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曲五首
授课人: 李 哲(深圳市海滨中学)
教学目的:(1)古代诗词表达的情感。
(2)品味字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中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诗的鉴赏
教 具:幻灯片、投影仪
课 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
授课人: 李 哲(深圳市海滨中学)
教学目的:(1)古代诗词表达的情感。
(2)品味字句,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点:诗中流露的情感
教学难点:诗的鉴赏
教 具:幻灯片、投影仪
课 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
看云识天气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
授课班级:句容二中初二(3)班
授课时间: 2000年6月6日 第三节
授 课 人:罗 家 寿
教学目的: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
授课班级:句容二中初二(3)班
授课时间: 2000年6月6日 第三节
授 课 人:罗 家 寿
教学目的: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
春
课题
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
3.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写评析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2.查字典,解决生字
课题
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抓住春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写的方法
3.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2
教学难点
写评析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预习指导]
1.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2.查字典,解决生字
春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领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设想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得多,读得熟,可以领会得深切。为使学生加深对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领会准确、生动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设想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细致,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精炼,宜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得多,读得熟,可以领会得深切。为使学生加深对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三单元描写景物(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
第三单元 描写景物
[写作要求]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所写景物,捕捉在特定季节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2.层次清晰:注意描写要有层次,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突出重点:安排好详略,突出所写景物的最鲜明的特色,不“平分秋色”。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
第三单元 描写景物
[写作要求]
1.抓住特点:仔细观察所写景物,捕捉在特定季节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2.层次清晰:注意描写要有层次,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突出重点:安排好详略,突出所写景物的最鲜明的特色,不“平分秋色”。
七年级(上)语文写作训练第一单元记一件事(教师中心稿)
[写作要求]
1.要求明确: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中心明确:动笔前先确定中心,在写作中注意始终不偏离这个中心。
3.详略恰当:详写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
4.语言通顺:尽量减少病句。
[例 文]
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
[写作要求]
1.要求明确: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2.中心明确:动笔前先确定中心,在写作中注意始终不偏离这个中心。
3.详略恰当:详写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
4.语言通顺:尽量减少病句。
[例 文]
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解读寓言(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七单元 解读寓言
第九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解读一篇寓言。
解读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要 求]
1.读读《黔之驴》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七单元 解读寓言
第九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解读一篇寓言。
解读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要 求]
1.读读《黔之驴》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编写寓言(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六单元 编写寓言
第八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模仿课文和读过的其他寓言,自己编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的文学作品。靡然和象征是寓言的主要表现手法。它常尝赋予生物或非生物以人的特征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六单元 编写寓言
第八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模仿课文和读过的其他寓言,自己编写一篇寓言,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的文学作品。靡然和象征是寓言的主要表现手法。它常尝赋予生物或非生物以人的特征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说明事物(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五单元 说明事物
第七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试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
[要 求]
说明对象既可上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器物,还可以是建筑物等等。
说明事物,要抓住它的特点;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五单元 说明事物
第七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试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
[要 求]
说明对象既可上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器物,还可以是建筑物等等。
说明事物,要抓住它的特点;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仿写诗歌(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四单元 仿写诗歌
第六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仿照本单元的诗歌,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要 求]
1.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要分行写,还可以分成几个小节。
3.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看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四单元 仿写诗歌
第六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仿照本单元的诗歌,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要 求]
1.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要分行写,还可以分成几个小节。
3.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
4.写完后要多读几遍,看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三单元 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
第五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展开想像,以《蟋蟀还乡》为题,把《蟋蟀在时报广场》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要 求]
1.保持“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的一致;
2.情节发展要符合原有故事的发展脉络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三单元 续写《蟋蟀在时报广场》
第五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展开想像,以《蟋蟀还乡》为题,把《蟋蟀在时报广场》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要 求]
1.保持“人物”性格和语言风格的一致;
2.情节发展要符合原有故事的发展脉络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写传记(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二单元 写传记
第三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写自传。
[写作指导]
自传,是系统地、全面地介绍自己的历史及思想演变过程的书面材料。
自传的内容,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确定。一般应从以下几点来写:
(1)个人的基本情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二单元 写传记
第三次作文指导
[训练目标]
写自传。
[写作指导]
自传,是系统地、全面地介绍自己的历史及思想演变过程的书面材料。
自传的内容,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确定。一般应从以下几点来写:
(1)个人的基本情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状物(教师中心稿)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一单元 状 物
[写作要求]
1.仔细观察,描摹事物的特征。
2.学习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寄托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描写事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注意几点]
1.要选好状写的事物。要触动过自己的感
七年级(下)语文写作训练
第一单元 状 物
[写作要求]
1.仔细观察,描摹事物的特征。
2.学习在状物中“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寄托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描写事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注意几点]
1.要选好状写的事物。要触动过自己的感
《论语》七则(教案) 教学目的: 1、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 2、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及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思想 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
《行道树》教学设计畅想(网友来稿)
曲红梅
《行道树》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章篇幅短小,主旨突显,容易把握。所以我尽量把读书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让给学生(当然这种读包括课前的习读以及课上的演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
曲红梅
《行道树》是一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章篇幅短小,主旨突显,容易把握。所以我尽量把读书的权利、表达的权利让给学生(当然这种读包括课前的习读以及课上的演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
《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教案(网友来稿)
xuaihong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安徒生及文章内容。
2、 把握文中人物个性特点。
3、 初步感知主题。
二、 教学难点及重点;
个性化朗读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
xuaihong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安徒生及文章内容。
2、 把握文中人物个性特点。
3、 初步感知主题。
二、 教学难点及重点;
个性化朗读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
读于漪《春》的教学设计有感(论坛精华帖)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11
wcm6638
近日读语文界的泰斗于漪老师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案,感触颇深。我不但被于漪老师精湛的教学设计所折服,更为她在三次教学后记中体现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她不愧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春》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11
wcm6638
近日读语文界的泰斗于漪老师教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案,感触颇深。我不但被于漪老师精湛的教学设计所折服,更为她在三次教学后记中体现的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她不愧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
《春》
《往事依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海口市第十一中学 李红
学习目标
1、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领略作者杰出的文采。
3、 品味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并体会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学习重点
海口市第十一中学 李红
学习目标
1、 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领略作者杰出的文采。
3、 品味文章中精彩的语句并体会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学习重点
天静沙.秋思(教案)(教师中心稿)
[越调]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元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秋的意境及诗画 相通原理. 3.让学生感受美 感知美. 重点: 1.元曲/"四大家/".
[越调]
作者: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
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元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秋的意境及诗画 相通原理. 3.让学生感受美 感知美. 重点: 1.元曲/"四大家/".
教案:《化石吟》(教师中心稿)
重庆市奉节中学校八年级语文组
课题:化石吟
课型:诗歌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
重庆市奉节中学校八年级语文组
课题:化石吟
课型:诗歌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
七年级下《录音新闻》(网友来稿)
seraphzzy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自主积累
seraphzzy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自主积累
《钱塘湖春行》和《天净沙·秋思》(网友来稿)文敏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 美读诗歌,想象诗歌中的画面,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这也是教学重点 ②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自学一首诗歌.这也是教学难点 ③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 ①朗读法. “教学千法读为先”,“熟读唐诗三百首,
《山中访友》(教师中心稿)
公 开 课 教 案
蒙城六中 卢献红 (2003.10)
《山 中 访 友》
李汉荣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学
公 开 课 教 案
蒙城六中 卢献红 (2003.10)
《山 中 访 友》
李汉荣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学
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春》
以下是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以下是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
观点?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
王安石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①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
②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
教学难点: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
观点?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文导入,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