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揣摩品味文章语言,增强朗读表达中的语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激情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着浓浓的亲情。南方初春的田野上,一家祖孙三代人的一次常而又常的散步,让我们看到他们家人之间
《散步》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及重点] 1、学习散文诉朗读的停顿,训练朗读 2、通过关键语句理解、体会人物的形象美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有散步的习惯吗?其实写文章不一定就是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在作家的笔下,小事也能写出大意境来
《散步》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举轻若重”的特点。以词语的选用与句式结构两方面) 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小组活动时,寻找典型词句,体会“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表达作用。 教学方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
《散步》教学设计12教学过程(www.3edu.net)及要点: 一、 预习设计: 1、 朗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字的读音,找出一两个课下注释中没有,你又不理解的字词,准备课上交流。 2、 准备好字词积累本、字典、词典。 3、 阅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语句的含义: (1)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散步》教学设计13【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2、通过分析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美。【教学工具】 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散步的习惯吗?其实,文章不一定非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关键在于你开掘的角度,你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何以及你赋予文章的情感。在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四、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第一课时 天上的街市 【教学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四、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课时安排】 共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讲《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讲《静夜》,第三课时讲相关的诗歌常识和作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4静夜【教学要点】一、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二、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像(虚写)的关系。三、重点讨论最后两句诗的含义。四、做联想和改写练习。【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天上的街市》写的是美丽的夜景引发了作者无尽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丽、幸福、自由的生活图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5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 (二)能力训练点 尝试联想和想像的写作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二、学法引导 学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9《在山的那一边》教案教学目标:1、扎实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训练诗歌的朗读能力,形成初步的语感。3、尝试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品味诗中重点字词及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文中所阐述的人生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4、从本文的学习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理想,并培养学生面对理想的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3《紫藤萝瀑布》教案一 教学目标:1 利用工具书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 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3 理解作者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感情。4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5 体会紫藤萝花的独特意蕴。二 教学重点:1 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2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325 《世说新语》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4一、 教学目标:1、 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2、 反复诵读,当堂背诵。3、 理解、体会古人的某种家庭和亲情观念。二、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2、 难点:目标3。三、 教学设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425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 120/121班 黄孟杰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2、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过程与方法:自主、合
《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12 12 济南的冬天 老舍一.预期效果1. 应获取的知识了解老舍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掌握“镶、水藻、贮蓄、澄澈、空灵”等一批雅词;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应发展的能力 学会运用“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安徒生及文章内容。 2、 把握文中人物个性特点。 3、 初步感知主题。 二、 教学难点及重点; 个性化朗读 三、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了解安徒生吗?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一、激趣。 1、文体激趣:童话是青少年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让他们对童话及作者安徒生进行介绍,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2、猜想激趣:看到文题《皇帝的新装》,在同学的想象中,文章故事情节会如何展开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重点) 1、学会使用语言、心理、表情、动作的细节写作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2、体会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性。 3、理解童话的特点。 (二)道德目标: 1、培养说真话的品质。 (三)能力目标:(难点) 1、锻炼学生对话朗读的感情。 2、培养复述课文的口才能力。 二、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总 课 题 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总课 时 2 第1课时 课 题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童话故事情节 2、体会文中对比、心理描写的作用 3、初步理解作品的丰富意蕴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过程(www.3edu.net)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教是: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及重点] 1.表演课本剧。 2.合作探究故事的中心主旨。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所看到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的?(老师语调较低)但大家
《秋天》教学设计5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14 秋天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4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课时: 15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诗宋词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含的哲理。 2.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www.3edu.net) 一、 导入 母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