飞》大班音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近期,我班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主题活动,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更感性和直观的认识,我设计了音乐游戏《蝴蝶飞飞》,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音乐游戏的情景中增加对自己身体各关节各部位的了解,同时激发幼儿对音乐以及音乐游戏的兴趣,并且试图让幼儿在自己的唱游中不断丰富新游戏,新规则,激发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提高孩子之间的合作表演能力。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并能跟着旋律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

  2.能力目标:幼儿合着音乐节奏,大胆创編动作,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目标:幼儿在律动游戏中,感受音乐律动的美及快乐,愿意投身到音乐活动中去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本次活动,熟悉音乐旋律,在旋律的节奏做出相应反应

  2.难点:幼儿在律动游戏中的团结协作及交往游戏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三原色蝴蝶手环(红-黄-绿),背景音乐,录音机

  2.经验准备:课前欣赏过蝴蝶标本和图片,观察蝴蝶的基本形态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分发蝴蝶手环,引导幼儿观察蝴蝶颜色及做岀蝴蝶飞舞的动作

  师:小朋友还记得上次我们的《花儿朵朵》吗?(带领幼儿随着音乐的

  旋律做出花开放等姿态的动作)

  师:蝴蝶蝴蝶在哪里?〔带领幼儿做岀蝴蝶飞舞的动作)红蝴蝶飞红蝴蝶飞,紅蝴蝶飞完黄蝴蝶飞,黄蝴蝶黄蝴蝶飞,黄蝴蝶飞完绿蜩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完大家飞(教师边念唱边带领幼儿再次感受蝴蝶飞舞的动作)

  (二)播放音乐,初步感知

  教师播放音乐,把花朵绽放的动作及蝴蝶飞舞的姿态动作试着带入音

  师:小朋友们花儿除了开在身体的这个位置,试着想想还能开在什么位置呢?(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像,创编动作)

  (三)通过游戏,深入理解

  师:蝴蝶如此美丽,我们该用什么网住蝴蝶呢?我们一起来说一个网住蝴蝶的游戏吧(教师哼唱歌曲的旋律,边带领幼儿做岀蝴蝶网的动作--所有的幼儿手拉手)

  师:那老师来当蝴蝶,你们当蝴蝶网,来试试扑捉蝴蝶吧(教师随着音乐播放开始示范游戏的动作)

  师:刚才老师是怎么跟你们做游戏的呢?(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游戏规则)

  (四)迁移巩固,幼儿内化

  教师带领幼儿再次巩固律动中旋律变化的动作,分别选出三色小朋友的队长,幼儿随着音乐的开始,教师引导幼儿逐渐独立玩游戏

  师:红蝴蝶飞红蝴蝶飞,紅蝴蝶飞完黄蝴蝶飞,黄蝴蝶飞黄蝴蝶飞,黄蝴蝶飞完绿蝴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绿蝴蝶飞完大家飞(教师边念唱边带领幼儿蝴蝶飞舞的动作,同时巡视纠正幼儿的动作,并且慢慢的从游戏中淡化出来)

  五、活动小结

  再次播放音乐,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在愉快的旋律伴随动作,结東本次活动

  六、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音乐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充满热情,情景交融,乐意把自己当成一只蝴蝶尽情地飞舞;明朗了乐曲多段式的形式能听辩出乐曲的每一个乐句并积极的表现。在蝴蝶的飞与落中加深了感观认识。

13、幼儿园主题活动《过新年》中班节日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新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元旦节也即将到来 ,大家都喜气洋洋的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孩子对年节、喜庆总是有着莫名的期待与兴奋。也充满了对于过年的想象,所以我选择了“红红的新年”这个主题,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及帮助幼儿积累过新年的经验,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初步学念儿歌。

  2、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过年的热闹,快乐的气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7、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儿歌内容

  难点:发挥幼儿的想象, 会说“红红的···”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的准备

  2、PPT演示文稿

  3、 音乐(喜庆、欢快的)

  4、 春联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1、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发展幼儿的想象

  2、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过新年都会做些什么呢?

  ——出示PPT,“过新年”三个大字

  ——教师有意识的念,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首关于过新年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做“过新年”

  3、出示图片,让幼儿理解“团圆” ——这么多人,他们在做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在一起吃饭呢?

  ——教师总结团圆

  4、理解儿歌内容出示娃娃头像 ——这是谁,娃娃的脸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娃娃的脸可真漂亮呀!脸蛋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儿自由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

  5、出示图片“春联” ——这是什么地方,门上有什么?春联是什么颜色的

  ——引导幼儿想象,我们除了说“红红的脸蛋、红红的春联、还可以说红红的··”

  ——幼儿自己说,并及时给幼儿肯定

  6、出示最后一幅图 ——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做什么

  ——引导幼儿说在给我们拜年

  ——教师范念儿歌,从头出示图片

  ——出示图谱 图+文形式

  7、游戏

  ——请助教一起玩拍手游戏

  ——两个小朋友相互玩游戏

  ——播放音乐 幼儿在欢快的环境中,和老师们一起玩游戏

  活动延伸:1、美术区;给幼儿提供材料,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制作相应的作品

  2、表演区:给幼儿提供音乐,让幼儿大胆表演,

  3、亲子游戏:和爸爸妈妈边拍手边念儿歌,增进他们之间的亲子感情

  教学反思:

  我所上的这节课是我们的语言教研课,我是根据我们12月份的主题所选的一节课,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前期的准备,把我们的教室装饰成过年的样子,孩子都非常的兴奋,孩子都是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而我所借助的PPT,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儿歌,让我得到了锻炼,在这节课中,幼儿对这节课非常的感兴趣,大家都非常愿意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

  在本次教学中,锻炼到了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敢说,想说,有机会说,发展幼儿的语言,本课的学习过程是让教师和幼儿都觉得快乐,但在学习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看课的老师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都值得我学习,下来的时候我还引导他们注意观察以后在过年是的情景,你们家是怎么过年的,要做些什么准备,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如果我再上这节课,我相信我一定会上得更好,在原有的基础上在进行创新。

14、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活动《赏花》优秀教案及反思

  目标: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

  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

  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

  2、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

  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

  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

  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

  3、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

  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赏花(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复习肢体律动,有节奏的模唱唱名旋律的。

  2、通过乐器演奏与肢体游戏感应断奏与圆滑奏。

  活动准备:

  挂图P3、手摇铃、橡皮筋、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花朵和春姑娘一起跳舞,他们展开了一场花儿的宴会,所有的小动物也来了,他们都想和春姑娘在一起,呼呼呼~~~~~~~宝宝正在吹泡泡呢?原来泡泡也想过来玩游戏。

  二、旋律模唱

  师:你们还认识唱名泡泡吗?

