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病者应该做的事
①先探知病人现况,约时间再去。问问家属或已经去过医院的朋友或同事,病人得的是什么病,目前的状况如何,然后和病人或家属约个探访时间。若病情不允许,即使到了病房门外,都不应该打扰。可以请医务人员转达问候,或写张卡片致意。
②既来之,则安之,见机行事。医院建议的探病时间长短一般为10-30分钟,在医院允许的时段去探望,即使只待10分钟,也应该放下手上的东西,关闭手机或转成振动模式,免得病人被突如其来的铃声吓一跳。进入病房应尽快坐下来,让躺着的病人不用仰望着访客。病人的病情和心境时时在变,因此,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他,现在需要什么,见机行事。
③病人是主角,探病者应认真聆听。看到病人该说什么,常是探病者很焦虑的事,因为不知道该讲什么,怕病人对谈话内容根本没兴趣。其实和病人聊天,没有既定的规则可循,只能以病人为主角,坦诚相待,不妨直接问一问病人感兴趣的话题。如果病人不想说话,也不要勉强,静静坐在旁边,必要时握着他(她)的手。有时,一个眼神,一次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④问病人:“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有时在我们看来是举手之劳的事,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可能是及时雨。有人帮他到楼下买点日常用品、带份报纸,就是最贴心的日行一善。因此,想表达关心或出点力,直接诚恳地问病人或家属:“有什么是我可以做的?”是最实在的。
二、探病者不该做的事
①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方式现身病房。手术当天和隔天,病人需要休息,不可探访。有的访客怕病人不知道他来探视过,非得把睡着的病人叫醒,或者站得远远的和病人说话,实在不礼貌。
②呼朋唤伴,把病房当会客室。探病不是郊游野餐,不是唱卡拉OK,成群结队地来。否则,病人要当主持人,不但干扰病人休息,对邻床病人也不礼貌,更有可能带进细菌,造成病人感染。
③评头论足,喋喋不休。不要把病人的身体当成话题,评头论足,因为病人的身体和情绪都是脆弱而敏感的,访客怜悯的眼神、双手抱胸站得远远的姿态,或者对医学知识不清楚的无心话语,都会伤害病人而不自知。
④看病不看人、生了病,不代表这个人只剩下病,其他角色统统不见。去探视病人,是看这个人,这个朋友、同学或是亲人,而不是病。
⑤介入病人病情,报偏方、报神医。医疗的事交给医疗专业人员和家属决定,不要从中介入,也不要把个人观念强加到病人和家属身上,乱给意见。报偏方、神医也要不得,病人和家属有可能会因访客的好心而付出代价。
正因为躺卧病榻的患者状况各不相同,要做个既善解人意,又不制造家属负担的探病者,实在需要学习。既然探病无原则,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应从病人角度出发,想其所想,以诚恳而体贴的方式传达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