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馋猫”

“小馋猫”

“小馋猫”

    小表弟像舅舅一样,特好吃。听妈妈说,小时候外婆家人口多,生活困难,常常几个月连一点儿肉星儿都不见。等到好不容易吃回腌菜肉丁馅的菜粑粑什么的,舅舅吃完自己的那份儿,就眼巴巴地跟在我妈妈身后(那时我妈妈还未出嫁),渴望她能恩赐一二。吃饭时,一旦发现桌上有谁不小心弄掉一点儿肉星儿,他立即捡起来放进嘴里……

    谁知,我那才两岁的小表弟和舅舅相比,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管是谁,只要是当着他的面在某个地方拿了吃的东西给他,即使隔了好长一段时间,他也能准确地找到那个地方。如果找不到,就拽着他爸爸或妈妈的手,直喊“爸爸好”或“妈妈好”,不停地嚷嚷着“要要”,不要到手绝不罢休。一旦见别人正吃着什么,他马上企鹅般地快步晃过去,两眼紧盯住你手中的东西,一直到把你盯得赶紧缴“税”为止,否则绝不“收兵”。待他迫不及待地享受完后,常常是不紧不慢地道一声“下下(谢谢)”,就到一边玩去了。若遇对方是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孩儿,就干脆直接武力“解决”了。

    如果他手里拿着吃的东西,你可甭想得到。若向他要,他要么摇头摆手,要么一下子把东西全部塞进小嘴儿里,还鼓着腮帮子,摊开双手,很认真地说:“没,没了。”实在躲不过去,就极不情愿地从正吃着的东西上揪下那么一点儿递过去,有时竟趁人不注意,又冷不丁地把手缩回,之后,诡秘地一笑,那丁点儿的东西就又进了他的小嘴儿。

    舅舅家有这么个“小馋猫” ,开销自然不小,但小表弟所处的年代和舅舅小时候相比大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已有天壤之别。从经济条件上看,用不着限制小表弟,压抑他嘴馋的天性了;但是,作为过来人的舅舅却在这方面对小表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自然是从培养好习惯和保证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的。

    舅舅自尊心特强,最受不了孩子在外面盯着人家的东西看,一旦发现儿子有“不轨”行为,舅舅立马儿将他“押解”回府。小家伙牵挂着未到嘴的美味,哪肯听从,于是不依不饶,又是手指着“要要”,又是嘴喊着“吃吃”,逼得一向以“仁政”著称的舅舅也不得不伸出巴掌。“小馋猫” 见爸爸真动了火,便安静下来,慢慢蹭到妈妈的身后,偷眼看着爸爸。

    “小馋猫” 虽好吃,却从不挑食,甚至喜欢吃山芋之类的粗粮。看到饭桌上谁掉下一个饭粒,他也会捡起来吃掉。你看,这个“小馋猫” 可爱不可爱?

    [评]文章抓住“馋”字,选材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写,使“小馋猫” 表弟天真、可爱的形象饱满、鲜活。小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对小表弟做了全方位的精心描写。语言描写简洁且十分符合人物的年龄及个性特点,动作、神态描写尤为精彩:“企鹅般”的步伐、“紧盯”食物的情状、“不情愿地……揪”、“冷不丁地……缩”、“偷眼看着爸爸”……如此描写,将“小馋猫” 执著、聪明中透着狡黠的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文章还写了舅舅小时候的“馋”,以揭示两代人“馋”的共性中的个性差异,由此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这又有别于一般单纯写人物的文章,增加了主题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