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作者] 徐克兴[内容]
落实训练重点 力争单元达标[作者] 武威市发展街小学 于竹[内容]
联想思维与“大语文”教育[作者] 毛昌宁[内容]
理层次 赏语言 育情感[作者] 邯郸市教委教科所 毛亚英[内容]
落实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作者] 四川省郫县教研室 孙涛[内容]
苏教版小语教材与“大语文观”[作者] 苏教版小语教材编写组张庆[内容]
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作者] 岫岩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白云发 王惠[内容]
自读课优化教学过程的六原则[作者] 汪叔阳[内容]
自读——讲解——练习[作者] 江苏海安县教研室  朱允恭 黑体 章松年[内容]
移情与散文阅读[作者] 杨开果[内容]
确立“大语文教育观”的思考[作者] 南昌铁路二中 曾卫维[内容]
社会实践是发展中学生作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作者] 吉林省德惠市教科所[内容]
研究学习策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作者] 李伟平,男,1966年9月生,教龄10年,大专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常州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内容]
《开国大典》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作者] 山东省菏泽市教研室/马建华[内容]《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课,是新增的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全文共15个自然
《我们家的猫》教学指要[作者] 凤城市凤凰区城东小学 姜平[内容]《我们家的猫》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状物散文。它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了绝好的读写范例。教学中我们应从课文本身的特点出发,学习本文具体记叙和真实表达自己思想感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备课札记[作者]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甘其勋[内容]吴祖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新选入1995年版高中第五册课本,在人教版初高中全套语文教材中,从宏观上评论文学现象的文章仅此一篇,所以值得重视。文章的题目概括了评论的范围,即我国古代小说,重点是古代小说的
《故乡》中杨二嫂形象的主题意义[作者] 深圳文汇中学/刘向红[内容] 鲁迅小说《故乡》是初中语文的传统教材,小说主要写了三个人物:闰土,杨二嫂和“我”。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语文老师往往只注意对闰土这个人物的分析,却忽略对杨二嫂这一形象主题意义的开掘。 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作者] 田建德[内容]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
《故乡》教学点滴[作者] 丁武仁[内容]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伟人,这在中学课本中也可见一斑。无论那册课本都不可能不选鲁迅先生的作品,而且体裁范围涉及广泛,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无所不包。仅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就选入了他的《故乡》和《论雷峰塔的倒掉》两篇。鲁迅思想中最博大精深处乃鲁迅的
《故乡》教学的多种思路[作者] 山东/傅丽霞[内容] 小说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以反映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怎样引导学生潜心地理解课文呢?我们以鲁迅的《故乡》为例,来看一下于漪老师、钱梦龙老师和蔡澄清老师三位语文教育家的《故乡》教学的大致思路。 于漪老师的《故乡》教案(四课时),
《故乡的榕树》课时教案[作者] 朱宗明[内容]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教学方法
缺口教学初探[作者] 过福堂南丰县教研室[内容]
背诵分类指导初探[作者] 江苏高邮市教研室陈中强[内容]
背诵: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作者] 岳增恩[内容]
能否透露出更加鲜亮的新世纪的曙光?[作者] 高志华[内容]
页次:159/171 每页25 总数427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