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示例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分析林
《指南录》后序·.示例之一.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为教学目的第2、4点。教学难点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于较短时间内对第4段基本能熟读成诵。教学方法:以导读为主。教具:按书上图例用小黑板预先绘制一幅文天祥北行路线脱险行程图,为分析课文以及学生练习背诵第4段时备用。教学时数 2教时。导入新
《指南录》后序·.示例之二.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导入新课。学生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后,指出《<指南录>后序》一文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动解释。二、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元已基本上稳定地统治了北方和中原地区,迁都于大都(
《明湖居听书》..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二)体会特殊的比喻——通感在修辞上的作用。二、难点、重点分析(一)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艺术,作者是怎样侧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的?分析:白妞出场之前,作者先以戏园的盛况、琴师的弹奏、黑妞的演唱和观众的议论来烘托白
琵琶行..
成都二十中语文教研组 吴张泽
学习过程
一、诵读
①自由诵读全诗,标注生字字音。
②小组分段齐读,教师辨正字音。
③自由吟诵全诗,画出动人诗句。
二、内容
①概括诗作内容
②抓住声音描写
三、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
成都二十中语文教研组 吴张泽
学习过程
一、诵读
①自由诵读全诗,标注生字字音。
②小组分段齐读,教师辨正字音。
③自由吟诵全诗,画出动人诗句。
二、内容
①概括诗作内容
②抓住声音描写
三、诗眼“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明确:
《漫话清高》.设计..
李明霞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 思考“清高”的当代意义。
二、 教学重、难点:
1、 弄清“清高”一词的内涵及评价标准的发展与变化。
2、 讨论:新时代是否需要“清高”这种风范。把握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与阐述的观点。
李明霞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清高”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
2、 思考“清高”的当代意义。
二、 教学重、难点:
1、 弄清“清高”一词的内涵及评价标准的发展与变化。
2、 讨论:新时代是否需要“清高”这种风范。把握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与阐述的观点。
《药》简案..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 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 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
永嘉中学 陈海光
一、 速读课文,给每一片段拟一标题,再由明线进入暗线,梳理全文结构。
二、 高潮在哪一节?(茶馆谈药)
1、明确人物,稍作分类(革命者、麻木平民、帮凶)
2、分角色朗读,发动学生点评,结合人物性格而行
3、从本节找一两个词来评价这些人物(可怜或
《项链》..
授课班级 03级染整一班 授课时间
内容、课题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 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思想意义。
2、 欣赏心理描写艺术和结尾处理的艺术方法。
重点、难点 精巧的构思(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难点)
教 具 第一堂课听《项链》的录音
课后小结
授课班级 03级染整一班 授课时间
内容、课题 新授课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 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悟作品思想意义。
2、 欣赏心理描写艺术和结尾处理的艺术方法。
重点、难点 精巧的构思(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难点)
教 具 第一堂课听《项链》的录音
课后小结
书《洛阳名园记》后...
教学目标:
1、 根据文意和语句线索理清本文层次,了解正确的分析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剖析结构层次的基本方法。
2、 理解作者怎样以雄辩地事实和严密的推理层层深入地进行说理。
3、 积累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复习文言文的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1、 能抓住文章中显示出
教学目标:
1、 根据文意和语句线索理清本文层次,了解正确的分析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剖析结构层次的基本方法。
2、 理解作者怎样以雄辩地事实和严密的推理层层深入地进行说理。
3、 积累文言文的虚词、实词,复习文言文的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
1、 能抓住文章中显示出
《最先与最后》...
教学要求
1、了解由话题引入正题的杂文一般写法
2、理解本文一步 步揭示中心论点的写法
3、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预习要求
1.回忆学过的鲁迅杂文
2.词语解释
教学要求
1、了解由话题引入正题的杂文一般写法
2、理解本文一步 步揭示中心论点的写法
3、体会本文深刻的含义:赞美“不耻最后”的精神,强调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才是中国将来的希望所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预习要求
1.回忆学过的鲁迅杂文
2.词语解释
《断魂枪》.. 一、教学目标(一)欣赏中国现代小说。(二)欣赏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欣赏现代小说,具体来说,就是欣赏、体味作品中的思想、旨趣以及艺术特色。《断魂枪》写于一九三五年,老舍以其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个性气质,及其顽强的承担命运的精神,通过沙子龙这样一个艺术形象,来反映清朝末年
《哀江南》.. 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诵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当堂背会课文。(二)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三)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二、难点、重点分析(一)《
纳兰性德《长相思》课件脚本..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聒碎:搅碎。聒,嘈杂。
一、教学目标(字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榆关:山海关的别称。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指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聒碎:搅碎。聒,嘈杂。
一、教学目标(字幕)
雷雨..
张连生
雷雨【一】
一、目的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二、重点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张连生
雷雨【一】
一、目的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认识旧中国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
二、重点
了解戏剧文学作品的特点。
分析剧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难点
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茶馆..
张连生
《茶馆》【一】
教学目的: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理解王利发等人的形象。
3.品味正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导读、分析、鉴赏。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教学导入:
《
张连生
《茶馆》【一】
教学目的: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理解王利发等人的形象。
3.品味正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方法:导读、分析、鉴赏。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教学导入:
《
高考总复习 四、词语.. 一、教学目标复习词语有关知识,正确使用词语。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正确使用词语,主要应考虑哪些方面?分析:使用词语主要应考虑四个方面。1.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包含的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它分褒义、贬义、中性三种情况。词的语体色彩指词语带有
高考总复习 五、句子.. 一、教学目标(一)复习有关句子的知识,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二)能正确变换和选用句式。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怎样辨析病句?分析:第一步,从结构上去辨析。通常用“紧缩法”去辨析,即,首先去掉枝叶(附加成分),保留主干(主要成分),从而检查主要成分间是否有残缺和搭配不当的毛
高考总复习 六、修辞.. 一、教学目标(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二)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二、难点、重点分析(-)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
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一. 设计依据: (一)说理透辟,语言概括、精确,是本文的两大特色。说不出充足的理由和不善于使用简练、准确的论述语言,恰恰又是当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普遍暴露出的弱点。应该扬课文之长补学生表达能力之短,在整个教学过程(www.3edu.net)中,着重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长于说理和
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2.理解用破立结合的方法论述问题。 3.继续掌握议论文的层次结构。 4.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数学设想 本文是从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角度来论述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一般的精神学生是了解的,但有些具体的
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三. 教学目的 1.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党的事业的关系既是统一的,也有矛盾,而且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矛盾也有发展变化。如何处理好这之间的关系永远是我们的重 要课题。教育学生要认真地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服从集体。 2.本文是边破边立、破中有立的典型,要求学生
古典诗词欣赏课《竹里馆》. 教学目标:1、完成对本诗的创造性解读。 2、布置下一课《丑小鸭》的阅读要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问题导入:你们是怎样独处的呢? 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历,由此话题引入对此诗的解读:同学们,诗人王维是怎样独处的。 1、读。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
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与技巧. 四川省平昌中学: 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D”。它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自1989-----2002年,连续14年高考语文考查了这一考点。 “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能力。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
经典与时尚(习作练习). 作文训练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马过河》中的小马一生下来就在视频聊天室认识了一位美丽的小母马;司马光搬起大石头砸缸,救出的却是青蛙王子、流氓兔、西瓜太郎;白雪公主穿高叉泳装;与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同名的人物成了《狼来了》中的牧羊娃;卖
《雁门太守行》..
李玲
1.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玲
1.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