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曹刿论战曹刿论战教学要点: 一、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做好政准备——取信于民的道理,在作指挥上,必须重视士气、详察敌情、正确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掌握有利战机。 二、了解本文记叙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三、掌握课文中一些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题解: 1、作者及出
语文教案-《我也追[星]――名人故事大家讲》《我也追“星”――名人故事大家讲》活动教案及评价102班 庄俊洁 3月25日(星期四第二节)活动目标:1、 对名人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惑认为传记,培养学生主动探
语文教案-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
语文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依
语文教案-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中 国 共 产 党 八 十 年 的 奋 斗 业 绩 和 基 本 经 验   [教 学 目 标 ]   1. 感 知 文 章 字 里 行 间 洋 溢 的 作 者 的 胜 利 豪 情 和 体 现 出 的 对 党 和 民 族 未 来 的 坚 定 信 念 , 领 略 文 章 博 大 精 深 的 内 涵 和 恢 宏 的 气 势 。   2. 了
语文教案-《背影》教案《背影》教案一、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表情达意的写法。2、理解一些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3、领会文中的父子之情,学会“关爱他人”。二、教学设想1、预习要求: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简况;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感
语文教案-《背影》的教案《背影》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与上篇课文不同。《这不是一颗
语文教案-《论语》十则10 《论语》十则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
语文教案-端午日教案示例《端午日》教学简案作者:常州市薛家初级中学 徐春凤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民俗风情”内
语文教案-秋魂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感情。  2.与《春》等比较阅读,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难点  了解本文粗线条写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导入  本单元的课文,从朱自清先生生机勃勃的《春》,到老舍先生充满温情的《济南的冬天》,又从峻青先生优美、凉爽、惬意的《海滨
语文教案-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教学目的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教学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设想
语文教案-济南的冬天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语文教案-《秋天》《秋天》教学案例 执 教 者:宜城市汉江中学 吴 俊教材简析:《秋天》是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当代诗人何其芳在诗中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风景图。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学习此文既可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更能激发
语文教案-30 诗词五首教学设想   理解诗中语句,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背诵五首诗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采取读读、议议、背背的方法教学。阅读强调整体感知,字面上的意思给予答题解惑,不必逐字逐句讲解;学生看不出的精妙之处要给予点拨,点到为止,不必深挖。引导学生进入诗
语文教案-爱莲说教学设计(A)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略)。  二、解题。   “莲”即荷花,“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与现代的杂文相似。  三、简介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他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
语文教案-23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可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人物形象,让学生进行讨论来理解课文。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人。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
语文教案-20 摆 渡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寓意深远的现代寓言,它和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寓言有区别,具有极大的多义性。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
语文教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课 型:品读课主导教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创意:自主性学习,让学生说话《紫藤萝瀑布》选自宗璞的《铁萧人生》,是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性散文。当时作者积个人悲痛和历史阴霾于心中,在庭院中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
语文教案-28 黔之驴教学设想   1.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从成语人手,导人新课。  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会经常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来
语文教案-《陋室铭》个性教学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
语文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感悟声音的能力;2、培养学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感悟声音的能力。教学方法: 导读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课
语文教案-空城记13空城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体会阅读小说的的基本方法。  2、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佳作,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积极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如概括情节,评价人物等。教学重点:
语文教案-苏教第一册23课 七 颗 钻 石23 七 颗 钻 石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 1、概括文学作品主要故事情节。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二)能力培养点 1、概括故事情节,独立思考问题。 2、训练和培养想象、联想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对父母、师长、亲朋好友具有无限的爱心。
语文教案- 羚 羊 木 雕《生本教育》实验教案: 羚 羊 木 雕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2、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沟通的技巧。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难点: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培养沟通的技巧。教学过程(www.3edu.ne
语文教案-卖油翁教学目的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预习 1.查字典,读
页次:64/153 每页25 总数380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