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教育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教育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   美术教学中的“真、善、美、德”教育

真:诚实,善:善良,美:具有艺术美 , 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人类追求真善美,就是追求快乐、美好的人生。真、善、美之间的和谐统一是人们所向往的理想境界。真像征知识与理性,而善代表道德,美是更高的层次,一个人只有拥有真与善,他才能被称作美。美,是内涵美。当你做到了真与善的时候,自然就是美的了。而美术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的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也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各种潜能协调发展,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如果说其它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真、善、美的心。虽然美术课所占课时较少,但只要把握好真、善、美、德的素质培养,就可以使美术教学较大程度地发挥出其特有的功能。

 

一、真,即是指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思维能力

儿童学美术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 象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被感知的意象就是感知物的本质。比如4岁幼儿看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 车轮是圆形, 这是车的基本特征,尽管有时他们在一个方形下面画许多圆,但仍能看出这些圆是代表滚动的车 轮,在这里数量并不重要;儿童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喙,在 圆的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随着儿童年龄增加 ,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强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表现形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他 们认识发展的自然过程,也是儿童对事物从真实到表现的过程。

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在美术教学中记忆画和想象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我们经常会布置学生描绘假日生活。经过几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在绘画语言的表达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同学甚至能把在大自然中的整个生活场面画了下来,画面上有麦田、远山、道路、拖拉机、汽车和忙碌的人群等,内容丰富,形体正确,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也得到初步体现。这么复杂的场面,若不具备一定的表现能力和观察能力是难以描述的。事实上就是我们对生活要求真的体现,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形象思维表现。儿童画更多的是一场游戏,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是真、善、美的体现,也正是这种游戏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培养了他们的个性,以它本身的纯真、质朴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因此教师应珍惜和爱护幼儿的这一特征,不要总在“形”上做文章,应遵循幼儿年龄发展的规律,充分理解幼儿那种害怕失败的心理,尽量保护和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使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没有失败和犯错误的感觉,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表现自己,同时教师要采用鼓励的方法,发现和充分肯定幼儿的优点,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才能,让幼儿树立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提倡,让学生多观察,多比较,学生的绘画才能有所提高。

 

二、善,即美好是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分析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德”的教育,“德”于善其实是一回事,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善的陶冶之时,还要有意识地传输道德规范,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如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我们的地球》这幅画时,联系了生活垃圾的污染,学生给地球洗澡,教育学生珍惜生活环境,爱护地球不乱扔废纸,不乱抹乱画等。努力培养学生善与德的意识,使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分析力得到提升。而今的美术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寻求善与德的需要,做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尺度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如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符合儿童特点寓意故事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 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了学生表现善意的愿望。每 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通过描绘(指导),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境画(可采用故事画,也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 ,从而启迪心智。作为美术教师启发学生应做到:(1)范围往广处想;(2)题材往新处想;(3)构思往 妙处想;(4)构图往巧处想。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美,即是引导学生欣赏美、理解美,进而最终能够创造美。

儿童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 是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是人 类的审美本能。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如儿童在线画中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 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他们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饰,做到 繁而不乱,繁简有序。儿童在色彩画 中,常用补色对比表现强烈而和谐的色彩关系,依靠直觉他们能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在黄色 背景前把人脸面成紫色;他们还可以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用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块进行 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直观感受,靠主观感情支配所做的自然表达。教学中 教师只需要把儿童画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点加以肯定,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儿童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为艺术表现,认识就会得到升华。可 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对美的发现。    

在美术教学中对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传统绘画、雕塑作品的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现代绘画艺术的欣赏可以增进学生对美的理解能力;美术教学中的技法训练则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联系起来。如《生活与设计》这一节时,谈到服装设计,我特别联系了中学生的服装设计——“衣服是无声的语言,它随时向别人传递着你的身份、性格、爱好等方面的信息。同学们正处在充满活力的学生时代,因此,服装应当能体现出生动活泼、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而耳环、戒指、美容化妆等成人的打扮暂时还不适合同学们。不是有人说,青春就是最好的化妆吗?”同学们笑了起来,下课后,原来佩带饰物的同学悄悄把饰物摘了下来。

 

四、开展美育活动,更新观念,德美并重

未来的21世纪,对于基础教育来讲,紧迫的任务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们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一定的社会道德,一定的人生价值,一定的追求与理想,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从而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德育重在晓之以理,那么,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只有有情,才可达理,情理结合,然后导之以行,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是由于德育与美育这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效果,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也就是真、善、美、德的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美术教师应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利用多种形式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探索以真、善、美铺德,以真求实,以美益智,以善助德,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通过教学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 德给学生提供有益的人生经验和生活启迪,就会使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