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诗两首》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2、理解象征与比喻的区别。3、背诵第一首诗。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数:二课时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
七年级语文下:《伤仲永》设计 5.伤仲永 王安石[宋]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2、正确进行翻译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1、几个句子的停顿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3、 几个难句的大意预习要求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
七年级语文下:《黄河颂》设计 第6课 《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导入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
七年级语文下:《最后一课》设计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下:《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设计 第8课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
七年级语文下:《土地的誓言》设计 第9课 《土地的誓言》设计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PP软件、录音机等。 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1、导语 2、学生上网检
七年级语文下:《木兰诗》设计 第10课 《木兰诗》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 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 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
七年级语文下:《邓稼先》设计 第11课 《邓稼先》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4、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等词语。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本文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对他的评价: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
羚羊木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词语:  噩耗 晴天霹雳 恸哭 支离破碎 小心翼翼  恍惚 踽踽独行 玲珑 突如其来 变化无常 2.关于观察与思考  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一环。阅读时,
背影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音、形:  奔丧 狼藉 妥帖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 簌簌 变卖典质 惨淡 赋闲 迂腐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祸不单行 天无绝人之路
散步 一、知识目标:  依偎 妩媚 粗犷 小心翼翼 潇洒 涟漪二、能力目标:  1.学习《散步》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感情。  2.正确、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要读出感情来。三、情感目标:  在阅读中体会《散步》这篇散文
金黄的大斗笠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  斗笠 啃 翘 悠闲 雨帘  2.掌握下列词语解释,特别注意对语境义的掌握:  柔和 看管 梳理 翘 偶尔 雨帘 生气  3.描写:是对人、事、景、物进行生动形象地描绘和刻画。可分为两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诗词五首  重点:  ①把握每一首作品怎样融情于景,通过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的。  ②把握关键词的准确词义,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
宋定伯捉鬼 《宋定伯捉鬼》  重点:  1.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  3.学习“是”“之”的用法。  难点:  理解人能战胜鬼的故事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阅读课文,试复述故事。  二、导入
卖油翁 教案示例一《卖油翁》  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二、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
木兰诗 教案示例《木兰诗》  重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难点:  诵读指导,并当堂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略)   二、正字音(略)
为学 教案示例  重点:进一步积累古代文言文词汇。  难点:学生对文章写作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要点:  通过自学解决字词,教师提示个别难句。    一、简介作者情况    二、正字音    三、通过自学掌握字词。   
诗五首 教案示例一  重点:朗读与背诵  难点:体会名句的意蕴,学习鉴赏名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学习《归园田居》   1.简要介绍陶渊明,晋代诗人,田园诗歌的开创者。侧重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2.听读,点拨
扁鹊见蔡桓公
《论语》十则 教案示例一  重点与难点:  重点:1.认读字词;2.理解各则语录;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难点:分类式学习笔记活动的实施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花的话 教案示例一  重点  (l)理解吸收文章优美的词语。  (2)理解文章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1)理解文章高屋建领的结构。  (2)理解篇末一段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  这也是一篇童话,作者让不是同时
盘古开天辟地 教学设计示例一  重点:理解课文思路,掌握盘古开天辟地的具体细节,通过读,把课文内容弄懂、弄熟。  难点  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生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  二、教师点拨:
《伊索寓言》两则 重点:体会寓言寓意,学会创作寓言。  难点: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2.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注意引导
《伊索寓言》两则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l.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  赫 宙 庇 喇 囱 妒忌 矗 擂   2.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派头 凡人 较量 自吹自擂 不可一世 乏味  
页次:90/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