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怒”无常。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如果活动过强、表现失当,就会导致疾病,损害健康。如果善于调控情绪,除掉不合理的喜怒,就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争夺“名利”。
一个热衷于“争名于朝、夺利于市”的人,只有断然去掉名利观念,才可能保持身心健康。
三、大吃大喝。
即不是为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吃喝,而是指对大吃大喝、豪华餐饮的过分追求。如果总是迷恋于此种“滋味”,就会影响健康。
四、“声色”破坏。
如果一个人迷恋于声色犬马,过着荒淫靡乱的生活,要想获得身心健康,就会“难于上青天”。
五、神虑消散。
在肯定形体产生精神的前提下,精神对形体有重大的反作用。因此,古代思想家、医学家认为,要保持健康,必须守住精神,不要让它消散,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中曾引用嵇康的上述言论,并将“养生五难”定性为“养生之大旨”,给予很高的评价。
下一篇:饭后不宜马上工作
上一篇:过敏性鼻炎患者保健方法