  1、教师画唱名,幼儿依老师所画的顺序,念出唱名。

  师:泡泡飞呀飞,飞到了黄花的旁边,唱m s l。

  2、教师在唱名旁贴磁铁,画出旋律,引导幼儿再唱出其它几个旋律。

  3、教师带领幼儿复习肢体律动,并唱出唱名。

  三、双人肢体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位好朋友,带着唱名泡泡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吧!

  教师示范,断奏依节拍两人互点对方肢体,唱出唱名,圆滑奏两人互推手掌。

  配合钢琴唱唱名,幼儿与好朋友游戏。

  四、乐器、道具演奏

  1、橡皮筋

  师:春天到了,宝宝在家里正和唱名泡泡玩游戏,这时候,他们家里的物品听到了好听的音乐,也跑来一起唱歌跳舞,看看,是谁呢?

  出示橡皮筋,教师清唱示范拨奏与拉奏。断奏部分依拍子拨弹橡皮筋,圆滑奏随乐句拉长橡皮筋。

  播放CD,幼儿演奏。

  2、手摇铃

  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乐器和你们一起赏花。乐器宝宝怎么赏花呢?

  断奏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

  师:我们一起去给宝宝送手摇铃花吧!

  请幼儿听音乐把乐器送回。

  活动反思: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可以几个常见到很多花,但让他们说说花的名称时,却没有几个孩子能说出来,也没有仔细观察过,很多孩子都是以颜色来命名,比如:红花、百花等。第一课时,我让孩子们观察了玫瑰花与杜鹃花,简单的对这两种花进行了介绍,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为下一环节学习歌曲做游戏做了铺垫。

  这首音乐的曲式非常简单,配合歌词通俗易懂。快板与慢板对比鲜明,孩子们能随老师的指令做不同变化。通过肢体动作能体现出断奏与圆滑奏,但在清唱时的效果要比播放音乐的效果好。风车花和花朵与蝴蝶的游戏,孩子们兴趣很高,在游戏过程中部分孩子并没有根据音乐来转动风车,花朵与蝴蝶我都请幼儿来扮演,在合作能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旋律模唱对这首歌曲来说,出现的唱名变化不大,孩子们容易掌握,但模唱几遍过后,孩子们就没什么兴趣了。乐器演奏我们用的是手摇铃,断奏部分敲奏拍子,圆滑奏摇奏乐句。敲奏拍子时,有幼儿会以一个乐句为一拍,在多次练习后,基本上都改正过来。

15、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菠萝》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菠萝》教案(附反思)

  设计意图:

  陶泥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一种活动,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水果的形态特征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孩子动手做水果。小班幼儿已经掌握了,团圆,搓长,压扁等技能,本次活动重点在引导孩子巩固团、捏等技能,表现出菠萝的造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巩固团、捏等技能。

  2.体验陶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6.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7.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橡皮泥、菠萝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的形式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披着鱼鳞铠甲,长着公鸡尾巴,动物家族无名,水果店里有它”。

  二、观察菠萝,了解菠萝的主要特征

  1.教师:菠萝外表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2.欣赏菠萝,观察菠萝的外形特征,菠萝是什么样子的?长得像什么?

  三、幼儿学习制作橡皮泥菠萝

  1.请幼儿一起学习菠萝的制作步骤。

  2.教师示范制作菠萝,并提出问题:如何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教师提出利用辅助材料牙签等,并演示方法。

  3.幼儿制作菠萝,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

  4.速度快的幼儿先把做成功的“泥宝宝菠萝”放到前面的展览区内进行小组欣赏、交流表述、借鉴学习等活动。

  5.教师根据幼儿具体操作情况,鼓励速度快的幼儿再次做自己喜欢的泥宝宝水果,让幼儿进行其他泥工水果的捏制与尝试,从一定程度上再次满足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的创作活动的愿望。

  四、幼儿互相欣赏同伴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菠萝为主题,鼓励孩子继续通过团圆、搓长、捏拉等技能自由塑造各种菠萝的外形特征,感受泥工制作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以欣赏菠萝图片,让幼儿对菠萝外形特征有深刻印象。随后与幼儿讨论菠萝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巩固幼儿捏泥的方法可以有捏、搓、团等多种方法制作菠萝。利用辅助材料牙签或小刀按压出菠萝身上的方格格与小疙瘩时,对于小班孩子有一定的难度。

16、幼儿园艺术活动《小鱼游》小班音乐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教师必须从幼儿的经验出发,在音乐教学之前认真考虑幼儿原有的知识经验,使新知识落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活动设计时,教师旨在充分挖掘活动中的音乐元素,并结合幼儿园思维特色, 在情景化的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小鱼游的不同姿态,感受音乐的优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能用简单的动作模仿小鱼游。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小鱼游,学习小碎步。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鱼游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并模仿过小鱼游的样子。

  2.小鱼游视频。

  【活动过程】

  1.创设“鱼儿水中游”的情境,帮助幼儿乐曲旋律,引发幼儿兴趣。播放歌曲《小鱼游》,请幼儿欣赏。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进一步熟悉旋律,准确表现歌曲的欢快和节奏的变化。

  2.播放”小鱼游“视频,请幼儿观察小鱼游得情景和感受,启发幼儿创编小鱼游的动作。

  提问:小鱼是怎样游的?谁能用动作表现一下?引导幼儿调动观察积累的经验,尝试用动作表示小鱼游,注意反馈幼儿的动作,指导全体幼儿有重点的做动作。

  3.结合音乐,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学习动作小碎步。

  (1)引导幼儿用手臂在身体不同部位摆动表现小鱼游。

  (2)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动作,幼儿跟教师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3)重点引导幼儿学习走小碎步。

  (4)幼儿尝试行进间做小鱼游动作,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脚的动作, 强调小鱼游的轻轻的快快的。

  4.幼儿玩游戏“小鱼游”。

  (1)提问:鱼宝宝今天要和妈妈做什么游戏呢?听听鱼妈妈唱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最后一句歌词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

  (3)游戏玩法:唱到我们是快乐的好朋友,所有幼儿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播放音乐,教师以鱼妈妈的身份,其他幼儿找自己的好朋友,点点头, 摇摇尾巴,互相问好,鼓励幼儿大胆亲近其他小伙伴。

  反思分析 :

  今年我第一次带小班,也第一次上小班的音乐课, 在平时进行的传统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是我们老师一遍一遍的唱,要求孩子一遍一遍的跟,当孩子的声音越来越轻的时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唱的重一点!”但是这样经常是没什么效果孩子还特别枯燥,自从《指南》颁布后,我就遵从《指南》精神,以孩子兴趣为主,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过程,把这个音乐活动以游戏形式去呈现,孩子果然兴趣特别高,而且还跟旁边小朋友互动,点点头,摇尾巴啊。玩的特别不错,而且很容易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曲。下课了还有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去外面学小雨游把,唱着歌就出去了,整节课下来效果特别好。

17、幼儿园艺术活动《面条变变变》大班音乐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非常喜爱音乐游戏,并喜欢模仿和表现自我,纯真的心灵最容易被音乐游戏唤起,跟随着音乐舞之蹈之。《指南》中指出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音乐游戏《舞动的面条》更是以幼儿熟悉的,与自己生活经验相关的面条为活动内容,形象具体而且生活化。在音乐的选择中,教师注重以音乐节奏感强,段落分明、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一下子就能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体验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创编,帮助幼儿在创编和游戏中获得快乐!

