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习题精选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习题精选   1.活的蛔虫呈现                       ( )   A.白色或浅黄色    B.乳白色或粉红色   C.浅绿色       D.浅灰色  2.雌、雄蛔虫在形态上的区别是                ( )   
线形动物教学设计线形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蛔虫和猪肉绦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蛔
扁形动物教学设计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特征;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和猪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有关猪肉绦虫的标本或图解,继续培养观察能力;通过了解猪肉绦虫的感染途径及预防办法,培养学生能够
第二章 腔肠动物 教学设计第二章 腔肠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了解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和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结构,以及做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原生动物门的特征,向
生物教案-开花与结果《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课例评析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1 识记花的基本结构,知道各部分的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1.2 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1.3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2 能力目标:2.1 通过解剖
生物教案-鉴定骨的成分课题:鉴定骨的成分课型:实验课一、 目的要求:1、 知道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2、 学会鉴定骨的成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二、 材料用具:大鱼的肋骨或小动物的一段骨,镊子,酒精灯,试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清水,火柴。三、 教学过程(ww
生物教案-水质和饮用水的卫生 关于水的档案 ●成人的身体70%的成份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则占80%。一个70公斤重的人,水大约占50公斤的比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有水参与。●每人每天体内要有7至8升水需更新,身体中的水一周左右就要更新一次。 ●每人每天要摄入2至3升的水,1年要摄入70
骨教案 体验皮肤的温度觉 问题:人体能感到温度的变化,离不开皮肤中的温度觉感受器。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冷;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会感到热。怎样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体验温度觉? 实施方案: 材料:3个烧杯、适量的温度不同(冷、温、热)的水。 方法: ①用3个烧杯分别装上冷水、温水、热水; ②
关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关节的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2.知道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和有关脱臼及其急救的知识。 能力目标 明确观察目标,有序地观察关节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骨骼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骨骼肌收缩特性的知识结构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能说明人体运动是在神经系统调节下,由骨、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3.知道体育锻炼对骨胳肌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对骨胳肌的收缩特性的演示实验的观察及对实验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
血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 2、通过录像、VCD的演示、老师的讲述,使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血压和脉搏的基本知识。 4、通过观察出血状况的录像,使学生了解出血护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管和心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通过对心脏的观察,使学生掌握心脏的位置和结构的基本知识。 3.使学生知道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基本知识。 4.使学生知道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以及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有害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用显
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食物中营养物质种类及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观看录像,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变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了解遗传现象的基础上,了解生物变异的现象及其普遍性。2.通过对具体变异现象的分析,了解变异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变异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对遗传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中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遗传与变异的相互关
生物的遗传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本节是本章的重点节,内容也比较多,可以用两课时来完成。 在上课的前一周,要布置学生按照课本上C看一看,想一想)中提出的五项特征,向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作调查。在布置调查任务时,要教会学生具体识别这些性状的相对性状(识别方法见“参考资料”部分)。要提醒学生注意,如果某人的“双
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遗传教学设计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遗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与遗传有关的结构与物质的基本知识,即染色体、基因以及遗传物质(核酸)与性状遗传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现象的物质基础。  2.通过分析某一具体性状的遗传现象,帮助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复习教学设计期中复习教学设计期中复习 教学设计 第一章原生动物教学目的  1.了解&#336
第十三章传染病 教学设计第十三章传染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2.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相应的病原体,提高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3.介绍我国和本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贯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精神,并注意培养学生的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  教学&#30446
第十章第一节家鸽 教学设计第十章 鸟 类第十章第一节家鸽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228
第十二章免疫 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免疫 教学设计(下载: )


第九章爬行类 教学设计第九章 爬行类第九章爬行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2970
生物圈 教学设计生物圈 大庆市五十五中学 袁玉芬 教学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页次:2/5 每页25 总数10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