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鳖甲红枣汤
[原料]鳖甲20克,红枣10枚,米醋2匙,冰糖适量。
[制备]将鳖甲炒黄,倒入米醋,迅速翻炒,然后将鳖甲放入沙锅中,加入红枣和水一大碗,烧开后以小火炖1小时,加入冰糖,待红枣熟烂后即可。
[功效与主治]功能健脾软坚散结,适用于肝硬化早期患者。若肝硬化腹水者,可在上汤中加赤小豆。本汤如服用时出现明显腹胀者应立即停服,无腹胀者,2个月为1个疗程。
[用法]每天1剂,弃鳖甲,吃枣饮汤。
2.猪肚粥
[原料]猪肚100克,大米100克。
[制备]将猪肚洗净,加水煮至七成熟,捞起切丝备用,然后以大米、猪肚丝、猪肚汤(去油)适量,同煮粥食用。
[功效与主治]功能调肝健脾,益气行血,适用于肝硬化早期见脾虚不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
[用法]可作主食服用。
3.冬笋香菇汤
[原料]冬笋250克,香菇50克。
[制备]冬笋剥去外壳,洗净切丝,香菇切片,两者同放入锅内翻炒20分钟左右,再加入汤、调料煮沸即可。
[功效与主治]功能健脾疏肝,适用于肝硬化患者症见乏力、纳差、腹胀等。
[用法]佐餐服食。
4.泥鳅豆腐汤
[原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制备]将泥鳅去肠脏,洗净,加水、盐各适量,精炖至五成熟,加入豆腐,再炖至泥鳅熟烂即可。
[功效与主治]利湿消水,适用于肝硬化伴腹水或黄疸患者。
[用法]佐餐服食。
5.李子茶
[原料]鲜李子100~150克,绿茶2克,蜂蜜25克。
[制备]将李子剖为瓣,加水400毫升,煮沸3分钟,加入绿茶和蜂蜜。
[功效与主治]活血、润肠通便,扶正利水,适用于肝硬化腹水者。
[用法]每天1剂,食李子饮茶,分3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6.丹参饮
[原料]丹参30克,红枣5枚,白糖适量。
[制备]将红枣去核后与丹参一起放入锅内,水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味后服用。
[功效与主治]养肝健脾,活血散结,适用于肝硬化属肝郁血瘀者。
[用法]每天1剂,代茶饮用。
7.苦瓜白糖液
[原料]生苦瓜1条,白糖60克。
[制备]先将苦瓜洗净随后捣烂,加入白糖拌均匀,两小时后,取汁。
[功效与主治]清热醒脑,通窍,适用湿热上蒸,而致肝昏迷,神志不清,时有谵语,舌红苔黄,小便黄赤等症。
[用法]每天凉服l~2次。
8.鲫鱼赤豆汤
[原料]鲫鱼200克,赤豆50~100克。
[制备]赤豆洗净煮烂,待用,鲫鱼洗净与煮烂的赤豆煮汤至汤乳白,加调料。
[功效与主治]利水消肿,益气健脾,用于血浆白蛋白减低。
[用法]每日1剂,分次服用。
9.赤豆粥
[原料]赤豆120克。
[制备]加水煮粥。
[功效与主治]赤豆性味甘,利水除湿,利尿解毒,用于水肿黄疸。
[用法]可作主食服用。每天2次。
10.淮山豆浆
[原料]豆浆250克,淮山药粉50克。
[制备]豆浆煮沸加入淮山药粉拌匀,加入少量白糖。
[功效与主治]适用于肝硬化,可提高白蛋白,改善肝功能。
[用法]每天2剂,代茶饮用。
11.荸荠汤
[原料]荸荠120克。
[制备]洗净不除皮,碎,煎汤。
[功效与主治]清热利尿,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用法]每天1剂,代茶饮用。
12.荸荠黄花菜
[原料]荸荠150克,黄花菜50克。
[制备]把黄花菜、荸荠(去皮)共煮熟,加适量糖。
[功效与主治]利湿清热,宽胸解烦,适用于肝硬化患者。
[用法]每天1剂,食菜喝汤。
13.山药黄雌草鸡汤
[原料]黄雌草鸡肉100克,山药300克。
[制备]切碎,加水煮烂。加入山药300克,水适量共煮成汤,食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与主治]适用于肝硬化体虚纳呆者。
[用法]佐餐服食。
14.虫草枸杞蒸鸭
[原料]雄鸭1只,冬虫夏草3克,枸杞子15克。
[制备]去内脏,焯水。用水洗净,膛内塞入冬虫夏草、枸杞子,用线缝膛。入容器内,加清汤少许,严封盖口,然后上笼蒸2小时。
[功效与主治]适用于肝硬化体虚者,可填精保肝消疲。
[用法]取出虫草和枸杞咀嚼,吐渣。汤一次饮毕。鸭肉切片,蘸调料,分顿食用。