  活动目标

  1、了解煮面条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用夸张有趣的肢体动作表现出面条的形态。

  2、积极参与游戏,体验创编游戏带来的快乐。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面条的形态及音乐的节奏变化。

  难点:用肢体动作跟着音乐表现出面条的形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在家观察过父母煮面条的过程。

  教具准备:歌曲:面馆小厨师、煮面条的视频、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单段及合并)、PPT

  场地准备:活动场地用绳子及椅子围起来做一口大锅。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主题。

  播发音乐《面馆小厨师》,一起唱着歌做着动作进入活动室,出示图片:一碗面条,教师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家里见过煮面条吗?面条是怎样煮熟的?

  二、观看视频,初步了解面条下锅前后各种形态,尝试模仿不同形态的面条。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关于煮面条的视频,请小朋友观看后帮我解决三个问题。(教师一边说问题、一边出示图片并带孩子读一读)。

  观看视频,引导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面条的各种形态。

  师:(1)面条下锅前是什么样子的?

  幼:“面条没煮前是直直的、硬硬的”、长长的”、“细细的”

  师:“哦,那你可以用你的身体来表现出来吗?”

  幼:自由表现(教师可适当带所有孩子和他们学一学)。

  师:(2).面条下锅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面条下锅时慢慢变软了、变弯了”“像妈妈的头发卷卷的、弯弯的(教师以此让孩子用身体动作表现)

  师:(3).水开了,面条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水开了面条上下翻滚、跳上跳下”、“面条不停扭动、互相缠绕、粘在一起”(教师让孩子用身体表现出来)

  三、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不同的节奏变化,并创编相应的动作。

  1.完整欣赏音乐,初步了解音乐不同性质。

  师:老师带来了三段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了第一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幼:“听到第一段音乐感觉很有力、有劲”

  师:听到第二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幼:“听到第二段音乐感觉慢、舒缓”

  师:听到第三段音乐有什么感受?

  幼:“听到第三段音乐感觉很兴奋、很激动”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相应的动作。

  教师:结合我们的三段音乐表现出面条的三个形态,那段音乐适合那个形态?(幼儿自由回答)

  3.播发音乐视频揭晓答案。

  四、自由创编动作

  1、教师请幼儿相互讨论应该做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个人完成。(幼儿做动作,教师引导孩子向做的好的小朋友学一学)

  2.挑战大闯关

  教师把幼儿分成两个组进行挑战,看哪个组的动作新颖、多,哪个组就成功。

  四、游戏:煮面条

  (音乐响起,“面条”雄壮有力的走到锅的外圈,教师以厨师的身份参与游戏,厨师说:水开了,“面条”下锅了——“面条”纷纷跳到锅里,沉在锅底——慢慢的“面条”浮起来了,变弯了、变软了,水开了——“面条”上下翻滚、互相缠绕。关火了,“面条”一动不动,开始捞“面条”到碗里了——“面条”跳到“碗里”。厨师撒各种调料啦,花生酱、麻辣鲜、葱花——搅拌“面条”,“面条”——抖动——舒展。)

  五、放松结束

  播发音乐做放松运动

  六、活动延伸:

  给孩子布置任务回家完成调查表。(关于面条的调查)

  活动反思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游戏都是以游戏为为基本活动,他们的游戏更多结合生活已有经验来进行的,例如:这节活动,老师为孩子准备了三段不同节奏的音乐,为了让孩子更深刻的感受三段音乐的不同变化,结合了煮面条的已有经验,将煮面条的过程和音乐做了一个完美的结合,通过面条形态的变化,感受音乐强弱、快慢的变化。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炼,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及社会性发展都得到了提高,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快乐了。

18、幼儿园艺术活动《倒霉兔》大班音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诙谐的情绪和AB的音乐结构,能在游戏中用创造性的动作、表情等表现音乐。

  2.通过镜像模仿游戏,能够大胆创编动作并愿意准确模仿出同伴的动作。

  3.愿意与同伴友好游戏,感受游戏中分享与合作挑战的快乐,培养孩子努力不放弃的精神。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的颜色地标,兔耳朵。

  活动过程:

  一、大家一起交流"倒霉"一词引出故事。

  "有这样一个词,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一下,你们知道什么叫倒霉吗?"

  二、故事导入

  1."今天我就要讲一个关于倒霉的故事。有一只兔子,很倒霉,倒霉。它把它聪明的耳朵丢了。一只兔子,没有耳朵还像兔子吗?""怎么办呢?"(去找)"对,赶紧把兔耳朵找回来呀。可是有一个问题:它的本领不够,怎么办?"

  三、聆听音乐,加入动作,感受音乐。

  1.简单动作"很好,请大家帮忙,去学习。你会向我学习吗?我做一个动作,你会做吗?"

  2.组合动作"我换一个动作,你会吗?""嗯,如果你丢了一个东西或者是遇到什么倒霉事,没关系,你可以努力学习,就会变成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3.初步感受音乐。

  "好,我们跟音乐一起来做动作。""在你跟我学本领的时候如果不仔细看能不能学会?""来,看你能不能和我学得一模一样?"

