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反思

小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反思

小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反思

1、小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儿歌。

  2.引导幼儿掌握目的字:帮、漱、离、右、左、愁和词语宝宝:漱口、帮手、发愁、分手。

  3.引导幼儿理解左手和右手的用处。

  4.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6.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黑板简笔画、字卡和词卡各两套、小礼物

活动过程:

  1.课前常规口令调控及课前问候。

  2.提问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用什么来写字和指字读书呢?

  小:我们用我们聪明的小手来写字和指字读书。(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

  师:对了,是我们聪明的小手。我们聪明的小手啊,分为什么手和什么手。(教师先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引导幼儿运用所学过的《左右好朋友》的知识回答)

  小:左手和右手。

  师:对了,有左手和右手。左手和右手呀,是两家好朋友,一共有十个手指头,它们既能够洗脸又漱口,又能画画和打球。如果左手离右手,做事没帮手,干啥都发愁,左手和右手,应该永远不分手,永远是朋友。今天,王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学习一首《左手和右手》的儿歌,看看儿歌中的左手和右手是不是像王老师所说的一样?

  3.学习儿歌

  (1)呈现儿歌,考考幼儿回家预习情况,让幼儿齐读儿歌。

  (2)老师示范读儿歌,要求幼儿认真听,读完儿歌,幼儿自觉给儿歌鼓掌,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别人。

  (3)老师带读儿歌,引导幼儿指字读,在读的过程中及时给与表扬。(先全班齐读,再分小组进行。)

  (4)老师采用比赛方式与幼儿接接读儿歌,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表扬。

  (5)小组接接读和男女生接接读并进行评比。

  (6)引导幼儿注重指字齐读儿歌。

  4.提目的字和词

  (1)玩“开火车”游戏提目的字和目的词,老师当司机,幼儿当乘客。

  (2)老师带读操练目的字和词。在操练的过程中使用各种方式读。(如:扭屁股读、跺脚读、拍手读等等)

  5.巩固目的字和词

  (1)运用“点兵点将”游戏巩固目的字。

  (2)运用“节日到”游戏巩固目的词。

  (3)运用“字卡字卡,谁想要?”“小小邮递员”小口令送字、词卡。

  6.小结课堂内容

  (1)告诉幼儿左手和右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手,它们不能分手,缺了都不行。

  (2)全班背诵儿歌,并结束课堂。

  7、课后延伸

  (1)完成绘画内容:

  把课本上的图画内容涂上最漂亮的颜色。

  (2)与爸爸妈妈完成“我爱我家”任务。

  (3)课后告诉其他人左手和右手是好朋友,永远是好朋友,要爱护左手和右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去学习儿歌内容,在课堂中使用比赛的方式去学习儿歌,孩子们很喜欢,很愿意去挑战比赛,但对于幼儿读书的美度还不够,还有存在严重的拖音现象。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少部分的幼儿没有做好指字同步读,相对比其它儿歌内容,本首儿歌的内容,幼儿接受较慢,流利度不够。老师的导入和游戏吸引幼儿,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但老师自身的肌体语言不够幽默,老师自身的语言缺少亲和力,这是我自身不得不加强的方面。

2、小班教案《冬天你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冬天的季节特征,了解抵御寒冷的不同方法,产生冬天不怕冷的情感。

  2、初步萌发对冬季在户外工作人员的敬佩之情。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初步了解冬天的小常识。

活动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使幼儿了解一些抵御寒冷的不同方法。

  2、活动难点:萌发幼儿对户外工作人员的敬佩之情,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冬天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2、ppt的制作。

活动流程:

  冬天来了————冬天别冻着————寒风中的人

活动过程:

  (一)、冬天来了

  1、播放ppt:画面上是雪花飞舞、白雪皑皑的景色,老师用语言、画面引导幼儿进入活动。

  2、请幼儿发表自己对冬天的态度。教师用两个交集的圈(喜欢、不喜欢)将幼儿喜欢、不喜欢冬天的原因记录下来。

  (二)、冬天别冻着。

  1、幼儿讨论他们所了解的冬天各种事物是怎样抵御寒冷的?并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出来,介绍给大家。(可以是唱、说、表演)

  2、播放ppt:出示四张照片:(1)大树身上裹着稻草。(2)洒水车为防止结冰叔叔正在水中放盐;(3)小动物冬眠;(4)人们跑步。(重点引导幼儿讨论第二张和第四张的画面内容)

  (三)、寒风中的人

  1、播放ppt:在寒风中站岗的警察、清洁工人等,观看中,引发幼儿思考:他们是不是真的不怕冷?

  2、鼓励幼儿简单地向这些人说说心中感激的话。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的时候,以一张正在下雪的图引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使幼儿知道冬天寒冷过渡到环节2冬天别冻着。请幼儿自己结合实际说说怎样使自己不怕冷,幼儿说到运动时和他们一起做一做,增加互动性。再以图片的形式出示:树木、车、小动物、人的抵御寒冷的方法。让幼儿自己观察说一说。在出示车子用防冻液来抵御寒冷时,其实幼儿缺少生活经验,不能很好的进行讲解。最后在自然的引到寒风种的人,让幼儿观察有哪些人在寒风中工作的。然后请他们说一说好听的花来表达敬佩之情。

  整个活动下来,有些图片可能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如:车加防冻液,邮递员送信幼儿无法正确的认识。另外在环节3中可以让幼儿说一说他们知道寒风中工作的人。活动的最后,缺少了号召小朋友也要像这些在寒风中工作的人一样,坚持早起,来上幼儿园。希望下次能改进不足之处,慢慢进步。

3、小班教案《捉迷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2、学会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仿编诗歌。

  3、感受诗歌的有趣意境。

  4、理解诗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重难点:

  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学会运用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PPT:诗歌《捉迷藏》

  2、大图片:小草、菊花、白云、蓝天、玫瑰

  3、学具:魔术箱、各种新鲜的水果 4、头饰:颜色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习诗歌《捉迷藏》。

  1、情景表演“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PPT图片提问,完整复习诗歌《捉迷藏》。

  二、引导幼儿运用句式“××躲在××里”学习仿编诗歌。

  1、利用水果实物玩游戏学说句式“XX躲在XX里”。

  2、完整朗诵诗歌。

  三、有感情地朗读仿编诗歌并离场。

活动延伸:

  让孩子去寻找、发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并用所学的句式“××躲在××里”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4、小班教案《水果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3、理解儿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2、水果挂饰(梨子、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

  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五、延伸活动:

  1、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2、与家长沟通计划

  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我分为三个部分:

  一、导入。我是以告诉幼儿今天班上来了几位水果小客人为线索引出教学活动的主角——四种水果。我一一出示图片(没有涂色的一面),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什么水果?然后让幼儿观察这几张图片有颜色吗?再请幼儿说说这几种水果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待幼儿回到对了。我在把图片(涂有颜色)翻过来;

  二、引导幼儿编儿歌。我先告诉幼儿接下来我们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我先说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再让幼儿回答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说的第一句和小朋友说的第二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接下来用相同的方法为剩下的三种水果编儿歌。再请幼儿试着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三、游戏。发个每个幼儿不同的水果模型,巩固幼儿刚学的儿歌。我问幼儿:“什么水果红红的?”拿苹果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其它三种水果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游戏。

  整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我的引导不够。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创编过程中,我问:“什么水果红红的?”幼儿们能够回答出是苹果,但是不能把水果的名称和颜色完整的说出来。可是我只是强调要把水果的名称说两遍,再说出颜色才是完整的一句,并没有用一种更直观的方法去引导幼儿完整的创编儿歌。如果我一手拿一个苹果模型,出示一个幼儿会说:“苹果。”再出示另一个幼儿会说:“苹果、”然后让他们说出颜色,儿歌就编的比较完整了。孩子们也能通过提示准确的说出相对完整的语句来,而且也能让孩子表达的更清楚,活动效果会好很多。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的积极,我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拿苹果的幼儿都能站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按照我要求的那样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幼儿还未掌握这一句。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引导幼儿是非常重要的。

5、小班教案《叠衣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3、纸衣服 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请幼儿观察他们在干嘛。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图,也请幼儿观察。 图上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为什么找不着衣服? 我们小朋友睡觉时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示范,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 为了使幼儿对叠衣服不感到烦躁我还自编了一首儿歌:“衣服脱下你别跑,要帮衣服做早操,拉拉衣袖伸伸臂,拍拍肩膀弯弯腰,这样衣服就叠好。”

  6、指导幼儿叠衣服。教师分发纸衣服,带领幼儿学习叠衣服。

  7、个别指导 。并随着儿歌的内容让幼儿教衣服“做早操”,孩子们边念边做都觉得很有趣,不知不觉就把衣服叠好了

  8、评价。将叠的好的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表扬鼓励。

  9、总结,教育幼儿要将物品摆放整齐,午睡时穿脱衣服要互相帮助。

活动延伸:

  在校午睡或在家睡觉自己学习叠衣服。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给与了每个幼儿参与的机会,幼儿的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不足之处就是模型是用纸做的,易碎、易烂。

6、小班教案《种大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愿意照料大蒜并关注大蒜的生长。

  2、观察、认识大蒜,学习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

  3、能尝试用“按、压”的方法种植大蒜。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大蒜,知道大蒜的生长环境。

  2、适合种植的大蒜若干。

  3、装好松软泥土的废旧杯子、罐子若干;小洒水壶。

活动过程:

  1、直接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

  (1)出示大蒜,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呀?谁认识它?你在哪儿见过呢?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上认识大蒜的外形特征。

  师:请你看看大蒜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3)剥大蒜,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大蒜。

  师:请你们把大蒜掰开,看看是什么样的?和刚才的大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请幼儿上前摸一摸,闻一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摸上去感觉怎样?有什么气味?

  2、学习种植大蒜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如器皿、土、洒水壶等。

  师:你会种大蒜吗?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如何种植大蒜。

  师:如果请你来种大蒜你会怎样做?

