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

1 探索自然

1.引入活动:盲人火车

目标:

·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准备:

·10~12个蒙眼罩或大人的手帕。

·一定要侦察好场地,并确定要把学生带到何处,以及想给他们展示什么。可以让他们穿过一片草地(从灌木丛走过以便听其沙沙声),或者在树林附近(让他们摸一摸不同特征的树叶子,抚摩一下泥土、蚯蚓的粪便,草、树皮、砖、石头、粘土块等)。

·避免地面有洞的地区、陡坡或其他可能使孩子们摔倒的东西。检查该地区是否有蚂蚁、蛇以及其他危险动物。留心那些令人不喜欢的东西,如动物粪便等。

·如有可能,每组选一名学生,课前将他们训练为引导员,这会有助于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怎样进行:

(1)导入语:“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

(2)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帮他们戴上蒙眼罩,要确保孩子们不会看见(可以警告他们偷看者就不会获得很多的乐趣!)。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

(3)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作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

(4)行程结束,大家都去掉蒙眼罩,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

参考询问点:

我们非常习惯于依赖视觉。这项活动表明其他感官是怎样给我们提供有关我们周围的不同信息的,鼓励孩子使用除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询问:

“什么声音使你非常高兴呢?什么声音使你烦躁呢?”

“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

继续:

好的继续活动是“一片草地”

2.一片草地

目标:

·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

·研究技能:描述他的所见时使观察变得敏锐。

·增加他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度。

·教他们安静且反应迅速(希望如此)。

·讨论垃圾问题。

准备:

·白纸(最好用一面用过的纸,比较环保)、铅笔、一块木板(黑板、白木板等)。

·活动之前先检查需要 “研究”的场地。当心蛇、蜈蚣、动物的粪便、碎玻璃等。

·告诉孩子们别挖泥土。

怎样进行:

谈话引入:你曾花时间只是坐在草地上环顾四周吗?你将对无数的动物忙碌于它们那片草地的世界而感到吃惊!

(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

(2)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而是一项观察游戏。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限制(5~10分钟),强调观察期间不许说话。

(3)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若能找块木板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就更好了。

参考询问要点:

·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

·浏览一下综合单。草区中所发现的一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是:蚂蚁、蜘蛛、白蚁、青蛙、蚯蚓粪便、蚯蚓、野花(草)、种子荚、死的棕色树叶,蝴蝶、细枝、蜈蚣、蘑菇……

·将在他们草地中发现的植物和动物的总数合计。

·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

·结论:正如他们通过他们的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在任何有草地区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实际上要比由孩子们列出的那些还要多,诸如生活在地下的那些动物,这片草地本身就是群落。

继续:

·将草区作为生物聚集地进行讨论,它有三个组成部分:非生命(基层——泥土、石头)植物和动物。

·自己谈论安静问题,可这样问孩子们:“谁喜欢它呢?当你独自时你干什么?”自己安静很好,这样能给你时间以回味(反应)和放松。

3.观云      

介绍:

观云是一种既轻松又令人着迷的消遣。休息期间何不拿出几分钟去观云呢!

目标:

·了解云(天气)。

·增强观察力。

·增强想像力。

·学会放松。

准备:

·活动之前先检查需要 “研究”的场地。当心蛇、蜈蚣、动物的粪便、碎玻璃等。

怎样进行:

(1)    导入语: 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在草地上)?

(2)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请他们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观云并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

 ·今天有许多云吗?

   ·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它们都是同一形状或同一大小的吗?

   ·云朵使你想起了什么?一只柔软的枕头?棉絮?请运用自己的想像力,看

是否有的云朵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很相似?云朵的形状在变化吗?

   ·你们会看见云在动吗?云是通过什么而动的?

   ·云是由什么形成的?

   ·它们总是白的吗?

   ·当云遮挡住太阳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什么使云下雨呢?

