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民族的产生  1、民族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  2、民族产生的根源: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换的需要  3、民族产生的过程:生产力发展——氏族制度的解体——自由迁徙成为可能——必备条件形成  4、民族产生的必备条件:四个基本特征二、民族的含义  1、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第五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专题复习:经济常识考点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本考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
高三复习教案.§第44讲 政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44讲 政党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目标:掌握关于政党制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我国政党制度的意识。教学重点:中国共
高三复习教案.§第43讲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 加强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 §第43讲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 加强党的领导 改善党的领导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特别是探索执政规律的历史,理解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明晰其具体的措施
高三复习教案.§第42讲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第42讲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明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关系及各自的内容和意义,能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热
高三复习教案.§第41讲 政党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第41讲 政党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教学目标:了解政党产生的条件、政党的特征、作用,理解政党与国家政权和一般社会政治团体的关系,明确现代国家政权一般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提高学生历史、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意识和观念。教学重点:政党的
高三复习教案.§第40讲 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第40讲 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与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及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观念、权利义务统一的观念、法制观念,热
高三复习教案.§第39讲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39讲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教学目标: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含义、本质、目的;明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提高从法律角度分析和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树立法制观念和意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依法办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教学重点:
高三复习教案.§第38讲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 §第38讲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组织原则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及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阐释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明确国家机构活动原则,学会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
高三复习教案.§第37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第37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理解和平统一的必要性和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教学重点:
高三复习教案.§第36讲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第36讲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基本类型、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明确我国必须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观点分析现实政治问题,同时树立学生的大局观和国家、集体观
高三复习教案.§第35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35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明确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社会基本政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教学
高三复习教案.§第34讲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及其国家职能 §第34讲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及其国家职能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了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现阶段我国的国家职能,能够运用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关系的原理阐明现阶段我国国家的根本任务,用事实说明现阶段我国坚持人民
高三复习教案.§第33讲 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第33讲 国体、政体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使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含义,明确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政治涵养和国家观念。 教学重点: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政体的相对独立性 教学方法:讲解
高三复习教案.§第32讲 发展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 §第32讲 发展市场经济和集体主义教学目标:掌握集体主义的含义和内容,理解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能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同价值观进行比较,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提高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的自觉性,培养集
高三复习教案.§第31讲 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及其实现 §第31讲 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及其实现教学目标:掌握价值、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含义和关系;明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人生价值和理想实现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反对“人性自私论”、拜金主
高三复习教案.§第30讲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第30讲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教学目标:了解改造世界的内容,理解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同时,实践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初步树立自觉地改造世界,积极地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意识和信念。教学重点
我国的对外政策 关于“我国的对外政策”的教学目标本课进行我国对外政策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
当今时代的主题 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目标本课进行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二、过程与方法:  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
当代国际社会 教学目标关于“当代国际社会”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的教学,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理解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不同的标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联合国的创立与发展
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目标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正确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目标关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知识与技能:  识记民族的基本含义、基本特征、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自治权、我国的主要宗教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
课堂教学中情感控制和情绪培养 课 堂 教 学 中 的情感控制和兴趣培养 [内容提要]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 况,同是一个班的学生,课堂上有的 学生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专心致 至地态度投入学习,而有些学生却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三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 高三 第一课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1、 国家的含义?国家的属性(根本属性)?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利机构。国家具有主权属性、阶级属性(根本属性)、社会属性。2、 什么叫国体?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
页次:4/9 每页25 总数21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