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的故事

小风的故事

小风的故事

   个案背景:


每个孩子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从出生到入园他所接触到的环境(之中包括人、事、物)都会对他的性格及个性造成很大的变迁……


小风;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由于父母的不和离异,母亲将其的真实姓名(原跟父姓)改成随母亲姓,基于家庭的原因,孩子在家里接受的名字符号便是母亲所取的(呢称)。


个案实录


在开学的第一天,我象往常接待其他孩子一样,热情的上前与他打招呼,“肖风逸,你早啊”原本想看到孩子灿烂的笑容,谁知他一听到这个名字,就像在喊别人一样,毫无反应。当我俯下身子摸摸他的头,想与他亲近时,每想到他的反应很强烈,双手将我推开,头用力地扭向一边,。随着入园后的多日观察,我发现与小风交往的最大困难是:他一直拒绝与老师接触,同时对自己真实名字的接受也有一定的障碍,但是与同伴的交往、接触表现的比较自然。

个案分析:


许多孩子在呀呀学语时,名字符号是最早进入大脑的语言信号的之一,可是在一个4岁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自己名字符号毫无反应以及拒绝与陌生成人的交往表现,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难道小风是典型的“自闭症”的问题儿童吗?我曾为此翻阅了相关资料,从中发现小风在拒绝与老师的交往之外,还是喜欢参与与同伴的接触与游戏,他的症状不属于“自闭症”的范畴,于是我将游戏作为切人口设法引导他参与,并以玩伴的身份与他一起活动,尽量引起他对我们的注意。如,老师一起与他滚球、垒积木,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同时用语言或非语言反复指示来让他明白如何操作玩具和材料,有时手把手地带领他一起完成活动。这样逐渐使小风对老师有了一份熟悉感和亲近感。


     尽管在短短的两周教学时间里,小风还是与我们的交往不多,但是起码他能在早上来园和下午离园时主动跟老师问候、道别,在我点名时他能用轻微的声音喊出一声“到”,我想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开始,在不久之后,我们大家会在小二班这个快乐的集体中听到小风爽朗的笑声,以及和老师、同伴嬉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