  四、挑战游戏:

  1、加入猜拳游戏"这次呢,我有个新玩法。石头剪刀布会玩吧?我们来玩石头剪刀布。"(跟音乐带口诀:倒霉的兔子不是我比一比)

  2、再次听音乐,加大难度,两个幼儿互动。让幼儿说说用什么动作表示成功和失败。

  "这次我们不仅在本领上有新的变化,你们还要理解什么是成功和失败。输赢要用动作告诉我"(不放音乐试一次)"赢了的就要把耳朵高高举起,输了的就要把耳朵垂下去。现在大家一起比啊!"放音乐再来一次。

  3、第三次听音乐,让幼儿说说第三种情况,如果打成平手用什么动作表示。

  "刚才说成功的兔子找回耳朵,把手举起来当耳朵。失败的兔子耳朵耷拉下来,那如果打成平手怎么办?"(拥抱、握手)提问:"你们两刚是谁教谁学本领的?"小结:谁赢了谁就帮助对方学本领。

  4、再次听音乐游戏,确保每位幼儿都清楚游戏规则。(座位上)教师可请一名幼儿扮演聪明兔来验证游戏规则是否清晰。(1次)口诀:"聪明的兔子就是我(第四次说)跟我学本领。""这次一定要愿赌服输哦,输了的就把耳朵垂下来。输了也没关系,后面我会挑一个更难的本领,你一定能赢回你聪明的兔耳朵。"5、座位前站立游戏:捶腿…一替换…原地踏步(1次)小结:祝贺你们都能努力认真的学习本领,你们是最棒的小兔。

  6、加入空间圆圈游戏,幼儿尝试感受挑战游戏的快乐。

  老师准备小贴画,让幼儿两两手拉手,前后站在贴画上。

  "看我带来了什么?兔子是有耳朵还是没耳朵啊?有耳朵的兔子是什么兔子?现在两个两个拉手围圆圈,前后站在我的小兔子上。我们跟音乐玩游戏,如果你赢了就可以和他换位置。最后谁站在里圈谁就可以教对方本领,本领要合拍哦!"

  7、加大游戏难度,让幼儿感受团体游戏的快乐"如果每一次都和他打平手,你还想不想和他比?""这次我们换个方法,刚才我是不动的,现在我是移动的,看我移动了几个位置?对,可以向前换一个朋友。这可是超级厉害的办法哦,看你们能不能学会""有兔耳朵的小朋友不移动,外圈的小朋友移动,现在我们来试一试。"

  8、请客人老师表演,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艺术指导的'内容与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猜拳游戏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将本次活动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形式,感受音乐中诙谐的情绪和A和B的音乐结构,能在游戏中用创造性的动作、表情等表现音乐。通过镜像模仿游戏使幼儿能够大胆创编动作并愿意准确模仿出同伴的动作,愿意与同伴友好游戏,感受游戏中分享与合作挑战的快乐,培养孩子勇敢努力不放弃的精神。

  本次活动我能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减轻了幼儿枯燥学习的负担,使得学习在游戏中自然进行,更显趣味性。在活动中我比较注重孩子的相互学习,比如说,在猜拳游戏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不同的音乐情绪变化让孩子感受“聪明的兔子就是我比一比”达到了教与学的共同目的。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还能鼓励其他孩子去创新。

  这次的活动很适合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因此在玩游戏时孩子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空间方位的移动,这使整个活动推向了一个高潮。

  本次的活动虽说效果还不错,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1)音乐B段开始之前老师指点的不到位导致幼儿的动作有点局限,模仿老师动作。没有完全达到创新。(2)座位安排略有些不合理,对个别幼儿关注的还不够。(3)对孩子引导性的语言还不够风趣幽默,以至于兴趣点还有些浓厚,教育机智还有所欠缺。

19、幼儿园小班音乐《炒豆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歌词熟悉旋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唱歌曲。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6、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7、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围裙

  2、每人一把小铲子

  3、炒豆豆的录象。

  活动过程:

  1、观看录象,引入课题

  T:“美丽的秋天来了,许多庄稼都丰收了!黄豆也成熟了,我们来看看老爷爷、老奶奶在干什么呢?”(教师播放录象)

  T:“他们在干什么呢?”(幼儿看,教师介绍打豆豆、炒豆豆的内容)

  T:“有什么颜色的豆豆啊?豆豆在锅里还干什么了?”(认识黄豆和青豆,知道豆豆还在翻跟头呢!)

  观看完,教师

  T:“他们刚才在干什么啊?”(幼儿说说,帮助幼儿回忆)

  2、熟悉歌词

  T:“刚才他们在炒豆豆!”(教师有节奏的说歌词)

  T:“你会象我一样来炒豆豆吗?”(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

  3、学唱歌曲

  T:“今天我来做妈妈,给你们炒豆豆吃!”(教师系上围裙)

  T:“我这还有一首关于炒豆豆的歌曲呢!想听吗?听仔细了!”(教师清唱)

  T:“还想再听一遍吗?”(再次倾听,加上钢琴伴奏)

  T:“今天我用我的小手当铲子也来炒炒豆豆!我们一边炒一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动作边唱)

  T:“我请来了小铲子,我们一起用小铲子边炒边唱!”(教师带领幼儿边做边唱)

  4、活动延伸

  T:“豆豆炒好了,好香啊!”(教师做闻豆豆的动作)

  T:“你闻闻香不香?你来尝一尝!给旁边的小朋友吃一吃!”(幼儿做动作)

  教师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幼儿送给别人吃

  活动反思:

  在幼儿阶段,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审美能力,首先得帮助幼儿感知、理解、熟悉音乐语言。本次活动的乐曲简短,歌词简单,活动进行之前幼儿已经很熟悉,民间韵味有了较深的感受,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情节和动作的创编,自主体验、表现了对游戏音乐的审美感受。

20、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微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并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说出自己的想法。

  3、体会微笑的美好。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6、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7、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表情图两张(微笑、哭泣)

  3、句式词条

  4、小鸟、小兔、大象、小蜗牛句子图谱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作品内容

  活动难点:学习用“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两个表情图:

  T:这是什么表情,你喜欢哪个表情?(微笑)

  T:微笑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二、理解事故情节

  1、T:有一群森林里的小动物也用自己的方式给朋友们带来了快乐,让我们一起来听(放录音……小蜗牛好着急,为什么呢?)

  T:小动物们都在为自己的朋友做什么?

  小鸟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大象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免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T:出示词条“我愿意为朋友们……让他们高兴”引导幼儿用此句式复述

  小结:每个动物都用自己的特长和本领去帮助别人,给朋友们带来快乐。

  T: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让朋友们高兴的(集体看图谱朗诵3句话)

  2、第二段

  T:看着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方法给别人带来快乐,小蜗牛怎么了?(着急)

  它为什么着急?(只能在地上慢慢爬什么也干不了)

  T:我们一起来听小蜗牛是怎样做的?(播放后半段录音)

  它是送什么给朋友,让他们高兴呢?

  T:大家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

  3、完整朗诵:

  T:小蜗牛真了不起!它用自己的方式微笑带给别人快乐,今天故事就叫《微笑》,我们一起来完整听一听。

  4、小结: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就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三、迁移、启发用句式说话

  (1)T:小朋友,你愿意为朋友们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2)T:小朋友,你愿意为家人做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3)T:小朋友,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送去快乐,你愿意送给谁,让它们高兴?

