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细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从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营养方式、对自然界的意义、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讲述了有关细菌的基础知识。 在知识方面,细菌的形态、结构只涉及到显微结构;生理只包括分裂、腐生、寄生三个概念,教材还讲了物质循环、生物固氮这两个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4.在对有关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认识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第六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第十二章第六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教&#
动物的节律行为 教学设计二第十二章 动物的行为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į
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第十二章第五节动物的节律行为 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2.了解昼夜节律、季节节律和潮汐节律的概念,以及主要节律行为的分类。 3.了解动物体内生物钟的概念。 教学重点 1.动物节律行为的概念。 2.动物昼夜节律、季节
第三章第一节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的含义。 2.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其种类。 3.通过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讨论,建立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相互适应的辩证观点。 4.在进行室外或野外的观察活动中,进一步进行观察训练,培养观察能力以及对所观察的事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第二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古生物学的证据。 2.通过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引导学生分析达尔文获得成功的原因,
排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排泄的概念和尿的形成的基础知识。 2、掌握肾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知识。 3、了解输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和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猪肾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泌尿系统模式图,尿的形成示意图和膀胱的剖面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
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吸烟和吸毒的危害。 2、知道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有利于青少年呼吸系统的发育和加强。 能力目标 1、通过课余时间收集与课上内容相关资料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在课上利用分析得到的信息为所学内容
体内气体的交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2、掌握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及各结构中含氧量的变化。 3、知道煤气中毒原理及其预防、急救常识。 4、知道呼吸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做向澄清的石灰水装置中吹气和吸气的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训练学生应用
肺的通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
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的常识 2、知道均衡膳食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减肥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注意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吸收的概念 2、知道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 3、知道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 4、了解人体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利用 能力目标 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体验严肃
食物的消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化酶的关系。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5、能说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
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食物中营养物质种类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观看录像,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通过观察出血状况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管和心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掌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用显
血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骨骼肌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骨骼肌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
骨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依据位置能说出人体骨胳结构名称。 2.解释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模型、挂图等各种直观教具的观察,及观察后的演讲,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习惯和表达能力。 2.通过归纳人的骨胳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
关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关节的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2.知道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和有关脱臼及其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 明确观察目标,有序地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骨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将左
人的身体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体各部分的名称(包括人体内的腔) 2、能在图中识别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区分其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 3、能说出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4、能识别不同组织形态结构特点,并能说出它们的分布及功能 5、能举例说出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八大系统 6、能解释
皮肤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皮肤的结构、皮肤的再生和皮肤的卫生保健知识。 2、理解皮肤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皮肤结构的挂图及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讨论皮肤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并分析皮肤调节体温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第二节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阅读和讨论,在学生了解动物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观察或实验方案,培养其实验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方面的知识,用于观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