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胆石症的气功治疗方法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56:41  文章出处:
1.慢性胆囊炎 (1)功法1 取坐、站、卧式均可。舌抵上颚,身体放松,排除杂念,鼻吸鼻呼,缓慢吸气,将意念引至丹田,有气感后再上引至右胁下期门穴(右胁第5—6肋间与胁中线交点处),然后意守10分钟。一般以早晨练功为宜。 (2)功法2 站桩,两脚与肩同宽,两眼微闭,两脚跟靠拢,脚张开成八字形。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1.慢性胆囊炎

    (1)功法1  取坐、站、卧式均可。舌抵上颚,身体放松,排除杂念,鼻吸鼻呼,缓慢吸气,将意念引至丹田,有气感后再上引至右胁下期门穴(右胁第5—6肋间与胁中线交点处),然后意守10分钟。一般以早晨练功为宜。

    (2)功法2  站桩,两脚与肩同宽,两眼微闭,两脚跟靠拢,脚张开成八字形。排除杂念,用力呼吸,口微张,细深吸气,吸气时脚跟上抬,吸满气后闭口,把气吞入丹田,然后闭气两手掌重叠(两手劳宫穴重叠,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紧贴于胆囊区部位,然后渐渐由鼻口呼出,同时臆想一股真气由劳宫穴进入胆囊,两脚跟渐渐下落着地,如此反复20—30次,每日早晨练功1次,每次10分钟。

    (3)功法3  平坐于床上,两脚掌相对,仰头,左右手分别握住左右脚踝,以垂直方向向上提,然后来回摇动,做3~5次。最后坐于床上,两手按于床面,向上挺身努腰3—5分钟。每日晨、晚各练1次,每次约20分钟。

    (4)功法4  辨证施功。

    1)用力按压“枢边穴”,“浊浴穴”,“陷谷穴”  以上3穴先各用力按压2分钟,再用艾卷各灸2分钟。

    枢边穴位置: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1寸(1寸约合3.33厘米,全书同),于第10、11胸椎棘突之间中点平高,左右穴计2。

    浊浴穴位置: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寸5分,与第10、11胸椎棘突之间中点相平,左右各1穴。

    陷谷穴位置:位于足背第2趾正中线,第2跖趾关节之后方1寸处。

    2)光照胆囊功  两脚站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贴近股骨外侧,头顶正直,舌抵上颚,体重平均在两脚,摒除杂念,使身心达到虚静和松空。两手掌心相互摩擦2分钟,两掌心照患处,距离身体5~10厘米,每次照10~20分钟。默念“消炎止痛,胆囊畅通”。

    2.胆石症

    (1)气功自控疗法(功法1)

    1)慢式练功  采取逍遥自在的走法,不要紧张。开始先走左脚(左为泻,右为补),脚跟落地时初吸气,脚掌落平做2吸,出右脚3吸;再出左脚做呼气,再呼气,出右脚3呼,走4步,即吸一吸一吸一呼一呼一呼。每分钟走40~60步。行走时,头要摆动,眼观左、中、右3面,平视,不许低头。转腰不转胯,双手臂随着行走向胸前左右摆动。行动20分钟,收功时两手抱肚脐想一下即可收功。如此为1轮。

    根据身体情况,可以休息5分钟再练,循环练2轮或3轮。每天早晨练功,直至排出结石为止。呼吸要领:“呼时和吸时小腹要收一下,不要用力,似有力似无力最好。”可以避免胸闷、头痛等弊病的发生。

    2)快式练功  先出左脚、吸气,略收小腹,出右脚、呼气。这样一步吸、一步呼。行走20分钟为1轮,每分钟走80—100步,收功时可放慢步伐,两手抱肚脐想一下,即可收功。

    慢式和快式可交替练习,如慢一快一慢一快,反复做3轮即可收功。

    (2)功法2  止观心法。取仰卧位,从头到足全身放松,双手平放体侧,掌心向上,自然呼吸,排除杂念,意守丹田3—5分钟,两手轻缓举至耳部,以手指按压耳部内肝、胆等穴36次,然后两手轻缓平放恢复原位。再次从头到足将全身肌肉放松。

    全身放松后,存想内视患病部位,同时反复默念:“结石破碎,排出胆囊,正气所致,石出体外。”如此默念36次后,存想片刻,用右手掌劳宫穴贴住右肋下胆囊部位,顺时针揉36圈,再逆时针揉36圈,揉时默念以上4句口诀。揉完后即可安然入睡。

    (3)功法3  撑船功,即仿效撑船动作。人在原地不动向斜下方用力,以脚登地。每次做30分钟以上,以出汗为度,每日1~2次。

    撑船功的这种用力方式能够使胸部着力,腹肌收缩,膈肌活动幅度加大,对肝胆起按摩作用。

    (4)功法4  内养功。第1步做内养功的端坐法:第2步做无极静气功的晃海法;第3步收功。

    1)端坐法  ①首先取端坐位,其1/2臀部坐平面椅上,面南背北,两脚间距离与肩同宽,双足尖微微内收,双足放平(勿穿高跟鞋),膝曲尽量90度为宜。②身躯要直,使尾骨尽量下垂,身躯与大腿成90度角。⑧取头正颈直位,下颏内收,舌抵上颚,眼帘下垂,口齿轻闭。④含胸拔背,两臂成弓形,双手轻放两膝上,位置以两臂感舒适为度。⑤全身放松,放松的顺序由颈项开始,后松肩、肘、腕、手指;再收腹、松腹、髋、膝、脚踝、足趾。⑥做3次腹式深呼吸之后,任其自然呼吸,收心入静,尽量自控,排除杂念。开始可闭目内视,注意印堂穴部位光线的变化,再慢慢任其自然,混混沌沌。