   ·你们以前曾经置身于云中或穿行于云中吗?(如:坐飞机时飞机穿行于云

层之中,或者置身于高高的山上,此时云雾升腾逐风而过。)

(3)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行询问。

4.拓展活动:我发现了……鸟

介绍:

这是一项不寻常的“我发现了……”活动。这种活动打开了孩子们对常见鸟类的视野。

目标:

    ·了解本地区的常见鸟。

    ·鼓励孩子们观鸟。

    ·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了解怎样统计数据。

    ·做数学运算。

·教他们学会安静,而且反应敏捷(但愿如此!);要有耐心。

准备:

·铅笔、一块板(黑板、白板、有麻将底的画架)

·参考书:常见鸟图谱。如有可能,每人一份。

怎样进行:

(1)开场白: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花园、公园、路边树上等的鸟吗?

(2)分发指导手册并指出下列鸟:

     八哥   麻雀  黄鹂  乌鸦   和平鸽 

(3)给每个学生分发统计表并浏览一下。指导说:要在5分钟(或更长一

点)的时间内将所有见到的鸟做一记录。小一点儿的孩子们可以只是将在此时间范围内所见到的所有的鸟记数。

    让大孩子们区别不同类型的鸟。对于见到的每一只鸟,若不是同一种类的鸟

的话,他们便新起一行。可以请大孩子对所见到的每一种鸟做简短的记录(大小、

颜色、标记、该鸟在干啥)。

(4)下一步,将孩子们带到“鸟观察区”(如:一片田野,附近有树的小山)

并且请每个学生自己选择他们自己的位置,彼此要离得足够远以便尽量减少交流和精神分散。

(5)强调该活动不是竞争,而是一项微型调查项目。给孩子发出记录鸟的

开始信号。观察期间不许谈话。

(6)到了限定时间之后,召集所有孩子。将记录的鸟的种类列在一块黑板

上。可以请大孩子们计算每分钟见到的鸟的数目(鸟的总数以5分钟的时间进行划分)。班级平均数是多少?

参考询问要点:

    ·对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力进行讲评。

    ·询问学生们他们观察的鸟正在干什么(飞行、吃东西、觅食、打架等)。

    ·与学生一起浏览常见的标本,给他们提供一些有关鸟类的信息。

    后续(活动):

    ·组织一次到自然公园游览,以观察当地的和迁徙的鸟类。

    ·为了扩展对该活动的范围影响,教师应让不同组的孩子们在一天中不同的

时间进行观鸟,并且比较结果。(如早上、下午和晚上)。这样对每一个人提供在

一天中不同时间有关鸟的活动信息。鸟在黎明和傍晚最为活跃。你的调查说明了

什么?

2 我发现的环境问题

1.引入活动:旅行棋----环保小蜗牛

目的:

通过玩旅行棋,观察并分析图片,熟悉一些与环境有关的现象,初步培养环境意识,并为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准备:

    ·橡皮、小刀、笔(或塑料小方块)。

    ·每人准备一个小东西作棋子(如:瓜子壳、小石子、小纸团、橡皮块、曲别针等皆可)。

过程:

(1)开场白:大家一定下过很多种棋吧,跳棋、军棋、象棋,但是有谁下过环保棋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赛下环保棋。

(2)分析棋图:让学生观察“环保小蜗牛”的壳上每一格是什么。

(2)    4人一组,每人或每组制作一个小骰子。方法:把橡皮(或肥皂、木

块等)切成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六个面上分别写上l、2、3、4、5、6几个数字(如本课第一页下图所示)。教师要示范,提醒学生不要割破手指。

(4)游戏方法:从起点开始,每组同学轮流掷骰子,骰子的哪个数字朝上,就走几步棋。看谁能最快得到小蜗牛头上的王冠(即最快走完),就授予谁“环保小卫士”的称号。

棋图说明:

(1)浪费水,退到起点;

  (2)蛇;