  四、小结:

  小朋友们,微笑使人快乐,让我们把微笑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来《笑一个吧》。

  教学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到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活动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突破重难点。通过倾听、猜测、迁移主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并借助词条学习用故事中句式说自己的想法。前两个环节借助图谱突破了重点,在学习用句式说话这个环节,句式词条的出示有点晚,导致一些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整的用句式说话。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情直接影响孩子,另外在引导幼儿时要抓住契机,擅于发现每位幼儿发言的闪光点,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21、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树叶》教案反思

  活动意图:

  在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秋风起来了,五颜六色的秋叶飞舞起来了。颜色、形状各异的树叶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还是幼儿活动的好素材。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树叶》结合季节特征,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通过散文仿编进入树叶的世界,去探究、去发现、去思索,去学习理解诗歌。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树叶》,尝试仿编散文中内容。

  2、 观察树叶变化,感知秋天特征。

  3、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 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6、 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7、 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树叶》课件;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秋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小结:秋天有的树叶黄了,有的树叶变红了,有的树叶还是绿绿的,有的树叶开始飘落了。

  二、理解诗歌

  一阵秋风吹来,树叶飘落下来,好美啊!把小动物吸引来了,它们会是谁呢?我们去看看吧!

  1、 完整欣赏诗歌

  有哪些小动物来捡树叶了?它们把树叶当成什么?它们是怎样说的?

  小结:用散文诗中的句子进行小结。

  为什么树叶是小蚂蚁的渡船?是小老鼠的雨伞?是小刺猬的花帽?是梅花鹿的饼干?(形状、大小比例、生理需求等方面引导)

  小结:小动物根据自己爱好、把小树叶做成有用的东西。

  2、 再次欣赏诗歌

  这首散文诗真美,看看还有谁会来捡树叶,它们会把树叶当成什么呢?

  三、发挥想象,仿编句式

  1、 树叶还能当成什么?

  2、 幼儿尝试仿编单句?

  用诗歌中的话,用好听的词,编出好听的桔子。

  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什么。”

  活动延伸:

  到户外捡树叶,你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游戏化的情境,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通过教师和幼儿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孩子一同发现观察、经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幼儿园音乐活动《鸭子上桥》优秀教案设计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歌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知道歌曲名称。借助图饰理解并唱准歌词,在动作的配合下,唱出1-8的递增和 递减,形象感受数量递增递减的关系。

  2、学习用轻快声音演唱歌曲; 幼儿能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

  3、享受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发展幼儿的肢体力量,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平衡性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准备:

  小鸭子头饰和图片各8个、小桥和小桥的图片、歌曲、磁带,平衡木,轮胎若干,小椅子围成鸭宝宝的家。

  活动过程:

  一、 学小鸭子走路进场(听《鸭子上桥》的音乐)

  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要带鸭宝宝们出去玩。听音乐入场。刚才你们玩得真开心,请鸭宝宝坐在小椅子上。

  二、幼儿有节奏地轻声念歌词并随数字变化拍手,做手势,感受数字的递增和递减

  谢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小鸭子,现在真的来了一群小鸭子,那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来欢迎它们好吗?我们听到数字就拍一下小手,跟老师一起拍手。拍的真不错,接下来,换一种比较难的方法看能不能难到你们:扳手指听音乐数一数,听到数字“一”就出一个手指头,听到数字“二”就出两个手指头……

  三、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老师想请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玩的,大家围成一个圆圈,你的左手贴着他的右手,用你的右手拿东西送给他,老师示范,认真听音乐,听到数字就把手中的鸭子头饰传给下一位小朋友知道头饰全部传完,由八位小朋友拿着头饰,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鸭子,(8只)

  想一想!他们在干什么?(上桥)八只鸭子上了桥,小小木桥怎么样?(摇呀摇) 那他们是怎么上桥的?是不是挤来挤去,推来推去的?(一个挨着一个)对,我觉着我们上桥肯定比他们走得还好,想不想试一试?看哪位小朋友模仿鸭子最像,(幼儿模仿)

  四、听音乐 教师演示教具

  小鸭子是一个挨着一个上桥的,但是它们上桥的速度是不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提问:开始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后边的四只鸭子走得快还是慢?1、2、3、4只鸭子走得慢,5、6、7、8只鸭子走得特别快,那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三只小鸭子和第四只小鸭子上桥之后怎么了?有歌词吗?(没有)有音乐吗?(有)这叫间奏8只鸭子都上了桥,它们把小小木桥弄得怎么样了?你能用动作模仿出来吗?

  小鸭子在桥上摇摇晃晃的,小鸭子怎么办呢?(下来了)咱们看看小鸭子是怎么下桥的?(也是一个挨着一个下来的)8只鸭子下来的一只,还有几只?(七只),七只鸭子下来一只还有几只?……

  五、 游戏,

  (出示平衡木)你们真棒,那你们想不想玩上桥的游戏啊?这是一座小木桥,等会儿,老师要请八只小鸭子上这座小木桥,当唱到第一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一只小鸭子就上桥;当唱到第二只小鸭子的时候,第二只小鸭子就跟着上桥。唱到第几只小鸭子,第几只就上桥。音乐唱到下桥你们就下桥,第二遍音乐起你们再上另一个小木桥,每个小木桥都不好走,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真勇敢。谁想来玩?(带上头饰)

  六、师幼一起唱歌曲并模仿鸭子

  鸭宝宝,快回家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边拍手一边用好听的声音把这首歌唱一遍。嗯,大家唱得真好听!再来一遍,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再唱一遍。

  七、结束

  小朋友们!跟谢老师玩的好不好?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通过学习奥尔福音乐教学法,受益非浅从中学到很多,使我安排的音乐活动,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体现了多元智能共同参与,共同发展,感觉统合。

2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熊赏月》教案设计与反思

  《小熊赏月》教案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能大胆运用连贯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会运用丰富的词汇。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到小熊做事执着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情节制作5幅画面。

  2、幼儿人手一套与画面相同的图片。

  3、幼儿熟悉的歌曲吉祥三宝,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幼儿与教师随着《小熊和洋娃娃跳舞》的音乐入场。

  (二) “昨天晚上小熊出去赏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三)请幼儿集体观看五幅图片。(请幼儿仔细的一幅一幅观看,把内容记在心里。)“老师把其中的五幅图片给你们排一排,看一看,说一说,编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讲述部分:

  (一)幼儿用老师准备的图片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讲述。

  (二)幼儿之间相互讲述。(三三,两两讲述)

  (三)师生互动(将创编的故事讲给客人老师听)

  (四)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在每个幼儿讲述完后予以评价。(1、提问:这个故事有趣吗,什么地方最有趣了?2、启发运用了丰富词语的孩子,运用了丰富词汇的孩子进行表扬。)