    2)晃海法  在端坐法的基础上进行。以腰骶椎为轴心,先从右向下俯身15—20度,向左方旋转,转到一定程度再舒身向上起,转1圈回原坐式,不停地重复旋转36次。当回到原位时稍稍稳住半分钟,再往相反的方向旋转,即从左下俯身15~20度,向右方回旋转,转至一定程度再舒身上起,转1圈回原坐式,不停地重复旋转36次。注意:在旋转的同时,细心体会两手心劳宫穴的变化。练此法的要领是:慢、匀、松、静,仿佛置身于大气之海,周身晃动,如与大海之气融成一体。每转1圈约需30~60秒左右。

    3)收功法  首先自我提示:“收功,收功,收功。”3次后,当回到端坐位时,双手先由拇指外展,离腿做起势,继之食、中、无名指和小指离腿,当小指离腿两手指端微微内收,指与指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两侧向头顶画弧,双手臂高于头顶时,再垂肩坠肘,两手掌中指相对呈抱物势。当合扰至两中指甲要接触之时,拇指再下垂,两手呈把物状向杯中拢气,两拇指先贴胸自两锁骨中线下滑之脐下,略停半分至1分钟,顺大腿往膝方向推至膝上。

    稍停,再做第2、第3次收功,方法同第1次。不同之处是在脐下停留1分钟后,两手拇指领先自带脉向两侧后腰部分开呈叉腰式(拇指在前,4指在后,两手劳宫穴正对两侧肾区),此时腰部自有舒适感。再沿臀外侧斜滑推至大腿前侧,双足一踩即可。当做完3次收功后,再将两手掌搓热,上、下搓脸部,然后转至耳后颈部反复搓数次之后,最后再睁双目,自觉清亮,全身有异常舒适之感。

    4)适应证  适用于无经常发作及无恶化的病例;结石直径较小及泥沙样结石,需与药物治疗配合。

    (5)功法5  轮去背胁。两脚分开始立与肩同宽,微屈膝,全身放松,呼吸自然,两手松握拳。以腰背为轴左右扭动,恰似玩具摇鼓,利用展转动的惯性,重力叩击背部和胁部。如此左右转动,两臂交替叩打。此时应注意勿使两臂僵硬,次数与时间以将出汗并感到轻松愉快为宜。应选在空气新鲜的地方,在饭后2小时或空腹时进行。

    (6)功法6  吸氧法。本法又称深呼吸功。需在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要将空气完全呼出后,再尽量地吸入新鲜空气。这样能增大膈肌的活动幅度,使肝胆受到有节奏的自我按摩。

    (7)功法7  胸穴指压法。指压右侧胸5(在锁骨中线第9肋下)及腰5(在腋前线第6肋间),可以滑动指压,也可以持续指压。

    (8)功法8  拗动六环功。两脚并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贴近股骨外侧,手中指指尖贴市穴;头顶正直,舌抵上颚,体重平均在两脚,使心身达到虚静和松空。

    两眼平视,松肩垂肘,两臂自然展开,向前上画弧,至胸前两掌相合,两手心劳宫穴相贴,但勿用力,意念两掌合掌心。

    两掌向左前上围绕头部画第1个圆弧。视线要始终注视手掌运动方向,在两掌向右侧运动时,腰胯要向相反方向向左侧扭动。两掌转到身体右侧时,腰胯尽量向左,运动当中手掌与腰胯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头部第1个圆弧画完后,两掌回到胸前,屈膝蹲身,两掌继续绕膝画第2个圆弧。画完膝部第2个圆弧后,腿也随着直起,两掌继小腹前绕胸部画第3个圆弧,画完两臂直伸停在小腹前。

    左手掌转向上,左肘曲向左后,两掌向左画第4个圆弧,高度在左胯上方。右前臂紧贴左肋,然后两手大拇指翻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中间。

    右掌翻转向上,右肘曲向右后,两掌向右画第5个圆弧,高度在右胯上方。左前臂紧贴右胁,然后两手大拇指翻转向上,转腰两掌回到中间,两臂向前伸直。

    两掌向前上至头顶沿面前下降。画第6个圆弧。合掌当胸,停于胸前。

    收功:小手指分开,无名指分开,中指分开,食指分开,大拇指分开,松肩垂肘,两手自然落于身体两侧即收功。此式反复做6遍。

    (9)功法9  揉腹疏导。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于身体两侧,体重平均在两脚,头顶正直,舌抵上颚,全身放松,两手置于腹部,手心向内,合谷相对,两手掌向外向上,左掌逆时针在左侧腹部画弧。右掌顺时针在右侧胸腹部画弧,两手往上画弧时吸气,两掌向下画时呼气。两掌画下时腰稍用力。每次画24圈。早晚空腹时练此功。

    (10)功法10  调息站桩功。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头顶正直,舌抵上颚,全身放松,两手扶在小腹部,两掌重叠,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两眼轻闭,做深、细、匀、长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放松,向外凸,一呼一吸为一息,先做36息,然后转为自然呼吸,每次静站以30分钟为宜。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