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是指人体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在流动时与血管壁的压力。人体的血压值常随人的饮食、起居、体位、动作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有一定的波动。例如,在谈话时,人的血压至少可以上升10%。在饱食或饥饿、静卧或运动、安静或情绪波动时,其血压值相差很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只测一两次血压值是不足为凭的。血压时有波动的现象也是不足为怪的。正确测量血压的方式是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推荐每天的血压高峰时间:早8:00~9:00,或下午5:00~6:00),平静状态下,测量同测上臂血压(往往为右侧)。如果连续三天血压都达到了140/90mmHg,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一般高血压病的常见自觉症状有:头晕、目眩、头痛、心悸、失眠、乏力等。有不少病人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检查时,往往会把高血压病误诊为神经官能症,从而失去了早期诊断、治疗的机会。所以,如果出现了自觉症状,就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病的主要环节在于小动脉痉挛使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各种外界或内在不良刺激,长期反复地作用于大脑皮层,可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以致血压升高。同时,肾脏分泌肾素增多。肾素能使存在于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后者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很强的收缩血管的作用,能使全身小动脉痉挛加重,引起高血压,并能刺激醛固酮分泌,造成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在疾病的早期,小动脉的紧张性增高,通常是可以逆转的,血压升高也不稳定,容易受情绪波动和睡眠等因素的影响,但随着疾病的发展,血压升高逐渐趋向稳定,此时小动脉可发生硬化,特别是肾小动脉硬化可引起或加重肾缺血。反过来,肾缺血又进一步加重全身小动脉痉挛,这种因果交替,相互影响,进而促使高血压的发展。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是生活环境、职业因素:因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因素等不同,城市中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乡村;劳动性质不同的职业人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有关资料显示,脑力劳动为主者发病率达7.78%,体力劳动者达4.68%。但在体力劳动者中,若从事神经紧张度高的职业如司机,其高血压病患病率也高达11.3%左右。
二是年龄: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40岁以上者的患病率大约是15~39岁者的3.4倍,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据国内资料,40岁以下的发病率平均为3.4%,40~49岁为10.2%,50~59岁为17.2%,60岁以上为24.1%。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幼年时的血压偏高者,则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血压上升亦较高、较快;幼年时血压偏低者,则血压上升较慢,有的甚
至降低。所以,我们说,要根本上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当从幼年时期加以注意。
三是体重:在高血压患者之中,形体肥胖、体重超重者多见,形体瘦者患高血压病之后也容易发胖。比较恰当地反映体重的方法是“身高体重指数”:计算公式是“体重(kg)/身高平方(m)”。身高体重指数>25,就定义为超重;>30称为肥胖。根据研究,身高体重指数每增加1,那么5年内出现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9%;体重指数每增加3,那么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男性增加50%,女性增加57%,减轻体重血压往往会随着下降。因此如果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应考虑减肥。
四是遗传: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有家族遗传史,而且血压有家族性偏高或偏低的趋势。更有说服意义的是:不同的民族的高血压病患病率也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别,说明高血压病的发生与遗传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是饮食习惯:进食肉类食品较多的人,其发病率较高;食钠盐过多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地说,盐的摄入量越多者,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越高。研究表明如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盐增加2g,则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分别增高2.0mmHg及1.2mmHg。中国人饮食中盐的含量高于西方人群。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12~18克食盐;南方地区每人每天摄入8克左右的食盐。北方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南方。我国凉山彝族食盐量较少,高血压患病率是全国最低的,而西藏拉萨的藏族因有饮盐茶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最高。
我国的饮食特点除了含盐量高以外,还有低钾、低钙和低动物蛋白质的倾向。这又会加重高钠对血压的不利影响。
六是不良嗜好:如吸烟,根据临床观察,吸烟者发生恶性高血压病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4倍;而且如果高血压病患者再吸烟,就会大大增加对降压药的耐药几率。饮酒:虽然少量的饮酒不会对血压造成立即的作用。但是,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与每天的饮酒量相关,研究表明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高40%。因此,戒烟、戒酒对于预防高血压病以及治疗均是十分重要的。
七是药物:如女用避孕药、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消炎止痛药如消炎痛以及中药麻黄、甘草等均有升压作用,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上述药物时要注意。
八是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习惯性便秘等。
有的患者,在高血压早期就可以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什么症状,仅是在偶然的体格检查的过程中被发现。甚至有些人高压达到180mmHg仍然没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血压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渐升高,因此没有感觉。然而升高的血压对心、脑、肾、眼睛等脏器的损害仍然在默默地进行着,直到发生心肾衰竭、脑卒中或眼底出血时才出现症状,此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器官的损伤也无法逆转,患者失去了治疗的机会。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此,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控制血压,高血压病不能危害我们的健康。而经常测一下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