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3%。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如嗜食高盐食品、熏制食品、硬食、烫食、油炸食品,膳食中缺乏蛋白质、新鲜蔬菜、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摄入亚硝酸盐量多,均是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手术是胃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根据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行胃部分
  临床资料表明,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胃癌男女之比为2.3—3.6:1,而青年人胃癌女性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男女之比为1:1.3—2.6,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因此了解以下发病特点对及时就诊很意义:  一、症状隐匿  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往
  研究证明,在晚上喝杯啤酒可以保护胃免受幽门螺旋杆菌的侵害,以防止胃溃疡甚至胃癌。但不能过量,否则不但起不到预防胃癌的作用,还会增加患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和乳腺癌的风险。
  一、弥漫型胃癌与遗传关系密切  胃癌有家庭性聚集的倾向。以往研究提示,环境因素可能是胃癌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但遗传和免疫在胃癌形成中起着一定作用。我国北京、上海、西安、福州等九城市752例胃癌病倒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有家族肿瘤史者患胃癌的发病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弥漫型胃癌与家族的
  肿瘤科医师告诉记者,胃癌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位居前列,环境污染和不良的饮食均可导致胃癌的发病,健康的饮食可以预防胃癌。  医师说,饮食不卫生如食品中含有残留农药、化肥污染等,及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均可导致胃癌。一些腌制食物中所含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在胃里会结合
  在冰箱普及之前,人们经常用腌制或烟熏的办法保存食物,而这样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胃中可转化为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从这个方面说,冰箱的普及和正确使用降低了胃癌的发病率。  但随着冰箱的普及,居民吃隔夜菜和回锅菜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又成了胃癌促发的一个
  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不但如此,肿瘤专家针对胃癌高低发区居民膳食结构、营养素及饮食习惯调查研究发现,生姜在肿瘤防治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因为,胃癌低发区健康居民吃生姜数量比高发区居民高11倍。  肿瘤专家指出,从姜的药理以及临床方面分析,姜的确对降
  专家提醒胃痛患者,首要做到的是不要乱服镇痛药。  抽样调查显示,服用镇痛药后40%的人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20-30%的人会引发胃炎、黏膜损伤;2-4%的人患上胃溃疡;有0.5%的人出现胃穿孔;有0.4%的人因此导致死亡,与因患白血病而死亡的概率相等。据介绍,目前各类镇痛药有10
  胃癌的发病原因已经锁定三大方面:摄入高盐饮食、盐腌食品和熏烤食品过多;低蛋白饮食增加胃癌发病率;不良饮食习惯成为胃癌发生的诱因,如暴饮暴食、喜食干硬烫食、进食快、三餐不定时、生气进食等。此外,吸烟者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我们通过男女对照分析,发现下列因素与男性发生胃癌相关:
  常用于胃癌外科手术后或与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合并应用。已证明在胃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和中药与其他疗法使用,可提高综合疗效,尤其在减少化疗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提高人体抵抗力及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随着近年中医药现代化方面的进展,剂型方面有了改变,有冲剂、片剂,服用更为
  到目前为止,虽然胃癌的确切因素并不十分清楚,但研究发现,饮食不当是导致胃癌的重要因素。如:食用发酵或霉变的食物、高盐食品、吸烟,另外胃癌家族史、胃良性疾病如胃溃疡、良性息肉等均为胃癌的高危因素。  经大量研究,现已证明有6方面饮食不当可使致癌物和促癌物生成。  一、摄入过多的高盐
  专家告诉记者,临床上胃癌主要有以下五大早期信号:  1.胃部疼痛  初起时仅感到上腹不适,或有膨胀、沉重感,有时心窝隐隐作痛,常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尤其是胃窦部癌,常可引起十二指肠功能改变而出现节律性疼痛,更类似溃疡病的症状。  2.食欲减退  常表现出消瘦、乏力问题,多为胃癌首发