  (3)教师小结、示范种大蒜的方法。

  (种大蒜分三步——第一步:选择种植需要的材料和器具。第二步:找出大蒜根部,把大蒜头的须根朝下,用手按到土里,轻轻地把泥土压在大蒜身上。第三步: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端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4)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和老师一起种大蒜。

  3、幼儿尝试种植大蒜。

  (1)教师讲解种植要求与注意事项。

  师:在种大蒜的时候要把大蒜的尖头朝上,把大蒜按在土里,要保持地面干净。

  (2)幼儿分组自由种植大蒜,教师巡回指导。

  4、活动评析和小结。

  (1)展示幼儿的种植结果,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检验种植情况,并进行改进。

  (3)给大蒜浇水,再将种好的大蒜平摆在户外平台上。

活动延伸:

  将种植的大蒜摆放自然角,并让幼儿是日常观察、管理,同时把生长情况拍下照片,按顺序贴在墙上,帮助幼儿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对大蒜进行操作和探究,许多关键性的提问能调动幼儿对大蒜的已有经验和自己在活动中探索的新知进行简单句的表达,许多幼儿畅所欲言,都能用简单句讲述对大蒜的认识和发现。新鲜的种植场景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种植的兴趣,幼儿乐意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按、压”进行大蒜种植,在学会种植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幼儿小肌肉,提高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7、小班教案《小板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板凳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个性。

  2、通过板凳游戏进一步锻炼、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3、通过板凳游戏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锻炼幼儿大胆勇敢的品质。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和幼儿动作协调能力的锻炼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把椅凳。

  2、长2米,宽1、5米的较厚体育运动软垫2个。

  3、室内较为宽阔的铺好塑料垫的场地。

  4、进行曲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1、幼儿右手抱椅凳听《进行曲》的音乐入室。入室后排好队坐好。

  2、组织幼儿复习童谣板凳谣。

  板凳板凳歪歪,上面坐着乖乖;乖乖出来踢球,上面坐着小猴;小猴出来赛跑,上面坐着熊猫;熊猫出来拔河,上面坐着白鹅;白鹅参加啦啦队,大家来开运动会。

  (可以启发幼儿边念童谣,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基本环节

  1、引导幼儿利用板凳创造性的游戏。

  小朋友们可以在板凳上做操,趴在凳子上伸开胳膊就是大老鹰了,让小凳子当他们的小舞台,绕着小凳子转圈玩,从小凳子的这边跳到那边去,手从小凳子的下边慢慢过就像火车钻山洞,把小凳子放到头上练习平衡,拉着小凳子在地上走,象开车一样……

  (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2、组织幼儿玩集体的板凳游戏。

  (1)穿过森林。幼儿排成一队,在间隔1米的树林(椅凳做树)里沿“S”形路线穿梭。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个性)

  (2)过段桥。幼儿排成一队,一个跟着一个在间隔20公分的断桥(小椅凳做桥面)上走过。

  (可以锻炼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大胆勇敢的品质)

  (3)乌龟爬。幼儿在连接起来的凳面上爬过。让幼儿体会怎样才能爬的又快又稳。

  (让幼儿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4) 小伞兵。(幼儿练习从椅凳上跳下来)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大胆勇敢的品质)

  结束环节:

  师:今天我们玩了板凳游戏,大家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小板凳送回家,然后去洗手、喝水,然后休息一下。

  延伸环节:

  板凳是每一个家庭都有的,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玩这个游戏;另外,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生活用具自创游戏。

教学反思

  优点:

  1、从幼儿熟悉的童谣开始,引入活动,大部分幼儿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交流自然轻松。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频率很高。

  2、基本部分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和板凳一起游戏,孩子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创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3、幼儿通过创造性的游戏以及集体的板凳游戏,较好的锻炼了协调、平衡、跳跃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合作、适度等待、坚强勇敢等品质。同时,从高处往下跳游戏情境也给幼儿创造了体验“刺激”、挑战自我的好机会。

  不足:

  1、集体游戏“穿过森林”“过断桥”以及“乌龟爬”时幼儿均应分成两队或三队。原安排幼儿站一队,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幼儿等待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孩子充分的探索和体验。

  2、教师观察、分析、特别是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应该加强。

  3、注意处理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性、融合性和平衡性。遇到有难度的活动时,可以引导和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是否尝试,而教师也应该积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鼓励幼儿尝试、体验的同时还应努力尊重每一位幼儿在能力与心理机制等方面的差异。

8、小班教案《大气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对语言游戏产生兴趣,喜欢和教师、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2.学会正确指出“你”“我”。

  3.阅读儿歌,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儿歌的理解。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学会儿歌,并能两两结伴表演儿歌内容。

  会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1.幼儿欣赏并学会念儿歌

  2.按幼儿的人数,准备气球头饰。

  3.配套CD或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幼:气球。

  师:嗯,关于气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儿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

  幼:好。

  1. 学习儿歌。

  老师把儿歌完整的说一遍。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呀!

  幼:大气球。

  (再重复一遍)

  二、看课件学儿歌。

  师:儿歌中都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电视再念念儿歌。

  提问:儿歌里都说了什么?

  幼:球碰球,好像点点头。

  可以再次提问儿歌里还说了什么。

  三、示范游戏:

  (1) 学完这首歌我们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好吗?

  活动规则:你有大气球的时候就指着别人,我有大气球的时候就指着自己。

  (2) 老师和所有儿童互动。

  (3) 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示范。

  (4) 幼儿两两玩游戏,(先把小朋友的好朋友安排好再进行游戏)。

  (5) 幼儿交换好朋友在此游戏。

  四、总结部分: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新的儿歌《大气球》,还知道了“你”“我”,大气球还告诉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要团结、友爱。小朋友要记住打气球的话。现在和老师一起到外面玩气球吧。

  在这节课上小朋友们并没有学会这首儿歌。

  与幼儿互动的多了各个细节也把握好了

  游戏的气氛还要在弄一些(不要限制孩子活动)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的不足是还是有一些小朋友不会首儿歌,可能是我在这节课上没有把握好不听讲的个别幼儿,没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过,我在这节课上与幼儿的互动多了,能以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9、小班教案《泡泡画》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尝试用吸管吹出泡泡,探索吹泡泡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有多种颜色的泡泡水、吸管大于幼儿人数、白纸贴在泥工板上是幼儿人数的两倍、清水一盆。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宝宝,看!这是什么?伸出你们的小手,试试能把这美丽的泡泡接住吗?

  二、探索留住泡泡痕迹的方法并实际操作验证。

  1、教师:刚才你接住泡泡了吗?泡泡在哪里呀?

  哦!泡泡不见了!

  2、教师:这些美丽的泡泡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宝宝的小手碰到就破了,不见了,真可惜。宝宝能想个办法把这美丽的泡泡留住吗?

  3、教师:我也有一个好办法,想知道吗?

  演示:用有颜色的泡泡水吹出一个大大的泡泡,用白纸接住。

  4、教师:看,泡泡留在哪里了?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泡泡在白纸上留下了它的痕迹,让我们一起来把泡泡留住好吗?

  幼儿用白纸接泡泡。

  5、小结:泡泡在你的白纸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痕迹,绘成了一幅美丽的泡泡画,

  三、出示工具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画的制作过程。

  1、教师:看!谁来了?听,小狗说话了:宝宝们,看,我用吸管在白纸上吹出了美丽的泡泡画,你们能不能也用吸管吹出一幅美丽的泡泡画呢?

  2、好,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3、教师融入幼儿一起吹泡泡,在吹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发现: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水,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了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换颜色时要把吸管清洗一下。

  (4)移动纸时要双手端平。

  四、结束

  教师:宝宝吹出的泡泡画真漂亮,可是泡泡画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收干才可以展出。来,让我们把泡泡画小心地搬回教室,等干了开一个小小展览,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首先运用让孩子们捉泡泡的游戏,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情境中感知圆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的绘画兴趣。从而使他们由感知----熟悉----记忆----再现,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用吹泡泡的形式来画画幼儿第一次接触,非常感兴趣,虽然看似简单的吹泡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碰到了种种挫折,但孩子们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当终于吹出一个个漂亮的泡泡时,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我以参与者的身份来对待幼儿的作品,发现孩子变轻松了,我也轻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比我们大人还可爱的多,美丽的多。

  这次的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用他们全副的精神去做他要做的事情,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

  活动结束时,我还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参与评价,再次达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效应。同时也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自主评价,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

10、小班教案《穿袜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分清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

  2:熟悉穿脱袜子的基本过程。

  3:体验成功的喜悦。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袜子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穿脱袜子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

活动准备

  每人一双小花袜

活动过程

  1:与幼儿合唱歌曲《我有一双巧巧手》,这双巧手能做会做,会做好多好多的事,比如吃饭,写字,画画,穿衣,穿鞋子,穿袜子等等,引出活动内容。

  2:出示小花袜,认识袜子的正面反面,袜子底,袜子背,袜子的正面比较光滑,没有线头,毛边,而反面花纹凹凸,优先头,而且有缝合痕迹,袜子底凸起的部位是脚跟,而袜子背则没有。

  3:让幼儿围坐成圈圈,教师边穿边示范讲解基本动作a:分清袜子的正反面和袜子底袜子背。b:脚从有口端穿进去,袜子的后跟部位朝下c:两手捏住袜子口左右两侧,从脚尖开始慢慢往下拉。d:脱袜子时,先用手捏住袜子口,往脚后跟下滑至脚底,在用手捏住袜子的脚尖部往外拉,这样袜子就成功脱下来了。 4: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动作后,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了,这时我把,准备好的小花袜子发给他们练习,对动作缓慢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练习外,还叫他们观察别的小伙伴是怎样穿的,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 5:这样反复练习后,孩子多数都能分清袜子的正反而且也不会把袜子跟穿到脚背上了,活动在孩子的笑声中结束了,他们都表示,我会穿袜子了,我长大了,小手更能干了。

教学反思

  1: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讲解穿脱袜子底过程细致,静动结合,既关注整体也不忽略个体,让幼儿再帮带中学习本领。

  2: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开始环节如果让幼儿先观察各式各样的花袜子引出幼儿对袜子的喜爱之情引出活动目标比较好,爱美之心,幼儿比成人更胜一筹,练习过程如果能增添一些优美的音乐效果会更好。

11、小班教案《好玩的布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2、用布垫玩走、跑、跳等游戏,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学习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活动重难点:

  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用布垫玩走、跑、跳等游戏,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布垫若干。

  2、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随音乐《小汽车》入活动室。

  师:我们的汽车到站了,让我们跟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兔子跳跳跳)。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太棒了,请大家坐到后面的布垫上去,休息一会。

  二、自由探索布垫玩法。

  1、引导幼儿想一想布垫可以怎样玩?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布垫玩法。

  师:我们坐在屁股底下的都是布垫,你摸一摸,布垫是软软的,我们坐在上面可舒服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布垫除了可以坐在屁股底下外,还可以怎么玩?我们站起来试一试吧。(……)

