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国际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第二国际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第二国际建立的前提;1889年的巴黎大会;修正主义的产生基础及其泛滥;左派代表倍倍尔、卢森堡、列宁;列宁主义的诞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思想教育目标:①恩格斯为创建第二国际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国际的成立推动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欧洲三条战线;西线三大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参战;一战结束。2.思想教育目标:①一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②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额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富尔敦发明汽船;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工业革命的影响2.思想教育目标:①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明的必然结果。②科技是生产力,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四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革命风暴遍欧洲;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法国二月革命;普鲁士、奥地利和匈牙利革命。  能力培养:  1.指导学生归纳1848年欧洲革命的概况,观察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2.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三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三 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革命风暴遍欧洲;1848年欧洲革命的性质;法国二月革命;普鲁士、奥地利和匈牙利革命。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1848年欧洲革命的概况,观察历史事件的异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分析“1848年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二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二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首先从总体上叙述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发生地区和性质。这次革命遍及欧洲大陆,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接着教材具体地叙述了各国革命的情况,重点是法国革命,强调法国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革命结果建立了法兰西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一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一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提炼知识要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1848年革命的原因、范围,并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分析其历史作用。   (2)掌握基本知识:法国1848年革命的进程——二月革命,六月起义,路易·波拿巴政变;培养学生以历
第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二第2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二 教学设计思路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尽量由学生作答。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问题主要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条主线展开。 2.以教材为主,充分挖
第21 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一第21 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教案之一教学目标  1.学生应该掌握的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①通过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②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使学生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六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布尔什维克党为用暴力推翻临时政府进行准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人民委员会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
第五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材教法第五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材教法本课地位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必然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改变了国际格局。同时加快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也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在整个二十世纪都
第五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示例一第五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示例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三条战线。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俄国革命和退出大战。美国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结果、
第四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第四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05-1908年印度反英民族运动的新高涨。伊朗沦为半殖民地。伊朗资产阶级革命。土耳其沦为半殖民地,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简况,苏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学2第三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学设计示例二一 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第二国际建立的前提。1889年的巴黎大会。修正主义的产生及泛滥,列宁主义的诞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三)德育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案1第三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第二国际建立的背景;1889年的巴黎大会及重要决议;修正主义的出现及代表人物;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及列宁主义的诞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第二国际建立
第二课 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教案一第二课 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教案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新机器和新交通工具(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创制,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原
第一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二第一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二一、教学目标:1、教育性目标: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成立及其历史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成立及其革命措施。保卫公社战斗。巴黎公社历史意义。能力培养:①、通过分析第一国际成立条件(客观、主观),培养学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一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一国际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国际的成立及其历史作用。3月18日革命。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革命措施。保卫公社的战斗。巴黎公社的意义。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马克思创立的第一国际,在国际工人运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二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19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教学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的领土扩张。   思想教育目标:  沙皇俄国是最富侵略性的国家,它发展的历史是不断扩张的历史;改革和变革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有着突出的作用。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
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一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一教学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美国的领土扩张;美国南北经济发展的概况;南北矛盾的激化;内战的经过;内战的影响。  通过对美国内战原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内战对美国影响巨大:取消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二第23课 美国内战 教案之二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领土扩张情况:南北经济的发展;南北矛盾的激化;内战概况及结果;林肯(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内战由原因的分析,加强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2.思考为什么说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从而增强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铁器的广泛使用和牛耕和普遍推广;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的进步;都江堰和郑国渠;冶铁业的发展,煮盐业的兴旺,以及纺织业、漆器制造业等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和封建城市的兴盛。2.要求学生认识:①大变革时期,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封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共产国际七大的主要任务;意侵埃和埃抗意的斗争事迹;英、法、美不干涉政策的实质;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国际纵队。2.思想教育目标:①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任务与策略方针,指导和推动了世界人民反法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丹、挪、卢、荷、比;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
页次:6/9 每页25 总数214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