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制造-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解释有关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  1、通过查阅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的资料,
叶片的结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
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水,而且还需要无机盐。  2、了解氮、磷、钾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时的症状;懂得合理施肥的原理,了解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
根对水分的吸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能力目标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课题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根的结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够表述根尖外形及根毛特点。  2、准确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明确相邻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
根的形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根的功能和形态特点以及根系的类型。  2、知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根的组成,培养学生对植物结构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使学生
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
种子的成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哪些成分。  2、初步学会测定种子成分的实验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了解鉴定种子成分的基本方法,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鉴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情
种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  2、知道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的区别。能力目标  1、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 ,以培养观察能力。  2、通
孢子植物--藻类植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2、了解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观察海带、紫菜和水绵等藻
孢子植物--苔藓植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苔藓植物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孢子植物--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能够举例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蕨类植物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在自然界中的意义。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放大镜或肉眼观察蕨类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上)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共1课时。教学目标: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
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七年级《生物学》(上)中继“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之后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之前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教材编写及知识结构中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共1课时。教学目标: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实验验证
第三册走进青春 学内容 :[导入新课]同学们,最近老师常听到同学说:我们长大了,不再是小孩了,我很高兴。长大了是好事,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我想知道,你们说的长大了,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能说一说你们的感受吗?学生:A:、、、、、、B:、、、、、、C:、、、、、、(老师):原来是长大了,长大后的变化很大。请
第二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教学目的  1.理解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并认识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  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认识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的必要条件。  3.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
第二册运输血液的管道 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 2.知道出血的初步护理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三种血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通过学生对三种血管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3.通过实验知道止血带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一册生物的特性 第一节 生物的特性 授课班级:初一(1)班 班级人数:60人 授课时间:2001年9月2日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学生查找与生物的特征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什么是生物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常美丽的星球上,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点缀得如
第一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授课时数:1 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3、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4、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能力。重点:藻类、苔藓和
第一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理解(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相对性。(2)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及实例。3.掌握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的区别。(二)能力训练点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保护色、警戒色、拟
第一册植物根的生长 相信大家都被屏幕上的这幅图片吸引了,这是一株长在路边的苹果树,但是这些红红的果实可不是我们要看的重点,大家可以数一数,看看苹果树的枝条有所少呢?是不是最多也就十多根啊!但是如果把苹果树地下部分的根挖出来看,你会发现,根的分支多达50000多条,为树枝的5000多倍!接下来看到的这幅图片
第一册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一、根据课标及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如下: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说出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参与技能训练,发展推理能力。参与动手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分析问
第一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引入:  活动:请同学列举出昨天晚餐的主要食物或最喜爱的几种食物,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发现,人们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教师总结:绿色植物就象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它制造的有机物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那么,
第一册叶片的结构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2、技能目标:通过自学、交流、讨论、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二、学法指导:1、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感知大体结构及
页次:10/15 每页25 总数35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