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用药观念上需克服8大误区

疾病知识  2009-03-06 07:54:50  文章出处:
1.药品价高疗效好 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于药物价钱的贵贱。 2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1.药品价高疗效好

    药品价格的高低,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原材料稀少,采集艰难,或工序复杂,药价便高,反之则便宜。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对症下药,不在于药物价钱的贵贱。

    2.盲目迷信新药

    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他们认为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特别是慢性病患者,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有一个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3.迷信补药

    有些患者认为,“有病必虚,虚则必补”,因此,生病就服用补药。殊不知,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非包医百病的万灵药,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且虚症患者也有不同种类,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若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如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等补品,会使之血压骤升,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后果。

   4.迷信偏方治大病

   一些患慢性病、疑难病的人,由于治病心切,往往盲目崇信偏方或秘方,不管是否对症,便贸然使用。偏方在治某个病时也许会有一定效果,但它毕竟只停留于感性认识,而未升华到理性认识,使用者多是知其疗效而不知为何有效,更缺乏对其副作用或毒性的了解。

    此外,偏方或秘方多是由非正规医生应用,方法不统一,也可因用法不当酿成大祸,更有某些江湖游医用此作为招摇撞骗、谋取病人钱财的幌子。因此,切忌盲目崇信偏方、秘方,误己害人。

    5.以多为胜

    有的病人看病,见医生只开两三种药,便疑心药少治不好病。殊不知,医生处方用药是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治病用药唯以药能对症为原则,而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临床喜欢开大处方的医生,疗效未必佳。

   6.迷信抗生素

   7.认为中药无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同样也不例外,只不过大多数中药的作用比较缓和而已。其实中药也有其毒副作用,更何况也有许多药性剧烈及有毒的中药呢,服之过多会引起中毒,甚至也会危及生命。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对症用药治疗,才会对健康和生命有益。

   8.将普通药当补药

   有些人经常购买丙种球蛋白为孩子注射,认为花小钱能增强抵抗力。其实丙种球蛋白只是对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预防作用,而且只是一种暂时的被动免疫,不是什么病都能预防,盲目多用可能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干扰其他疫苗的效果。有的人还将维生素当补药,其实维生素只能作为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随意多用甚至可以引起中毒。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