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七原则

疾病知识  2009-03-06 03:47:03  文章出处:
  祖国医学认为,人们要科学养生,饮食上需坚持七大原则。  1.不偏食  中医世家在日常饮食中,没有特别嗜好或忌吃的食物,日常餐桌上的蔬菜、肉食都悉数笑纳。这正符合中医饮食调养中“和五味”的原则,即食不可偏,饮食搭配上要全面营养。  2.饮食品种不可过多  中医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在您阅读前,与您分享: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管躯体或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 —— 巴甫洛夫
  

  祖国医学认为,人们要科学养生,饮食上需坚持七大原则。

  1.不偏食

  中医世家在日常饮食中,没有特别嗜好或忌吃的食物,日常餐桌上的蔬菜、肉食都悉数笑纳。这正符合中医饮食调养中“和五味”的原则,即食不可偏,饮食搭配上要全面营养。

  2.饮食品种不可过多

  中医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讲了吃杂食的必要。但一餐食物品种也不可以过多,否则就叫做“目食”——是用眼睛看的而不是吃的。从现代科学角度讲,一餐只要有谷类、肉类、蔬菜、水果,就可以满足需要。

  3.只吃七八分饱

  在进餐时虽然对各种食物都不挑剔,但每类食物都适量而止,绝不多吃,每餐只吃七八分饱。如果在没有到正餐的时间觉得饿了,就先吃一点饼干等小点心,让身体既不处于过饱的状态,也不处于过饥的状态。这正符合中医饮食调节中的“饮食有节”的原则:进食定量、定时。

  4.没有食欲时不进食

  现代社会,人们习惯了一日三餐的生活,却忽略了进餐的另外一个方面,即进餐的本质——“饿了才吃,不饿不吃”。中医养生学认为,在没有食欲时,不应勉强进食,过分强食,脾胃也会受伤。

  5.专心用餐是饮食卫生

  不要给吃饭本身赋予太多的附带意义。餐桌就是餐桌,吃就好了,不要变成重要的社交场合,用餐时谈话、观看表演都是一种“饮食不卫生”,影响食欲、消化,违背了饮食的本质。

  6.饮食要清淡

  清淡饮食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要太油腻。不要有过多的动物性食品和烟熏油炸食品。二是不要太咸。我夜夜认为淡食最宜人,每餐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

  7.吃温暖食物

  脾胃容易被寒气、湿气困扰,暖食对它最有益,暖可以温暖脾胃,增加它消化、吸收食物的能力。“暖食”的意思是不可以烫口、凉胃,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度。

推荐健康名言:
  •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培根

  • 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德谟克利特

  •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的健康。——约翰·格雷

  •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斯宾塞

  •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就不能使身体吃亏。——斯宾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