  三、游戏:去春游师:老师刚刚收到了一条短信,谁发的呢?老师打开看看。

  师:哦,原来是春天发给我们的啊,它想请我们去春游,小朋友们想不想去?不过,去春游要走很长的路才可以到,所以我们要开着小汽车去春游,来,起立,把布垫当作方向盘,两只手握紧,两条腿弯一弯,这样小汽车才能开的很快,准备好了,我们要出发了。

  师:教师与幼儿边说儿歌边开车。"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小小车轮转呀转,带着我们去游玩。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看到行人慢慢开,大路宽宽快快开,小朋友们要记住,交通安全最重要。"引导幼儿去春游。(出示PPT,展示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师:外面的天快黑了,我们回去吧。

  (打雷声)哎呀,不好了,要下雨了,我们快点把布垫变成小雨伞吧。哇,天晴了,我们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

  四、放松休息师:我们今天玩了布垫、开了小汽车、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收获的很多,让我们听着音乐,做一下放松运动吧。

  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情境教学法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引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尝试到垫子的各种玩法,从中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乐趣。

12、小班教案《参观幼儿园》含反思

活动目标

  熟悉幼儿园环境,知道幼儿园的活动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等名称和主要用途,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场所的名称。 难点;名称的用途。

活动准备

  布置室内外环境[娃娃角、玩具脚],将大量的玩具、材料放置活动角内.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的名称,带领幼儿看认班牌,使幼儿知道自己钦州市伟才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

  2.带领幼儿到中、大班教室参观,到操场、厨房、教师办公室、卫生室、卫生间参观。

  3.边参观边介绍名称、用途。

  4.使幼儿知道教室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地方;操场是幼儿运动、游戏的地方;办公室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厨房是为幼儿做饭的地方;卫生室是为幼儿看病、喂药的地方;卫生间是幼儿洗簌、大小便的地方。知道幼儿园的教师、阿姨都是为幼儿做事的,有事可以请他们帮忙,要爱他们,会向他们问好。

  5.欣赏、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教学反思

  边参观边介绍名称及用途,见到别人要打招呼,再运用到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13、小班教案《太阳公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太阳的温暖,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太阳。

  2.用圆形线和直线表现太阳及光芒并且添画蝌蚪人。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彩砂纸、油画棒。

  2.知识经验准备: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感受阳光的温暖,观察太阳。

  3.空间准备:宽广的活动室,并呈现一张《米罗可儿》光盘中太阳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

  ——今天太阳公公上班了吗?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小朋友你们喜欢晒太阳吗?你喜欢在太阳下干什么?

  ——那月亮婆婆上班了,小朋友你又在做什么?

  ——如果有一天太阳公公不见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太阳是个大火球,发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发热,照得我们暖暖的。我们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太阳。

  二、交代作画要求

  1.教师示范讲解。

  ——让我们用手里的画笔将太阳公公画下来吧。

  ——今天我们用砂纸和油画棒来画太阳,在砂纸上我们画的时候要用力哦!太阳照到我们身上暖暖的,我们用暖色来画太阳吧,你知道哪些是暖色?我请小朋友把暖色油画棒找出来。

  ——我选择一种我喜欢的暖色油画棒来画太阳,太阳公公长着圆圆的大脑袋,所以我们画一个大大的圆脑袋,慢慢地画,小门关关好。

  ——太阳公公还会发光发热,小朋友们敢不敢把太阳公公的光芒都画出来?我们要围着太阳的脸画出光芒,慢慢画,小心线宝宝不要出头哦,看谁的光芒画的最直。太阳的光芒照的我们暖暖的,我要在选择一种暖色画光芒,我们要把周围的光芒都画出来,看谁画的多,看谁画得好!

  ——我们再给太阳公公画上可爱的五官,太阳公公长着大大的眼睛,能看到很远的地方。

  ——“太阳公公起得早,他怕宝宝睡懒觉,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宝宝不见了。宝宝正在院子里,一二一二做早操。小朋友把在太阳下做早操的宝宝和老师都画出来吧!小朋友还可以把纸转过来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

  在采砂纸上表现出太阳的五官和光芒。

  ——小朋友先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暖色油画棒,把太阳公公大大的圆脑袋画出来,太阳公公圆圆的大脑袋把画纸都撑满了,画的时候线条要接住,小门关好。

  ——围着太阳用直直的线来画出太阳的光芒,比比看哪个小朋友敢用最多的暖色画出最多的光芒。

  ——太阳公公长着大眼睛,大鼻子和大嘴巴,它给我们带来光明,所以小朋友们要将太阳公公的五官都画出来哦!

  难点:

  添画蝌蚪人。

  ——好多小朋友和老师都在晒太阳做早操,我们也把他们请到画上来吧。

  四、欣赏和点评幼儿作品。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作品吧!

  ——小朋友都把太阳公公大大的脑袋画出来了,而且线条宝宝都拉好手了,鼓励一下你自己。

  ——小朋友你来看一下哪个太阳公公的光芒最多最温暖?

  ——哇,这张画的太阳公公的脸最有趣,你看他画的哪里有趣?

  ——太阳下还有做操的老师和小朋友,哪个小朋友的画里做早操的宝宝和老师最多?

  ——今天小朋友把太阳公公都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太阳公公许多许多的光芒照的我们教室更加明亮暖和了,我们一起到太阳下做运动吧!

活动反思:

  《太阳公公》这个活动从准备上课到上课之前我都觉得这个活动并不难。观看了很多老师的活动也参加了评课,我总是提醒自己别人出现问题的地方自己也要注意,可是真正进行了活动才会发现问题的所在。整个活动很多环节失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对整个活动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就像校长说的课例活页的目的是什么,而我对活动的了解只是浮在表面,另一个原因是对于活动中技能的达到,我没有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考虑出发。而且最惭愧的就是校长提到的要尊重孩子作品,因为省事我直接在幼儿作品上进行修改确实是非常不应该的。

  导入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感知太阳的温暖,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太阳,这个环节主要体现了美术教学四大价值的情感渲染。之前我们总是片面的以为情感渲染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看了夏老师的活动才感受到情感渲染不仅如此,教师自身的感染力也是尤为重要的。当然在这个环节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导入的不够深入,自身的感染力更不用说了,尤为需要转变。

14、小班教案《星星警察》含反思

【活动目标】

  能根据图画书提供的画面,有序地讲出故事的基本内容。

  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星星警察》(图画书),幼儿活动操作材料《星星警察》(图画书)。

【活动指导】

  1.出示图画书.引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星星的本领可大了,晚上小偷出来干坏事,都逃不过星星的眼睛。(出示封面)老师带来的一本书,叫作《星星警察》,讲的是星星警察赶走小偷的故事,可好听了!

  2.引导幼儿逐页看书,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利用大图阃书,引导幼儿翻看小图画书。

  引导语:书要从第一页看起,先看完左边一面,再看右边一面。边看边想,画面有谁?它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边翻看图画书边思考:

  读图l: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公鸡在做什么?

  读图2:公鸡在睡觉的时候,小老鼠从它家出来背了什么?

  读图3:老鼠偷了公鸡的一袋米后,心里面会怎样?(好得意)

  读图4:小老鼠的歌声被谁听到了?

  读图5:看到小老鼠得意地背着偷来的东西,星星警察是怎么做的?

  读图6:小老鼠看到星星警察.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学说:"警察要抓我啦!警察要抓我啦!"表演"扔下米袋,拔腿就跑"。)

  读图7:星星警察把米袋送到公鸡家的时候,公鸡为什么没有反应?(正睡得香)

  读图8:为什么天亮了星星警察就不见啦?仰望天空,公鸡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3.看图讲述。

  ★引导幼儿翻看图画书,按照画面完整地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图并把它找出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建议

  ◆区域活动:语言区投放《星星警察》《黑猫警长》等书,供幼儿自由阅读和讨论。

  ◆生活活动:组织幼儿到派出所参观.听警察叔叔讲抓小偷的故事,培养幼儿的正义感和对警察职业的崇敬之情。

教学反思:

  《星星警察》当我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感觉这应该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孩子们一定喜欢,这是我们小班的一节公共课有朱老师设计,我看了朱老师的设计教案,我又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进行了一些修改,我班的幼儿好奇心很重,根据这点,我扮演鬼鬼祟祟的小老鼠东看看、西瞧瞧的样子来到幼儿的视线中,孩子都好奇的说:“老师变成小老鼠了,小老鼠要干什么呀?”我借幼儿的话,让幼儿猜猜:“小老鼠趁着天黑要去干什么呀?”孩子们就纷纷说出自己的一些积累的经验,“小老鼠肯定要去偷东西了。”我就顺着孩子的思路引出故事,我放慢语速给孩子们边讲故事,边指点着挂图,这可恨的老鼠又要去偷鸡妈妈家的米了,小老鼠溜进了鸡妈妈的家里,把米弄进袋子里,扛起袋子就走了。孩子们听到这儿,都心中激起了恨说:“打电话告诉警察叔叔,把它抓起来。”“那我们接着往下听,我把重点星星警察的话重点说,孩子们都想到了警察叔叔。孩子脸上的表情也有先前对老鼠的恨转到了对星星警察的喜爱之情,也同时激发了孩子对阅读的喜爱。

15、小班教案《吃饭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尝试用小勺自己吃饭。

  2.体验活动的快乐。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吃饭方法。

  难点:让幼儿用正确的吃饭方法,喂动物宝宝。

活动准备

  1.小勺若干、动物头像若干。

  2.幼儿每人一个饭碗。

活动过程

  过程一:故事导入

  1.教师给幼儿讲故事《能干的乐乐》。

  2.教师提问:故事中讲了什么内容?

  幼儿讨论后回答。(要求幼儿知道故事讲的是一个能干的孩子)

  过程二:比一比

  1.教师要幼儿说说会自己吃饭吗?自己吃饭的时候有什么小动作吗?

