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价值观培养:让压岁钱重新变得纯洁起来
幼儿价值观培养:让压岁钱重新变得纯洁起来
时过境迁,现如今,人们对年的企盼不再像从前那般浓厚,压岁钱也失去了“祝福”的原意,取而代之的则是“功利”。
孙先生今年47岁,一家区街企业的下岗职工
为了谋生,他在我市一调料市场找了一份用三轮车给业户拉货的活儿,月工资是600元。他的爱人是一名工人,月收入也只有400多元钱,夫妻俩还要供一个儿子念大学。为了“迎接”过年这一“人情”高峰,他们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勒紧腰带攒钱。
孙先生有共有7个兄弟姐妹,家家都有孩子,都得给压岁钱。去年过年,人家都给自己儿子200元,自己家生活虽然困难点,但好面子的孙先生也坚持照这个标准给那些外甥、侄子们,否则怕人家不高兴。不过,去年春节时儿子还在念高中,也收回来不少压岁钱。今年儿子已经上大学了,说过不再收压岁钱,那这次撒出去钱就等于收不回来了,这对孙先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
春节7天,经过几次家庭聚会,该给的压岁钱都给了,正好1800元,相当于孙先生3个月的工资。钱发完了,孙先生长舒一口气,不由得感叹道:如今这压岁钱早就不是为了图吉利,纯粹是礼尚往来的一种人际交往手段,不给怕人家说你“抠”,给则纯属无奈。
疏通关系,红包里最少装五百
王女士 某机关副处级干部
每年一到春节,她都准备若干红包,里面少则装500元,多则装2000元。这些钱不是给家里的外甥、侄子准备的,而是给单位的领导家孩子准备的。早在差半个多月才过春节时,但凡遇到领导家孩子来单位,就先把压岁钱给他们。春节前没遇到的,就过年去领导家拜年时给。这个春节,她一共发出5000多元钱的红包。当然,她的孩子也会收到一些由下属给的类似的红包。
对于这种“高价”红包,王女士也有自己的一番“苦衷”:机关里人际关系较复杂,哪个“衙门口”拜不到都可能给自己以后的工作留下“后患”。但是,以给领导送礼的方式来疏通这种人际关系,领导有受贿、自己有行贿的嫌疑,终究不太稳妥。而以给对方孩子压岁钱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能把这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包装得温馨一些,让双方都更容易接受。就这一点而言,压岁钱已成为从孩子父母的特殊身份中谋取一定利益的手段,实质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行贿。这里面功利的成分多了,而惟独缺少了感情的成分。
评价好坏,孩子心中扭曲的“秤杆”
孙女士 家长
今年刚满5周岁的儿子早就知道钱能买来好吃的、能买来“天线宝宝”、能让自己去公园痛痛快快地开电动车。总之,钱是好东西。
正月初三,孙女士带着儿子回娘家,孩子一声“姥姥、老爷过年好”后,姥姥给了孩子500元压岁钱。过了一会儿,小姨回来了,一声“过年好”后,小姨给了200元压岁钱。孩子接过钱后,偎在孙女士怀里偷偷地对她说:“妈妈,还是姥姥、老爷对我好,给我的压岁钱比小姨给的多。”听了这话,孙女士人都傻了。她没有想到,压岁钱在孩子本该纯洁的心里竟变成了衡量大人对他好坏的标尺。
不可否认,现在“压岁钱”的含义早已不如以往那么单纯,但作为千百年流传下的民俗,压岁钱还是应该保留的。前提是还它原来的“味道”,这需要我们共同用最纯洁的心去呵护它。
- 正常儿童的体格发育体重和身高参考值表
- 关于宝宝十七个月的发育
- 关于宝宝第十三个月发育情况
- 儿童盛夏喝凉开水最佳
- 这里有医生帮您解答宝宝成长的问题
- 通过臭臭来探求外部世界
- 关于孩子任性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方法
- 关于孩子前囟门逐渐闭合
- 为什么宝宝在春季的时候突然长高了?
- 关于压岁钱: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岁钱
- 可爱宝宝:令人激动的童心童语
- 宝宝身高成长:宝宝矮小,及早干预
- 父母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注意力障碍
- 幼儿长牙:孩子长牙齿的时间顺序
- 语文课文 西门豹治邺的教案 教学资料 教学设计
- 银行年度个人总结
- 老师那双眼睛
- 寻觅春天的足迹
- “上网是非“ 简谈
- 大班美术教案《小羊吃草》反思
- 小班语言教案《是谁的肚脐眼》反思
- 幼儿园教案大班奏乐《小小拳击手》
- 宠物食品创意朋友圈文案40句
- 培养幼儿思考能力的中班科学教案 :怎样让球动起来
- 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中班科学教案 :怎样让球动起来
- 让幼儿开开心心的玩: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
- 怎么来培养幼儿的数学观念
- 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音乐教案:小鸟爱妈妈
-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案:小狐狸
- 个案分析:幼师怎样让每个乡村幼儿都抬起头来走
- 幼儿园老师观察记录心得:培养幼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快乐
- 幼儿园老师如何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引导幼儿按时来园》
-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大班主題教案:披上新衣服
- 培养幼儿创造性的教案: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 让幼儿开开心心的玩:论幼儿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 幼儿情感培养:大家笑起来
- 1岁半――2岁幼儿的观察力培养方案
- 2岁――2岁半幼儿的观察力培养方案
- 让童年动起来-浅谈操作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