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难点是必须切实注意遇到要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一元
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掌握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初步掌握对比的思想方法;  3.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使学生初
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方法.难点为不等式的解集的概念.  1.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的意义的异同点  相同点:定义方式相同(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尤其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2.灵活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形.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
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难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掌握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是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等后续知识的基础.  1.不等式的概念  用不等号(“<”、“>”或“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会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  2.会用待定系数法解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平行线及平行公理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从实例中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给出了平行线的记法和它的画法,并引出了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承认“经过直线外一点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难点为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掌握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相关概念是进一步学习
垂线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1)本节的重点是会用两直线垂直的定义判定两条直线垂直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两直线垂直的定义中虽然强调“有一个角是直角”,但实际上由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可以得到其他三个
线段的比较与画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使学生学会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及表示
下学期 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等概念的区别.  2.理解射线及其端点、线段及其端点、延长线等概念.  3.掌握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对学生继续进行几何语言和识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
直线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直线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和相交直线的概念.  3.使学生熟悉简单的几何语句,并能画出正确的图形表示几何语句.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一些几何语句(如:某点在直线上,即直线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
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训练点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代数方法
方程和它的解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清楚了解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以及解方程的含义.  2.让学生学会根据条件列出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例2的教学,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等式和它的性质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起学点  1.理解:等式的意义,并能举出有关等式的例子.  2.掌握:关于等式变形的两条性质,并能语言叙述.  3.应用:会用等式的两条性质将等式变形,并能对变形说明理由.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等式的两
整式的加减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掌握: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基础上,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3.运用:能够正确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
去括号与添括号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去括号法则.  2.应用:应用去括号法则,能按要求去括号.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不要只考虑括号内的部分项,而要考虑括号
去括号与添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  2.会运用去括号法则,会按照法则,并根据要求添括号;  3.通过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学习,渗透对立统一的思想.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去括号、添括号法则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突破的关键是无
同类项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  2.了解:了解同类项可以合并.  3.应用:会合并同类项,会利用合并同类项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例题的讲解与训练,使学生熟练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整式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  2.使学生能准确地确定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  3.能正确区分单项式和多项式.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区别单项式与多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三)德育渗透点  在本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难点是用交换键输入数字.关键是掌握计算器功能键的用法.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这一小节的教学需要注意:  1.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能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意义  2.给一个近似数,能说出它精确到哪一痊,它有几个有效数字  3.使学生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
有理数的乘方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渗透转化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
页次:15/35 每页25 总数86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