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懂得高雅生活情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兴趣和感受。(2)理解青少年要在社会中陶冶高雅情趣。(3)懂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但是不盲目从众。(4)分析自己喜爱的文化生活,说明它对陶冶情趣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
初中政治十五棵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第三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空中课堂与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在前面两节课,学习了第十五课的第一、第二框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框的内容。第三框主要讲的内容是: 投影1 三、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板书) 从题目中我们可
探索规律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第 六 节 探 索 规 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的经验。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地分辨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尊自信与自卑、自尊自信与自傲自负的区别。2、懂得持久的自尊自信,需要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2、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有本质的区别。3、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卑。三、教学方法课堂
见义勇为 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课题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设计意图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同违法犯罪 做斗争既是公民的义务,又是公民的权利,增强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意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1、 用事实表明,同违法
第一课 新的学校 新的向往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第一课 新的学校 新的向往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和研究,了解新学校的方位,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新学校的特色等。学生在了解认识学校的过程中,产生关爱学校的情感,争做学校的小主人。学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自己对新学校的认识和新学期的打算。第
未成年人保护有法可依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导入新课:案例(一)年仅4岁的侯某,其父母离婚,双方商定,由其父抚养,但实际上侯某一直跟父母生活,生夫也对她不管不问,未支付分文抚养费。案例(二)赵茜,某三年级学生,1995年9月11日,中午放学回家时,刚出校门口,就被一名叫侯兴的男青年拦住,侯兴当众抢过她的雨伞
第八课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第八课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识记:宪法的含义。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同宪法规定。
犯罪与刑罚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犯罪的三个特征,我国法律责任的种类。了解刑法、犯罪及应受到怎样的惩罚。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主刑和附加刑,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学习犯罪问题的有关知识,知道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唱响自信之歌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唱响自信之歌导入新课: 举例:盲人弹琴的故事师:这个盲人为什么能用自己的琴声唱响自信之歌?我们又该如何唱响自己的自信之歌呢?唱响自信之歌(板书)一、看到进步与长处(板书)视频:卓别林喜剧表演片段师:我们都知道卓别林是世界著名的喜剧表演大师,但在卓别林刚开始拍电影的
直面挫折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1 直面挫折目标要求: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困难和挫折的价值,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2.能力:学会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方法,迈向成功。3.知识:了解挫折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情感的交流,让学生发泄内心积压的
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如何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在现实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陶冶高雅情趣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以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既展示自己的情趣生活,又能从中思考总结出如何陶冶高雅情趣。情感、态
认识自我的途径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懂得社会环境对个人也有影响,而且有好坏之分;教育学生利用优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发展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承担的角色,正确地看待自己,使自己成为受社会和别人欢迎的人。具体
朋友友谊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七年级思想品德《朋友 友谊》课堂实录与设计意图——一节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课改课冀州市文教局教研室 王育新邮编:053200 单位电话:03188619813讲课背景:在新的课改潮流中,作为一名教研员,既要能指导好老师们上好课,又要以身示范,自己能上好课改课。从2004年开始,政治课开始
生活需要友谊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生活需要友情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记住什么是友情及友情的特点;懂得真挚友情的建立以真诚平等、互帮互谅和共同追求为基础。教学重点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学难点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需要。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友情?(2)建立友情的基础是什么?导入新课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教案示例情趣与兴趣  [导入新课]  情趣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一种具有艺术意趣的生活方式。有情趣,就是懂得生活的艺术化,情感化。人们追求情趣,就是要学会以多种多样的艺术的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长久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态与心态,别让心灵荒芜,光阴虚掷。  录像
追求高雅情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第十五课 追求高雅情趣(情趣在生活中寻觅)◆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自信开朗,兴趣广泛、情趣高雅,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能 力】把握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独立思考、正确判断、自我控制,培养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
第八课 身边的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身边的诱惑》教学设计 大朗第一中学组织、参与者:陈素容 l 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这种“生本教育”的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导入新课:  投影:  据统计,近年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31日  生活是美
情绪--奇妙的窗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情绪的含义,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情绪有四种类型----喜、怒、哀、惧。人的兴趣、志向不同,所反映的情绪也不相同,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作用,对人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强大的影响作用,使学生理解培养良好情绪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  利用
迈好青春第一步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重复的,是短暂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现在正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人一生年龄划分:11岁之前是儿童,14岁前是少年,44岁以下为青年,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的老
我 们 需 要 坚 强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我 们 需 要 坚 强〖指导思想〗 从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及时激励与评价,突出活动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巩固本课所学重要知识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生活需要友谊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生活需要友谊友谊,是人生最珍贵的感情之一。有位伟人这样评价友谊的重要性:“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人们赞美友谊,寻求友谊,因为友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的必需。友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人生活在世界是,除了有衣
感悟青春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感悟青春》教案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会认识青春期的一些思想和行为上的误区,如取笑同学的生理变化。(2)认识青春不仅是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更是一种精神状态。2、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长,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能坦然相对。(2)能够正确发展男女
初二政治(第三课时)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第三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在空中课堂与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在前面两节课,学习了第十五课的第一、第二框的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框的内容。第三框主要讲的内容是: 投影1 三、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依靠执法机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板书) 从题目中
页次:32/47 每页25 总数11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