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加速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能力目标 通过由直线加速器迁移到回旋加速器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我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带电粒子的初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2、会推导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周期公式,并会用它们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质谱仪的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洛仑兹力,知道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等于零;电荷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电荷受到的洛仑兹力最大, 2、会用左手定则熟练地判定洛仑兹力方向.能力目
电流表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表的基本构造. 2、知道电流表测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基本原理. 3、了解电流表的基本特点能力目标 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电流表的原理,学会将所学的
安培力 磁感应强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磁感应强度B的定义及单位. 2、知道用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知道什么叫匀强磁场,知道匀强磁场的磁感线的分布情况. 4、知道什么是安培力,知道电流方
磁场 磁感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磁场的产生和磁现象. 2、理解磁场的方向性,知道用磁感线反映磁场的方向.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产生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情况. 3、掌握安培定则,并能用安培定则熟练地判定电流
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和外接两种方法。 3、理解两种方法的误差原因,并能在实际中作出选择。 4、理解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档、直流电压档、欧姆档的基本原理.(
电压表和电流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电流表(表头)的原理. 2、知道什么是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 3、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对测量的影响.(二)能力目标 1、会改装电压表和 电流表. 2、能使用改装过的电压表或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动势的定义. 2、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理解各物理量及公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 3、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上电势降落之和. 4、理解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
电功和电功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
电阻定律 电阻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l、深化对电阻的认识,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2、知道半导体、超导体及其应用. 说明: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之间的关系,初中已经定性地讲
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二)能力目标 1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静电的利用和静电的防止;知道静电的利用原理. 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对有害静电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规律——只受电场力,带电粒子做匀变速运动.重点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2、知道示波管的构造和原理.能力
电容器 电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常见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结合匀强电场有关知识,研究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及电场源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对
电势差与电势强度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于公式 要知道推导过程. 2、能够熟练应用 解决有关问题.能力目标 通过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学习,培
等势面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等势面,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2、知道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3、理解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
电势差 电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电势差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理解电势差与零点电势面位置的选取无关,熟练应用其概念及定义式 进行相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物理量,知道电势与电势差的关系 ,电势与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目标 (1)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知道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教材中已有简单介绍,本节教材以
物体的内能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2)知道物体内能的组成(3)知道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由所学知识推出分子动能的存在,并说明分子动能与温度的关系,再又分子力说明分子势能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2)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3)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
分子的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2) 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并能简单解释其原因教学建议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内容特点是先实验(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两个实验现象),后得出结论
波的干涉 教学目标 1、知道两列频率相同的波才能发生干涉现象;知道干涉现象的特点. 2、知道波的干涉现象是特殊条件下的叠加现象,知道干涉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3、通过观察波的独立前进,波的叠加和水波的干涉现象,认识波的干涉条
驻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驻波现象,了解驻波产生的原理。 2、观察驻波的实验现象、能够解释现象的发生。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对有趣物理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
多普勒效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到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2、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多普勒效应教学建议 因多普勒效应和此声波、超声波两节的内容少,建议用一个课时.用实验让学生了解多普勒效应,会解释多普勒效应.在媒体资料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