  幼儿自由回答。(一般幼儿都回答能自己吃饭)

  2.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勺子、一个碗,要求表演自己是怎么吃饭的。

  幼儿各自“吃饭”,“吃饭”表演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要会自己拿勺子吃饭,吃饭时,不说话,不东张西望。

  3.教师要幼儿分组表演自己吃饭,看谁做得最好,谁就是班上的“乐乐”。

  4.活动完成后,评选出班上的“乐乐”,可以评选多个。

  过程三:喂宝宝吃饭

  1.教师提问:动物宝宝会自己吃饭吗?引导宝宝学学做做自己吃饭的动作。

  2.操作活动:喂动物宝宝吃饭

  ①.有好多动物宝宝还不会自己吃饭,可是它们的肚子好饿哦,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喂动物宝宝吃饭)

  ②.请个别幼儿尝试学学喂食的动作。

  ③.教师鼓励幼儿用小勺喂动物宝宝吃饭。

  过程四:经验总结

  1. 教师要幼儿小组交流自己吃饭的经验。

  2.教师小结本活动,表扬鼓励幼儿。

教学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16、小班教案《小雪花》含反思

活动目标

  通过图片、影象资料感受雪后美景,丰富对雪的认识。

  激发学生对雪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培养和发展想像力与探索能力。

  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大胆地参与讨论,丰富相关词汇。

重点重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童话,感知雪的特征,体验雪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会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 场地布置

  2、 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 泡沫碎儿。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带领幼儿到户外看雪,观察雪的颜色,形状,感知雪的特性,并启发幼儿发现和表达雪的特性(如:雪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形状有粒状的,片状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树上是一层层的,落到脸上冰冰的,凉凉的,放在手里很快会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时会发出咯吱的声响。

  二、 新课部分

  欣赏探索:出示多媒体课件《小雪花》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雪花从哪里来呀?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

  1、 学习儿歌《小雪花》

  一片小雪花,两片小雪花。

  雪花你别化,跟我说说话。

  你从哪里来,哪里是你家。

  2、 再引导孩子们观看多媒体课件,说一说,雪花会飘到哪里去呢?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学生自由发言:房顶上、树上、大地上。飘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成白色。

  3、 幼儿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集体模仿雪花飘落的样子

  三、教师小结

  (抛出泡沫碎)看,又下雪了,让我们与雪花一起飞舞吧!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好奇心强、爱动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使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我充分开发幼儿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智能、音乐智能等多元智能,使幼儿在全方位多感官的体验中掌握知识

17、小班教案《画圆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在圆形里外添画,表现自己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2、迁移已有经验,借助范画扩展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

  3、乐意参与“圆形变变变”活动,感知在圆形上添画变出新事物的快乐。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大胆地在圆形里、外进行添画,体验创造性地绘画的乐趣。

  难点:能自主、创造性地联想和添画。

活动准备:

  经验积累:观察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丰富感知经验。

  小熊吹泡泡大图片、小熊吹泡泡作业单、由圆变成的物体范例、吹泡泡玩具、水彩笔、小抹布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小熊吹泡泡卡片。师:今天张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看,是谁?(出示卡片)小熊在干什么?它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熊是一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它会把圆形变成许多有趣的东西。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小熊把圆形变成了什么?

  二、观察

  引导幼儿观察小熊变圆的魔术,说说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师:我们一起数1、2、3,再吹一口气,(教师用简笔画形式画出西瓜)提问:小熊在圆形里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西瓜)小熊还会变什么呢?第二次变:小熊在圆形外面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太阳)小熊可真棒,它还会变什么呢?小熊在圆形里外同时添画几笔变成什么?(小猫)

  小结:小熊的本领真大,它能把圆泡泡变成这么多可爱的东西。

  三、启发想象

  师:小熊是个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朋友你想变圆的魔术吗?你见过哪些圆形的东西?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鼓励幼儿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引导幼儿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说出来。教师可启发幼儿说一说吃的、玩的、教室里、马路上见过的圆形的东西。

  四、创造、操作

  (1)出示小熊吹泡泡的形象。

  师:刚才,小熊又吹了许多圆泡泡,小朋友也来做一个小魔术师,把你想变的圆圆的东西都变出来吧。

  (2)教师指导幼儿在圆形里边、外边添画。对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可用范例加以启发引

  (3)对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多的圆泡泡鼓励其创造。师:小熊又吹出了更多的泡泡,你再给它变一变吧。

  五、交流讲评

  (1)幼儿围坐在作品前,向同伴,向老师介绍自己把圆形变成了什么?谁变的东西和大家的不一样?

  (2)老师讲评:小朋友变出了这么多圆圆的可爱的东西,小熊夸我们真能干!看,小熊奖励给我们许多吹泡泡玩具,我们一起到外面玩吹泡泡游戏吧。

  延伸活动建议:

  1、观赏活动:引导幼儿观赏生活中各种圆、方、三角形的物品,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

  2、活动区活动:教师将画有三角形、方形的作业纸放在美工角,让幼儿自由添画,并把作品陈列在作品角。引导幼儿互相观赏添画好的作品。

活动反思:

  优点: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我较好的把握了三个结合:

  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生活中随机生成出来的事物,因此我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到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开拓了新的教材教法。从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教案的设计环节,尤其是幼儿的作业单再现了教师的创新亮点。此作业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美观、游戏性强、具有反复利用性。作业单是用封塑膜过塑的,画错了可以擦去重新再画,并且反正面都有数量不同的泡泡,满足不同需要的幼儿,使幼儿能更为愉悦、成功地作画。

  2、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结合相结合

  示范法的运用,使幼儿较好的掌握了在圆形里外添画的规律。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只示范了三个范例,(西瓜、太阳、小猫头)但其展现的内容却是三个类别的内容(水果类、动物类、宇宙类)。从三个范例中可以引发幼儿进行相似联想,拓展幼儿的的想象力。

  观察法是我把绘画内容变成了幼儿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让幼儿“有物可画”。因此前展性感知经验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活动前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圆形的物品,以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孩子们之所以能说出这么多圆形的物品是因为他们有了前期的观察经验。

  谈话法是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让幼儿把绘画构思都表达出来,提高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谈话中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让幼儿“有物想画”。

  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新型师生关系。如在活动中,晨晨小朋友只画了一个太阳,就不知该画什么了,于是我说了句“一粒芝麻掉下来”,幼儿思维马上被激活了,他在圆形里面点了无数个小点点,还告诉我这是芝麻饼。我想这就是因人、因情施教,它既帮助了弱者,又不限制强者,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3、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让幼儿在自我表达中展现有个性的创意.(如:我们成人看孩子的作品,线条不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添画人头时眼睛太往上);有的色彩深浅也不合实际(绿太阳)),幼儿自我创意是:这个西瓜切成了两半、绿太阳会觉得凉快……幼儿的奇思妙想让我很吃惊。因此也让我把更多赞赏和鼓励的语言“普洒”给每个孩子。我觉得每一幅画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因此,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只有和幼儿评价相结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颇,起到尊重幼儿创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儿的作用。

  不足之处: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随时会出现教师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与行为,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需加强,解决的方法一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二是要对每一个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18、小班教案《蚂蚁搬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体验爬山坡、独木桥的不同感受,提高幼儿对爬行运动的兴趣。

  2、鼓励幼儿互相协作、克服困难,体验劳动的快乐。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蚂蚁胸饰、双肩背包、体积重量材料不等的“积木”作为各种家庭用品、用布袋好的棉被等、干毛巾

  2、场景布置:小山坡、小山洞、不同难度的独木桥、新家

  3、假鞭炮一串、有放鞭炮声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动作(幼儿已戴好胸饰)

  教师创设情景,幼儿以蚂蚁的形态出现。在快慢、左右、前后、转圈的爬行中锻炼身体各部分。

  二、交代任务。

  前几天,这里刮了台风,把我们地面上的食物都吹走了。昨天,妈妈呀又找到了一个好地方,那里好吃的东西可多啦。,今天我们就把家搬过去,好吗?

  三、讨论

  师:妈妈已经把要搬的东西都放在了这里,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安全搬走这么多的东西?(小的东西放在双肩背包里,大的装在布袋里)

  四、交代要求

  要求幼儿根据自己能力选择不同方式搬运家中的物品及多少,特别是打包时同伴间互相要帮助,等大家都准备好了一起出发。余下的物品等会儿回来再搬

  五、搬家

  1.集体搬家

  (1)幼儿互相帮助打包物品,等待出发

  (2)准备出发。

  师:我们的新家很远,从这里出发要爬过山坡、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跳下断崖,你们第一次走,一定要跟着妈妈走,不能独自离开队伍,不然要迷路的。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出发

  途中提醒幼儿互相鼓励,大胆挑战自我,闯过难关。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爬过独木桥,重点鼓励幼儿爬过用平衡台搭成的独木桥

  (4)摆放物品

  新家真漂亮,我们可别把新家弄的乱七八糟。(启发幼儿将所搬的物品放整齐)

  2.幼儿结伴再次搬运,教师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路线走

  六、庆祝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

  1.集体整理新房

  2.教师放“鞭炮”音乐,共同庆祝,增添喜庆气氛。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一开始就采用了情景化的方式引入,让幼儿在富有童趣的情景和语言提示中进行爬行,充分体验到了蚂蚁一家在一起玩耍的乐趣,并锻炼了身体各部分。

  2、整个活动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活动要求通过语言提示巧妙地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例如“新家很远,你们第一次走,一定要跟着妈妈走,不能独自离开队伍,不然要迷路的。”“新家真漂亮,我们可别把新家弄的乱七八糟”“孩子们真勇敢,这么高的山坡都不怕”等,让幼儿在无形中遵守了纪律,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激发幼儿不怕困难的勇气。

  3、材料的投放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通过设置难度不同的小桥、山坡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所要搬运的物品种类较多,能激发幼儿动脑,想出各种办法进行搬运。

  4、幼儿表现: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积极投入,情绪高涨。 能力差的孩子也不甘示弱,在同伴的鼓励下克服困难、勇敢地挑战自我,孩子们年龄虽小,但也能不时地为同伴的进步而鼓掌、喝彩。孩子们能根据搬运物品的不同种类,想出了背、拖、拉等各种办法。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充分得到了表现。

19、小班教案《羊毛卷》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学会用彩笔连续不断地画圈

  2.通过活动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色彩笔画图,增强色彩感。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幼儿能够绘出曲线,使线条流畅

  教学难点:色彩鲜艳,线条排列有序。

活动准备

  小羊图,以及画有小羊的身体的画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教学过程:

  1.引发兴趣:

  师:(师做小羊的动作)咩咩咩~小羊来了,你们在哪里见过小羊呢?(启发幼儿编一个关于羊的故事可以结合喜羊羊与灰太狼进行讲解)。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衣服是什么样的?