  (五)利用五幅图片让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我故事里的小熊赏到了月亮吗?老师以前还讲过一个什么小动物也去捞月亮了?(小猴捞月)。小猴捞到了月亮么?(没有)为什么?那我的小熊就能捞到月亮呢?(动脑筋,想办法。。。。。。。)他想了哪些办法,或他是怎么动脑筋的?(用了手,箩筐,盆子。)用手捞上来了吗?为什么?箩筐呢?盆子呢?为什么用盆子就能捞上月亮来呢?小熊用盆捞到了月亮,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盆端到家里月亮就没有了呢?(盆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倒影。)为什么在外面又能看见看见月亮呢?小熊捞月亮遇到了困难,它是怎么做的呢?(执着、不灰心、坚持。)故事里的小熊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赏到了月亮,我们应该学习小熊什么呢?小朋友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难做的事,你们又是怎么做呢?(可以让孩子举例说。)引导幼儿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很小熊一样想着自己的运气真好。

  三、音乐游戏《小熊赏月》。

  我觉得今天我们也特别的幸运,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和我们一起欣赏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我还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你们喜欢的歌曲,你们先听听,下次再交给你们唱。

  四、延伸部分:

  回家做平面成像的实验。

  活动反思:这一活动我把目标定位在:

  一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能用连贯较完整语言进行讲述。

  二是鼓励幼儿运用丰富的词汇。

  三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体会小熊做事不灰心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一、在实践中我基本上做到了:

  (1)、准备为目标服务,过程围绕目标展开。

  (2)、遵循了《纲要》的精神,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

  (3)、以语言活动为主,科学,社会,艺术活动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体现整合精神。

  (4)、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并能关注幼儿的语言差异,创设了一个让幼儿有机会说,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氛围。

  二、活动过程中落实目标的反思

  (一)教师引导、鼓励不够

  在生生互动这个环节,我让幼儿之间推选出一个代表讲述最有趣的故事时,幼儿表现出胆怯,不主动,都想把这个任务推让给别人,就是被推选上去的幼儿也是硬着头皮去讲,讲述的时候也比较拘束,不敢大声的说,语速很快,平淡,情节的描述也不够生动,讲完后犹如释重负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情景非常诧异,这与《纲要》中要求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远,当时我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很紧张,一时忘了作为教师,该有的随机教学的能力。说出的话也显得生硬,没有用积极的语言进行引导。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这和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有关。我在活动中没有很好的关注孩子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没有察觉到他们的需要,没有及时的鼓励孩子积极的表达。没有很好的体现《纲要》的精神,在活动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

  (二)在师生互动环节,孩子和老师之间有比较好的配合。

  通过我有感情的将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体验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学道理。使得孩子的兴趣顿时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紧张情绪也消除了,带着轻松的情绪与孩子在聊天式的提问中,孩子们积极动脑筋,争先恐后的回答而且还运用了很多丰富的词语,活动达到了高潮。

  (三)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

  最后一个部分我想让孩子从歌曲中体验小熊遇事有积极乐观的态度,本来也是这个活动的亮点,可是在活动中,效果没有体现出来。这和我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有关。在活动前我自认为《吉祥三宝》这首歌曲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孩子也应该很熟悉,所以在平时我也没有花时间让孩子去感受这首歌曲。在活动中,反应出孩子们对《吉祥三宝》旋律还不够熟悉,另外我自己也省略了互动对唱的环节。所以这个部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

  我按照《纲要》的精神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乐趣。由于我情绪紧张,使得我说话就象背书一样,所以自己讲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导的过程语言不够精练,话说不到点子上,关注启发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够,显得孩子不够配合,使整个教学活动的气氛都不够活跃。

  通过这个研讨活动,使我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纲要》的精神,让我在“集体活动中如何准确把握活动目标”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以《纲要》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将理论的精髓,转化为实践行为。

24、幼儿园科学活动《打电话》 教案及反思

  活动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附歌曲: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最后伴随着《打电话》的歌曲结束本节活动课。

25、幼儿园游戏活动《开火车》教案设计及反思

  语言活动:

  开 火 车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2、 学习儿歌《开火车》,掌握儿歌的内容。

  3、 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 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 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火车运行视频、火车拼图图片、东南西北四个城市图片(布置于教室内)、自制火车头

  活动过程:

  1、 观看火车运行视频。

  2、 教师提问:“火车是怎样叫的?” 、“火车开起来怎样?” 、“你看到的火车是怎样的?”(教师演示火车的拼图)、“火车会开去哪里?”老师也开来一列火车,看看开去哪些地方?

  3、 (出示儿歌挂图)教师念儿歌一遍,提问:“这列火车是怎样的?”(小板凳,四条腿,一张 一张接起来 ,排成一列小火 车) “怎样开?”(呜呜呜呜向前开)“开到哪里去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 )“去北京,往哪儿开?”“去广州,往哪儿开?”“去上海,往哪儿开?”“去重庆,往哪儿开?”

  4、 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5、 幼儿跟老师学念儿歌。

  6、 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7、 游戏“和爸妈一起去旅行”。

  开 火 车

  小 板 凳 , 四 条 腿,

  一 张 一 张 接 起 来 ,

  排 成 一 列 小 火 车 ,

  呜 呜 呜 呜 向 前 开 。

  去 北 京 , 往 北 开 ,

  去 广 州 , 往 南 开 ,

  去 上 海 , 往 东 开 ,

  去 重 庆 , 往 西 开 ,

  四 通 八 达 开 得 快 。

  1、设计意图:

  本次的语言活动是结合铁路文化为背景来开展的。而《开火车》这是一首游戏性质很强的儿歌,也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首先,我通过让幼儿观看火车的运行等多媒体教学,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通过对东西南北方向的四个城市名称的认识,知道火车的本领很大,它可以全国各地跑。接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提问、结合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四个东西南北方向的城市名称的印象,帮助幼儿熟悉儿歌的内容。乘火车,对大部分小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经历过,而《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的游戏,让幼儿获得一些乘车的经验,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儿歌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幼儿易于理解,再加上儿歌的内容形象,因而幼儿也很感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寓教于乐,将儿歌贯穿于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开 火 车》课后反思:

  通过学习和游戏活动,幼儿对火车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火车的本领很大,它可以全国各地跑。而《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的游戏,让幼儿获得一些乘车的经验,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但由于儿歌的内容太长对四个城市的地名掌握不是很好,在儿歌中应适当减少城市地名的认识。

26、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春天》教案反思

  小班美术《春天》教案(附反思)

  设计意图: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

  2、知道春天是花开的季节,学习使用纸团贴花的方法技能。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制作一幅皱纹纸贴花。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6、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7、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活动准备:

  教师示范图一张,ppt课件,黑卡纸、皱纹纸、固体胶、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吸引

  二、教学过程

  1、音乐导入

  请幼儿欣赏音乐《春天》。提出问题,音乐里有什么?是什么季节?

