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婴儿的哭声

解读婴儿的哭声

解读婴儿的哭声

解读婴儿的哭声

新生婴儿的哭声常常会使年轻的父母心慌意乱、束手无策。其实,对于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哭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了他()们需要爱抚、照料,或对不良刺激的反抗,饥饿、口渴、炎热、寒冷,以及其他生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或环境得不到改善时,均可引起婴儿啼哭。对疼痛、疾病等,也常通过啼哭来表达。因此,若能仔细辩析婴幼儿的哭声,将有助于及时照料婴儿,早期发现疾病和及时予以治疗。

一、正常哭声

1.运动性哭声:婴儿醒后运动肢体时,常伴有节奏性哭声。声音响亮,音调较柔和,不嘶不哑,不粗不细,脸色红润,呼吸正常,无痛苦表情。这种哭声对肺泡的膨胀、呼吸肌的运动锻炼,均有益处。

2.觅食性哭声:其声调与运动性哭声较接近,但哭声急,节奏较紧密。当母亲用奶头或手指触其口角时,婴儿头部立即转向奶头或手指侧,口唇作吸吮动作,哭声随即停止。

3.求抱的哭声:开始哭声缓和,断断续续,仍未被抱起时,则逐渐提高哭声,且变为连续性。当得到满足时,哭声立即停止。

4.反抗性哭声:尿布浸湿,过冷或过热,昆虫叮咬等刺激引起的哭声,常呈间歇性,“咿咿呀呀”,哭哭停停,不很响亮。但不良刺激未能及时排除时,则哭声将增大,变为连续性。

二、异常哭声

1.肠套叠哭声:为阵发性.突然嚎叫,哭声紧迫,音调亢强,脸色苍白出汗,呈痛苦状。不久停止,安静如常;但数分钟或十几分钟后,又重复上述哭声。

2.腹泻前的哭声:婴儿腹泻排便前,常伴有一阵哭声,多随排便结束而停止,此为肠蠕动增快所致。排便时啼哭,要注意肛裂的可能。

3.患中耳炎时的哭声:思儿发热,哭闹,用手抓耳,摇头,用手牵扯耳廓、哭闹加剧,此时要警惕是否患有中耳炎。

4.吃奶时的哭声:在感冒、鼻塞、口腔发炎、溃疡时,病儿常在哺乳或进食时哭闹,吃一口奶就张口哭几声或哭闹不休.拒绝吃奶。

5.脑性尖叫:其特点是突然尖叫,声急,音调高,伴停顿。提示有颅内出血或脑膜炎的可能。

6.抽筋时哭声:患婴儿痉挛症的病儿可发生点头样痉挛伴哭声。特点是每点头痉挛一次,均伴有哭声。

7.哭声嘶哑:患儿如有呼吸道感染,同时伴声音嘶哑和犬吠样咳嗽,哭时带回音,常可提示患有急性喉炎,必须提高警惕。

其他还有夜间惊哭,心力衰竭时无力的哭声等,家长要学会仔细区别,给予必要的处理或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