  师:(出示小羊图)冬天到了,小羊为什么一点都不怕冷?哦~原来它们身上有厚厚的羊毛呀,我们来用小手比一比,小羊身体上的羊毛是什么形状的~

  强调羊毛的卷曲度,用小手在空中随老师画一画,比一比。

  师:观察了小羊身上的羊毛,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羊,它们没有穿衣服,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今天能帮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 。

  2、操作讨论

  教师示范:画羊毛的时候一圈又一圈,圆圆圆,转转转,走过来,走过去,走在大圈里,大家挤成团。

  幼儿画羊毛:在一个圆圈里不停转,画满了,再换一个颜色换个圈,看谁的羊毛又多又好看。

  二、课后活动

  可以画完小羊结合手工课贴棉花等体验绵羊毛的感觉。

教学反思

  《羊毛卷》是一节小班的美术课,这节课是让幼儿学习连续不断画圈的活动。使线条连续不断又流畅,是这节活动的重难点。整个活动结束后,只有个别幼儿能按要求完成作品,大多幼儿,不是不能连续画线,就是不能把线条画得流畅,还有个别幼儿画成了一个一个单独的圆圈,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下问题:

  虽然我把画卷的方法,编成了一句顺口溜,但是我没有特别强调连续画这个关键词。只是一带而过,没能让孩子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20、小班教案《做披萨》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喜欢模拟小厨师做食品,学着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熟悉常用的颜色,尝试调换使用。

  3、在操作中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披萨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圆形白卡纸人手一张;黄色油画棒;黑色水彩笔;红色和绿色条形彩纸;液体胶;抹布。

  2、比萨饼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比萨饼。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比萨饼图片】

  2、师:对了,这个饼跟我们平时吃的饼可不一样,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比萨饼,你们看一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分别是什么颜色?【幼儿观察比萨饼图片】

  小结:一看这个饼就知道很好吃,老师馋的直流口水了!你们想不想吃?今天我们就要来当一个小厨师,自己做一个比萨饼!

  二、合作一张比萨饼。

  1、师: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我们先要用面粉做一个圆形的饼【出示白卡纸】,然后在饼上抹上油【出示黄色蜡笔,上下左右刷几下】。

  2、师:接下来我们要把香肠和青椒放上去了,先把红色卡纸撕成小方块,然后在背面涂上胶水,同样再撕绿色卡纸。【撕碎红色卡纸和绿色卡纸,粘贴在饼上,请1-2名幼儿尝试】

  3、师:我们的饼做好了吗?还要放到烤箱里面去烤一烤。【教师示范如何烘烤】哇!我们的饼烤好了,怎么不是很香呢?【引起幼儿兴趣】原来少了点芝麻啊!

  4、师:我们撒一点芝麻在上面就很香很香的了!【教师示范用黑色水彩笔点画】

  小结:老师的饼做好了,你们闻一闻呢?香不香?

  三、大家来做比萨饼。

  教师按步骤逐步提供材料:

  黄色油画棒——抹黄油彩纸与固体胶——制作香肠和青椒放进纸盒——进烤箱黑色水彩笔——撒芝麻

  四、欣赏作品。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做的比萨饼最香?【教师进行作品评析】

  五、结束活动。

  总结:今天我们的小朋友当了一回小厨师,自己亲手制作了一个比萨饼,我们可以拿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爸爸妈妈会很开心的,老师也很开心,谢谢小朋友!

教学反思:

  活动内容的设计要求,既要符合孩子的知识技能,又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披萨》。原因有两个:其一,据了解披萨对多数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的食品,其二,制作披萨的过程简单易学

21、小班教案《动物列车》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并用简短的句式进行表述。

  2、要求幼儿用清楚、大声的声音说话,培养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火车头胸饰2个、玩具动物列车一辆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将“动物列车”玩具藏在身后,请幼儿听一听“是谁发出的声音”、“它是怎样叫的”。逐一按响动物列车上的按钮,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边听边回答。彩集体和个别回答相结合的方式,重复练习,帮助幼儿熟练运用“小羊咩咩咩!小牛哞哞哞!小猫喵喵喵!”的句式。

  2、交代游戏规则。先用语言导入:

  小动物们都乘上了火车,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上我们的动物列车吗?接着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1)、一人先扮演火车头,边开边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答:“我来坐。”

  (2)火车头扮演者可选一人,则被中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回答正确者方能乘动物列车。

  (3)“火车”继续向前开,每一位要上车的小动物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而要换一个动物形象,如说:“我是小牛,小牛小牛哞哞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如回答与前一幼儿相同,则不能登上动物列车。

  3、教师先扮演火车头,在身前挂上车头的胸饰,游戏开始时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回答:“我来坐。”教师请一幼儿起立后,幼儿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随后走到前面来,用双手拉着教师的衣服,嘴里发出“呜—”的声音,在教室里开一圈后,游戏继续进行。

  4、1—2名幼儿挂上火车头的胸饰,扮演司机,手握方向盘,带领幼儿开展“动物列车”的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

  由于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薄弱,不善于和别人开**流,由于不会说,导致幼儿不愿意说,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幼儿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交往者”。《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也是允许出错的。所以我设计了用完整句式表述的这节课。

22、小班教案《找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让他们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扩充幼儿想象,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感受家的温暖,知道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引导他们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扩充幼儿想象,发展想象力

活动准备

  1、蓝天、白云、蝴蝶、小鸟 、小河 、 树林、花朵、小鱼图片

  2、废物垃圾 实物垃圾桶

活动过程

  一、师、幼讨论自己的家。

  师:小朋友们,你们今天是从哪来的幼儿园?你的家是什么样的?在家里你都做什么呀(吃饭、睡觉、和爸爸妈妈做游戏)?你们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师:其实,小朋友们还有另一个家,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

  二、游戏“找家”

  1、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家,可是,老师这有好几位找不到家的朋友,想请聪明的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么?老师出示白云、蝴蝶、小鸟,你知道谁的家?现在我要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找家了。(让小朋友分别说出他们的家)(师随手丢几片废纸和食品袋)哎呀!这些小垃圾们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了,看到把班级弄得这么脏,他们难过极了,快请小朋友来帮帮他们吧!

  2、他们的家我们知道了,下面我要请小朋友上来把他们送回家,谁愿意来?看他们得对不对,好不好?送到家后,请他告诉小朋友哪里是“它”的家。

  三、找家拓展

  师:你们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教师用图画的形式将幼儿的答案记录下来)

  那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谁的家呢?

  那小花朵还是谁的家呢?幼儿园呢?

  师小结:好!小朋友们都想了很多……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很棒,现在我们的园长想回自己的家了我们用掌声欢送他们,跟他们说再见!我们小朋友也该休息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幼儿有话可说,初步感知家,自然引入。接下来抓住幼儿喜欢帮助别人这一特点,让他们帮助小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想说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课堂氛围热烈活跃;参与活动让幼儿从说到行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重点;拓展延伸训练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想象能力。结束环节即紧扣课题又和谐自然。

23、小班教案《小猪胖胖》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一口接一口地进餐,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2.积极参与活动,能边念儿歌边做模仿动作。

  3.感受自己和同伴在游戏活动中的快乐。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小猪胸饰。苹果等水果若干。

  2.课件:啊呜啊呜吃饭香。

活动过程:

  一、火车开开

  老师扮演猪妈妈,幼儿扮演猪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想带宝宝们到外婆家玩,好吗?

  我们一起开着火车出发吧!(做开火车动作)

  (评析:小班幼儿喜欢游戏情景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教师利用胸饰,创设

  了故事情境,以“猪妈妈和猪宝宝到外婆家玩玩”导入活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二、外婆抱抱

  师:小猪宝宝看,是谁呀?(外婆)

  另一老师扮演外婆说:“我的猪宝宝,外婆好喜欢你们呀,快来和外婆抱一

  抱。”(微笑着张开双臂做拥抱状)“今天我请你们来吃东西”。

  (评析:教师以猪妈妈带领猪宝宝去外婆家做客的故事情节展开活动,使幼

  儿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学习一些简短的礼貌对话,并通过与外婆抱抱增强了情感的交流。这环节为下一环节幼儿学习吃饭做好铺垫。)

  三、儿歌学学

  师:猪宝宝,你知道外婆是怎样吃饭的吗?(结合故事:小猪胖胖,观看课

  件:啊呜啊呜吃饭香)

  小结:我们小猪要像外婆一样,吃一口,咽一口,一口接一口地吃,吃的时候小心米粒不要掉出来。

  师:妈妈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小猪吃饭,啊呜啊呜。小猪睡觉,呼噜呼噜。

  (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演给外婆看)

  (评析:在看看说说做做的形式中学习吃饭,幼儿学得轻松、愉悦。教师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一口一口地进食的方法,适合小班幼儿动静交替的年龄特点。)

  四、苹果吃吃

  外婆说:“宝宝们吃饭真干净,今天我还要请你们吃苹果呢。”

  幼儿每人拿一只苹果模仿吃苹果。

  苹果吃完了,提醒幼儿把苹果核放到纸篓里。

  (评析:让幼儿模仿吃苹果,幼儿兴致盎然,吃得有模有样。这一环节既帮

  助幼儿巩固了吃东西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五、小宝睡睡

  师:肚子吃得饱饱,闭上眼睛睡觉。宝宝是怎样睡觉的?

  幼儿扮演小猪睡觉。

  师:天亮了,小猪起床了,我们快回家喽!和外婆再见!