  2、播放视频《春天》请幼儿跟随教师跳舞

  3、欣赏春天实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里有什么花?生活中还有哪些花? 引出皱纹纸粘贴花,请幼儿欣赏皱纹纸粘贴花图片

  4、出示教师示范图,观察讨论,花是什么做成的,怎样用皱纹纸贴花?

  5、感知材料,尝试体验

  分发皱纹纸条,教师现场示范皱纹纸粘贴画(花)的过程,并请幼儿一起操作。教师请幼儿上台进行粘贴。

  (1)构思画草图

  (2) 搓纸团

  (3)涂胶粘贴

  (4)美化作品

  三、分发教具,巩固练习

  幼儿自己尝试用皱纹纸粘贴花,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幼儿注意纸团的大小与色彩搭配,纸团排列的疏密与方向

  活动反思:

  皱纹纸粘贴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活动,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因此特意开展此教学活动。

  第一环节:

  (1)请幼儿听音乐。欣赏音乐之前提出问题音乐里面有什么?是哪个季节?引出话题春天。

  (2)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跳舞《春天》,引出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3)请幼儿欣赏花的实物图,提问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花,引出皱纹纸贴花。请幼儿欣赏皱纹纸贴花图片。

  第二环节:

  (1)出示教师示范图,请幼儿观察是什么做的?

  (2)发放教具,人手皱纹纸条,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学习皱纹纸贴花。先画草图,然后搓纸团,涂上固体胶,进行粘贴的过程。

  (3)请部分幼儿上台粘贴,提醒幼儿注意皱纹纸粘贴的紧凑和方向,

  第三环节:

  (1)分发人手一份的教具,再次示范皱纹纸粘贴花过程,请幼儿用自己手中的教具自己制作粘贴花。

  (2)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粘贴时要一个挨着一个。

  本次活动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幼儿能够学会用皱纹纸独立完成一幅画。但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问题如下:

  (1)第一环节第三部分提问幼儿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花时,有幼儿回答雪花,教师没有及时纠正。欣赏皱纹纸贴花作品后没有提问,应该进行提问与总结:春天是花开的季节。

  (2)第二环节第二部分先发教具——纸条的话,幼儿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教师示范的时候孩子虽然在一起操作, 但是常规较乱。

  (3)第三环节用绿卡纸示范时,教师用铅笔画的,后面的幼儿看不见。应该用勾线笔画草图。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肢体和语言不严谨。有一些口头语出现。应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意。

27、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喝水》教案反思

  小班健康《喝水》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水能解渴,人每天都需要喝水。

  2、迁移生活经验并对比,懂得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喝生水不卫生。

  3、养成主动喝水的良好习惯。

  4、初步了解水的小常识。

  5、培养幼儿少喝饮料多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6、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7、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活动准备:

  瓶装可乐、汽水、橙汁,一杯白开水,一杯自来水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提问:口渴了怎么办呢?(喝水、喝饮料、吃水果等。)

  二、出示瓶装可乐、汽水、橙汁,一杯白开水。迁移生活经验进行讨论:

  1、这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2、你知道口渴了喝哪种水最解渴、最好呢?

  教师告诉幼儿汽水、饮料里面有许多的糖分,还含有许多的二氧化碳,对我们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并不好;而白开水里没有这些成分,喝白开水最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教师拿着杯子到水龙头前面接了一杯自来水,提问:自来水能喝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自来水不能喝,因为有很多的细菌还没有被消灭。只有经过高温消毒的水才能喝。

  三、介绍喝水的重要性。

  提问: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喝水?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说说。

  教师总结:我们人体内每天需要有很多的水,但是我们活动后就会出汗,身体里的一些水就会蒸发掉,因此,我们每天都要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

  四、幼儿欣赏儿歌:咕噜咕噜教师:小朋友,如果你现在口渴了,你会喝什么呢?小胖胖口渴了,他喝了什么?他还口渴吗?

  教师念儿歌:咕噜咕噜。小朋友请你们一起告诉小胖胖喝什么最解渴好吗?

  儿歌:咕噜咕噜太阳大,天气热,小胖胖,买汽水,喝可乐,咕噜咕噜喝一杯。咕噜咕噜喝一杯。一杯两杯三杯……咕噜咕噜咕噜……喝了好多杯,小胖胖一样渴,小胖胖一样热,还把地上弄了一堆垃圾。

  活动反思:

  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本次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喝水意识,但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得靠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故事引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一系列的提问,和故事紧密联系,是幼儿的回答启发于故事,又回归于故事。通过视频短片,人们都在喝水,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时候要喝水呢?而不仅仅是口渴的时候。我充分利用了教室的资源,其中一盆花枯萎好久了,可能并不是只因为没有浇水,但幼儿能够完全相信,是因为没有浇水。在第三个环节中,有小朋友问我,牛奶,豆浆是不是饮料呢?纯牛奶,豆浆小朋友可以喝,但也不能喝太多,不然会导致营养过胜。整个活动,小朋友能够大胆发言,了解喝水的重要性,会主动要水喝,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但生活中还得我们的家长坚持督促幼儿良好喝水习惯的养成。

28、幼儿园音乐活动《报春》中班区域游戏教案反思

  材料:

  布谷鸟的头饰,教师自制布谷鸟翅膀,森林背景图,《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指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2.鼓励幼儿用头饰、翅膀等将自己打扮成布谷鸟,跟随音乐在森林情境中演唱歌曲《报春》。

  3.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布谷鸟报春的样子,如旋转、俯冲、向不同方向报春等,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反思:

  在教学《报春》这首歌曲时,我首先以模拟布谷 鸟的叫声进入教室,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于是我抓住时机展开教学,同学们兴趣盎然,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但是学生歌曲唱会了后,他们就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各自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了使课堂教学始终如一,我就根据所编故事中的小动物让同学们分角色表演,然后相互评价,并颁发优胜奖,给予表彰鼓励。因此学生始终兴趣浓厚,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9、幼儿园音乐活动《捏面人》大班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捏面人》是一首含有京剧中韵味的说唱歌曲,歌曲生动形象,唱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念白部分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西游记》里的人物,且面人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小物件。 大班幼儿已初步接触过京味的歌曲,对于京剧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捏面人这项民间艺术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 这就为活动中念白部分的创编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通过歌唱、创编等形式,使幼儿独特的表现方式得到充分的回应和赞赏,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敢于并乐于表现的艺术活动氛围。

  活动目标

  1.按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有京韵味的说唱歌曲《捏 面人》。

  2.掌握说唱的表现形式,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 编歌曲。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4.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歌词内容相符的课件,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面人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有个老爷爷特别喜欢捏面人,他捏的面人可好看了。瞧!这是谁啊?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捏的什么呀?仔细听”。

  二、用圆舞板以快板的形式说唱歌曲,掌握歌曲中的念 白节奏,学唱歌曲。

  1.师:捏一个猪八戒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猪八戒吃 西瓜 师问:捏一个唐僧干什么? 幼回答:捏一个唐僧骑大马

  师:捏一个沙和尚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沙和尚挑着箩

  师:捏一个孙悟空干什么?幼回答:捏一个孙悟空变戏法

  2.师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 师:捏面人的老爷爷真是本领大,真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3.师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什么了?还听到什么呢?”

