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夜惊症怎么办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05:19  文章出处:
  夜惊也称为睡惊,表现为突然从慢波睡眠中苏醒,伴有尖叫或呼喊,同时可有极端恐惧的表情。 本病的患病率,儿童约为3%,成人少于1%。一般发生于4-12岁儿童,也较常发生于20-30岁的成人。临床观察发现,某个家族曾有许多人出现夜惊症。儿童夜惊通常发生在白天没有午睡的时候,或开始一个新学期,要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夜惊也称为睡惊,表现为突然从慢波睡眠中苏醒,伴有尖叫或呼喊,同时可有极端恐惧的表情。

    本病的患病率,儿童约为3%,成人少于1%。一般发生于4-12岁儿童,也较常发生于20-30岁的成人。临床观察发现,某个家族曾有许多人出现夜惊症。儿童夜惊通常发生在白天没有午睡的时候,或开始一个新学期,要比假期早起床上学的时候,以及发热和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的时候。各种生活应激和适应新环境的需要,均使儿童表现出睡前担心的状态,也使觉醒的时间增加。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夜惊发作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皮肤潮红、多汗、瞳孔散大、肌张力增加。患者常坐在床上,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如在发作期间醒来则神志混乱和缺乏定向力。有些患者能诉说一些极短而生动的梦境或幻觉,但对发作过程有遗忘。发作过程可伴有不连贯的发声、排尿等。

    夜惊症的夜间多导睡眠图特征显示,夜惊开始发生于非快动眼相睡眠的第3、第4阶段,通常发生于主要睡眠周期的前三分之一时间内。但也可发生于慢波睡眠的任何时候。

    处理原则有:增加患儿每天的总睡眠时间,包括调整整个睡眠-觉醒周期;帮助患儿睡觉前将注意力集中在正性想法、影像、感情上。

    根据这些原则,医生要求家长不能给孩子过多的负性刺激,如不能看恐怖动画片等,并要求每天午睡。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