  (评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编小猪睡觉的动作,发挥了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认识活动基本是在行动过程中

  进行的,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喜爱的小猪角色,以猪妈妈带领猪宝宝去外婆家做客的故事情节展开,让幼儿在游戏中说一说、做一做,这种游戏化的情景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兴趣盎然。

  2.活动采用了课件、表演等多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如:儿歌表演中,教师以“小猪吃饭,啊呜啊呜,小猪睡觉,呼噜呼噜。”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的整体发展,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知识,萌发了幼儿美的感受。

  3.师生共同游戏,使师生关系协调、和谐。活动中教师以猪妈妈的角色,带领幼儿展开游戏,让幼儿无拘无束地投入到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平等性。

24、小班教案《抢椅子》含反思

游戏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信号开展抢椅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和速度。

  2、在游戏中解决人多位子少的问题,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游戏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若干把。

  2、音乐播放器与音乐播放CD

  3、活动场地布置。

游戏过程

  一、听信号做动作。

  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围着椅子做相应的热身动作。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反应能力,请小朋友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快快走、慢慢走)

  小结:小朋友真棒,反应都很快。

  二、利用多种感官分辨信号进行抢椅子的游戏。

  师:接下来的游戏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亮,小耳朵最灵,速度最快。

  (一)交代规则。

  幼儿面对椅子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小朋友不管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信号必须是“3”才能快速奔跑至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每一次游戏老师都会拿掉椅子,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到旁边休息。

  (二)幼儿游戏。

  1、用听觉来分辨信号。

  2、用视觉来分辨信号。

  3、用多种感官有效辨别各种信号。

  老师根据当时幼儿表现情况进行小结。

  三、让幼儿想办法,探索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坐下。

  (一)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师:现在我要拿掉两张椅子,这次抢椅子有一个要求,大家不仅要自己抢到位子坐下了,还要想办法帮助没有抢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不能让一个小朋友站着,否则算全体失败。

  师:你们是怎么帮助没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的?(幼儿尝试)

  师:原来大家可以挤挤坐。这个方法真好,下面我要继续拿掉椅子,一直到你们挤不下去为止。(教师继续减少椅子,直到孩子们并排靠拢无法坐下。)

  (二)尝试几个幼儿坐一张椅子。

  师:现在椅子越来越少了,挤也挤不下了,但是还是必须要坐下来?怎么办呢?(提醒幼儿几个好朋友的屁股不一定都要碰到椅子,但必须是坐下来的,提示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叠坐,互相拥抱,在横向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增加纵向空间,完成任务。)

  四、庆祝胜利,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师:谢谢你们,能在椅子减少的条件下,互相帮助、共同想办法解决困难,因为大家都是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听音乐做放松活动)

教学反思:

  因此对照《纲要》:“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并根据中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我就将《抢椅子》这个老游戏设计了新玩法。

  既保留了“抢”这一竞争的形式,又避免了游戏者被“淘汰”的遗憾,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解决人多位子少的问题,从而来发展孩子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25、小班教案《小马过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感受乐曲A、B两段鲜明的音乐形象。

  2、引导幼儿听辨“骑马”和“扬鞭”的乐句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游戏中紧张与放松所带来的愉悦。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安静欣赏乐曲。

  (1)师:有一个小动物藏到了老师的音乐里,你们能帮老师把它找出来吗?

  (2)完整播放乐曲一遍。

  (3)师:请小朋友说说,是什么动物在老师的音乐里做游戏?

  二、 师:小马在老师的音乐里做什么游戏你们想知道吗?

  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教师讲述故事)

  三、完整倾听乐曲(第二遍),引导幼儿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师:这首音乐讲的也是《小马过河》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朋友们骑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过河。(教师随A段音乐做马跑和扬鞭的动作,用伸直手臂做“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表现B段音乐。)

  四、分段欣赏。

  A段音乐:师:请你听听这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做什么?如果你听出来了请你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重点引导幼儿随乐做“扬鞭”动作的同时发出“驾”的声音。)

  五、欣赏B 段音乐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用手臂做独木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感受B段乐曲舒缓平稳的节奏特点。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来做独木桥,并随B段音乐表现出来。

  六、请幼儿起立

  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完整的做动作,感受全曲。(原地)

  七、游戏:小马过河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小马过河的游戏吧!可是没有独木桥怎么办?看看我们身边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搭独木桥?(启发幼儿用椅子搭建独木桥)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3)组织幼儿讨论过桥的安全。

  师:独木桥很窄,小马过桥的时候要怎样做才不会掉到河里去?(小心翼翼、一个跟着一个……)

  八、小结

  附故事梗概:马棚里住着很多匹小马,有一天小马想出去找妈妈了,他们很快乐的跑啊跑!小马们跑着跑着,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们站在河边真着急啊,河水很深,水流很急,这么才能过河呢?忽然小马们发现河上有一座小独木桥,小马们真高兴,立刻走过去,大家小心翼翼的走过独木桥,过了独木桥以后,小马们继续飞奔,很快就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课后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小马过河》是我模仿的一节音乐优质课。在活动前,我首先根据本班情况将整个教案修改了一下,让这个音乐活动更加适合幼儿园情况。《小马过河》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欣赏的是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师根据这首歌曲创编了一个故事,让孩子在音乐中扮演小马,根据音乐的情境进行表演。

  整个活动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喜欢,并且愿意参加这个活动。首先,我先让孩子安静的倾听这首歌曲,之后我又再次播放音乐,并且在音乐中,我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再次感受音乐。之后,我进行了分段讲解,让孩子更加透彻的理解整个歌曲。最后,我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表演小马,在活动中再次表现音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应该更加放手,让孩子自己感受音乐,而且,我对整个音乐课堂的把握还有地提高。

26、小班教案《塑料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塑料袋大小、颜色、软硬,及发出的声音。

  2.体会“玩中学”科学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材料准备:

  不同大小、不同颜色、软硬的塑料袋等。

活动过程:

  一、用各种感官感知塑料袋

  1.直接引入塑料袋,吸引幼儿的兴趣

  2.运用看、听、摸等感官,感知塑料袋的材质和声音。

  (1)摸一摸、看一看,讲一讲。

  (2)互相摸一摸、看一看感受塑料袋的不同。

  自己摸摸和看看言语介绍

  比较大小

  让塑料袋发出声音

  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让塑料袋发出声音

  借助音乐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已有经验,体会游戏的乐趣。去户外和塑料袋做游戏。

  二、了解为什么塑料袋是不同的

  塑料袋是干什么的,利用比赛的形式让小朋友用塑料袋装东西。在装东西的时候,有的小朋友的塑料袋破了,从而引入探索为什么会破。

  通过探索出的结果,引出下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样的力度下塑料袋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小朋友利用塑料袋不同的声音给歌曲有节奏地伴奏跳舞。

活动反思:

  活动中给了幼儿充足的时间来体验,并有充分时间表达的机会,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化的科学让我感受到,不仅材料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而且情景和游戏也能给幼儿带来快乐,让幼儿在游戏和情景中开开心心地学到了本领。科学教育的玩中学就是指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7、小班教案《纸筒游戏》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活动,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2、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培养他们喜欢玩科学小游戏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与同伴协作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大胆交往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玩“悄悄话”游戏的经验。

  2、空心传声筒、实心传声筒人手一个。

  3、记录单一张。

活动过程:

  (―)幼儿玩纸筒。

  1、引导幼儿观察纸筒的外形特征。

  (出示纸筒)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鼓励幼儿自由玩纸筒。

  3、幼儿交流游戏玩法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玩的?(幼儿大胆表述)

  (二)引导幼儿用纸筒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

  启发幼儿玩“悄悄话”游戏并交代要求:我们用纸筒的一头对准好朋友的耳朵,用嘴巴对准纸筒轻轻地说一句话。

  (1)师生互动玩“悄悄话”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玩“悄悄话”游戏。

  师:刚才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告诉大家。

  小结:今天我们发现这个纸筒可以传声音,我们就给这个纸筒取个名字叫“传声筒”。

  (三)幼儿与客人老师玩“悄悄话”的游戏,体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

  1、幼儿与客人老师游戏。

  老师出示实心的传声筒:这个传声筒也想玩游戏,这次跟谁玩呢?后面有许多的客人老师也想玩悄悄话的游戏,我们每人拿一个黄色的传声筒,用刚才的方法去和客人老师玩一玩。

  2、鼓励幼儿寻找原因并总结。

  师:客人老师听清楚悄悄话了吗?小朋友听清楚了吗?为什么这次听不清楚呢?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发现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楚,而实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不清楚,因为纸团堵住了传出来的声音。

  3、尝试记录

  师:我们把发现记录下来。 空心的传声筒声音清楚,我们怎样记录?实心的传声筒声音不清楚,我们怎样记录?

  (四) 与客人老师再次游戏,结束活动。

  师:客人老师想很清楚的听到悄悄话,小朋友该选怎样的传声筒去跟她们做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28、小班教案《玩布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一物多玩,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2.练习走、跑、跳等技能,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重难点:

  练习走、跑、跳等技能,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尝试一物多玩,鼓励幼儿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布垫幼儿人手一个。

  2.《宝宝健康操》、开汽车、兔跳等音乐。

  3. 情境创设:小乌龟家、小兔家、小青蛙家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游戏《躲猫猫》,引入主题。

  三、鼓励幼儿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幼儿自由探索布垫的玩法,如:扔布垫、顶布垫、夹着布垫跳、背着布垫爬、变成长长的蛇、划船、排火车等。

  2.教师小结。

  四、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导语:森林里的小乌龟想邀请小朋友到它家去做客,但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老师希望小朋友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克服困难,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森林之旅吧!

  1.学小兔子跳台阶——夹布垫跳,发展向上纵跳的动作技能。

  2.学小青蛙跳荷叶——引导幼儿把垫子放地上双脚并拢向前跳,发展立定跳远的动作技能。

  3.过独木桥——头顶布垫,发展平衡能力。

  4.爬过山坡——背着布垫学乌龟爬,发展手脚协调能力。

  5.庆祝活动:放“烟花”。

  五、放松活动。

  幼儿与同伴间进行互动,相互放松。

  六、收拾整理活动场地,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在选材上动了脑筋,利用布垫带孩子进行一节体育运动,布垫柔软、轻巧、安全、色彩鲜艳,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的,比如说在车里,沙发上、床上……都会见到各式各样的软软的布垫,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喜欢抱着、靠着布垫,也喜欢躺在上面,布垫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既感到亲近熟悉,又感到新奇。深受幼儿的喜欢,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用来进行身体运动,通过尝试布垫的各种玩法,鼓励孩子一物多玩,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增强孩子肢体的协调性、 培养孩子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但目标还是停留在玩的角度,缺乏对幼儿探究意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引导孩子多种思维,探究对待一种事物的多种看法,做法,增添乐趣。

29、小班教案《大灰熊》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的轻重,能用形体动作大胆表现歌曲。

  2、知道大灰熊醒来时静止不动,初步学习控制自己。

  3、体会与老师、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山洞背景图、大灰熊头饰一个

  ◆动作建议第一句:大灰熊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第二句:小朋友轻轻的走来了。

  第三句:前半句,小朋友用手轻轻摇了L下大灰熊;后半句,大灰熊站起来发怒了。

  ◆游戏玩法建议

  1、演唱歌曲部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大灰熊发怒时(低八度音乐响起):幼儿扮演木头人,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灰熊"在其中来回走动,发现是一群木头人又回去睡觉了。

  3、大灰熊睡着了,幼儿悄悄的跑回家,游戏重新开始。

  4、游戏几次后,大灰熊苏醒了,和幼儿一起跳舞、游戏。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理解歌曲

  l、教师边操作幻灯片边讲述故事。

  2、熟悉歌词内容,边操作幻灯片边有节律念歌词。

  3、学学图片中大灰熊发怒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学习不同的发怒造型。

  4、教师念儿歌扮演小朋友,幼儿扮演大灰熊,表演大灰熊发怒的样子。

  (三)动作学习

  1、感知歌曲

  (1)初步感知游戏,掌握小朋友走路轻轻的动作。

  (2)掌握摇的动作,知道唱到"如果你去摇醒它呀"才能去摇大灰熊。

  (3)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幼儿练习。最后提醒幼儿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创编各种"木头人'造型并静止不动。

  2、分角色,动作表现

  (1)请一半幼儿来表演大灰熊,一半幼儿表演小朋友。

  (2)交换角色进行表演,强调大灰熊醒来发怒时要变成木头人。

  (四)情境游戏

  1、游戏第一次山那边真的有一只大灰熊(配班教师扮演),我们去摇醒它和我们一起游戏,好吗?