  4.师再次范唱 提问:你们仔细听听,最后一句有什么特别的呢?

  提升:因为这个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时 带有浓浓的京味。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

  5.师唱响一点,幼儿跟唱(2—3 遍)

  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与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幼儿回答)

  小结:这种既有说又有唱的歌曲叫说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再把这首说唱歌曲练习一下。幼儿再练习 2 遍

  三、分组进行,运用多种形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1.表演唱: 要求说的部分的幼儿要边说边做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3.男女生练习

  四、根据歌曲内容,尝试创编歌词。

  1.教师:“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这么大,还会捏什么呢?”幼儿仿编,教师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进歌曲

  2.开火车仿编,教师把幼儿仿编的歌词唱到歌曲里。

  活动反思

  面人对于孩子们并不陌生,孩子们喜欢这种色彩鲜艳, 形象逼真的形象,但面人怎样捏出来的,孩子们并不清楚,也没有仔细的观察过,如果能有这样一位捏面人的老者亲身 示范。更能为孩子提供探索空间。

30、幼儿园大班音乐《海盗与鲸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了解歌曲所叙述的故事情节。

  2.通过节奏、歌词以及旋律逐步深入的感受、加深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掌握歌曲 A 段衬词演唱,并能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角色表演、在游戏中更加熟悉歌词和旋律,对比较长且难的歌词能够较轻松的逐步记忆和熟悉。

  3.体验歌曲带来的想象和扮演角色,享受一同游戏的快乐。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节奏、歌词以及旋律逐步深入的感受、加深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难点:能根据音乐内容进行角色表演、在游戏中更加熟悉歌词和旋律,对比较长且难的歌词能够较轻松的逐步记忆和熟悉。

  活动准备

  歌曲、道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非洲鼓伴奏清唱歌曲 A 段(2 遍)

  1.第 1 遍:提问歌曲讲述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2.第 2 遍:请幼儿用道具表示听到的角色,帮助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 A 段衬词部分,并尝试跟唱。

  二、随伴奏音乐+非洲鼓 AB 段完整范唱(感受歌曲 AB 两段不同的风格特点)

  26.A 段范唱时请幼儿唱出衬词部分。

  27.提问幼儿歌曲中 B 段的故事情节,理清歌词思路及关键词描述。

  28.出示图片,进一步丰富感性认识,并帮助幼儿回忆熟悉歌词中的关键情节。

  三、完整欣赏歌曲(原唱)

  按情节指示图片,提示故事情节进展,完整感受歌曲旋律以及内容。

  四、随音乐用动作表现故事内容。

  1.角色理解和动作启发,几组幼儿尝试表演。

  大鲸鱼:悠闲安然慢慢游、近视眼、帅哥帅哥白鲸鱼、玩耍冲浪、吓了一跳,赶快逃海盗:冲着巨浪猛前进、骷髅旗帜、猛灌酒、醉眼朦胧 装起大炮、胡乱瞄准浪花:小心小心、摇

  2.表情启发,互相模仿有趣好玩形象的表情。鲸鱼:快乐、看不清、害怕;

  海盗:兴奋、凶恶、糊涂、傻傻的浪花:勇敢、温柔、聪明

  五、表演游戏:分角色分组,随音乐表演歌词:

  大鲸鱼在大海中,悠闲安然慢慢游,高高溅起,白白浪花,zang bu li ko;浮现一艘海盗船,冲着巨浪猛前进,骷髅旗帜,随风飘扬 hey ho ho ho;大鲸鱼有近视眼,把白色的海盗船,看成一条,鲸鱼朋友 zang bu li ko;船上海盗猛灌酒,错把鲸鱼黑影子,醉眼朦胧,看成大船 hey ho ho ho;大鲸鱼叫海盗船,帅哥帅哥白鲸鱼,我们一起,玩耍冲浪 zang bu li ko;

  海盗看见有大船,这下可捞一大票,装起大炮,胡乱瞄准小心小心!

  砰——

  吓了一跳大鲸鱼,赶快逃,不见了,留下白浪一波波谱成摇篮曲,

  摇呀摇,摇呀摇,乖乖睡吧

  摇呀摇,摇呀摇,乖乖睡吧

  摇呀摇,摇呀摇,乖乖睡吧

  摇呀摇,摇呀摇,宝贝儿乖乖睡

  活动反思

  曲目中有趣的故事很适合大班孩子的表演,音乐形象生动也很吸引孩子,但要注意歌词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孩子理解到位并且表演出来,需要教师由浅入深,有效率的引导。用道具、图片和念白提问等各种方式可以高效率帮助孩子理解音乐形象和故事,注意需要留出给孩子的表演游戏时间。

31、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春天来了》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小草悄悄的露出了头儿,这表明了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了,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农民伯伯开始播种下一年的希望。太阳公公开始起早了,太阳公公要将温暖的阳光撒给大地妈妈。通过本次活动调动激发了幼儿观察探究春天的欲望,大胆的表达出来,喜欢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初春的景色,培养幼儿喜爱春天的情感。

  2、能感受和发现春天的天气和花草、树木变化的现象。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教学挂图、课件

  2、经验准备:前期对部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互相问候,幼儿欣赏歌曲《小燕子》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感知理解

  1.说春天

  师幼一起讨论春天的景象,感知春天的特征

  2.找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春天了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表达自己的发现,感受春天。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树叶也长出来了,威风吹在身上暖暖的。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户外观察春天的事物和现象,寻找春天的足迹,并且尝试用涂鸦的方式表现春天。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我并不强调幼儿对某些特定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将知识与概念隐含于幼儿乐于参与的情境中,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探索与实践,主动地习得知识和技能。由于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空间,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摆脱传统“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而是鼓励幼儿更多的尝试,体验不同的学习策略,利用多通道的参与,使幼儿更积极,更专注于自我实践获得的过程。对于集体中的每位幼儿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他们都是活动的主人,都是参与者、设计者、收益者。通过实践,我们感到活动以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更利于幼儿的参与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师幼互动的质量,让每位幼儿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活动中的角色更多是观察者,支持者。因此还应孜孜不倦地努力开拓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己对幼儿的认识和幼儿教育的理解。只有善于吸取新型的理念,并有效的指导实践,才能使师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富有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