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14邓稼先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一、导入莫泊桑之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1孙权劝学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导入:“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教学重点、难点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导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目标: 1、在朗读探究,质疑问难中体会音乐家的伟大人格魅力。 2、学习课文中外貌描写,体会从外貌描写中展示人物的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在《命运》交响曲的欣赏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感受贝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历城区锦绣川中学 张立美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运用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会行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
《社戏》教学设计13七年级下册 16 社戏 梅子中学 杨孝平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4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要“避免将语文教学引入‘研究语言’的误区,丧失‘学习语言’的本质规定。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指导学生从课内外大量的言语作品中感悟出语言的规则,并学会用这些规则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本课正是从这一点出发,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9《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育才初中 王国平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2、夹叙夹议的写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3、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诵读欣赏,情感熏陶,行文技巧,指导写作教学课时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0十四、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品味语言。能力目标: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目标:学习人物的高尚人格。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教学难点: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教学用
《黄河颂》教学设计18黄河颂教学目标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教学过程(www.3edu.net)一、导入黄河流域
11 春(方案A)○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
11 春(方案B)○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为理想而奋斗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揣摩、
12 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③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意境高远,把读者引入了无边的遐思和精神享受之中……因此本文的教学目的为:1.体会学习本文的写景状物的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3.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文主义教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自我介绍——口语交际活动课设计学情分析: 这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学期学生的情况自行开发的口语交际活动课程。据了解,新初一没有军训过,(8)班学生还没有介绍过,为了让学生尽快熟悉起来,进行自我介绍,学习口语交际十分必要,故开设此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常识,学会在
14秋天○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师生合作制
15 古代诗歌五首青岛 马仙芝 ○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
16 化石吟(方案A)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
16 化石吟(方案B)青岛 展茂春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
17 看云识天气(方案A)青岛 吴乐琴 ○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
在山的那边2 走一步,再走一步 合案○教学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③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② 复述课文内容,体味人生的哲理。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认真预习《在山的那边》、《走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目标 ①正确地朗读课文。 ②较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做到条理清楚,详略合适。 ③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④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 ①复述故事情节。 ②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课前准备 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复述课文,大
生命、生命○教学目标 ①揣摩词语,品味语言,理解内容。 ②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③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 ○教学重点 ①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人生。 ②揣摩语文的表现力,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