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如何防范孩子意外
暑期如何防范孩子意外
前天晚上9点多,一名年仅一岁的幼儿被父母送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急诊室。原来,这个男孩在学步时摔倒,不巧被地上的一把剪刀插入额头。外科医生立即进行急救处理,所幸孩子没有大碍。暑期已过一半,儿童意外伤害数量仍在上升。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骨科、急救科的综合统计,每天都有各种意外受伤的儿童前来就诊,最多的一天竟有40位伤患儿。
据分析,儿童意外伤害主要有烫伤、摔伤和交通意外等。儿中心外科主任陈其民表示,烫伤在夏天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季节。儿童在夏日里衣服穿得较少,有的甚至赤膊,更容易被烫伤。医生提醒,3—5岁孩子的视线高度差不多是80—90厘米,正好与桌子的高度相符合,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热汤、热牛奶、热粥等食物,不要随意放在桌子边缘,也不要让孩子自行取用。另外,化学烧伤、电击烧伤也十分常见。家长不要随意将强酸、强碱等化学品灌在饮料瓶或家用水壶里,以免孩子误食致伤。家用电器开关是刚会爬行孩子最容易碰触的,家长应注意在开关外加盖。
最近的一段时间,摔伤成为儿童意外主要的原因。医生分析,近日天气较凉爽,孩子室外游玩的机会增加,儿童的注意力较分散,奔跑、跳跃时无暇顾及周围的环境,发生意外机会也相应增加。不少男孩子喜欢在建筑工地玩耍,这就容易被建筑废料伤害,而且如不及时请医生清理伤口,还会增加破伤风的风险。医生表示,应该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运动,但家长应重视运动保护。例如玩滑轮、骑单车的时候,应该佩戴好头盔、护膝;引导孩子运动时要专心并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开容易发生伤害的因素和场所等。
儿童医学中心护理部楼建华主任说,大量事实调查和数据积累后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所遭遇伤害的种类不同。一般1岁以下婴儿经历伤害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他们更可能窒息、哽喉;1—4岁幼儿更易在家中受伤,最大的风险则是溺水;学龄期儿童则多为交通意外、溺水甚至打斗伤。监护者应有意识地加强相关防范。
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除了具备较强的预防意识外,还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在意外发生后的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降低致死、致残的机率。最新的资料发现,父母护理不当和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孩子是意外伤害的高危群体,必须提前干预。
- 孩子吞了异物家长怎么办 采取什么措施
- 带孩子多做户外活动好处多
- 夏天带宝宝去滑雪
- 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良习惯导致儿童睡眠不足
- 幼儿保健:怎样为孩子选择安全座椅?
-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疫苗宝宝需要吗?
- 夏季儿童户外运动时的建议
- 宝宝培养要按出生时间规划:不同月份宝宝的养育重点
- 这些症状表现出小儿缺锌
- 幼儿保健护理:家有宠物当心白癣袭击宝宝
- 误吞水银的解决办法:喝牛奶或蛋清解毒
- 打呼噜几率提高的诱因是什么 ?
- 秋季远离呼吸道疾病的措施
- 给孩子喂药也有讲究
- 大个儿历险记
- 移动改变生活
- 大班活动设计:民族风
- 小小音乐家
- 放平心态的句子231句
- 同事友谊的句子唯美超短句194句
-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勇敢的解放军》反思
- 大班数学教案《看谁的豆豆多》反思
- 美食街区广告宣传文案31句
- 女士美容养生会所起名和朋友圈文案36句
- 植发医院推广朋友圈文案4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