15.鸡骨草炖肉
[原料]鸡骨草60克,瘦猪肉100克,盐、姜、葱、味精、花椒等适量。
[制备]鸡骨草、瘦猪肉、花椒、姜同放入沙锅,加水1 000毫升同炖,沸后改文火煎至300毫升,调味服食。鲜牛、羊、鸡、鸭肉均可代替瘦猪肉。
[功效与主治]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消炎解毒。适用于肝硬化患者。
[用法]每天3次,连服数天。
16.山楂红枣炖鸡内金
[原料]新鲜山楂30克,鸡内金15克,红枣10枚。
[制备]一同入锅,加水适量,武火烧开,文火炖煮熟烂。
[功效与主治]健脾消食,理气化痰。适用于肝硬化食欲不振、便秘者。
[用法]去渣饮汤,每天2次。
17.三瓜皮汤
[原料]黄瓜皮、冬瓜皮、西瓜皮各适量。
[制备]用水适量煎取汁。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适用于肝硬化伴湿热症状者。
[用法]每天1剂,代茶饮用。
18.竹笋马兰头汤
[原料]竹笋150克,马兰头250克。
[制备]加水共煮,食盐调味。
[功效与主治]适用于肝硬化内蕴湿热,伴腹水者。
[用法]饮汤吐渣,日服1次。
19.黄芪灵芝猪肉汤
[原料]黄芪15克,灵芝9克,瘦猪肉100克,盐、葱、姜、味精、五香粉等适量。
[制备]加水适量同炖汤。去药渣调味。
[功效与主治]补气,健脾,祛湿。适用于肝硬化伴消化不良、失眠、胁痛者。
[用法]饮汤食肉。常服。
20.玫瑰赤小豆炖鲤鱼
[原料]赤小豆500克,大活鲤鱼1条,玫瑰花15克。
[制备]将鲤鱼去肠杂,与其他两味共炖至烂熟,去玫瑰花调味。
[功效与主治]利水下气,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疏肝祛湿。适用于肝硬化气滞血瘀伴腹水者。
[用法]分2~3次服食。每天或隔天服1剂,服用剂数视病情酌定。
21.山药甲鱼煲
[原料]甲鱼1只(去脏、头),山药50克,枸杞子50克,女贞子15克,熟地15克,陈皮6克。
[制备]将药物用纱布包好,药袋同甲鱼加水适量共炖,至甲鱼熟,去药渣,调味。
[功效与主治]滋补肝肾,健脾养胃。适用于肝硬化患者。
[用法]饮汤食甲鱼。
22.菊花决明粥
[原料)决明子15克,粳米60克,白菊花10克,冰糖少许。
[制备]先将决明子炒至微香,取出待冷后,与白菊花同煎取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加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与主治]清肝,明日,益肾,通便。用于肝硬化伴便秘者。
[用法]每天早晚服食。
23.山萸粥
[原料]山萸肉15~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备]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与主治]滋阴,益精,补血,明日。适用于肝硬化伴有头晕目胀,脉弱无力者。
[用法]每天早晚服食,连服数天。
24.绿梅荷叶饮
[原料]鲜荷叶l张,绿萼梅(即白梅花的花蕾)3克。
[制备]取鲜荷叶一大张,切碎,清水煮数分钟,再加入绿萼梅3克,再煮5~10分钟。
[功效与主治]用于肝硬化肝郁气滞,症见右肋疼痛,或肝区窜痛;倦怠无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或呕恶,大便正常或干结,面色正常或发灰,脉象弦滑。舌质正常或偏红,口苦苔白、低热。
[用法]凉后代茶频饮。
25.五味枣橘饮
[原料]五味子9克,红枣10枚,金橘30克,冰糖适量。
[制备]加水适量,文火炖熟烂。
[功效与主治]疏肝、理气和胃。用于肝硬化肝郁气滞,症见右肋疼痛,或肝区窜痛;倦怠无力,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或呕恶,大便正常或干结,面色正常或发灰,脉象弦滑。舌质正常或偏红,口苦苔白。
[用法]去渣饮水。每天l剂,分2次服,连服10~15天。
26.冰糖莲子粥
[原料]莲子(去除绿芯)、芡实、糯米、核桃仁及黑芝麻各适量。
[制备]将莲子、芡实、糯米适量熬粥,将熟时搅入少许核桃仁及黑芝麻,再熬3—5分钟,出锅前撒入冰糖。
