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主体意识的概念和构成 
 
  概念 
  意识,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名词,其涵义系指每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因时空的不同,注意程度的不同,意识有很多不同的层面,如焦点意识、边意识、半意识(或称下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前意识等。 
  主体意识又是指什么呢?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主体是相对于附属体而言的。其次,主体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基于此,所谓主体意识是指自我对本体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 
主体意识的构成 
  从主体存在方式这个角度讲,主体意识的构成涵盖两个方面的意识,即个体主体意识和群体主体意识。因为一个人不会也不可能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他必须是群体中的一员。从个体主体意识的构成来讲,主体意识又有许多层面,个体主体意识中最重要的是对自我的心理、情绪、学习、生活等主动的明确的设定、践行、评价和调节。从群体主体意识的构成来讲,其内涵也相当丰富,包括参与意识、管理意识、道德意识、民主意识、自我表露及自我实现意识等。 
学生主体意识的特点 
 
  学生主体意识的特点主要有三: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主体意识是处于不同水平的。 
  ――在某个时期,主体意识水平又随个体的注意方向、注意容量及其选择水平、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呈现不同的水平。 
  ――主体意识水平影响着主体发展水平。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依据 
 
  两块理论基石 
  1心理学基石――需要与兴趣 
  需要与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主体意识的发展水平。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成基本需要(包括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等)和衍生需要(如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越高,主体在实现需要后的感觉就越完美,对主体的情绪、认识与活动的影响就越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可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与活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J・皮亚杰把兴趣说成是“能量的调节者”。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俄教育家乌申斯基更直接地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有高尚与低级之分,有直接(对认识活动本身)与间接(对认识活动的结果)之别。另外,兴趣又有倾向性、广度、稳定性和效能四种品质。处在广泛兴趣背景上的中心兴趣是比较理想的兴趣品质。兴趣效能分积极与消极两种。消极兴趣只是使人“心向往之”而已,在活动中不能产生实际效果;只有具有高效能的积极兴趣,才对掌握知识、促进个性发展起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