  2、游戏第二次大灰熊又睡着了,我们再去试一次,请它和我们一起游戏。

  3、大灰熊苏醒了,和小朋友开心的跳舞。

教学反思: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幼儿从动作表演中逐步引导到歌曲演唱中,动作也要逐步变小。4、及时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如当幼儿还沉浸在游戏表演而没有按照歌词动作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最后熊发怒的动作可在念歌词最后一个字“(生)气”时用一个造型定点。还要关注到幼儿动作是否合拍,这点很重要。

  交流后,我们于本周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主要流程与第一课时类似:谱图引题--师幼有节奏地念歌词,并表演故事--学习歌曲的演唱--唱出歌曲的强与弱。从整个活动效果来看,进步很明显。首先教师准备充分,不但能熟练地演唱,还用钢琴录了伴奏音乐。环节的递进性明显,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紧紧跟着教师的步伐逐步从动作还原到歌曲演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当然,也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幼儿的座位安排要有利于幼儿的活动;图谱的摆放可以按照乐句放成三排;最后的歌曲学习中,动作的表演成分减少得还可以彻底些;教师的范唱要富有感染力和灵气;另外,要加强幼儿对动作节奏性的把握和演唱姿势的要求

30、小班教案《花手套》含反思

目标:

  1、学习用多种线条绘画装饰手套

  2、引导幼儿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准备:

  各种不同颜色、不同花色的手套、画有手套轮廓的画纸、画笔

过程:

  一、出示各种准备好的花手套,请幼儿进行观察并交流

  1、花手套都是什么样子的?

  2、自己还见过什么不同样子的花手套并描述

  二、幼儿进行绘画手套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1、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尽量画得和别人的不一样

  2、如果涂色,要把颜色都涂匀

  3、根据幼儿的绘画情况,教师可以把绘画比较好的作品直接向大家展示,引导幼儿互相学习

  三、作品展示

  四、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布置展示到墙面,幼儿平时绘画活动时也可以参考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兴趣浓厚的,孩子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这个活动让孩子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活动中对作品的评价,能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多以激励的方式评价作品,能有效激发孩子对活动的兴趣。

31、小班教案《不怕感冒》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感冒的的基本病症以及传播的主要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健康生活的经验。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4、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准备】

  预防感冒的图片: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锻炼身体

【活动过程】

  1、出示感冒药。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药吗?(感冒药)

  2、说说感冒的感受。

  (1)你得过感冒吗?感冒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哪里会不舒服?

  (2)幼儿相互交流已有的感冒经验。

  (3)小结:感冒有发烧、流鼻涕、咳嗽、鼻塞等基本症状。

  3、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怎么会得感冒的?

  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给你的呢?怎么传的?

  小结:不注意冷热会得感冒,人的身体抵抗力差也会得感冒。另外,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4、懂得一些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1)幼儿交流治疗感冒的经验。

  (2)幼儿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那我们怎么来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和别人传染上感冒呢?

  (3)出示图片,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

  (4)教师小结。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到健康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

【活动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每个幼儿的注意力都很集中。都能很准确的将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出来,幼儿注意力很集中。只是在回答问题时,他们在老师的提醒下,才能够将语言说完整,在这方面要加强幼儿的训练。

32、小班教案《公园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能正确区分上下。

  2. 在操作中尝试使用方位词表达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公园里》

  2.学具:操作材料,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景导入。

  1. 玩玩“上面与下面”游戏,咕噜咕噜上(双手上举),咕噜咕噜下(双手下放)

  2.师:“我知道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去公园里玩,今天高老师也带你们去公园看一看好不好?”

  出示教具:哇,春天的公园里好热闹呀!看一看、说一说都有些什么?

  3.师:“哇,你们真厉害,都说出来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我说一样东西,你们告诉我它在哪里好不好?”

  在幼儿能说出位置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完整,如 XX在XX的上面(下面)

  4.介绍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

  二、使用幼儿操作材料。

  1. 师:“刚才高老师带你们逛了一圈公园,现在要请你们自己去公园里玩逛一圈。”

  观察操作纸,教师逐个引导幼儿观察公园里的场景,把在上面的圈出来。

  2. 教师巡视各组幼儿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理清活动的操作规则,观察幼儿的操作水平,因人而异适时提供指导。

  引导幼儿先用嘴巴说,再动手操作。

  三、交流评价。

  1. 验证幼儿的操作结果。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再看一看,说一说,加深印象。

  四、延伸活动:小小理货员

  1. 出示货架。

  师:小超市明天就要开张了,可是货物架上的货物还没有整理好,你们想来做理货员吗?”

  介绍游戏:请你帮我拿一下XX上面(下面)的东西,请你帮我把这个东西放在XX的上面(下面)。

  2. 活动结束后,将货架放在区域中,幼儿区域活动时可继续探索。

  通过游戏情景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游戏重复多次,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关系。

  请幼儿观察公园里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幼儿独立操作,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个别指导。

  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观察该幼儿操作的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话改正,正确的话引导幼儿用句式来表达“XX在XX的上面,XX在XX的下面”,鼓励幼儿敢于用语言表达。

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我通过自己反思和指导老师给我的意见,我总结了几点不足的地方:1.第一环节在梳理知识点的时候,讲的实在太多,因为第一遍讲下来的时候,绝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比较顺利地说出句式:小猫在哪里?小猫在凳子的上面。然后第二遍请个别不积极、反应比较慢的幼儿再来强调一下其实就可以了,说的太多反倒把幼儿搞混了,也使很多幼儿失去了原有的兴趣;2.老师没有示范操作,导致幼儿操作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表现得非常茫然;3.在幼儿激动的时候,我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使他们安静下来,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高了音量,可能导致幼儿更加激动,这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体会、反思,我觉得作为青年教师一定要会反思,只有学会了反思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不足中有所进步。

33、小班教案《小陀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2、能运用不同颜色的笔流畅地绘画图形,让幼儿体验在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

  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绘画小陀螺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个小陀螺,一张白纸和各色彩笔

  2、 教师的彩笔和白纸

  3、 音乐

活动过程

  会跳舞的小陀螺

  ↓ ↓ ↓ ↓

  玩 听 画 讲

  ↓ ↓ ↓ ↓

  小朋友们 老师一边 小朋友们一边 幼儿之间

  和老师一 给幼儿讲 转小陀螺,一 互相交流

  起转小陀 故事,一边 边观察自己画 讲述自己

  螺 画小陀螺 小陀螺 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非常富有童趣,老师把玩小陀螺,听故事和绘画有机融合,把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作画,让幼儿们体验在玩中练习画画兴趣特别高涨。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边玩边画边说边想,心情特别愉快,参与活动非常投入和关注,连平时不爱动手绘画的小朋友,也兴致勃勃地拿起笔开始作画。

34、小班教案《起床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图片,感知5的数量,正确讲述象声词。

  2、理解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乐意表达自己喜欢的情节和画面。

  3、体验小动物间美好和谐的情感。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大树背景、操作图片(5个鸟窝、5只乌鸦、5只小猪)。

  2、体操圈5个、5张小椅子。

  3、轻音乐:雨的印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宝宝们每天早上是谁喊你起床的?对你说了些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叫《起床啦》。

  二、观看演示图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阅读画面内容。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张图片上你看到了谁?(小猪)有几只小猪?(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

  师:你还看见谁了?(乌鸦)有几只乌鸦?(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乌鸦住在哪里?(鸟窝里)树梢上有几只鸟窝?(5只,引导幼儿手口一致数一数)

  师: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图片连成了一段好听的话。教师讲述故事的前两节。

  师:5只小猪还在睡觉,我们请乌鸦把它叫醒吧。(操作图片:乌鸦从树上飞下来落在小猪的屁股上,笃笃笃)

  师:乌鸦是怎么叫小猪起床的?乌鸦用嘴啄小猪的屁股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说出象声词“笃”)

  师:我们一起来学乌鸦啄小猪的屁股吧。小猪有没有被乌鸦叫醒

  师:小猪还没有醒过来,乌鸦会对着它的大耳朵说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幼儿想象后回答)

  师:我们一起和乌鸦把小猪叫醒吧。(引导幼儿学说:起床啦,起床啦,太阳晒到屁股啦。)

  师:骨碌、骨碌、骨碌、骨碌、骨碌,5只小猪翻个身,醒来了。(操作图片)

  师:小猪翻身起床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骨碌”,并与小猪的个数相匹配)

  师:小猪醒过来了,会对乌鸦说什么?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感知有趣的故事情节。

  师:这真是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看着图片再来听一遍吧。

  四、故事表演《起床啦》。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故事里5只有趣的乌鸦和小猪呢?

