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电解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从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物导电的本质原因分析,理解电离的概念 2.能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并能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3..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过程(www.3edu.net):[复习引入]:在物质的分类中,
化学教案-溴和海水提溴课题溴与海水提溴教学目标1. 掌握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Br2单质的制取流程。3. 比较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重点难点1. Br2、I2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的比较。Cl2、Br2、I2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化学教案-第一册第四章《卤族元素》第一节《氯气》第二课时——氯气的制法 第一节 氯气 第 二 课 时 探究问题框架: 1、氯气的性质: 氯气能与碱反应吗?生成了什么? 2、氯气的制
化学教案-第二节 卤族元素第二节 卤族元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卤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2.了解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等知识3.掌握卤离子的检验及其干扰离子的排除4.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通过对卤化物、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的介绍,了解有关卤素的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能力目标:1.通过
化学教案-碱金属[教学过程(www.3edu.net)]课前练习: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最终产物是( )A.Na2O B.NaOH C. Na2CO3 D.Na2O2(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新课引入]钠的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自界没有游离态的金属钠存在,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它在空气中经过了复杂的反应,但最终产物是碳酸钠,我
化学教案-氧化还原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对比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力培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分析、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思想:通过观察的化学现象及反
化学教案-第六章 第三节 硫酸第三节 硫酸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硫酸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硫酸是在初中学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讨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硫酸的用途。浓硫酸的特性主要介绍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学中特别强调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通过实验对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进
化学教案-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化学反应解其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浓度★第二课时[复习巩固][投影]1.已知某1 L H2SO4溶液中含有250 mL浓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2.已知每100克H2SO4溶液中含有37克H2SO4,可以算出这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吗?(不能)[设问]那么,要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必须从哪方面着手呢?[结论]必须设法找出溶液
化学教案-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c【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三部分,主要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的转移讨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原教材穿插在第一章"卤素"中学习,新旧教材这部分的要求基本一致,但比起原教材来,新教材有三
化学教案-碱金属元素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了解它们在性质上的差异及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2.使学生了解焰色反应,并能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钠及其化合物。3.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教学重点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原
化学教案-钠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金属钠。我准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一、 说教材1、 本章(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特点及作用 地位: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碱金属一章里所包含的化学反应类型较卤素的更
化学教案-物质的量第三章 物质的量第一节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mol,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
化学教案-单 糖单 糖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和重要化学性质。能力培养:通过葡萄糖分子组成与结构的推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科学思想:通过葡萄糖化学性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科学方法:从普遍存在的事实
化学教案-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2. 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3. 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4. 使
化学教案-第六章 第一节 氧族元素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知识点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氧族元素,主要是利用原子结构知识系统总结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结构、性质的递变,第二部分是关于臭氧的初步知识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及生存条件的意识,第三部分为过氧化氢知识,要求为简单了解。 教学目的与要求:
碱金属元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碱金属元素性质的异同,能够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来理解它们性质上的差异和递变规律,为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打好基础。 了解焰色反应的操作及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总结、推理及
钠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
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 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 通过
离子反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和反应、碳酸根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
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二、三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二课时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
物质的量的浓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3.使学生掌握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能力目标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二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第二课时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