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2课时)第一节 概 述(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及所包括的国家,掌握其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并进一步认识季风气候的成因,了解东部沿海与西部内地的差异。2.通过亚洲东部一、七月的气压和风向图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初步学会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3.通过对东亚
第三节 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第三节 世界的人种、宗教和语言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分布,了解世界民族、宗教和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和分布状况。2.通过阅读世界人种、宗教和语言的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读分布图并分析这种分布的原因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推理的能力。3.通过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人口问题第二节 世界的人口问题教学目的1.在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因人口增长过快而带来的人口问题,使学生认识世界城市化现状和城市问题。2.通过人口问题和城市问题的表现与成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充分利用本节内容进行正确的人口观、人地协调论的思想教育。课
教案示例(一)教案示例(一)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2.在学习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基础上,归纳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通过人口增长和分布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最严重的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
第六节 环境的保护第六节 环境的保护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列举事例、运用数据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部分同学能准确表述人和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2.使学生都能具有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并能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在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教学重点1.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做一个力所能及的大自然管理员。教
第五节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五节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几种新能源的性能。2.通过对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分类和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学习新能源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同学初步建立要珍惜能源资源,努力开发新能源的思想,激励他们树立自觉学习科学技术的决心
第四节 矿产资源第四节 矿产资源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矿产资源的分类,了解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及世界上煤、铁、石油的分布。并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状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2.在学习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矿产资源的知识,使学生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
第三节 森林资源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森林作为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的重要作用,认清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森林的作用、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森林资源有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要珍惜爱护森林资源的观念,并且积极自觉地参加每年的植树活动。课型
水资源 教案示例(2)教案示例(三) 何泉教学目的:  知识方面l、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掌握水资源的分布规律;2.了解淡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淡水资源。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识用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方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养成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良
第二节 水资源第二节 水资源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课型
自然资源概述自然资源概述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在自然资源分类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认识因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使可更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更新资源的事实,培养学生初步建立起资源保护的观念。课型 讲授新课。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然资源
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  2.海岸线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  3.欧洲西部重要的地理事物  【教学难点】1.欧洲西部与西欧的区别        2.冰川作用对海岸线、地形、湖泊的影响  【教具】自然环境教学课件  (导
南非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南非”  【重点】1.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主要的矿产资源  【难点】经济特点  【教具】南非教学课件  (导入)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 教案示例2教案示例2——“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非洲民俗的视频资料。  [提问]这对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教案示例1教案示例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征  2.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三大问题  【教学难点】  初级产品为主经济的形成、问题及解决途径  【教具】非洲的黑人原居地和外来移民分布图,非洲政区变化图,撒哈拉以南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教案示例2——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1.本区热带草原为主的气候  2.撒哈拉以南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热带草原气候  [教具]非洲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非洲气候带分布、非洲矿产分布图  [导入新课]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撒哈拉以
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第一课时教案示例1——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原因以及扩张结果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东非裂谷带的成因及扩张结果  [教具]撒哈拉以南非洲政区图、地形图、东非大裂谷景观图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西亚和北非,但
“埃及”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埃及”  【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具】
沙特阿拉伯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沙特阿拉伯”  【教学重点】石油王国  【教学难点】沙漠王国的粮食自给  【教学用具】西亚政区图、沙特阿拉伯政区图、沙特阿拉伯地形图、沙特拉伯农业景观图  【教学过程】  (展示地图)西亚政区图  (导入)我们在“居民和经济”一节中学习过,西亚和北非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教学重点】  1.了解巴勒斯坦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  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先进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1.阿以边界  2.中东问题  【教学用具】巴勒斯坦地区图,以色列农业景观图,巴勒斯坦地区边界变
西亚和北非“居民和经济”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西亚和北非“居民和经济”  【教学重点】  1.西亚和北非石油资源的分布以及主要的运输路线  2.西亚和北非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3、西亚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教学难点】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用具】
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教学重点】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环境的特征  【教学难点】1.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教学用具】西亚北非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件)阿
“哈萨克斯坦”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哈萨克斯坦”  【教学重点】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与其工农业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哈萨克斯坦的工农业分布特征  【教学用具】哈萨克斯坦政区图、哈萨克斯坦农业分布和矿产分布图、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
中亚“概述” 教案示例教案示例——中亚“概述”  【教学重点】掌握中亚的地理位置,理解中亚在沟通亚欧之间交通上的重要作用。  记住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名称。  理解中亚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特征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及自然条件对经济的影响。  【教学难点】中亚干旱、半干旱气候对一系列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用具】“
4.5 气象灾害 教案4.5 气象灾害 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有些气象灾害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气象灾害
页次:12/14 每页25 总数3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