  1、个别表演。

  教师出示5个体操圈当鸟窝,请5名幼儿扮演乌鸦、5名幼儿扮演小猪,教师和其余的幼儿讲述故事。

  2、集体表演。

  教师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成乌鸦组和小猪组,再次表演故事,并鼓励乌鸦和小猪大声地讲述故事中的语言。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比较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也比较符合我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好多孩子都懒床,早上爬不起,被爸爸妈妈叫醒了还要和大人闹脾气,因此我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像小猪一样,愉快的接受别人早上来叫醒你。

  活动的第一环节:我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提问引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激情。第二环节,充分挖掘教具的可操作性,通过清晰形象地演示教具,帮助幼儿正确感知5的数量。讲述相关的象声词,双面小猪的设计,很形象生动的理解和学习“骨碌”,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的情节,解决了活动的重点。第三环节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了故事的全部情节,为下一环节的故事表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小班幼儿爱游戏的特点,采用分组扮演角色的方法,将幼儿分成乌鸦组和小猪组,幼儿通过边讲述边表演,既提高了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充分满足了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使活动静中有动,使幼儿在动中有发展,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教育理念。

  但是,整个活动下来发现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目标的制定上光学习象声词,语言方面的要求太低了些,把学习对话也作为一个要求放入目标,会显得很合理丰富。在象声词的练习方面还不够,应让孩子多练一练,动一动,学一学,为有趣的表演做准备。

35、小班教案《布袋变变变》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幼儿的下肢力量及有氧耐力。

  2、培养幼儿自我调节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3、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小布袋人手一个、椅子若干、塑料圈若干、树林图片若干、一条小溪、“小桥”一座。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来过这里吗?喜欢这里吗?今天,我们在这个美丽的教师里,跟老师一起玩,你愿意吗?

  (二)玩小布袋

  1、师:请你向后转,看到了什么啊?想要跟它玩吗?那就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布袋吧。

  2、师:先把小布袋打开,变成一张小床,我们躺在上面睡觉,肚子朝天。

  师:躺好了我们要开始睡觉了,闭住眼睛。你睡着了吗?我们一起做个梦吧。

  在梦里,把两只手举起来, 在梦里, 把两只脚举起来, 我们翻身,趴着睡觉

  一只手抓另一只脚

  用两只手同时抓两只脚

  用一只手摸鼻子,一只脚摸鼻子, 再来一次

  用一只手摸耳朵,一只脚摸耳朵;

  (三)小袋鼠跳跳跳

  1、师:现在我们梦醒了。从小船上站起来,绕着小船走一走,倒着走一走。

  2、师:现在请你跳到小船上面,再跳下来;

  找一张别人的小船跳上去;

  小兔子找一张别人的小船跳上去;

  小乌龟找一张别人的小船跳上去;

  两个人找一张小船跳上去:

  两个小朋友面对面,

  肚子贴肚子,

  背靠背,

  屁股贴屁股,

  两个鼻子碰在一起,

  两个耳朵挨在一起。

  3、进入主题“跳”

  师:现在,请大家自己找一个小布袋,把它拿起来,变成裤子穿起来。(穿裤子的诀窍是:一定要把裤子往上拉,裤子掉下去就摔倒了,使劲往上拉)。

  小袋鼠们往这边跳,(要安全的,不要摔倒,不要笑,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用呼吸来帮助你)。

  再往这边跳;

  试着横着跳;

  找一只你喜欢喜欢的袋鼠碰一碰。

  4、一起探险去!

  师:小朋友这么勇敢,愿意跟老师一起去“探险”吗?

  @1、现在请你排成一列,一个一个出发,我们探险去。(跳到椅子这,绕过椅子,再跳到队伍的后面)。

  @2、在刚才探险的路上很幸运,你看远方,又遇到什么什么困难了?(我们需要跳过小河,绕过树林,跨越树桩)

  @3、你们真厉害。但是刚刚没有遇到鳄鱼,那你先找找。上面有没有?下面呢?那边呢?那现在呢?(是老师啊)。

  师:这条鳄鱼三天没有吃饭了,肚子很饿,你们要从鳄鱼的身上跳过去,不能踩到鳄鱼,要不它就把你吃了。

  (四)小布袋变魔术

  最后,把你的布袋放到地上,让你们变个魔术。(变魔术有动作,绕着它走一走,一边走一边念咒语:变变变!)

  停!吸气,对着小布袋吹一口气。重复几次,变啦, 由高个子变成矮个子。

  重复以上动作,把整理好的小布袋放到前面摆好。

  (五)结束语

  今天,我们玩的这个叫小布袋。用布做的袋子,好玩吗?我们可以用它玩更多的其它的好玩的。今天开心吗?我们先休息一会,再来接着玩。

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改变以往只强调灌输知识的方法,而是一次又一地启发、引导,并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创设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理解和熟悉“蚕的变化”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外交部设活跃和谐的氛围,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在活动过程中强调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能,力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和“使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在本次游戏活动中,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他们不敢尝试,怕摔倒,没有积极的参与活动,相对大部分幼儿来说,还是表现的不错的,积极的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活得喜悦,很是兴奋!

36、小班教案《左手和右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儿歌。

  2.引导幼儿掌握目的字:帮、漱、离、右、左、愁和词语宝宝:漱口、帮手、发愁、分手。

  3.引导幼儿理解左手和右手的用处。

  4.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儿歌。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6.能简单复述儿歌。

活动准备:

  黑板简笔画、字卡和词卡各两套、小礼物

活动过程:

  1.课前常规口令调控及课前问候。

  2.提问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是用什么来写字和指字读书呢?

  小:我们用我们聪明的小手来写字和指字读书。(教师引导幼儿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

  师:对了,是我们聪明的小手。我们聪明的小手啊,分为什么手和什么手。(教师先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引导幼儿运用所学过的《左右好朋友》的知识回答)

  小:左手和右手。

  师:对了,有左手和右手。左手和右手呀,是两家好朋友,一共有十个手指头,它们既能够洗脸又漱口,又能画画和打球。如果左手离右手,做事没帮手,干啥都发愁,左手和右手,应该永远不分手,永远是朋友。今天,王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学习一首《左手和右手》的儿歌,看看儿歌中的左手和右手是不是像王老师所说的一样?

  3.学习儿歌

  (1)呈现儿歌,考考幼儿回家预习情况,让幼儿齐读儿歌。

  (2)老师示范读儿歌,要求幼儿认真听,读完儿歌,幼儿自觉给儿歌鼓掌,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别人。

  (3)老师带读儿歌,引导幼儿指字读,在读的过程中及时给与表扬。(先全班齐读,再分小组进行。)

  (4)老师采用比赛方式与幼儿接接读儿歌,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表扬。

  (5)小组接接读和男女生接接读并进行评比。

  (6)引导幼儿注重指字齐读儿歌。

  4.提目的字和词

  (1)玩“开火车”游戏提目的字和目的词,老师当司机,幼儿当乘客。

  (2)老师带读操练目的字和词。在操练的过程中使用各种方式读。(如:扭屁股读、跺脚读、拍手读等等)

  5.巩固目的字和词

  (1)运用“点兵点将”游戏巩固目的字。

  (2)运用“节日到”游戏巩固目的词。

  (3)运用“字卡字卡,谁想要?”“小小邮递员”小口令送字、词卡。

  6.小结课堂内容

  (1)告诉幼儿左手和右手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手,它们不能分手,缺了都不行。

  (2)全班背诵儿歌,并结束课堂。

  7、课后延伸

  (1)完成绘画内容:

  把课本上的图画内容涂上最漂亮的颜色。

  (2)与爸爸妈妈完成“我爱我家”任务。

  (3)课后告诉其他人左手和右手是好朋友,永远是好朋友,要爱护左手和右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地去学习儿歌内容,在课堂中使用比赛的方式去学习儿歌,孩子们很喜欢,很愿意去挑战比赛,但对于幼儿读书的美度还不够,还有存在严重的拖音现象。幼儿在读儿歌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少部分的幼儿没有做好指字同步读,相对比其它儿歌内容,本首儿歌的内容,幼儿接受较慢,流利度不够。老师的导入和游戏吸引幼儿,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但老师自身的肌体语言不够幽默,老师自身的语言缺少亲和力,这是我自身不得不加强的方面。

37、小班教案《我的右手教左手》

  【活动目标】

  1、乐意学习用左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2、提高左右手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画有水果轮廓的涂画纸若干、苹果剪纸若干、玉米粒,自制各种喂小动物玩具、积木、自制小手镯每人一副(黄、蓝两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念《小小手》儿歌边做动作,导入活动。

  小朋友,现在我给大家念个儿歌听好吗?"拍拍手、拉拉手,我们都有一双手,穿衣服、扣纽扣,洗脸、刷牙和梳头,画画也要用小手,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的好朋友。"瞧!我的小手真能干,你们的小手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互相讨论交流并讲述小手能做什么事情。

  二、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经验回放)

  1、教师提问幼儿:"我们的小手能干什么?"幼儿讲述,请个别幼儿示范或全体幼儿模仿(针对幼儿的回答情况分别奖给幼儿一只黄色的手镯并帮助他们戴在右手上)

  2、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教师说:"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念了一个儿歌《小小手》,好听吗?"幼儿一起说"好听",下面我们再一起说一遍。

  教师小结:刚才,我发现小朋友都用一只手在活动,这只活动最灵活、最能干的手是右手,那我们就奖给它一个黄色的小手镯吧。来让我们举起右手向后面的客人老师打一声招呼吧:"客人老师好"。我们的另一只手是左手,来用自己的左手拍拍小屁股、叉叉腰。平时左手不爱活动,什么事情右手都抢着干,留给左手的机会很少,所以不灵活。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左手变得跟右手一样灵活呢?教师启发引导幼儿讨论:右手可以帮左手学什么呢?

  三、左手学一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让我们给左手一个机会,用左手来喂小动物、剪苹果、涂色、捡积木好吗?请你们记住一定要用左手(也就是不带手镯的那只手),快找一个地方,用左手做起来,比比谁做的快、做的好。

  幼儿自由分组,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尝试,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充分地学习用左手做一件事情,鼓励动作快的幼儿进行新的尝试。

  四、交流展示教师讲评幼儿情况:"小朋友们真棒,谁来说说你的右手帮助左手学会了什么本领",请部分幼儿展示左手学到的本领。

  教师小结:我们的左手也很棒,也奖给它一个蓝色的小手镯吧,带上它,我们用一双手来表演一个节目好吗?一起表演《小手跳舞》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1、在日常活动中,要求幼儿利用左(右)手做事,每做一件事就奖给自己的手镯一颗小星星,比一比那一只手得的小星星多。

  2、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准备许多纸盒、玉米粒、小石子、纸笔、小沙包等物品,让幼儿练习用左手夹、画,锻炼用左手做各种各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