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目标不一致时

当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目标不一致时

当孩子的兴趣与预设的目标不一致时

  新学期开始,好久没有上智能三型学具了,所以我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设计了一环扣一环的“小猴玩学具"的游戏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可是课上到一半孩子们开始不认真了,他们摆弄着自己手里的学具盒盖,还不时地讲着悄悄话。显然这些孩子的兴趣不在我上的学具课上,我没有急于阻止他们,而是耐心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此时,他们真拿着自己的学具盒不停的摆弄着,说:“哪个是我的学具反得光”。“哪个是我的”。------原来孩子们的兴趣被盒盖上反射到房顶上的光点吸引去了。我想既然孩子们对我讲的学具课已不感兴趣,干脆让孩子们玩他们高兴的事情。于是,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学具盒盖用手捂起来,“房顶没有光了”。孩子们说。让阳光没有照射到的幼儿把手拿开,“哎,房顶怎么还没有光?”我又让阳光照射到的幼儿把手拿开,“快看,房顶有光了”。我接着说:“这是怎么一回事?”王智旭说:“因为有阳光照射”。徐慧婷接着说:“我们的盒盖有阳光照射所以房顶上会有光点,你们的没有阳光照射所以房顶没有反光点”。孩子们自己发现了产生光点的一个重要条件――阳光。我让每个孩子拿着学具盒站到阳光下进行反光游戏。孩子们看到自己用学具盒找到房顶上的光,个个兴奋不已 。

  这时雪颖说:“老师,我的学具盒让阳光照着了怎么还没有反射到房顶上光点?”“咦,这是怎么回事?”我说。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说开来,“看,我的学具盒盖反光,因为我学具盒盖是透明的,你不是,”王晨说。“王晨说得真棒,那你们说什么在阳光下能反射出光点?”我问。王天泽接着说:“光碟盒是就能反光”。张光晖接着说:“玻璃也能反光,镜子也能反光”“钻石也能反光”。张弛说,秦立捷站起来大声地说:“透明的东西都能反光”。

  午点的时间到了,孩子们谈论得十分高兴。我让孩子们研究一下只有透明的东西反光吗?为什么会反光?下午以起床后孩子们就拿着东西到阳光下反光,并在相互研究着。经过不断的探索,孩子们发现镜子、金属这样“光亮”的东西都能反光。一天下来孩子们一直围绕着光这个话题,光的这个话题明天还会继续。

  尽管孩子们没有按照我制定的目标去做,但他们同样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这令我想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

  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是教育的有效起点。在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的教育,孩子们有真正学习的动机。这是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作为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随时发现并抓住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并以此作为教育契机。在《当孩子的兴趣与预定的目标不一致时》这一事例中,是在幼儿偶发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生成的,如果教师硬把幼儿的兴趣拉到教师预定的内容上来即使幼儿肯服从,也未必是真正的愿意学,这不利于培养幼儿愿学、会学的态度。老师顺应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孩子们在自己关注的基础上获得了有关经验。虽然幼儿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但老师从大目标出发,创设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活动,保护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坚持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并努力做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当幼儿的兴趣和教师的预定目标不一致时,老师顺应了他们的兴趣和要求,并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孩子在自己关注点和经验基础上获得了发展。虽然幼儿没能完成预定的目标,但老师能从大目标出发,创设相对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活动,保护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以后与孩子们生活中我更加愿意为孩子们可攀缘的“脚手架”,不断的支持他们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