[功效与主治]疏肝和胃、健脾益气。用于肝硬化肝郁脾虚,症见乏力、纳差、厌油、腹胀、肋痛;肝大,舌质淡红或偏红,苔薄而白或滑腻,脉象弦滑或弦细。
[用法]每天1次,连服10~15天。
27.三七炖母鸡
[原料]小母鸡一只(约500克),三七块15克。
[制备]炖汤,炖时可加入少许姜、葱。
[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络、益气健脾。用于肝硬化气滞血瘀,症见肝掌、蜘蛛痣、鼻衄、牙龈出血;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白或腻,脉细涩而弦。
[用法]连汤带肉同吃;还可适当佐人调料,分2~3次服食。每天或隔天服1剂,连服7~10天。
28.银耳大枣汤
[原料]银耳(白木耳)3克,大枣20枚。
[制备]下锅前先入蜂蜜一勺。以小火熬汤,每次不得少于1小时。
[功效与主治]活血通络、益气健脾。用于肝硬化气滞血瘀,症见肝掌、蜘蛛痣、鼻衄、牙龈出血;舌质暗红,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苔白或腻,脉细涩而弦。
[用法]连汤带银耳、大枣一起吃。日服2次,连服15~20天。
29.桂圆蒸鹌鹑
[原料]鹌鹑肉100克,桂圆肉20克,冰糖6克,桂花3克。
[制备]将鹌鹑切成小块,加清汤盛放汤盒,加入桂圆、冰糖、料酒、姜、葱等。上笼蒸烂,再加上桂花即可。
[功效与主治]养阴、滋补肝肾。用于肝硬化肝肾阴虚,症见头晕目胀,耳鸣,口苦而干,失眠多梦,面色黧黑,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右肋或两肋胀痛,时轻时重,有时为灼痛。大便干结,小便赤短;舌质红,唇干口燥,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
[用法]每天1餐。
30.赤小豆冬瓜鲤鱼汤
[原料]鲤鱼1条(约250~300克),冬瓜250克,赤小豆60克。
[制备]鲤鱼去鳞和内脏后,加冬瓜、赤小豆和适量水共煮成汤。
[功效与主治)利水消肿,健脾和胃。凡属肝脾虚弱,水湿内阻而引起的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有较好消退腹水作用。
[用法]分次食用。
31.黄芪茯苓粥
[原料]黄芪2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
[制备]加适量水共煮粥,熟时加白糖或红糖少量调匀即可。
[功效与主治互补脾和中、利水消肿。凡属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而引起小便不利,水肿胀满以及心悸失眠等,用之均有良好功效。
[用法]每天早晨空腹温热食用。
32.牵牛子粥
[原料]牵牛子6克,粳米50克,生姜2片。
[制备]先将粳米加水入锅,煮胀后放入牵牛子末和生姜,煮成稀粥。
[功效与主治]清热燥湿,通便泻水。凡因湿热内蕴而引起的腹部胀满,胀大撑急,烦热口渴,大便秘结,皆可食用。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33.商陆粥
[原料]商陆5~10克,粳米60克。
[制备]先将商陆加清水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去渣存汁,入粳米煮粥。
(功效与主治]泻下利水,软坚散结。凡因水湿内阻,气滞血瘀而引起的腹大坚满,脾脏明显增大,服用有效。
[用法]每天3次,温热服食。
34.鸭粥
[原料]青头公鸭1只,粳米适量,葱白3茎。
[制备]鸭去毛及内脏,切细煮极烂,加入粳米、葱白煮粥或用鸭汤煮粥。
[功效与主治]利水消肿,健脾保肝。凡属肝脾虚弱,水湿内阻,久而蕴热,引起的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皆可服之。
[用法]随饭服用,每天1次。
35.山药桂圆炖甲鱼
[原料]山药30克,桂圆肉20克,甲鱼1只(约500克)。
[制备]甲鱼杀死,洗净去肠杂,与山药(切片)、桂圆入锅,加水1 000毫升,清炖至烂熟即可。
[功效与主治]健脾滋肾,软坚散结,适用于臌胀恢复期,水去肿消,但正气大亏,积聚未除者。
[用法]每天早晚,温热吃肉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