  专家告诉记者,年轻人易患胃癌,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最常见的一点是,年轻人喜欢熬夜,而熬夜的时候,自然就养成了经常吃夜宵的习惯,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  日本专家通过长期的病学研究发现,常吃夜宵易引发胃癌。他们曾对30~40岁年龄组的人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日本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夜宵或晚饭吃得太晚,都会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去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日本东京大学的栗田英男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他们调查了30—40岁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现他们大都有吃夜宵的习惯,其中晚餐时间无规律者占38.4%。栗田英男分析,吃夜宵对胃的伤
  调查结果表明,经常吃油炸、烧烤食物的人,胃癌发病率比不常吃此类食物的人要高得多。  这是因为食物经过油炸、烧烤之后,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3,4-苯并芘)。另外,食物历史唯物主义的蛋白质可以分解成仲胺,而仲胺进入胃后,可与胃内的亚哨酸结合形成亚硝胺,而亚硝胺又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所以
  专家介绍,当胃溃疡发生癌变时一般会有以下4大预兆:  1.疼痛规律发生变化。 胃溃疡病人腹痛有一定的规律,为肌饿痛,进食以后疼痛可得缓解,胃溃疡发生癌变时,疼痛变更不规律,疼痛加剧,进食不能使疼痛缓解。  2.制酸剂无效。  胃溃疡病人疼痛发作时,服用制酸制有效缓解疼痛,胃溃疡癌变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男性比女性容易患上这种癌症。专家指出,消化系统的毛病,如:胃癌、胃炎、胃溃疡、肠癌等,主要是因为吃太多动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所谓“加工食品”就是去除纤维、矿物质、维他命的食品,白糖、白米和白面包等)。  通常肉食动物需要较多的胃液来消化吃下去的肉类,
  专家介绍,胃癌如果早期发现,手术治疗5年的生存率可达90%~95%;如已发展到晚期,手术效果不理想。遗憾的是胃癌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可能仅有轻微不适,因此要想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最初的警告信号是否重视。  80%以上的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约1/3患者出现胃部闷胀、上腹不适、食欲不振
  根据流行病的研究,胃癌的引发原因较多,但饮食是重主要的,在饮食上可能与以下素有关:  1.好吃熏制食品、  由于在熏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多环碳氢化合物,其中包括苯并芘,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蛋白质在高温中,尤其在烤焦时易分解产生致突变物,其中也有致癌性成分。  2.饮水及粮食中的硝酸盐
临床资料表明,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男女之比为2.3—3.6:1,而青年人中女性明显比男性高,男女之比为1:1.3—2.6。青年人胃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因此了解以下发病特点对及时就诊很有意义: (1)症状隐匿。青年人胃癌多为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往往认为是消
  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别以为自己只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乏力、皮肤干燥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体内铁元素会继续丢失,很可能导致胃癌发生。铁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如果丢失严重,不仅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导致胃癌。  原因是铁元素缺乏,易致舌、食管、胃和小肠黏膜慢
  肿瘤专科医师介绍,胃癌是威胁人类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中老年人患胃癌比青年人高1倍。对于胃癌防治只要抓“四早”,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并提高治愈率。  1.早预防  胃癌与人们的不良生活行为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只要人们经常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注意饮食
  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经过加工的肉食如腊肉、香肠、火腿等食品将增加患上胃癌的风险。  这一结论是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科学家在对15部有关该课题的著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共有4704人参加了这项研究。  研究表明,每天食用火腿腊肉类肉食的数量增加30克,
  胃癌患者除到正规医院进行适当治疗外,饮食调理和保健也必不可少。下面介绍一些保健调理食谱,供患者选用。  1.蔗姜饮  甘蔗、生姜各适量。取甘蔗压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匀炖即成。每周2次,炖温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适宜胃癌初期用。  2.红糖煲豆腐  豆腐100克,红糖60克,清水1碗。红
  在各类癌症当中,胃癌是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在全身癌肿中居第二、三位。  胃癌治疗得早与晚,效果大不一样。早期胃癌患者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95%。如果胃癌发展到了晚期,疗效便不甚理想了。因此,早期发现胃癌,是胃癌防治中重要的一环。那么,胃癌的早期
页次:2/3 每页25 总数5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