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的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3.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2)概括各部分要点,理解文章内容。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l)畅谈:尽情地说。(
《行道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由朗读、为课题加修饰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3、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教学重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设计:流程
第六课《理想》第七课《行道树》合初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4讲)主讲:刘 畛(南大附中 一级教师)主要内容:第六课《理想》第七课《行道树》学习重点:《理想》1、学习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理想》的哲理。《行道树》1、学习“行道树”——这无私奉献者的精神。2、了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初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5讲)主讲:刘 畛(南大附中 一级教师)主要内容:第七课:《第一次真好》第八课:《人生寓言》(节选)学习重点:《第一次真好》1、理解课文《第一次真好》的主要内容。2、学习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尝试有益的第一次,创造生活、享受生活。《人生寓言》1、了解寓言的特
《童趣》教学设计4教学设想 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
论语十则教学目的子曰1.了解文言文的常识和方法子曰2.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前部)。子曰3.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前一部分)。 子曰教学重点:目标3子曰教学难点:目标3子曰预习指导:子曰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子曰愠 罔 殆 谓 哉 焉 诲 子曰2.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试翻译课文。子曰3.熟读。子曰教学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及重点]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讨论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点] 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培养学生的语感。 3、通过朗读和品读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媒体设计 ] 多
《春》教案学习目标: 1、 学会细致的观察并生动地描写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 创景导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教学重点 一、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 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领略本文的语言美。 四、体会在写景中抒情的写法。 五、领略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步骤 一、入境,导入新课。 一提到春天,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春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象,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点]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我上新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什么季节?/"(学生齐答:/"冬季。/")对!现
17 看云识天气(方案B)青岛 展茂春 ○教学目标 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
18 绿色蝈蝈青岛 吴乐琴 重庆 王晓丽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② 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并说出其作用。 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
19 月亮上的足迹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 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③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 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
20 山市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 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 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可搜集
21风筝黑龙江 赵文玉 宁铁霞 青岛 宋晓渝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②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
22 羚羊木雕(方案A)○教学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② 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① 预习课文,查工具
22 羚羊木雕(方案B)○教学目标 ①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②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① 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里写写自己进入中学后在家庭中的变化,准备在班里交流。 ② 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
23 散步○教学目标 ①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
24 诗两首○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
在山的那边3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一、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二、 训练学生有表情的朗读诗歌。 三、 通过对“梦”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 明确“山”和“海”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 由谈“梦”导入新课 1、 教师充满感情的说: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灿烂的、童年是多梦的,我们的童年充
《春》教案教学目标:一 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祖国秀丽的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二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地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奋发努力的崇高理想。三 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
《春》教案(2)教学目标:1.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一 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二 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3课题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预习指导] 1.背诵课文1-3段。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①正确地朗读课文,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②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③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述故事,整体感知。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