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飘呀飘,飘下来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关于飘呀飘,飘下来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关于飘呀飘,飘下来的教案  教学设计  大象版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飘呀飘,飘下来

1.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探究过程能力训练目标是“能借助简单测量工具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重点应该落实到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由定性观察上升到定量观察阶段。并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关于提问能力的培养,本单元重点在围绕研究目标提出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有时候,学生的问题扩散程度太大,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提醒学生针对“影响自转旋翼下落速度的因素”这个事情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准备

A、教师准备:

l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尺(直尺、长卷尺)、秒表。

l        纸、剪刀、回形针

B、学生准备:

l        比赛用纸、剪刀、回形针、笔

教学过程安排:

第一课时:教学生制作自转旋翼。并进行简单的小组比赛。

第二课时:比赛自转悬翼,先小组比赛,选出小组第一名;小组第一名代表小组进行班级比赛,选出班级前三名,教师对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有前三名的同学介绍制作经验。总结出自转悬翼下降慢的原因和制作技巧。

第三课时:教学生制作降落伞。

第四课时:进行降落伞比赛。方法同第二课时。

资料:1、关于测量工具

在这三种测量工具中,尺子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数学等课程中已经多次使用过,老师只需要简单说明即可。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理论上讲,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被测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即重力,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设定的。在地球上某一范围内,重力和重量是相对应的,物体的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也是力的一种形式。而重量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更常用,我们一般认为弹簧测力计测的是物体的重量,也没有错。有些弹簧测力计上的以“kg”为单位的刻度即可以反映被测物体的重量。使用弹簧测力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测力计之前要先把弹簧测力计“校零”,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处。②使用时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顶上的提环,使测力计竖直垂下,然后在挂钩处挂上重物(钩码),把重物提起。注意不能让指针或挂钩卡住测力计的底板,以免影响测量结果。③读数时,重物必须悬空,让视线与指针平齐。④每个测力计都标有允许测量的最大数值,测力时不可超过这个最大数值,不然的话,测力计会被损坏。

秒表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误差,根据实测,自转旋翼从2米高处下落时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一般也就2-3秒,如果误差过多,必然影响真实数据的收集和实验结论的归纳,所以,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表手势、训练快速按键的技能、留意观察自转旋翼落地的瞬间、将手抵住腰间避免手的移动影响按键速度等。秒表的读法、写法、加减运算也要让学生正确掌握。建议不太了解的科学教师课前请教体育老师,先了解秒表的使用方法。

2、学法导引与教法点拨

探究活动应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培养学生儿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转旋翼”宜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程序,如“提出问题——事实证据——模型解释——建构评价——发表交流”,重点对“提出问题”和“借助工具观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而“降落伞”则宜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回顾以前学习过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能将它们较好地应用到对新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来,以实际行动巩固知识技能。

3、教学过程与规则

在第一个综合活动“自转旋翼”中,师生要充分地体验探究的过程,知道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探究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降落伞”这个活动,教材设计得比较简略,因为除了探究对象不同,这两个活动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是差不多,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或者与同学们一齐做,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师生的伙伴、合作关系。降落伞的下降速度与伞面大小、伞绳长度、伞的质量都有关系。

“潜水比赛”是一个拓展活动,研究物体在水中的下降情况。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布置学生课后自行研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