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大量出汗的中医治疗

疾病知识  2009-03-06 07:44:04  文章出处:
  中医认为,出汗,本来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还是驱邪的有效方法。但若过度汗出,则会损伤人体的阴阳气血和精津。病人会出现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心悸气短、腹胀便秘、烦渴多饮等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究其病因,虽有肺脾气虚,营卫失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但多数高脂血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中医认为,出汗,本来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还是驱邪的有效方法。但若过度汗出,则会损伤人体的阴阳气血和精津。病人会出现倦怠乏力、肌肉酸痛、心悸气短、腹胀便秘、烦渴多饮等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究其病因,虽有肺脾气虚,营卫失和,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但多数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伴随的多汗,则是平素形盛气虚,嗜卧懒动,久食辛辣肥甘之人,因过度烦劳,脾胃受损,致脾运失职,精微气血不能上输于肺,致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腠理开泄。加之情志不遂,所愿不得,恼怒伤肝,致肝气不疏,进而肝气郁结,使血液不得畅行而瘀滞。血瘀日久,瘀而化火,火热郁蒸,迫津外泄而汗出不止。其中,嗜卧懒动,嗜酒肥甘所致之湿热内蕴,久羁不去,营卫失和,卫弱营强,更是助纣为虐,汗出愈甚。足以看出,此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气虚血瘀、邪热郁蒸与营卫失和。因而,益气化瘀泄热和营乃是正治之法。

  方取益气化瘀,泄热和营的补阳还五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党参、玄参、麦冬、酸枣仁,减木通、甘草、栀子治之。

  方中,黄芪、党参健脾补肺,益气固表,涩精止汗,与赤芍、川芎、地龙为伍,则益气化瘀,活血通经,使气足、血活、经络通畅、卫外坚固,使多汗产生的基础得以消除。龙胆草、黄芩、柴胡清肝泄热,与泽泻为伍,则清利湿热之力尤强。当归、生地、玄参、麦冬滋阴养血和营,与党参、黄芪为伍,则营卫调和,气血柔顺,也体现了“善补阴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阴得阳助,生化无穷”之古训。酸枣仁、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柔肝,调和諸药。诸药相伍,相得益彰。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