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我论语教案(新课标)
《论语》十则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
余光中《乡愁》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媒体使用时间设计意图一、 导入 二、 诵读 三、分析 四、总结介绍作者创作《乡愁》时的情况: 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设计(新课标)
斑羚飞渡[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描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文章通过描绘一群
第28课华南虎教案设计
《华南虎》学习重点: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重点分析1、《华南虎》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
第29课马教案设计(新课标)
《马》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课文
第30课狼教案设计(新课标)
30狼 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生词。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教学设想: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
第16课社戏教案设计(新课标)
16《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一 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二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三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一 安排四教时。二课文的写作年代和该文
三峡
三 峡郦道元 泮水中学唐沂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理解文意,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欣赏课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笔法之妙。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教学设想:1、用两课时完成。其中半课时重在作预习指导,后一个
《石榴》
《石榴》教学设计《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荚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过程设计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
《木兰诗》
备课组初一语文班级层次 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孙清华课题:木兰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适当介绍诗词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加强朗读教学,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主旨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的意境与艺术魅力情感与态度学习木兰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与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工具多媒
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课文,学会质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教学重点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说课稿[分析教材]《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通过不同题材的学习,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为所热爱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课文写的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地奔向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1. 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2. 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 3. 能够记
触 发
触 发 一、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触发》选自初一语文第三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篇。这篇课文教会学生触发的学习方法并养成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打下基础。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理解触发的含义;学会运用触发的方法训练自己
不朽的失眠
  教学过程:  一、由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引入“月落乌啼”的意象。再由“月落乌啼”引出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教师适当点拨。  三、让学生就《枫桥夜泊》想象当时诗人作诗的情景。  四、自读课文,读完后将课文的内容与前面自己的想象加以对比,进一步
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 2005年9月14日●学习目的: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课文复述,进一步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写法。4、培养学生热爱父亲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⑴把握本文(消息)的结构要素。  ⑵理解文章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的特点。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消息的能力。情意目标:  学习人民解放军顽强无畏的精神,认识渡江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学建议课文主题   本文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⑴继续学习消息的有关知识。  ⑵理解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根据消息的特点,分析本文结构及主体部分的层次。情意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教学建议课文
“挑战者”号追思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⑴了解评论的文体特征。  ⑵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从事例中引出观点、层层深入说理的特点。能力目标:  ⑴继续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阅读评论的能力。情意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精神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设计(新课标)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
万紫千红的花
教学建议  结构内容  全文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3)花有各种颜色的原因。  第二部分(4~6)花会变色的原因。  第三部分(7)白色、黄色、红色的花最多。  第四部分(8)花色和昆虫的关系。  第五部分(9~10)花色和人类的关系(人们爱花的原因)。  谋篇立意  
蜘蛛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蜘蛛这种小动物。了解了它结网捕食的生态特征,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作者为什么能把人们常见的蜘蛛有关的科学知识写得如此新鲜清晰,又饶有情趣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探讨。  (-)
谁是最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掌握本文围绕中心精心选材、巧妙组材的特点。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学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战士们的崇高精神
种树种到联合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①学习人物通讯的写法。  ②领会本文通俗、活泼,散发泥土气息的语言特点。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将通讯改写成消息的能力。情意目标:  理解这篇通讯所表现的主题,认识要生存就必须改造自然的道理。教学建议一、主
页次:30/46 每页25 总数11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