    (3)不用塑料袋,提篮子买菜,进到4;

    (4)树袋熊;

    (5)小松鼠;

    (6)排放废气,退到2;

    (7)给小鸟提供食物;

    (8)白天鹅;

    (9)使用无氟冰箱,进到12;

    (10)排放污水,退到5;

    (11)爱护花草,进到14;

    (12)白鳍豚;

    (13)伤害小鸟,退到8;

    (14)扬子鳄;

    (15)环境优美;

    (16)垃圾分类回收,再掷一次;

    (17)小猴子;

    (18)乱吐瓜子皮,停掷一次;

    (19)小老虎;

    (20)挂人工鸟巢,进到22;

    (21)汽车鸣笛,排放尾气,退到14;

    (22)大熊猫;

    (23)乱砍滥伐,退到12;

终点,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

2.环境问题图

目的:

在学生对校园或社区进行多方位观察的基础上,使其把自己发现的“环境问题”在地图上用符号和文字表示出来。

准备:

·提供已绘制好的所考察地区的地图,每小组一份。

活动过程:

(1)    对学校或社区的对方位的观察,找出问题。

(2)    记录在地图上,标出该区各个环境问题的位置。制成一张环境问题图。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问题分类,可以制作图表,分成栏目,上面标出标题。如住房问题、水污染问题、农业问题等。

(4)经过一系列有趣的观察活动,孩子们会有许多发现和感想,应及时安排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并鼓励学生借助文字、图画、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和记录问题。

3 问题银行

1.引入活动: 游戏----我是谁(20~25分钟)

目标:

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

几组动物卡片、衣服夹子或别针。

活动过程:

(1)教师根据班级人数选择一些绘有动物图像的卡片用衣服夹子夹到孩子们的后背上,孩子本人不能看到自己背后的动物卡片。

(2)提问的过程中逐渐知道自己背后的动物是什么。

(3)作为逐步探询正确答案的要点,要从哺乳、鸟类、虫等大范围中考虑是很有必要的。实在找不到正确答案时,教师可以给予启发暗示。如果知道自己后背上卡片的名称,可以说“我是××”然后把卡片挪到胸前来核实一下。

(4)孩子们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根据回答,猜自己后背上贴的是什么动物。例:“我有四只脚吗?”回答仅限“是、不是、不知道”三种。

(5)如果有五六个人都猜不出,可以由一个人对这些人分别进行提示。

2.问题银行开业了(25~30分钟)

 

目标:

·通过活动,鼓励学生成为爱提问的孩子。

准备:

·每组发一张2开的大白纸以及彩笔,用于记录头脑风暴时想到的问题。

·制作问题存折,给每组复印一份。

活动过程:

(1)    各小组认领问题银行储蓄箱,宣布问题银行开业了。

(2)    教师用“头脑风暴法”激发学生提出自己从小到大心中所藏的问题。

(3)将问题记录在大白纸上,并进行交流。

(4)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卡分成生物类、地球与宇宙类和其他问题三大类,分类记录在问题银行存折上。

(5)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

4 开发问题宝藏(30~35分钟)

要点:

提供材料超市,让学生选取自己小组所喜爱的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提醒学生借助工具进行更准确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用开放式概念图的方法记录问题并进行交流。

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学习用开放式概念图的方法记录问题并进行交流。

准备:

·提供材料超市。

·准备2开大小的白纸,每组一张。

·学生每人准备一支彩笔。

活动过程:

引语:“想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吗?其实每一个物体里都蕴藏着许多的问题,就像一个个问题的宝藏,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能把其中的问题挖掘出来。”

(1)教师从超市中拿出一个吸铁石,让学生观察提问,教师根据学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绘制出关于吸铁石的概念图。

(2)各小组到材料超市选购自己喜爱的物体。

(3)小组同学认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

(4)每个小组用概念图的方式表示出本小组提出的问题。

(5)各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进行自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