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及环境问题的危害。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境知识,认识环境问题
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做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能结合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法律保障发表看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法律惩治制作、传播文化垃圾的犯罪分子的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宪法对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规定;简要说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举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有关法律规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提高学生观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本框主要阐述了第三课关于法律对经济建设规范、保障的"保障"作用,充分体现了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一重要特点。如果说,第一、第二框强调的是"应该"做什么,重点突出了法律对经济的引导、规范功能,那么这一框则强调"禁止"做什么,意在体现法律的保障功能--制
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过程与方法:  结合打击各种形式经济犯罪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虽然还没有直接参加经济建设工作,但是它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导入新课:  投影: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 湖北一女生告赢母校  秦春梅,家住随州市曾都区尚市镇战士村。2000年,她参加了高考,即始终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两个月后,秦春梅南下打工。   2001年6月18日,秦父从2001年6月9日《随州日报》上得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狼窝岭小学的材料.  学生通过分析知道,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受教育权问题。引出本框内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   一、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  学生活动(一):分析两则材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导入新课]  投影:青海一9岁女童成了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2000年9月,陈瑾生父与胡生花由于感情原因离婚,陈瑾被判给母亲抚养。2002年5月,胡生花与西宁市沈家寨村村民阎生福结婚,而当时阎也有一个9岁的男孩。  今年3月17日19时许,年仅9岁的陈瑾从学校放学回家,与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你能为大家描述一下你的家庭或者你所向往的家庭吗?  师:通过我们大家刚才的描述,我们知道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成员,或者是父母和子女,或者是祖孙三代。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求每个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复习提问]  我国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专门法律名称各是什么?   你们知道保护公民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方面的法律主要有哪些吗?   [导入新课]  从1981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法的内容广泛,它规范了公民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导入新课:  案例:《为求门当户对,局长夫妇逼死儿子和女友》(详见扩展资料)  学生分析:为什么两个年轻人原本正常的恋爱,却使两个家庭家破人亡?  分析方向: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旧的门第观念作祟,使局长夫妇干涉儿子的婚姻自由权利。  (师):那么,什么
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课前,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别以下面的内容为主题,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认真整理。课堂上,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担任“老师”,将本组的调查结果以讲座或授课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导入新课:  提问:为什么要对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的人身权利进行特殊保护?  学生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向大家介绍小组的调查结果,说明在现代社会,妇女、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你的邻居怀疑你偷了他的小猫,要进屋搜查可以吗?     如果父母或老师以关心你为由私拆你的信,你认为合法吗?  这两个问题其实已经涉及到公民的另外两项权利,这种行为是否合法我们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导入新课:  材料分析:  材料一:1966年8月30日夜11点多,与著名作家、翻译家傅雷毫无瓜葛的上海音乐学院“红卫兵”闯入他家,开始了长达四天三夜的大抄家。为找到“罪证”挖地三尺,连埋在花下当肥料的鱼鳞都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提到或听到人格尊严这样的词语,那你能否说一说你所认为的人格尊严蕴涵的意思?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更正、补充,指出人格尊严的正确含义和所包含的内容。)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请同学们先来听一下这则新闻:  人民网北京6月2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近来,中国公民在法国巴黎机场入、过境受阻事件屡屡发生。仅今年头4个多月,中国外交部就收到多起中国公民在巴黎机场受阻事件的投诉案,涉及近40余人。据投诉人申诉,法机场警方及有关人员经常以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导入新课:  正义网5月27日讯据新华网报道,近日,姚明委托其代理律师王晓鹏就可口可乐公司涉嫌侵犯其肖像权事件正式在上海向法院递交诉讼书。  姚明在起诉书中请求法院判令可口可乐公司停止将其肖像及姓名用于产品外包装的行为;在全国性新闻媒体上公开承认侵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案例;能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及不履行消费者法定义务的行
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1、       2、设问:你听说“舍生取义”这个成语吗?  你认为舍“生”,舍是什么?取“义”,又取的是什么?  看到视频资料中的案例,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注:问题应是递进式的,要注意根据学生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复习提问]  举例说明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的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公民能否自学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和发展、也关系着公民切身的利益。  [导入新课]  国家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们看图:  中国歼8Ⅱ战斗机(左)、美国EP—3型电子侦察机(右)  由图引出实例——2001年4月1日“美机侵犯中国领空 撞毁我军战机 态度相当蛮横”  (详见文字资料)  归纳: 在这个事件中,我军战机飞行员——王伟用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复习提问]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批评权和建议权,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相当广泛的。  [导入新课]  作为国家主人的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  教学过程  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初步学习,我们都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可以诉诸于法律。但你是否听说过公民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人民监督权”?  投影:人民监督权包括(1)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使学生弄清以下概念;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秩序。初步掌握以下知识: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法律规范和协调人际关系,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危害。识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有关维护公共秩序
页次:14/31 每页25 总数76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